菲雅尔塔的春天

出版时间:2003-01-01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纳博科夫  页数:247  字数:180000  译者:石枕川,于晓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内容包括一则童话、门铃声、小矮人、巴赫曼、旅客、飞来横祸、雷雨、柏林的夜晚、海港、旧梦重寻、仁慈、圣诞节、宵小之徒、“列奥纳多”、谈话断片,一九四五、菲芽尔塔的春天、征兆与象征、初恋、机缘、那是在阿勒顿、连体怪物生活的情景、云影·古堡·湖光、译后记详细内容。

作者简介

纳博科夫,美国国俄裔作家。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小说《洛莉塔》的出版使他名扬欧美。这部小说因涉及道德问题在当时引起争议,因而一度遭禁。纳博科夫工于写作形式及文体创新,小说情节复杂,有多层次的意义。他就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用变幻无穷的手法来展示复杂多变的世界

书籍目录

一则童话
门铃声
小矮人
巴赫曼
旅客
飞来横祸
雷雨
柏林的夜晚
海港
旧梦重寻
仁慈
圣诞节
宵小之徒
“列奥纳多”
谈话断片,一九四五
菲芽尔塔的春天
征兆与象征
初恋
机缘
那是在阿勒顿
连体怪物生活的情景
云影·古堡·湖光
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菲雅尔塔的春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纳博科夫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而配得上这“最伟大”的绝不超过5个。在纳博科夫的笔下,世界就像是被他劈开了一般冷峻。我不能不承认,纳博科夫是一个很冷酷的人,他对这个世界的洞察超过了一般人的心理承受力,因而读他的作品会产生恐惧的感觉,但是他的语言拥有如此的魔力,促使人了解到所驻足的世界的本真。我不得不说,对于这个作家,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无论在任何时候,我都要仰望他。这本短篇小说选集,只翻译了他60多部短篇中的十几篇,但是已含了主要的代表作。当然,如果要更多地体验到他的作品精华,17部长篇小说是不能绕过的,《洛丽塔》只是其中的代表罢了。
  •   纳博科夫,在语言方面的天赋无人可匹敌啊,我甚至不禁感觉他只是凭借语言的天赋信手写出,懒懒地收笔,情节的可有可无似有若无间,即便是一篇的短篇小说了;质量亦佳,翻译方面于未从事翻译的多数人都是不能发表中的而肯切的评论的,何况呢,已逝的石枕川明明白白地用力与尽心了,我认定是不错的翻译手笔。“信手缘于妙手,妙手与天接,浑然天成。”身世或许不佳,也有过飘零的岁月,但纳博科夫被天宇间司职监管文艺的女神无穷眷顾,着实令人艳羡。
  •   很经典的短篇小说,文字有灵性和触觉,不错
  •   印刷效果还不错
  •   翻译得非常差,和台湾学者翻译作品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
  •     纳博科夫的笑声
      ——读《菲雅尔塔的春天》
      
      
      那么多次的若即若离,那么多次的共同经历,在菲雅尔塔,在街道,在巴黎车站,但却是永远的擦肩而过,试图抓住却总也不能。谁遇到一个如此迷人的有些波西米亚的女孩不动容呢?谁又怎会不因为没有相知相守而遗憾?
      但相遇似乎是命运的玩笑,一个孩子玩着两个风铃的钢片,碰得到却总也分离,于是关于尼娜的音容永远拖在记忆的余辉里,在那碰撞得伤感却清脆地发出回声的脑海里,逼真的是梦里,醒来了就会消失。维多克看得到那么真切的命运的暗示(幻觉),那么多奇迹的相遇,而意识总是迟钝半分,觉醒时伊人已去,故事或者有故事总是在最后一次却永远不是真实的相遇里,尼娜死了,我们仍留有记忆。
      于是最忧伤的肾上腺素发作了,在作者幻觉的笔下,微小的两个人相遇了,而且那么多故事,却也残忍得让人闭眼,最后的一切如同玩累的孩子不再去碰风铃,寂静一片也忧伤一片。
      或许为了看看,确认一下对方的存在,更准确地说是确认我的感觉,尤其是我自己的隐约的冲动是否仍在那里,在那个永远春天的菲雅尔塔,在那个女人身上,只是最后才发现平常的事物,那些细节如伦勃朗静物在斜光里微妙闪动,总那么让人难以察觉,却原来是最美的,细节才是生命的全部,在进入细节的描写里,我们发现不了什么虚假。在小说优雅迷幻的叙述里,掺杂着春雨和感情的温柔。
      于是,尼娜死了吗?我们的相遇没有结果吗?不,这些早就保留在想象中菲雅尔塔的春天里了。
      这是幻想的领域,是记忆与想象的领域,这是纳博科夫的最爱,他前面有塞万提斯,有福楼拜、乔伊斯、卡夫卡,以及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想象是一个谜,如同一面镜子,你看去的时候会看到你自己。如果你完全沉浸你自己,那就只有你自己,浪漫主义者的镜中有更多的背景和出其不意。
      “不要过于相信你可以从‘现在’口中了解‘过去’。要小心那最诚实的中介人。”故事里就有所提醒,只是我们大多时候自欺欺人地相信现实的丰满。但实际上,它总是灰色的,我们总是卑微地躲在生活的阑珊处,眼望灯火。小说里的维克多,实际是在尼娜之外的,他只是边缘的可以忽略的一个人物,根本没有被那个众人的焦点尼娜所关注,即使有,也是偶尔瞟过的几眼。
      然而幻觉里有最伟大的相遇。维多克有着丰富的幻觉,这个幻觉制造着菲雅尔塔,也制造了尼娜,他在幻觉里为一个城市一个女人添加了魅力的调料,而这些可能都是不真实的,这在他叙述那么多的相遇场景里隐约可以发现:梦幻忧伤的文字里很可能仅仅是个骗局,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制造一个完美的想象,所以他多次认不出他钟情的这个女子,他的爱也是迷幻的、虚虚实实。可以追问,这个有着丰富感觉和想象的男人真的爱尼娜吗?爱菲雅尔塔吗?
      都不是,他是用艺术构造梦幻而已,是用幻觉弥补现实而已,这也是亨伯特面对那个不起眼的洛丽塔的技巧(真要命,那个长满雀斑的普通女孩竟然成了大众情人!),真正的要点是你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幻觉,是我激情的发泄口,是我骨子里强暴的幻觉的焦点,而这个点可以随便是哪个地方,可以是塞纳河,是威尼斯,是……而尼娜,可以是任何一个我遇到的女人,安娜、爱玛、洛丽塔……只是在这里,在这篇小说里叫尼娜。
      这篇小说属于回忆,是记忆里一个长长的影子,而回忆的点只有一个,最可能的就是那场车祸:我遇到了一个人,我们竟然什么也没发生就那么过去了,如同水滴蒸发,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要把她从记忆里拉出来,再用想象添加进我们的故事,添加忧伤和浪漫,添加我平淡庸俗的人生的色彩,甚至我要欺骗每一个人,(哦,可怜的读者,你看完这个故事,是否在感伤落泪)。
      当然,维多克的这个目的达到了,我们有了忧伤,这个坐上诗人宝座的骗子真的被我们拥上了高高的诗人之位。于是纳博科夫笑了(犹太人有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个背后操纵一切的、批评家称为“作为上帝本人的小说家”在云中,为我们的愚蠢洋洋得意。因为维多克这个骗子本应为他的暴力想象负责,为欺骗我们负责,怎么可以让我们为他忧伤呢?然而这是小说的艺术,“小说是个个人发挥想象的乐园”,而“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米兰•昆德拉)。
      
      
      
      
  •     毫无疑问,纳博科夫拥有一个广袤的头脑,此脑不仅热衷模仿上帝,还爱广开玩笑。《微暗的火》问世四十余年,诗作者谢德与评注者金伯特孰为“最终作者”仍是悬而未决,洛丽塔究竟是真是幻仍然没有答案,普宁的叙述者究竟是拿了一面哈哈镜还是平镜或棱镜都在颠覆着一个“真实的”普宁,辛辛那提和费奥多尔究竟是“被写”还是同时充当模特与画师的“写者”都是悖论,《透明物体》果真是来自幽冥的声音?谁相信塞巴斯提安的传记作者会与传主合为一体?纳博科夫留下了太多的谜。有趣的是,所有这些谜都是经由一个广袤的头脑精心设计而成,绝非有意故弄玄虚,作者埋下种种线索在细节中,等待好读者发现、困惑、论证、狂喜,而后再发现、再困惑。然而不管最终是否解出谜底,困惑与不困惑的读者都能感到与一个广袤有趣的头脑游戏时所独有的那份狂喜。
      细节的存在作为纳氏文本中曲意丛生的重要发生机制(另一机制为写作者的存在所造成的authorship之含混),永远有待发掘。不仅长篇如此,短篇亦毫不逊色。
      以《那是在阿勒顿……》为例,小说中闪烁其词的信作者在述及妻子失踪后的遗留物时,将桌上粉色玫瑰一笔带过,称其“仅为法国诗人骚客称为une cheville之物”。(“屋裡没有一物能为我作出说明。而当然那朵玫瑰亦不过是法国诗人所谓的 「cheville」 罢了。 ”毛锥子译)
      “une cheville”,这本是一个读者认识小说叙述者人格和“最终作者”身份之谜的至关重要的线索。在《福尔摩斯探案集》,有对话曰:
      "Holmes, why is the rose une cheville?"
      "For the same reason, my dear Watson, that the request is denied!"
      “为什么送这种玫瑰,福尔摩斯先生?”“为了同样的原因,我亲爱的华生,因为要求被拒绝了”。《那时在阿勒顿》中,身为诗人的信作者绝不至不知。如此看来,信作者所言中那个“根本不存在”的“鬼妻子”实际是拒绝了与之移居美国的要求。由此,他原本哀怨痛悔的叙述就甚为可疑。于是纳博科夫邀请读者重读,读者会发现诗人只记得妻子的哭泣而无法说出其瞳孔颜色,记得其臂上胎记、唇上皱隙却无法描述其面孔。再重读,发现信作者所言所谓幸福的“卡布尔”旅行之后,其妻已经不知所踪,而诗人同时感到的悲哀与狂喜都在指向一种“奥瑟罗式”因嫉妒而杀妻的可能。结尾处的“在某地,在某时,我已犯下某个致命错误。……若我不小心,可能一切都在阿勒顿结束了”,以及信作者警告收信人若拿它作题,则“会赋予你手中色子以难堪的含义” 。于是细心读者不妨将文本“链接”至莎剧《奥瑟罗》五幕二场:“记下这些,再补上这句:曾在阿勒顿,有个裹头的土耳其人殴打一个威尼斯人,诽谤我的国家,我一把抓住这受割礼的狗咽喉,像这样杀了他(挥剑自刎)。”显然,要么是收信者背叛老友,以“阿勒顿”为题将死者的原始信件改为小说;要么是写信的当下写信人已自杀身死,读者读到的乃是来自冥冥世界的鬼语——鉴于写信者的诗人身份,不排除他与奥瑟罗和普希金同在的可能(嫉妒-身死模式)。然而讽刺的是,奥瑟罗杀妻是因爱妻至深、听信奸人谗言而犯下大错,普希金为保卫妻子的清白声名而决斗致死,杀妻也好自杀也好,彼处的死皆出于强烈的爱,他们的行为与可疑的信作者之间可是云泥之别。同样的模式也出现在《洛丽塔》中,亨伯特时常将自己对洛丽塔的“爱”比附于爱伦•坡与彼特拉克等,以艺术模糊罪行,以文字巧饰真相,殊不知,他对洛的强征暴敛正是他被剔出诗人之群的终极原因。
      诗人对一个女人/女孩的虚虚实实的爱,这是纳氏常用的一个主题。短篇《菲雅尔塔的春天》同样沿用这一模式。叙述人在结尾处突然点出报纸上的新闻——“悬铃木下的黄色轿车在开出菲雅尔塔时经历了一场车祸” ,不仅交待了尼娜死去的结局,还将细心读者重新带回小说起始——哀伤的追忆口吻、几度出现的重复场景(悬铃木、马戏团、与尼娜相遇的场景)都暗示着叙述者的记忆与想象是否交叉混淆,是否在极度悲痛中“塑造”了一场恋情。如此重读,还会发现叙述者对菲雅尔塔何时转阴为晴浑然不知,两度遇见同一吉普赛女孩浑然不察,也就不难解释叙述者笔下的秘密恋人何以每次见到他都认他不出。不难看出,纳氏钟爱此类叙述者,往往从他们对外界事物的“不知”、对他人的“不察”,同他们大肆渲染又左右而言他的所谓美好恋情形成对比,又与他人对其的“认不出”形成镜照。此类诗人墨客自我中心、对他人和世界的“短视”的人格特征固为纳博科夫所不齿,然而他们的笔触却又如此魅惑,能够骗过许多专家论者,遑论普通读者。难怪读者总是容易将叙述者与纳博科夫本人等同和混淆。不过,即使没有看破这一点,小说同样是诗意盎然一唱三叹峰回路转,这也是纳氏小说能够雅俗共赏的原因所在吧。
      纳博科夫最为得意的短篇《符号与象征》更是严肃认真地大大调侃了读者。结尾“电话铃再次响起”把文本结局导向多种可能:a.先前打错过两次电话的女孩再次打错;b.疗养院电话通知孩子最终自杀身亡;c.一个无谓的电话而已。有趣的是,若先前两次将字母O拨作数字0的女孩再次犯错,则构成了棋谱中的 “0-0-0”格局。作为擅长制作象棋题谜的专家,纳博科夫喜欢将棋谱深埋于文本肌理之中,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使。棋谱“0-0-0”,意味着“自已将自己的军”或“组合将”,是纳氏喜爱的象征。据此重读,会发现类似“象征”遍布于文本之中。然而,如若读者选择此种答案,则意味着选择了事物的“象征”功能,成为与未出场的主人公的认同者。若选择b,则文本中涉及的一切看似闲笔的细节、对话、场景都应被重新阅读,重估价值,一切都在预兆主人公的死,一切都是符号。这样,读者不自觉又陷入“将万物看作符号与象征”的主人公的思维模式之中,成为作者揶揄的对象。若选c,排除符号与象征之圈套,该文本仍是一个十足精彩耐读的故事,相对前者,能够获得更多现实层面的意义。在这个悲恸深沉的故事中,读者亦可据此解读出天才艺术家的毁灭,小人物疯狂时代的痛苦命运等等永恒的主题和深义。
      由于纳博科夫往往赋予他的“自传”叙述者以虚构世界、虚构自我的独特企图,此类第一人称“自传”叙述者其实都在以自传之名,行虚构之实。作品由此都被蒙上一层迷离的烟雾。又由于他们往往将世界作为“潜在的文本”加以审视,于是竭力在对自我的回顾性书写之中发现一种命运的“主题图案”,并希望自己成为这个本是由“命运”书写的文本的最终作者。由《符号与象征》,我们看到了纳博科夫对此观念持保留态度。“世界”不等于“文本”,将万事万物看作造物的密码,自我命运的兆示与象征,其结局只能是艺术家的毁灭。
      几乎所有纳氏作品都具有一个峰回路转的“响鞭式结局”。然而与传统此类小说不同,此结局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它往往引导和邀请读者依此回到文本的开头,重新读起。而每一次重读,都可能为一种可能自圆其说的解读找到证据。这主要是因为这种“解读的多重可能性”在作品尚在作家头脑中时就已存在,而这种惊人的功力绝非庸常作家所能获得。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含混的多重可能性并非纳博科夫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个邀请读者参与的小小游戏。如果非要用列时间表、叙事分析、逻辑论证等科学手段来确定一种惟一“正确”的答案,就在此问题上走得太远了。走得太远,远不能到达作者期待读者到达之处了。
       2007,6
  •   那啥,究竟是叙述者死了还是尼娜死了?
  •   后者!
  •   好複雜。。。要研究!
  •   做过纳博科夫论文的人就是不一般……
    感觉《菲雅尔塔的春天》如果分析好的话,还是按照纳博科夫的方法,分成十几个场景,逐一细读
  •   嗯,参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72097/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