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司马迁、 叶子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司马迁 著  页数:202  

前言

司马迁,字子长,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家中世代为史官。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敏于思考,对典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独到的见解;后来跟随父亲到长安,先后拜董仲舒、孔安国为师。20岁起满怀求知欲望,四处游历,考察民俗,采集传说。不久任汉武帝侍卫和扈从,多次西巡。后来继承父亲职位,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皇家图籍。在任职期间,和他人一起编写《太初历》,并开始着手编写《史记》。后因李陵事件获罪下狱,被施以宫刑。这不仅摧残了司马迁的身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了他的人格,使得司马迁一度想到了自杀。但想到父亲交给自己写《史记》的任务没有完成,有感于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的奋发故事,决定为完成父亲遗愿发奋著述。最终历经十几年的艰辛,完成了《史记》的编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它既实录了历史现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代表着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规模宏大,全书共130篇。内容涉及帝王、将相名臣、王侯贵戚及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最后一篇为《太史公自序》。司马迁把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描绘得如此生动,所有的事情好像刚刚发生过一样,让人如读一份记录中国历史的报纸。由于篇幅所限,本书节选了《史记》中广为传颂的一些人物故事,例如尧舜禅让、卧薪尝胆的勾践、知错就改的廉颇、坚持理想的孔子……选材及改写立足于增长知识,同时力求启迪智慧,教人向善。

内容概要

  《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名著:史记故事》是中国孩子们第一套自己能逐字逐句阅读的文学名著,它采用汉语拼音注音,配有精美的黑白插图,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美仑美奂、神奇隽永的文学世界。这8册图书,大多为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系中的必读书,还有一些则特别适合初次接触阅读的孩子们。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民国,鲁迅)。司马迁是西汉夏阳龙门人。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县名,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司马迁出生地韩城位置“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5年)司马迁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六岁,在故乡读书。  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十岁,在故乡。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按:司马迁十岁左右,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十一岁。   窦太后死,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十二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十九岁,从夏阳迁居长安。   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56岁。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十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  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腐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书籍目录

黄帝的传说平民帝王舜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执礼而盟孔子被困荒野卧薪尝胆管鲍之交晋文公重耳赵氏孤儿触龙说赵太后西门豹治邺孙武练女兵军事奇才孙膑将相和……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历史最是无情的。  ——季羡林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唯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  ——鲁迅《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此书的真正意义不在史而在文。司马迁说:“诟莫大于宫刑。”他满腔孤愤,发而为文,遂成《史记》。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历史最是无情的。  ——季羡林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编辑推荐

《史记故事》中一个个精心选编、改写的故事,将深深打动孩子们的心,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起他们终身的阅读兴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史记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