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新论

出版时间:2004-4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贤金  页数:400  

前言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发显示出教育的基础性、前瞻性地位。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不能仅靠我国廉价劳动力、消耗自己的自然资源或依赖发达国家的.现成的产品来发展经济。而是靠“治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本”即是教育,就是靠教育来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党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是实现教育腾飞的双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教育法制是实现正常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是说,“政”和“刑”强制的规范远远不能替代“德”和“礼”的教育规范所起到的教化作用。  以德治教,加强师德建设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弘扬优秀的教育道德思想,塑造优良的教育道德典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养成一种人人崇尚道德的良好氛围和育人环境,使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内容概要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不能仅靠我国廉价劳动力、消耗自己的自然资源或依赖发达国家的.现成的产品来发展经济。而是靠“治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本”即是教育,就是靠教育来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党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是实现教育腾飞的双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教育法制是实现正常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是说,“政”和“刑”强制的规范远远不能替代“德”和“礼”的教育规范所起到的教化作用。  以德治教,加强师德建设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弘扬优秀的教育道德思想,塑造优良的教育道德典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养成一种人人崇尚道德的良好氛围和育人环境,使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以德治教--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略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教一(一) 以德治教,把教育构建成为先进文化高地(二) 以德治教,实现科教兴国的历史任务(三) 以德治教,推进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二、以德治教的时代特色(一) 教育道德及教育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二) 新时期的以德治教--高起点、高定位的目标体系(三) 新时期的以德治教--重教育、重管理、重实践的建设理念(四) 新时期的以德治教--传统继承与教育创新三、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一)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从治国方略到教育发展战略(二) 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的辩证统一(三) 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实现教育腾飞之双翼四、以德治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 以德治教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二) 以德治教以干部道德建设为龙头(三) 以德治教以提高学生整体道德素质为重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四) 在教学科研各环节贯彻以德治教(五) 在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中贯彻以德治教(六) 以道德思想为核心构建校园文化(七) 以德治教系统工程第二章 以德治教是师德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基础一、以人为本的德治理念是师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一) 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是德治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二) 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的德治理念的体现(三) 重构敬业奉献与成就自我相统一的师德意识二、德治管理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指南和手段(一) 德治目标是对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二) 以教师为本的德治管理理念是师德建设原则的依据(三) 德治的主体管理体制是师德建设的有效实践模式三、德治文化是师德建设的环境支持与资源保障(一) 德治文化对师德建设的促进意义(二) 以德治教的教育内部道德文化环境对师德养成的作用(三) 维护教育公正,促进师德建设四、以德治校,营造师德建设的实践环境和实践要求(一) 以德治校,为师德养成提供实践环境(二) 以德治校的根本目标是以德育人五、教学道德是对师德的具体规范(一) 学校教育工作的道德要求(二) 教学道德是学校教育道德的重心(三) 构建教学道德规范,提高师德素质水平六、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是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的共同主题(一) 促进教师发展是以德治教的基本原则和师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二) 敬业奉献与成就自我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章 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教的核心一、师德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一) 以优良师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二) 以优良师德启发学习兴趣,树立良好学风(三) 以德育人,促进学生成才二、师德关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一)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二) 教育者主动接受再教育,促进师资水平提高和教师队伍整体优化(三) 教师队伍新老接替与师德传承三、以师德建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一) 师德建设与学科发展(二) 师德建设与学校管理(三) 师德建设与校风校纪(四) 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教的核心和保证第四章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职业道德现状一、优良师德占主导地位(一) 政治可靠,品德优良(二) 业务才能,堪当重任(三) 爱生如子,育人有方(四)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五) 师德建设,成效斐然二、当前师德方面问题的存在及主要根源(一) 师德方面问题的存在(二) 教育教学管理中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三) 师德缺失的主要根源三、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对师德的折射(一) 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二) 师德、校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师德建设对学生德育的重要性第五章 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教育道德一、伦理道德: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一) “德教为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二) “五常”: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三) “德教”:中国传统“德治”政治的基本策略(四) “德教”:中国古代选才的基本依据(五) 治国化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作用二、立德育人:中国优良的师德传统(一) 师德形成:中国古代师德理论的发展轨迹(二) 师德观念:中国古代师德理论的基本内涵(三) 师德规范:中国古代对教师言行的基本要求

章节摘录

  (二)教学道德是学校教育道德的重心  教学道德是学校教育道德的核心,这是由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最终目标,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和形式。教学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学道德的重要作用。教学道德是教与学的行为规范,是形成教学秩序、维护教学公正和实现教学目的的保障。教学道德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的规范、准则。  教学道德从教的方面来说,要求教师有“教德”,即:坚持教学的教育性,通过教学促进品德发展;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传授科学知识与精神;坚持教学的启智性,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重视教学的个别性,注重因材施教;重视教学的协调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坚持教学的公正性,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从学的方面来说,要求学生有“学德”:发扬学习的主体性,强调自主学习;发扬学习的自觉性,具有勤奋好学的态度与精神;发扬学习的创新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养成疑问、思考、探索、操作的习惯与实践能力。  从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来说,要求教学具有互动性,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民主性,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三)构建教学道德规范,提高师德素质水平  教学道德是学校教育道德的重心,教师的教学道德素质是师德的核心素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师德新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