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草堂金石跋 郑斋金石题跋记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何绍基,沈树镛,汪政  页数:80  字数:9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金石”原指金属和美石。又指古代镌刻文字以颂功纪事的钟鼎彝器、碑碣石刻之属。此类钟鼎、丰碑年代久远,稀如星凤,且不易移动,为了更好地保存、研究、学习上面的文字,人们便采用摹搨的方式将这些文字保存在拓片上。而书写在这类拓片上的题跋,便称作金石题跋。最初,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后来统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之类。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云:“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题跋的内容、形式与作品互相联系、互相增益,以致成为作品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情况,题跋可以区分为若干类型:创作者本人所题,称为本人题跋;他人所题,称为他人题跋,其中又可分为创作者同时代人之题跋,以及后人之题跋。按此标准而言,《东洲草堂金石跋》与《郑斋金石题跋记》中的篇章均属于后人题跋。其内容多叙述金石拓片之来由、鉴赏评价、甄别真伪、考订讹缺、表述观感或兼论刻工模本品质等等。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何绍基 (清代)沈树镛  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媛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树镛(1832—1873),字均初,一字韵初,号郑斋,川沙城厢(今浦东新区川沙镇)人,晚清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

书籍目录

卷一
 跋阮相國藏齊侯晕文拓本
 阮相國藏齊侯晕文堇字考二則
 跋積古齋藏王復齋款識摹本
 秦公華鐘文考為程蘭川作
 跋秦公塱鍾文拓本
 跋秦公圩鐘文拓本
 跋秦公徑鐘文拓本為吴平齋作
 跋師酉敦拓本
 跋郭季敦拓本
 ……
卷二
卷三
卷四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乐记》:「讯疾以雅。」「雅」本乐器,所以节舞。假为雅颂字,此义不见于《说文》,可想见古人作字其难其慎,而孳乳浸多,不料后来如此之支蔓无穷也。然则「疋」之为用何广乎?据厉樊榭、羽覃溪、汪容甫所考订,此器曾在马半槎处,后归巴予籍,最后又归吾友程木庵。六舟上人客木庵家,为厘订金石文字,因此镫款识字多难辨,为剔清精拓。道光戊戌,寄拓本至都,余用厉樊榭原韵作诗三篇。后木庵之子守恭执挚门下,曾为题所藏彝器拓本,有云:「却笑木庵心似木,闲中雕书古来虫。」时余年方壮盛,海内稽经詉古之儒罔不谐际,摩挲金石、摅发诗文,几于无日无之。廿余年来,军兴不息,东南文献凋耗特甚,故人宿草,彝器晨星,余亦年逾古稀,老与病俱,后生辈有持古匫求为题记者,视为过眼烟云而已。今春至吴门,余病少瘥,渐有吟事,养闲主人出此拓属题,知是器又从木庵归鸳湖范穉禾,今自范氏归草堂,时贤题咏甚盛,余乃就「足」、「疋」二立夏后三日,对雨并识于金狮隋巷寓斋。 题竟宁铜鴈足镫款识拓本为潘玉泉作 《说文》「足」、「疋」两部首相承。「疋」下云:「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大疋》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 一日『疋』,记也。」许君于此字可谓翔实。自隶变后,「足」、「疋」两形迥殊,而《管子·弟子职》篇作「问所何止」,益不可通。此拓「()」字暸然,乃确知「疋」字之形,且「疋」部止「()」、「()」两字,义取疏通,与「足」部八十五字从足为义者迥别,可知许君云「古文亦以为『足』字」者,明其实非「足」字,乃古文假借也。古无四声「足」、「疋」、「胥」、「所」皆一声之转耳。《曲礼》:「鸡曰翰音气「雉曰疏趾」。雉飞三丈,鸡飞不能三丈,飞高者见其趾。此器三趾卓立,亦可谓之疏趾。「疏趾」即「疋」之本义矣。「疋」与「疏」同音同义而别用「胥」、「所」又别为用。古文字少,意在以简御繁,故假借特多,然一字数假,如「疋」字者,于部首中尤为仅见。《大雅》「雅」字,本假鸟短尾之「雅」,又假象腓肠,从止之「疋」,至今「雅」、「疋」并行,竟无正字。

编辑推荐

《东洲草堂金石跋•郑斋金石题跋记》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洲草堂金石跋 郑斋金石题跋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此书印制上佳,于金石学及历代碑帖见解甚伙,不适于一般读者。为小众书。
  •   这书列入丛书有点勉强,如无刻意,不必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