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北京四合院

出版时间:1999-09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李玉祥编  页数:639  译者:王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老房子”——老百姓都这样称呼祖祖辈辈居住的古老民居。它们确实老了,与现代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连他们主人的后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卖了盖洋楼,既气派又实用。这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建设性破坏性也将愈演愈烈,老房子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一样越来越少(少数名人故居可幸免),随之而去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以及宝贵的旅游资源。等到我们醒悟时,恐怕已经晚了,老房子那种特有的时代氛围和文化气息都将一去而不复返,即使造了许多新古董也无济于事。我们出版这套图集的目的一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古民居价值的重新认识,手下留情,多保留一些精彩的老房子;另外,退一万步讲,即便全拆完了,好歹也让老房子留一些遗像给后人或外星人吧!

作者简介

王其钧,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后获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理论硕士学位,就职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在中国民居研究方面有许多著作论文发表,其中《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获1993年度台湾

书籍目录

北京四合院胡同  大街四合院王府细部其他本集民居分布图

章节摘录

  请读片段  北京四合院:房间(片段)  王其钧  房间是民居院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北京四合院都是平房,没有楼房。据说过去四合院的房顶不能超过故官三大殿的石台基。所以,四合院的建筑普遍低矮。北京四合院的房间布置也比较固定,一般由正房、耳房、厢房、后罩房及倒座房组成。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一般都有鲜明的轴向。其轴向的确定,风水称“向法”。“建筑房屋必先扦定屋基……其法先以罗盘格人首细脉,取清纯之气,一线牵到正盘作堂房……”(《佛隐》1927年第5期)四合院这种围合式的院落最集中地表达了中国人的“向法”和引气概念,中轴对称,左右平衡,对外封闭,对内向心,方方正正,经过长期的发展、沿气传播,四合院最终成为中国民居中正规、普通的一种基本模式。北京四台院还与棋盘式街道网络格局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胡同  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正房就是北房,也称上房或主房。由於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於其他房间。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往往往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旧时人们有尊左的习俗,我们常说的“左祖古庙”、“文左武右”、“男左女右”都是尊左的反映。如面南时,左侧为东。在故官,东路的建筑从规模上大大好於三大殿西侧的建筑,皇家的宗庙——太庙就设在故宫的东恻。四合院中,除中轴线上的堂屋外,东屋被认为是次好的房间,人们把主人称为“东家”、“房东”就是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尊大的习俗反映在厢房上就是东厢房的尺度略大於西厢房,东厢房住大儿子、三儿子,西厢房住二儿子、四儿子。北京四台院的厢房一般都是三开间。  正房两侧大都再建耳房,耳房与正房一样也是面南,只不过尺度较小。也就是後墙与正房齐平,而前墙比正房向後退缩。由於进深窄,因而屋顶的高度也矮。如果将正房比喻为人的脸面,那麽,耳房就像是人的双耳。两侧的耳房有各一间的,也有各两间的,各一间的被称为“明三暗五”,也就是看上去正房是三间,但事实上正房为五间。两端的耳房各两间的,则被称为“明三暗七”。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不超越旧时的宅制。耳房前面正对的是东厢房或西厢房的北山墙,这个小空间的东西两侧又各被院墙和游廊所隔挡,恰好形成耳房前的一对小院子。由於这个小院子不铺砖石,因而被称为“露地”,常常种植一些房主人喜爱的花木。一些文人也将书房设在耳房,阳光可以直射房中,而窗前的小空间又十分私密。日影斑驳,轩窗静寂,可说是极好的读书环境了。耳房的室内一般都有门与正房的次间相通。在构造上,正房瓦房各自都有独立的山墙,但民国以後建的四合院往往将构造简化,两个山墙合二为一。耳房与正房是相通的,在相连的山墙处开有小门。  正房後面的一排房屋叫做後罩房,後罩房的开间很多,由於不是正房,故不受宅制之制约。後罩房一般是女儿及女佣所居住的地方,由於後罩房位於院落的最後,所以最为私密。女儿居住在这里,进出都要经过父母亲居住的正房,所以行动上受到父母的监视。後罩房的等级低於厢房,房犀的尺度也小於厢房。如果四合院的後面临街,那麽还可以将西北角的一个房间空出来圉做後门使用。後罩房後面临街的一侧墙壁,大多不开窗或开小的高窗,街上的路人看不到房间内的活动。墙的最上部又分为露檐、封檐两种。  所谓露檐,就是墙砌到接近屋檐时,不再向上砌,在屋檐下露出一小部份墙里面的木结构,因为旧时的房屋为木构架承重,墙体只起围护作用。封檐,就是墙一直砌到屋檐下,不暴露墙体内部的木柱等结构。北京四合院中使用较多的是露檐。  後罩房位於院子的最北端,与之相对应的是院子最南端的一排回门朝北的房间,被称为例座。倒座房的使用分配一般是这样的:最东面一间为私塾,前面有墙,南北向的从东厢房的南山墙到倒座房的北墙分隔出一个一开间的小院,称为私塾院。从东数第二间的倒座房为大门。第三间为门房或男仆居室,正对垂花门,也就是隔墙正对正房的三间为来访客人的居住场所,有时也作为会客间。倒座房最西头的一间为厕所,与东头私塾院的情况类似,也是用一堵南北向的墙从西厢房至倒座房相连,将厕所与前院隔开,留一小门,有时门还做成月洞(圆门)的形式。因为旧时人们认为,西南角是“五鬼之地”,在那里建厕所,可以用秽物将“左青龙、右白虎”中的白虎镇住,免得白虎进宅捣乱。  四合院的排水系统也很讲究,过去称为“水法”。尽管四合院的人口在东市角,但污水并不从东南角流出,因为东南角是“左青龙”的位置,青龙是管水的,万万不可得罪。所以,北京四合院的地坪尽管北高南低,但所有的水都从西南角,也就是厕所的方位流出,不然就会犯“桃花水”,这是根糟糕的。有些简易一点的四合院,进大门後就能看到下面一条由东向西的明沟作为排水之用。  倒座房的後墙,也就是四合院前面临街的外墙,处理方法也与後军房的後墙一样,分露檐和封檐两种,窗子也是开得很小,而且根高。少数的四合院在墙面上留有挂马环。拴马环的安装很有意思,是将墙面的砖留出一个半尺高、半尺宽的洞口,拴马环就在这个洞口里,洞口的里面是墙体裹面的柱子,但柱子又被砌到了墙的里面,外面是看不到的。这种房屋的最大优点是木构架为一个整体,民间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就是讲的这种情况。

编辑推荐

  走进北京的四合院或北京的胡同,就像走进了老北京的历史里,特别的显得有京味儿。  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一想到四合院,便想到北京的四合院,这是因为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人们往往将北京的四合院作为中国四合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房子・北京四合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还好吧,作为资料收藏了
  •   照片选取过滥,有灌水之嫌,不值那么多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