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社会学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海英  页数:466  

前言

  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密切而复杂的。在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历史的沧桑变化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学前教育被社会历史的潮流被动地裹挟着前进,无论是学前教育在整个学制系统中的地位合法化、课程内容的变更、幼儿教师称谓的变化,还是办园方针、培养目标等都充满了社会历史的烙印。追溯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自主发展的主动性是相当欠缺的,它不由自主地在历史的起起落落中沉浮、跳跃。  回望学前教育的百年历程,回望学前教育学学科建制的过程,我们发现,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从不同层面丰富和完善了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建构,为实现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相对于家庭而言,学前教育——机构化的学前教育是儿童人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起点。从以往的理论研究来看,对“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学前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是不充分的。

内容概要

  《学前教育社会学》是我国首部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野来描述学前教育问题的著作。《学前教育社会学》揭示了学前教育与宏观、中观、微观社会的复杂关联,阐明了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深刻依附性。作为一种尝试,《学前教育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前教育基础理、论上的不足,借鉴一种新的分析眼光、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尝试让学前教育的形象更丰满、更立体。

作者简介

  王海英,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社会学。承担过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三项,参加过多项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在《教育研究与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前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论著《智慧的跷跷板——幼儿元认知研究》(2005)和《儿童共同体的建构》(2008)。

书籍目录

前言:社会学视野中的学前教育研究第一部分 学前教育社会学学科概论第一章 学前教育社会学学科概论第一节 学前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一、学前教育社会学的内涵界定二、学前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三、学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第二节 学前教育社会学的问题域一、宏观的问题域二、中观的问题域三、微观的问题域第三节 学前教育社会学的功能一、学前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功能二、学前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功能第四节 学前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与方法一、学前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二、学前教育社会学的方法第二部分 学前教育的社会背景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社会场域第一节 社会结构与学前教育一、经济因素与学前教育二、政治制度与学前教育三、文化观念与学前教育四、人口结构与学前教育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一、机构变迁中的学前教育二、家庭变迁中的学前教育三、社区变迁中的学前教育第三节 社会网络与学前教育一、纵向关系与学前教育二、横向关系与学前教育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一节 学前教育社会功能的争论一、功能的性质争论二、功能的强度争论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显性社会功能一、儿童:次级社会化二、家庭:双重解放三、社会:文明化进程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隐性社会功能一、儿童:再生产二、家庭:秩序重构三、社会:有机与内聚第四章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第一节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现状分析一、现实状况二、现实类型第二节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内容分析一、作为话语的政策二、作为文本的政策第三节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过程分析一、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过程二、政策与法规的执行过程三、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效果第三部分 学前教育的组织制度第五章 幼儿园:人生的第一个正式组织第一节 幼儿园的社会变迁一、西方幼儿园的社会变迁二、中国幼儿园的社会变迁第二节 幼儿园的社会属性一、幼儿园的组织面孔二、幼儿园的组织结构三、幼儿园的组织资源四、幼儿园的组织文化第三节 幼儿园的组织运作一、幼儿园的组织管理二、幼儿园的组织变革第六章 班级:次级社会化的场所第一节 幼儿园班级的社会属性一、班级的社会性质二、班级的社会结构三、班级的社会功能第二节 幼儿园班级的社会氛围一、班级社会记忆二、班级生活中的语言与修辞三、班级舆论四、班级取向第三节 幼儿园班级的社会建构一、班级的社会基础二、班级的建构逻辑三、班级生活中的互动四、幼儿对班级生活的影响第七章 幼儿园制度:做一个守秩序的孩子第一节 幼儿园班级的常规一、常规的诞生二、常规的制定三、常规的效果四、幼儿与常规的互动第二节 幼儿园生活制度一、生活作息制度二、卫生保健制度第三节 幼儿园中的奖励与惩罚一、奖励二、惩罚第四部分 学前教育的社会角色第八章 儿童与儿童社会第一节 童年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童年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形态……第五部分 学前教育的社会文化第六部分 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

章节摘录

  2.作为幼儿园存在价值体现者的儿童  儿童不仅是社会文化意义的承载者,儿童还是幼儿园能够存在的理由。在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或一群学前儿童在公园里溜达是不可思议的。儿童似乎"必须去幼儿园接受教育",世界各国通过强制或非强制的"入园率"统计把儿童和幼儿园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园对儿童来说不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事情,而是一种外加的强制。幼儿园通过创造一种"所有的学都是教的结果"①的神话把儿童牢牢地束缚于幼儿园中,接受幼儿园式的教育、幼儿园式的训练和幼儿园式的生活方式。在一系列的幼儿园化方式的影响下,儿童成了一个幼儿园化的儿童,一个能够为幼儿园的存在进行代言的儿童。  学校的诞生从原初意义上就是为了使儿童能够接受教育,而幼儿园似乎不是这样,它是为了成就父母的就业。然而,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幼儿园作为游戏场所的特点不仅没有加强,反而越来越弱,几乎变成与中小学一样的学习机构。伊万·伊利奇曾提出"非学校化社会"的主张,力图将儿童从学校教育的神话中解放出来。幼儿园,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养机构,不仅没有看到自己区别于中小学的特殊性,反而越来越学校化。可以想像,当进入幼儿园也变成一种强制,幼儿园制度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固,到那时,要找到一个没有接受过一天幼儿园教育的儿童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显而易见的是,不是儿童离不开幼儿园,而是社会建构了儿童对幼儿园的依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前教育社会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