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传

出版时间:2005-10-1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法)皮埃尔·戴  页数:480  字数:455000  译者:唐嘉慧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让人心灵震颤书。一个才华横溢的灵魂混合一颗躁动不安的心,纵横恣肆的不朽画作掺杂放荡不羁的情爱纠葛。时而抑郁、时而激越,时而沉沦、时而亢进,面对青春、衰老、死亡和爱,他的选择都只有斑斓的画板和酣畅的涂抹,激情和冲突、爱与死构成了他一生的主旋律。他的生活跟他的艺术密切相关,他的作品给后人留下无穷的神秘感,太多的人因为他优秀的作品而包容了他人性中不完美的一切。    与毕加索有着长达25年深厚友谊的法国著名作家坡埃尔·戴以影子般的贴身笔触,带你亲历这位画坛巨匠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皮埃尔·(Pierre Daix),法国法代著名作家和艺术史家,1922年生于巴黎,二战后通过诗人艾吕雅结识毕加索,从此与毕加索结下了长达25年的深厚友谊,是唯一获得毕加索许可进入其画室进行研究的专家。他所著的《毕加索传》、《毕加索作品目录》等,因毕加索亲自参与了其中的大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天造之才  第1章  我,毕加索  第2章  从神童到艺术家  第3章  巴黎,我来了!  第4章  卡萨吉玛斯的悲剧与蓝色时期   第5章  “洗衣船”里的爱第二部  奔向前卫  第6章  决定性的相遇  第7章  《亚威农姑娘》  第8章  与布拉克共系一条登山索  第9章  发明立体主义第三部  埃娃或自由  第10章  立体主义爆炸  第11章  纸贴法的革命  第12章  圆楚  第13章  战争与埃娃之死第四部  欧嘉或婚姻    第14章  《游行》与婚姻  第15章  回归秩序  第16章  为人父与古典主义  第17章  超现实主义的进路  第18章  婚姻危机第五部  玛丽-泰蕾兹或秘密  第19章  变形  第20章  超现实主义复兴  第21章  玛丽-泰蕾兹的赞美诗  第22章  婚姻结束  第23章  玛雅的诞生第六部  多拉·马尔或战争  第24章  心系西班牙  第25章  从《格尔尼卡》到慕尼黑  第26章  反抗第七部  弗朗索瓦丝与承诺  第28章  重新出发  第29章  弗朗索瓦丝  第30章  社会写实主义与抽象艺术之间  第31章  “地狱里的可恶季节”第八部  杰奎琳与老年的自由  第32章  每事问  第33章  转折点  第34章  再度投身未知  第35章  从沃夫纳格途经马奈到慕瞻   第36章  幕瞻的主人   第37章  承受艺术的重量  第38章  毕加索的终曲  第39章  超越与升华附录  注释出处的缩写说明

章节摘录

书摘1971年,我对毕加索说,想必他不怎么重视自己早期学院派的作品,他立刻纠正我说:“正好相反,它们对我非常重要。”这件事应该和钱相提并论,毕加索一开始就明白,为了获得创作的自由,他必须谋生。他大部分的朋友家庭环境都很优渥,立足商界或轻工业界。他在经济上的拮据状况显然是使他早熟的主因之一。    他在1899年4月的作品已丝毫不带任何学院色彩,譬如:有一幅画中,一对恋人紧贴的两张脸竟是空白的,这个简化手法绝非偶然。毕加索替父亲画像时又再度用它,在许多张画像中,我们看到一小幅充满浪漫韵律的油画,以海洋衬托出老人。从此,何塞只不过是他许多模特儿中的一位。巴勃罗也画年纪尚轻的妹妹洛拉。我们可以在这些画里看到他的新方向,亦是那个时期的特征。首先,他习惯用长而垂直的笔触,使他的画风带有格列柯的味道。接着是他对窗的迷恋,若非他纯为画窗而画窗——如描述他画室对面房舍景观的《闭窗》(The ClosedWindow)——否则就是因为那扇窗是他画室的窗,他需要借绘画来占据自己的工作场地。有时他安排洛拉或另一名女孩坐在窗前,制造“逆光”(contre-jour)效果,借此衬托经过抽象化的脸,或反映白雪皑皑的风景。这种专注于采光的努力,亦主控该时期最富野心的作品:《卡多纳画像》(Portrait 0f Josep Cardona),画中人物在灯下工作。    毕加索在拉长脸部及身体时,最基本的要件是用垂直笔触及线条制造韵律。譬如现存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一张水彩画:一条以轻快笔触速写的街道上,由妓女形成的两条长长队伍走向死亡天使。死亡这个主题亦将成为他最后一幅学院派作品——《最后时刻》(Last Moments)的主旨。    为什么毕加索在完成《科学与慈善》之后,时隔三年,又回头画同样的主题?他并非眷恋昔日成就的人。更符合他个性的动机,可能是他想评估自己从1896年末、1897年初的冬天,到目前到底改变了多少。奇怪的是他重新安排这个主题的第一步,便是改画一位跪在孩子床前祈祷的母亲,难道是他有意回顾小妹康塞普西翁的死?我想是的。毕加索认为,当我们决心征服生命时,必须先正视死亡,并通过画笔来主宰死亡。现在我们知道当晚他用的是市面上最大的、120厘米的画布,我们也知道他在创作这幅学院派作品时,把一切都赌上了。那幅画最早在“四只猫”展出——也是他在那里的第一次展览。同时,为了在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势力范围内和领主交锋,他也替他们画肖像而且画得比任何一位酒店常客都好。全是十分“随兴”的炭笔及水彩画;全是漂亮的自由绘画技巧:有些几乎像是漫画,如罗缪的头像——从背面观看!每一张都在眨眼之间完成,快如闪电,不受任何规则束缚。另有成打的画像,包括皮乔特和新朋友卡萨吉玛斯。那幅四分之三侧面的自画像则非常浪漫(故意画得比实际年龄老),签名只是简单一个字:“我!”(Yo!)    他脚踏两条船,同时展示他掌握两种风格的出众才华,在1900年初的那几个月里,这位刚满18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天赋成竹在胸。他为鲁西尼奥尔及卡萨斯等名流作像,等于自诩是他们的同侪。根据帕劳的看法,毕加索的大胆似乎招来妒火。《前卫》(La Vanguardia)杂志的主编欧庇索(Alfred Opisso)在3月间“发掘”了卡萨吉玛斯,却在2月时对毕加索“浑然不觉”。但那时毕加索已经确知自己出头了,《最后时刻》将代表西班牙参加巴黎万国博览会的十年回顾展。    为了巴黎之行,毕加索努力赶工,我们无法确定那一系列“食品”作品是否都是赶工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画的主题,而非画工,推测它们主要是为销售而画的。毕加索为“四只猫”绘制的菜单(绝对够现代了)把罗缪的酒馆一变成为名媛绅士的挥金据点,“现代主义”风格也变得格外耀眼。他的斗牛场景——经过勾勒的炭笔画,或粉彩画——虽然都流于“典型”,偶尔也可见实验性质的新方法。毕加索靠卡纳尔斯(他在巴黎看过许多德加的作品)的协助,已经开始尝试版画。这次尝试的成果是一幅题名为“左撇子”(el Zurdo)的斗牛士画像,因为那时毕加索还不知道版画印出来会是反的。    他为文学杂志画插画的数量愈来愈多,而且和卡萨吉玛斯的感情日笃,他陪着后者去探视他家在加泰罗尼亚锡切斯的房产,鲁西尼奥尔也待在此处;参观鲁西尼奥尔家的邸宅卡乌-费拉特(Cau Ferrat)这个名副其实的现代主义博物馆;又到巴达洛纳(Badalona)。但在每一张油画或速描画像中,他却都强调这位朋友个性中的黑暗面。萨瓦特斯显然能够洞悉毕加索的内在性格,毕加索却玩笑似的把萨瓦特斯画成一名颓废诗人。当萨瓦特斯听到毕加索的巴黎之行后,仍不免震惊不已:“我们实在不能理解这桩冒险行动。他放弃了画室,离开家人,跟我们所有的人道别。”他在巴黎鬻画所作的粉彩作品,全都签上“P.R.毕加索”这个名字;父亲的存在,现在只剩下一个缩写字母了。P.18-21

编辑推荐

毕加索是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一生艺术表现手法多变,创作成果丰硕,给后世艺术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作为与毕加索有着25年友好交往的老友,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艺评家,皮埃尔·戴以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和专业的述评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毕加索,阐释了艺术家的创作精神。他将毕加索艺术阶段的分期建立在其生活阶段的分期基础上,从其生命历程中的变化去探寻其艺术表现的动因和源泉,又从其艺术作品中去追溯其生命的轨迹。由此,一个生命激情高扬的毕加索从书中走出:他追求生命与艺术的自由;他视传统的羁绊如无物;他不断品尝着艺术冒险中的刺激与欢乐;他收获着艺术探索中的成就与荣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毕加索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喜欢毕加索,喜欢艺术
  •   挺好,对毕加索有更深层的了解了
  •   了解大师
  •   还没看 嘿嘿
  •   买来给朋友了,还没看,应该行吧,不薄。
  •   很不错的好熟
  •   帮人买还没看说是正版哈哈
  •   拿在手中十分称心,厚实,有分 量,装祯很合规范。一到手就立即包好了。
  •   很喜欢,觉得让我了解了很多
  •   看了序言,从各方面来看这书都不会错
  •   不是特别喜欢,画家的传记,一幅画也没用,看起来有些难索然无味。
  •   触摸伟大画家的内心
  •   看完画展,就很想了解他,所以在当当上搜索他的传记。很不错,只是每月图片,,很难定位。
  •   书还算得上好书,用清晰的脉络向读者展示了毕加索从出生到最后离去的过程中,发生在他生命轨迹上的挫折与欢欣对他创作风格的影响。用他一生曲折的人生经历解释了他丰富多变的作品风格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即与压抑生命的情绪做不懈的斗争。特别是书再最后一章对其一生的总结,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为整本书增色不少。
    不过不想问问————怎么TM连一张图片都没有呀?!如果对他的作品没有一定的了解,读这本全文字的传记会有点吃力!
  •   书很详实,但不明白为啥一张照片或是图片也没有啊。。。。
  •   好啊,很喜欢毕加索。
  •     读此书,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天才真的是天才。毕加索如此早熟,在十几岁的年龄,在绘画上已经达到了我现在都达不到的水平。待他已经开始形成某种风格的时期,回头算算,也不过二十岁左右。二十岁我在干什么呢?刚从笼里放出来,正准备大肆玩乐。
      
      绘画之于艺术家,不是要做的事情,而是不得不做的事情。绘画如同他的呼吸。他吸进周遭的一切:社会、情感、经历,由他的心进行过滤,喷涌在画布上。这,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我难以理解,何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1901——1904)内,毕加索能保持“蓝色时期”这种忧郁而略带愤怒的画风。影响这种风格的因素,朋友卡萨吉玛斯的自杀是一个方面,吸收劳特累克的风格是一个方面,他的情感生活是一个方面。即便有这么些因素,但我还是难以理解,这真是时间很长的一个阶段,保持这种情感而不崩溃,很难想象。或许是我对忧郁的体会不深吧。
      
      我特意找了些劳特累克的画看:油画的线条似速写一般,很有力度。画面一副欢乐的气氛,色彩明艳,人物动态很夸张,却有这一张蕴含辛酸的脸。好几张女人的脸,眉毛都呈“八”状,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绘画的力度,色彩的鲜艳,在这幅表情之下,立刻弱下几分。看的时间越长,心中越堵。
      
      前卫的艺术家——或者根本就无所谓前卫传统,并不是鄙视传统,而是学习传统,掌握传统,破坏传统,从它身上踩过去。毕加索年少时说过画的和拉斐尔一样好。他还是有和我们同样的时期的,只是他把这个时期提前了许多,并一带而过。而后,安格尔、高更、塞尚、劳特累克、德加、马蒂斯,毕加索对这些人都有过琢磨,然后要打败他们。《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就是为打败安格尔,打败塞尚,打败高更,更要打败马蒂斯而做。不是画的和他们一样好,是画他们根本就没想过是可以这样画的画。
      
      《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在画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不是我很关心的。我在意它形成的过程。书里形容这幅画的特点是“痉挛式暴力”,这与高更的原始主义和马蒂斯的“野兽派”有关,我能理解,可毕加索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的冲动,他考虑的因素复杂,我理解起来很吃力。书上列举了一些:对他的情人的怨气,反对西方文明腐化的暴力,反宗教、反基督教,“最原始恋物癖最直接的需求”等等等等,有些我能在画面中感觉到,有些则毫无头绪。我自己对画面的感觉是:一种动荡,里面有不可调和的张力。她们的眼神望向你,似乎在把你往里吸,却又把你拒之门外,仿佛被卡在某处,动弹不得。
      
      格特鲁得。斯坦因,毕加索的知己有段话,是毕加索的精神鼓励:当某人在创造一样东西时,势必会把它做得很丑恶,为了创造这股张力必须付出的努力与必须作的搏斗,必然会导致某种程度的丑恶。随后模仿的人可以把它变成美丽的东西,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个东西已经被创造出来了;但那位创造者却不知道自己将创造出什么样的东西,因此他所创造的东西非丑恶不可。
      这段话彰显了毕加索的伟大。
      
      
      
      毕加索的画,还原到客观的对象上,其实场景都不诡异。妓院,画室,动物,海滨,斗牛场,镜前的女人,马戏团。有时候某种主题还会有一系列的画。但每张画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同。
      以前我总在困惑:假使我有某种情绪,我该如何在画面上体现出来?之前总是拘泥于客观的对象,某种表情啊,某种特定的姿态;现在才明白,只要我想表达某种情感,客观对象不过是一种载体,对对象可以通过抽象、夸张、变形、色彩等一系列的运用,能使一个杯子看起来很愤怒,也可以使一张笑脸看起来很忧伤。
      
      毕加索说他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画画。
      这个学期,我在一个小学里带了个水墨班。我没其他要求,只要求孩子们认真画。
      有一节课,我让他们自由的把东西组合在一起(丝瓜、丝瓜藤、丝瓜叶),有个孩子很自然的就用几条直线把画面进行了分割,再逐一在分割出的空间内进行填充。我问她为什么这么画,她说她觉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孩子只画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我教画兔子的时候,几乎有一半的孩子都没有画尾巴,这并不是巧合,他们不觉得这团黑墨在画面上是有意思的。画猫头鹰的眼睛,我用了两个同心圆,他们是用一根盘旋的线。
      画的高兴了,他们就会按自己的心思使劲的画,随意的添加,把整张纸画满,画破为止。我教画金鱼,他们在金鱼的下面添上火山,把国画颜料当油画颜料用,火山要喷发,他们就要使劲的画,把厚厚的颜料在宣纸上使劲的捣。纸是破了,可是画面确实看起来很有力量感。
      毕加索,米罗,克利,这些人的某些画看起来就是儿童画。就画面而言,相同点在于,他们有无尽的想象力,只画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不同点在于,大师们是在某种规则下游戏,还是会考虑构图,色彩的运用,画面的平衡性,等等。总体来说,画面有凝聚力,是完整的。小孩则不同,天性使然,在一幅画里,他们的情感飘忽不定,因为他们的注意点很容易就会被改变,画起画来,其他的都已经无所谓了,他们不在乎,有时候甚至是单纯的享受涂抹带来的快感。这种自由,在成人世界里,可能已经消失殆尽了。
      所以,大师们尽力,去感受这种自由。
      
      在一部记录片里有这样一个场景:美国出兵伊拉克之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一个摄影师突然在镜头里注意到,墙上有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他心理上顿时感到异常的扭曲,以至于不愿意再去看镜头。最后,这场由鲍威尔主持的新闻发布会的背景,是两扇巨大的蓝色窗帘。
      时代不同,而战争的残酷性不变。《格尔尼卡》的力量,在于它将战争的残酷性、恐怖性演绎到了极致。战争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种糟糕的客观存在。高举的明灯,仍然敌不过顶上那只邪恶的眼的笼罩。如何在这一团糟的环境下带给人一种安定感?恐怕只有将现实撕碎了。让人不舒服,让人想把它毁掉,让人在战争未来临时,就产生反战的情绪,《格尔尼卡》就成功了。
      丑恶,有时候比美更具有力量感。艺术就是要用这种力量,点燃人心中的明灯,推动人类的进步。
      
      
  •     极其渴望看到毕加索的画
      但是
      一幅也没见到
      似乎
      是作者另一本书的补充说明
      但是
      文字说明的部分
      感觉还是有些独特的
  •   写的非常好,可以看出楼主对艺术是有自己独特理解的,但对于创造丑恶的论点,我有不同看法。说到小孩的自由,不知道楼主研究过马蒂斯没,同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马蒂斯一生都在表现纯净的美好,颜色、构图、思想…
    他自己说过一句话: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
  •   由于手机上的,上次有一半内容没发出去。
    楼主谦虚了,观点与水平并无关系,有思想的人就一定会有他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不论,但一定是独特的。
    说毕加索是塞尚的延续我不同意 ,塞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帝通过他的眼睛告诉了人们看待事物的另一个视角,所以他的伟大毋庸置疑,但毕加索的伟大却和塞尚没有关系,然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延续并发展了塞尚的理念,但从他的一生来看,他就像一条奔腾的大河,从来没有固定在某个阶段。许多大师在形成自己风格后都不会再改变,但毕加索的探求欲却从不衰减,他激烈流动的艺术生涯,如果能分拆开并任其发展,世界上或许要多十个风格各异的大师级画家。或许这也是他的名声盖过同时期所有画家的原因吧,毕竟,自由,是全人类的梦想!
    对毕加索我是崇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就像我人生的导师,每次我遭遇困难,都会指引我一路向前,无所畏惧。
    对马蒂斯我是喜爱,他、蒙克和莫迪里阿尼,是我最爱的三个画家,关于他们的感悟更多,但今天手机没电了,下次和您探讨。
  •   小朋友的确是真,没有条框的束缚,他们心中的激情或许并不猛烈,但却是真真切切。
    大人们追寻这样的状态已算是难能可贵,把思想和“真”的美结合起来,或许也不算“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