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日] 佐藤可士和  页数:202  译者:常纯敏  
Tag标签:无  

前言

快刀武士UNIQLO [ 优衣库 ]艺术指导佐藤可士和[SATO KASHIWA]的视觉表现,总是单纯而明快,明确而强烈,牵引着时代的温度和气息。近前,出了本《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算是给自己设计理念的由来做了个注脚。佐藤可士和的工作室,我去过,说实话,是很吃了一惊的。诺大的会议室,纤尘不染,没有电视、没有电话,只有一张长长的会议桌,二十把椅子和雪白的墙。把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清理到最低限度,这是在对人的情绪进行整理。佐藤可士和说他每完成一个项目,就要把员工召集起来,强制性进行电脑和桌面文件资料的整理。在清空过程中,首先做无纸化数据化处理,只有必须要留下来的资料,才会统一装入固定的文件夹中,之后再根据客户以及项目的类别,放入专用箱中设档保存,这则是在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条理性进行整理。整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以做出最迅速准确的决断。如同一名临阵的武士,要眼明手快,之外还要精神气里不得有半点杂念,方能在瞬间生死的战场上凯旋。艺术指导的工作,就是要明确抓住企业、产品的理念本质,并找出与同类产品间的差异距离,为产品确立出明晰的品牌形象,使其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大小品牌乱阵里杀出一条血路,存身立万。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佐藤可士和的整理术,不仅仅是一门适用于实战的技术技巧,更是一种多方位的设计观及方法论。是为序!朱锷2009年4月4日于北京三里屯工作室

内容概要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如果说原研哉奠定了无印良品的设计哲学的话,那佐藤可士和就创造了UNIQLO优衣库的视觉精神,而现在UNIQLO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日本设计象征,它更加国际感,并强调设计性让设计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直观和重要同时又保持了日本风格。  在日本,佐藤可士和是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也是走在时代尖端的创意鬼才,不论麒麟极生啤酒、国立新美术馆或是UNIQLO等等,皆以崭新的创意抓住众人目光。事实上,这般精准呈现的极致美学,都是透过“整理”而完成的。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好的设计,从“整理”开始!  佐藤可士和的设计灵感来源:整理。  唯有整理自己与对方的想法,才能够掌握本质、面对课题、找出方法,最终产生感动人心的设计!

作者简介

佐藤可士和Kashiwa Sato
  艺术指导/创意指导
  1965年生于东京。1989年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知名广告公司“博报堂”。2000年成立设计工作室“SAMURAI”。
  佐藤可士和为日本当今广告业界与设计业界的风云人物,作品包罗万象,跨足广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被誉为“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其简单、创新并富有视觉震撼力的作品,一再为品牌形象及商品营销提出新的可能。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SMAP的宣传活动、麒麟极生的商品开发乃至广告活动、  TSUTAYA TOKYO ROPPONGI的VI和空间指导、FAST RETAILING、乐天集团、明治学院大学的品牌形象、NHK教育台“游戏学英语”的艺术指导、NTT DoCoMo“FOMA N703iD”的产品设计、UNIQLO纽约旗舰店的创意指导、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的VI和标志计划等等,创新的观点以及整体的创意深获各界高度评价。
  曾获东京ADC大赏、东京TDC金赏、每日设计赏、朝日广告赏、龟仓雄策赏、JAGDA新人赏、日本包装设计金赏……等多个奖项,也是东京ADC、东京TDC、JAGDA会员。

书籍目录

快刀武士前言第一章 解决问题的“超级”整理术 好工作少不了整理术 艺术指导医生 关键在于整理对方的思绪 不掌握本质,就无法创造好的结果 整理术能够扭转工作和生活第二章 一切从整理开始 你是否尚未认清问题本质就急于处理 随时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保持危机感 表面应付无法解决问题 按部就班学好整理术 依照“掌握状况一导入观点一设定课题”的顺序进行 问诊时不可轻忽微妙差异 导八观点,穷究问题本质 找到课题,问题就已解决一半 将课题视为想要征服的山,找出正确路径 从空间到思考,目标是三阶段整理第三章 第一阶段:“空间”整理术——设定优先排序 空间整理的目的,在于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彻底整理,规避风险 通过身体力行,感受整理成效 从随身公文包的整理开始 公文包里的东西真的都是必需品吗 促进轻量化的手机进化 “空手”带来出乎意料的解放感 “舍弃”的勇气将雕琢价值观 舍弃是与“不安”的战斗 若要舍弃,必须设定优先排序 舍弃也是与“暂且”的战斗 创造最佳的办公桌环境 一旦决定物品的固定位置,就变得容易掌握 举棋不定时,请比较功能类似的物品 文件或数据只保留最终版本 柜子的多余空间可充当临时避难所 名片的整理分类方法 虚拟空间也是简单至上 档案的命名最为重要 计算机内也要规划自由空间 利用“框架”提升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援用虚拟空间的办公室空间整理术 一旦决定“外框”,就能掌握整体印象 亲身学习辨别重要事物第四章 第二阶段:“信息”整理术——导入个人观点 对信息提出观点,穷究问题本质 导入观点的最终目标是导出远景 在对方心中建构形象 找出理想的“远景” 一旦确定观点,就能看见远景 如何寻找个人观点 探索本质的重点是退一步观察 抛开自以为是,视野更加开阔 转换观点终于导出:明治学院大学的远景 改变想法,缺点也能变优点 以识别标志表现远景精髓 宛如解读暗号般组成:国立新美术馆标志 混乱不清的状况难以找出强力观点 以“全新”的观点将一切转为优势 在表现阶段确实琢磨远景 一旦迷惑。就试着想象具体场景 随时保持寻找远景的积极态度第五章 第三阶段:“思考”整理术——将思绪信息化 将思绪信息化,提升沟通精确度 了解自己难如登天 一切要从将思绪置换成语言开始 提出假说,确认对方想法 弗洛伊德的心理疗法——“无意识的意识化” 自我无意识的意识化:DoCoM0手机 产品完成后,摸索概念的语言化 向自己提出假说,进而发现概念 找出与自己的接点:地方产业的品牌推广 没有真卖感,就无法产生问题意识 唯有视如己出,才能产生真实感 琢磨擦亮本质:UNIQL0的“应有面貌” 问诊间发现UNIQL0的本质 标志设计加入日本品牌的气概 深入无意识:FAST RETAILING的企业识别 如何导出脑海里的远景     提出假说,探索客户的思绪 以大红标志表现“革新”观点 设计全新的T恤选购法:TU 从T恤的媒体性所产生的商业模式 世界第一T恤品牌的系统设计 利用保特瓶将问题点扭转为附加价值 思绪整理的成果:全新医院形象 探究现今医疗环境的问题本质 概念是“复健休闲中心”第六章 整理术开启新灵感之门 最重要的关键是找出观点 只要保持目的,技巧就能活起来答案 一定就在眼前!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的设计和我是刚好相反的类型;不过他那股少年般对设计的强烈憧憬、坚定不移却又偏离常轨的感觉,以及不把社会当一回事的那种气概,让人觉得几近于无礼,却又发挥了功能。  ──原研哉  他是个很重要的人,只要有他在,任谁都能变得开心。他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超越了形态的“事件”感。”  ——手冢贵晴&手冢由比  “他有能力把设计具象化为单纯明快的视觉表现,就像把复杂缠绕在一起的世界解开一样。这种能力,总之就是出众。”  ——佐藤卓  “他的设计很明确而强烈,牵引着时代的温度与空气。今后希望他再多完成一些让人大吃一惊的作品……为我带来如同小孩子般“哇?!”一声脱口而出的惊奇。”  ——深泽直人  “正确的解析力、大胆的想法、充满勇气的飞翔,这一切可士和先生都具备了。SMAP的一系列作品,就是他最大的成功实例吧。”  ——筱山纪信  “相较于成熟的广告技术,他那种以街头文化的观点所完成、看来既大规模却又轻巧的机制,总让我敬佩。”  ——山中俊治 “我觉得他的作品都是先用身体去感受再设计而成的。我认为无论喜欢他的设计与否,都会感受到其中的强韧精神。”  ——小泉诚  “他的设计,最大的魅力在于“失去平衡前的0.1秒”。我发现这0.1秒应该是来自于他那又大又干净的房间吧。下次,我可以去弄脏你的房间吗?(笑)”  ——日比野克彦  “我喜欢那种跨越艺术与设计界线的作品;我觉得他是个在一向追求美丽的平面设计世界中,加入了广告这种三维效果的人。”“我经常提醒自己要真诚率直,佐藤可士和使我更加确信其重要性。他就是这么一个让我能够信赖的人。”  ——荒木信雄  “他简约而抢眼的设计总是吸引我的注意。最喜欢的是手机“N702iD”的设计。在可士和先生的解说下,不由得想要更换机种(笑)。”  ——熊谷隆志  “佐藤可士和先生给找的印象是“喜欢恶作剧”……他的设计中经常给人音乐的节奏感。”  ——泷泽直己  并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会像佐藤可士和这样善于整理术,但是不能以忙为借口,疏于整理自己的工作甚至心情,让我们从这本书中学会找回更多的时间,也使设计工作变得轻松一点!  ——朱赢椿

编辑推荐

UNIQLO优衣库首席艺术总监、日本知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整理密技」首次公开一刀斩断空间、信息及思考的混乱状态让你的工作和思路恢复清晰爽快!我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所阐述的整理术,并非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种「如何享受舒适生活」的根本方法论。所以,从办公桌四周的空间,乃至于工作上的问题、人际关系等各种情况皆能适用。--佐藤可士和日本销量达20余万册,超越《设计中的设计》。联合推荐:原研哉、深泽直人、佐藤卓、泷泽直己、荒木信雄平面设计师 常用设计倡导人/朱锷书衣坊主人 世界“最美的书”获得者/朱赢椿城市画报IMART 创意市集

名人推荐

「他的设计和我是刚好相反的类型;不过他那股少年般对设计的强烈憧憬、坚定不移却又偏离常轨的感觉,以及不把社会当一回事的那种气概,让人觉得几近于无礼,却又发挥了功能。──原研哉他是个很重要的人,只要有他在,任谁都能变得开心。他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超越了形态的「事件」感。」--手冢贵晴&手冢由比「他有能力把设计具象化为单纯明快的视觉表现,就像把复杂缠绕在一起的世界解开一样。这种能力,总之就是出众。」--佐藤卓「他的设计很明确而强烈,牵引着时代的温度与空气。今后希望他再多完成一些让人大吃一惊的作品……为我带来如同小孩子般『哇?!』一声脱口而出的惊奇。」--深泽直人「正确的解析力、大胆的想法、充满勇气的飞翔,这一切可士和先生都具备了。SMAP的一系列作品,就是他最大的成功实例吧。」--筱山纪信「相较于成熟的广告技术,他那种以街头文化的观点所完成、看来既大规模却又轻巧的机制,总让我敬佩。」--山中俊治「我觉得他的作品都是先用身体去感受再设计而成的。我认为无论喜欢他的设计与否,都会感受到其中的强韧精神。」--小泉诚「他的设计,最大的魅力在于『失去平衡前的0.1秒』。我发现这0.1秒应该是来自于他那又大又干净的房间吧。下次,我可以去弄脏你的房间吗?(笑)」--日比野克彦「我喜欢那种跨越艺术与设计界线的作品;我觉得他是个在一向追求美丽的平面设计世界中,加入了广告这种三维效果的人。」--吉冈德仁「我经常提醒自己要真诚率直,佐藤可士和使我更加确信其重要性。他就是这么一个让我能够信赖的人。」--荒木信雄「他简约而抢眼的设计总是吸引我的注意。最喜欢的是手机『N702iD』的设计。在可士和先生的解说下,不由得想要更换机种(笑)。」--熊谷隆志「佐藤可士和先生给找的印象是『喜欢恶作剧』……他的设计中经常给人音乐的节奏感。」--泷泽直己并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会像佐藤可士和这样善于整理术,但是不能以忙为借口,疏于整理自己的工作甚至心情,让我们从这本书中学会找回更多的时间,也使设计工作变得轻松一点!--朱赢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8条)

 
 

  •   我对佐藤君很是没放在眼里,更糟糕的是他总是以一种俗不可耐的姿态占据着东京ADC年鉴的前列,我一直纳闷他为何得以出名。直到最近出的的这本《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和结合手头的一个量贩客户,于是让我开始近距离打量佐藤君了。

    一旦冠以“超级XX术”的名义犹如某种快速致富的传销术,尤其当你看到封面上触目惊心地写着——“日本知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整理密技」首次公开 / 一刀斩断空间、信息及思考的混乱状态 让你的工作和思路恢复清晰爽快!”顿时觉得这就像当年少林寺公开武功秘籍《达摩易筋经》那样令人激动,何况是系出“武士”派的佐藤可士和。

    一切从整理开始!层层解读,「超级整理术」依次分为三大境界,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整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以做出最迅速准确的决断。

    从第一阶段的空间整理术开始,你发现佐藤其实是患有一种“整理强迫症”——造成空无一物印象的Samurai工作室目的在于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我觉得这更会让人精神分裂的); 坚决弃用随身的工作包是为了培养“舍弃”的勇气; 仓储式的办公资料收纳系统有助于资讯的共享化——他的洁癖主义实在是让我们坐立难安。事实上,在办公环境和资料整理方面我们都不同程度地使用着整理术,但没有人会像佐藤可士和一样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个有些拖沓的空间整理阶段的目的在于为第二阶段的“资讯整理术——导入独特观点”和第三阶段的“思考整理术——将思绪资讯化”设定一个“优先排序”的前提。佐藤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之决绝做到了三“I”一体——即MI(心智)、BI(行为)和VI(视觉),他实在是一名绝好的人力资源培训师, 我倒是建议各大五百强的HR好好参透一下佐氏整理术。当然,这自然也是佐氏推销术的一个强大卖点,没有一个登门造访的客户不为之震撼的,这个时候「超级整理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了你的体下。

    接下来佐藤以SMAP、麒麟极生、明治学院大学、UNIQLO、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等这些代表性案例来说明从掌握资讯到导入观点个个环节的重要性。粗粗浏览下来佐藤君的「超级整理术」不免有点失望,此书无非是初中级的方法论,像在任何一本“How to…”秘籍里面你其实是找不到正解的。佐藤君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去“整理” “整理” “整理”……就像我们公司的徐阿姨一样扫地都会成精的。那么我们操刀对佐藤可士和也整理一下,他可以告诉我们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解读,无论是空间、资讯还是思考的整理,最终都归结到佐藤可士和对单一性形象的诉求叠加。

    佐藤早期博报堂的广告经历使他异乎于那些很纯粹的平面设计师,入行不久他就尴尬的发现大众对你通宵达旦地斟酌出来的广告作品往往是无动于衷的(如果你的取悦对象是嘎纳评委的话就不考虑在内),产生广告的过程更大程度上是自我的意淫。再看一下日本广告市场其实一直充斥着两种主流模式:一种是大量繁杂密集信息广告,另一种是曲高不胜寒的意境把玩。一旦广告类型化之后其传达的有效信息自然是应当受到质疑的,当然也包括投放通路上的思维模式化。当佐藤一旦意识到“艺术指导的工作并非创造自己的作品,而是解决对方的问题”时,整理术就开始启动了。唯有确实掌握商品本质,有效表现,才能创造出触动大众的作品。重点不在于如何表现,而是如何将信息传达给他人。

    进一步分析所谓“整理术”的本质其实是单纯性的复数形式,当佐藤一刀刀砍掉那些非必要的元素,最后留下商品本质之体现,然后借以重复出现的手段来强化视觉效果。于是,带有街头气质的佐藤横空出世,以一组乱拳打倒了那些特别讲究图形的老师傅。在这里到底是四色印刷还是单色印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群记住了麒麟极生、SMAP这些个信息。继续整理下去你会发现替佐藤营造声誉的品牌更多的是一些快速消费品,一则因为它们具有大量广告投放的前提,二是它们面对的是最大的消费人群,所以只有单纯形式的不断重复才会取得效应。在我们这里这样的例子会更加夸张,只要你一个时间段内扛得住在CCTV大量投放,你的销量必然会一哄而上;至于从“羊羊羊”到“鸡鸡鸡”,其动机并无过错,只是内容恶劣罢了。某种程度上你视佐藤为日本版的叶茂中也是成立的,在更早一些的安迪沃霍尔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出佐氏的根源。吃透了大众传播精髓的佐藤可士和自然就左右逢源了,当然受众人群的属性和产品及视觉之间必然有着近似性,我在想如果佐藤经手一个小众产品的话会不会同样有效呢?

    最终,我发现自己接受佐藤的过程其实是从图形的愉悦感向正确性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不能传达信息的图形是无意义的,因此“图形”的本身已经渐渐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怎样的语境下所产生的整体效应,我想这也是佐藤君的核心价值所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差异化的讯息才能转变成有效信息,如果佐藤的模式一旦泛滥同样也会走向失效,这一点对于任何事物来讲都是公平的。所以,“整理”势必是一个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
  •   高大帅气而又腼腆爱笑的陈冰青背着行囊仆仆风尘地到我这里来,说他新编了一本书,我一看,是《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我说:名字怎么这么长?是日本人的书?冰青嘿嘿一笑说,是!我又问:纯专业的?冰青说:不全是,你随便翻翻。说罢,放眼看了看我堆满图书报刊的办公室。我说:超整理术?我要看看,我的办公室太乱了,有点书满为患了。冰青仍旧嘿嘿的笑,细声细气的说:也许会有点帮助,如果有感觉,可否写几句话?自此,我把《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这本小册子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认真阅读,感觉到对自己的观念还是有很大的冲击。现在,虽然每年都有所谓的近三十万种新书问世,但实际上,可以阅读可以作为话题留下一点印象的书实在是少之又少。冰青编辑的这本小书,看起来很不起眼,甚至还很可能被认为是纯粹和设计专业有关的书,作为门外汉的我,实在无从置喙。但触类旁通,佐藤的观点和看法,对当下忙忙碌碌的职场人员对每天埋头事物的各种机关的具体基层操作人员而言,还是很有裨益的。你听,佐藤说,一切从整理开始,关键在于整理对方的思绪,整理术能够扭转工作和生活,整理可以将思绪信息化,一切要从将思绪置换成语言开始,整理会开启新灵感之门,整理过程最重要的是找出观点,现场有神灵,答案一定就在眼前。这些带有结论性的话,掷地有声,细细品味,都可以写成一篇言之有物洋洋洒洒的大论文。佐藤还说,我希望能够在没有杂物、整洁舒适的环境中,有效率地工作。这是我执行空间整理术的大前提。只要整理得宜,处于一览无余的状态,就没有自己无法掌握的事物。如此一来,工作效率自然提升,也能规避风险。最理想的状态是不但收拾整齐,而且完全掌握物品的摆放位置。佐藤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乍看很杂乱,可是当事人晓得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倒也还能接受;最要不得的则是不知道东西摆在哪里,工作空间又显得拥挤不堪。这样不止妨碍工作,找起东西来又很耗时,当然成为问题的温床。请读者诸君想象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物品少、整齐清爽的桌子,以及东西乱做一团、几乎看不到桌面的桌子,那个环境比较舒适?佐藤建议大家,不要基于年终大扫除的义务感,或是无可奈何的心情执行“空间”整理术,请本着有助提升工作精细度这类正面、积极的态度从事整理。佐藤的话,倒让我想起一段旧事来。多年前,去江西新建县邓小平曾经住过的一个军校参观,远远看去,邓小平的办公桌上,纤尘不染,没有任何书本,也没有文件。这也印证了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记述,当年担任总书记的邓小平,日理万机,每天处理的文件数以千计、万计,但是邓小平有一个习惯,所有的文件从不在办公桌上停留,雷厉风行,立即处理。需要研究报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的,立即批转,总是让自己处于一种清爽主动的状态。当年,邓小平落难被逐出京城,汪东兴看到邓小平的办公桌这样干净利索,很是不屑的说:哼,真不知道他的总书记是怎么当的!一个护士长出身的办公厅主任,怎能理解邓小平举重若轻删繁就简的利索风格!整理是一场与自身“不安”和“暂且”心态的战斗。若想打赢这场硬仗,必须有舍弃的勇气。为了决定舍弃的物品,势必得先设定优先排序。严密地自问自答,再依时间轴区分,丢弃排名较低的物品。若要避免辛苦整理好的东西再度增加,必须定期重新检视。电子邮件这类一旦置之不理就会暴增的东西,一定要当场处理。所有的文件,要保留最终的文档。为了让眼前的工作环境更清爽,物品要放在固定位置,用完立刻归位。佐藤的这些忠告,似乎就是对我这样的人在耳提面命。我的办公室隔窗眺望,就是南京的紫金山和幕府山,还有烟波浩渺的玄武湖水,回头看自己的办公室,虽然沿着墙壁的书架顶天立地一字儿排开,但是书的对方也真够凌乱的。而自己将近三十平米的书房又如何?也是这也舍不得,那也不忍丢,结果也是“汗牛充栋”,几乎没有立足的地方。还是佐藤说的好,赶快行动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自己的需要,勇于舍弃,把该丢掉的丢掉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多年前,日本人很对中国海军的迅猛发展而恐慌,但他们实地考察以后发现。中国的军舰上乱七八杂,士兵的卧室里垃圾四扔,各种器械的置放杂乱无章,袜子、裤头挂在大炮上,炮口的炮灰似乎从来没有擦拭过。日本人暗自庆幸,这样的海军,能打胜仗?有一为共和国的老将军回忆,上个世纪六十四年前,日本人战败投降的时候,在中国大陆还有150人的武装力量,他们投降过程井井有条秩序井然,连大炮的指针镜盖都擦洗得照出人影来。这样的细节让这位老将军一直难以忘怀!懂得整理,善于整理,往大出说,和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息息相关。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书名可否就叫《超整理术》,因为佐藤的名字已经作为作者的名字印在书的封面上了。也许,是因为佐藤的名气大?为了吸引眼球?不管怎样,这是一本给人启迪十分实用的小书,简洁即美,谁能说不是啊?雷雨
  •   倭国有两种服装品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无印良品,另一个就是优衣库。与原研哉设计讲究“空”的哲学不同,佐藤可士和强调的是极简与速度。为达到自己对设计理念的终结呈现,佐如剥洋葱一样,开始了艰辛的超整理道路。从有形的工作空间整理提升办公效率,到无形的思维整理精准了解客户需求。整理术不仅是一种设计哲学,也成为一种生活哲学,学习了解别人的思维,从而更接近自己。认识你自己,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智慧
  •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通读本书,获益匪浅,尤其是创造最佳的办公桌环境部分,让我这个职场人学到了很多方法,让办公桌变得更整洁。
  •   发现这本书是在上海的M50当即决定把它带会贵阳。虽然书出版已经快1年了,当我读完全书还是觉得有春风扑面的新鲜感。因为,佐藤先生整理出来的“超整理术”正解决困扰了我5年的职业困惑。
    我是媒体从业人员,写新闻,也写广告稿。在没完没了的工作中,我们时常面临创意枯竭的困扰。虽然,我还不是部门里最困扰的人,但是,当一个团队特别是以领导为首的集体性的困扰时,个人的清晰基本上不能发挥作用。我们几乎每周都在为领导的迷糊埋单,而这是可以避免的。
    看完本书,我真的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连夜整理了我们需要明晰的问题并约领导详谈。其实,在此之前,我们有多位员工与领导尝试过详谈,试图理清工作及发展的思路,但是,都无疾而终,以致于有人萌生离开的念头。我按照超整理术的模式,与领导分类讨论,谈了5个小时,居然获得了认识他10年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头绪,领导也由此对我刮目相看……
    此后一月来,我尝试着用“超整理术”去整顿改变我们的工作流程,有一定的效果。不过,多年习惯要在短期内改变也不那么容易,我遇到的阻力其实也不小,最大的阻力就是散漫惯了的领导。
    我知道,在新锐的现代化企业中,超整理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我们这样“半殖民地半封建”体质的企业,它却是天外来客。因为,人之大于法治。在看过此书第一遍后,我给好些朋友谈起“超整理术”的理念,很多有困扰的年轻人格外感兴趣,也有长期从事管理的朋友说,这是“术”,更重要的是“道”。我没有去争论“术”与“道”的问题,因为,对方不曾阅读全书,可能望文生义了。
    看过全书的人都知道,佐藤先生在执行他的“术”的同时,还有一个很难能可贵的“道”——谦虚客观的倾听客户的需求,勤奋地整理客户的资讯,并真诚地换位思考:什么是客户最重要、最需要的。我想这已经不是术所能包涵的内容了,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胸怀,是很难实现这些整理工作的。我知道,我们的团队在今后学习贯彻超整理术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麻烦,但是,佐藤先生说过,没有更多的秘诀,就是整理,反复的整理,并坚持。
    在我看来,超整理术是有普世意义的,它可以让我们的家庭变得清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清晰,甚至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质感。所以,我在当当买了5本《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送给那些需要它的朋友们,并希望“超整理术”这一理念能够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有益的帮助。
  •   喜欢佐藤可士和是因为看过他的创意思考术,理念相当吸引我,其实创意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存在,重要的是你如何有原则的去发散思路。读完这本整理术发现其实他的工作理念就是源于本书中归纳的如何对待信息、如何思考。从对事物的管理到对信息的处理再到思维的整理,循序渐进,很适合生活秩序有点凌乱或者暂时需要理清头脑的人阅读,推荐!
  •   我本身是学设计的 这本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对我受用很深 早都想买的书 所有生活 从整理开始!
  •   非常适合学习设计、做设计的人员。整理工作空间,整理工作桌面,整理思路,整理才会清晰,如何整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感谢佐藤可士和。
  •   这本《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内容很有用,讲的是,关于怎么从整理东西到整理思路的讲解,结合作者本身的设计实例,加深理解,缺点是书本太小了!小十六开的!~
  •   第一次接触佐藤可士和的作品,内容有条理,而且有实际成功的例子作注解,可用性高.如果本身有接触作者提到的客户产品,会更加明白作者运用超整理术后做出的成效,UNIQLO和KIRIN两个案例特别影响深刻.
  •   最近很热门的一本书,是佐藤可士和自己的设计思考整理术! 发货+送货都很快,满意。
  •   最近很热门的一本书,是佐藤可士和自己的设计思考整理术!
  •   善于整理的习惯非常好 和佐藤可士和一样 我从小也是个爱整理的孩子 包括现在也一样 一个项目结束后要把没用的删掉扔掉 有用的分类 既节省了空间 也节省了查找资料的时间 但是到目前为止 我还不确切地知道这会给我的设计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正在体验中……
  •   朱锷先生这么讲“有销售力的设计就是好设计”佐藤可士和的设计就是如此深泽直人,原研哉等人联合推荐自有其道理。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确实不错,好好的运用,对生活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一切都变得简单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当当...
  •   在此之前没有听说过佐藤可士和。。。整洁也需要把握好度,保持绝对整洁的环境不一定能够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但是乱糟糟的工作环境绝对不利于工作,希望能运用书中的整理方法。这是给自己买的改掉坏习惯的书。
  •   佐藤先生的这本书是我们系的教授推荐的,从中可以领略到整理的奥义。不管是整理生活空间还是思维空间,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有全新的感觉。至少,遵循佐藤可士和的指导,你的书桌会井井有条。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不错比较喜欢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   沒有用,太多寫佐藤可士和,我只想知道整理的方法
  •   书中不仅由浅入深的介绍了佐藤式的整理术模式,更有很多图表和案例来加强理解。是一本介绍工作方法的书籍。手头的新项目乍看毫无头绪,不知从何入手,而只要深入下去进行“问诊”的方式却并不难掌握。就像佐藤先生说的:“艺术指导的原动力并不是自我表现,设计的答案不在我的脑子里,而是一直在对方心中。”设计不是设计师的创意,而是挖掘对方以及自我内心的答案,这才是设计师真正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从整理公文包和工作桌面开始,来掌握一门工作技巧吧!
  •   刚到的书,感觉还不错,是知道了原研哉才知道的佐藤可士和,都是产品设计中出名设计师,看看吧
  •   书页数不多,却因为读了很仔细所以花了较长的时间
    总算在今天看完了
    作者大致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写在这里算是剧透吧:
    但凡整理,务须先设立一个远景(或称其为蓝图)
    然后从具象到抽象,从空间到信息到思路逐步开展整理
    这个金字塔思维很适用于我们的工作
    我读了一半,就很有动力地把单位办公桌整理的干干净净了
    此书另一个亮点是回答了我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工作、生活中的重点是会不断迁徙的,而且因为长尾理论的存在,因为整理产生的舍弃会有巨大的机会成本。
    作者在最后的几章中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设计是充满创意的整理术,作者恰如其分的在书中诠释出来了。
  •   我不是搞艺术设计的,但是这本书还是对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作者说,整理术能扭转你的学习和生活,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整理术,整理的核心理念是必须保持“我为何整理?”这个目的,在整理过程中,舍弃和不安只是暂时的战斗。至于“为什么舍弃?”则是为了决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而且是为了更珍惜它们。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个目的,整理将偏离方向,无法产生任何结果。拥有舍弃的勇气,就能整理空间甚至自己的心情,令自己的生活更为舒适和愉悦。作者从空间整理术讲到信息整理术再讲到思考整理术,其程序不变:列出所有信息,进行排优,找出观点......此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是很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书就是值得收藏的书。
  •   因为看此书,我才知道了“优衣库”,于是成了它忠实的顾客。
    感谢佐藤可士和,让我找到了简朴和舒适。
    此书必买,高性价比,和他设计的“优衣库”一样。
  •   第一本是《创意思考术》

    书的内容,给与我很多的点拨。

    很喜欢佐藤可士和所讲的内容。
  •   很不错的一本书,推荐给任何一个学习设计的或者希望自己有这方面发展的朋友。另外就是书本身的纸质也不错,印刷很清晰,应该是正版的。总之不管是从书的内容上来讲,还是从印刷质量上来讲都是一本很值得拥有的书。支持佐藤可士和
  •   出第二本了《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   从日常生活中的整理术到思维的整理术,其实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更是一种思维形式。这本书跟我之间产生的共鸣就在于自己也一直这样在做着整理,并且有自己的一套系列的方法,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因此受益匪浅,至少不至于被朋友认为是有了强迫症。可是更重要的是从细节入手的整理术改变了空间、信息和思考的混乱状态,让工作和思绪都变得清晰,逐渐也融入自己的生活,现在对自己来说是需要把时空和具体实物的整理升华到思维层面,以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让生活和工作更加富有创造力!
  •   这本书讲述艺术设计的思维整理方法,从整理有形的办公环境开始,减少环境对思维的干扰,进而全身心投入设计工作,整理客户的思维,把握商品的本质内涵,进行广告设计,里面还贯穿了某种相关的精神,作者确实厉害。
    我们周围充斥着劣质、肤浅和浮躁的广告,互相模仿抄袭,简单复制,是时候该重新找回创意想象力了,应该向佐藤先生学习。
  •   虽然还没看完但短短几页下来就有了很大的收获 佐藤可士和的设计思维非常的理性 将真相从迷雾中剥离出来 这就是他的魅力
  •   可以说这是我看过日本方面设计书籍中最满意的一本。不仅仅是设计上面有所收获,生活状态也有了小的改变。整理术的应用应该更加的深入我的工作和生活。
  •   佐藤可士和 原研哉 不错
  •   有的书让你拿到手后不肯有须臾停歇,马上要看,它引起你强大的好奇心,哪怕你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了。佐氏的超整理书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本书。拿到书的当天,一气读到夜里12点,因为我是个不善于整理的人,这本书对我是启示,无论对生活、工作环境,还是信息、人际关系,都需要整理。佐特别提到,清新整洁的办公桌是高效工作的必须条件,他也分享了他做整理的方法。这本书小巧精致,书中提到的整理方法有限,但是它作为一个启发,让人思考、琢磨更多的解决问题办法,是非常有价值的,更多的整理方法需要自己摸索和总结。经过努力,希望自己无论在工作、生活、学习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能做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继续悦读中~
  •   书很不错 佐藤可士和 超屌的
  •   超级整理术,看完之后受益匪浅,打算再看一遍,日本人的设计就是有特点
  •   开始看时,发现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有空间整理术、信息整理术、思考整理术。
    随着看的深入,到书本的后半部分,再回过头细细品味空间、信息整理术,发现作者在撰写书本时,也可以说运用到了整理术,思路清晰,徐徐渐进。
    很多用了简明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也提供给了读者思考与解决的方法,并可以在生活中实行。这本书读到最后,把整理术结合起来使用,感觉有更大的效果。

    提高自身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认真品读发现会有新的收获吧
  •   超整理术:空间整理、资讯整理、思考整理。最终目的是要让人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以作出最迅速准确的决断。
  •   一本好书。但因我只想学整理,不想学设计,所以只看了前面的整理的部分,里面的招术还是很实用的,比如身上少带东西,存档的外观要整齐划一。日本人的整理术的确值得学习。
  •   个人认为,作者把设计方法学的内容依照个人理解,并结合实际演绎了一遍。 整部书说的就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激发创意和执行创意的良好典范。希望大家从这个高度来看这本书。其实书里,并不是讲如何整理空间、如何整理信息、如何......,就是讲创意如何产生......
  •   看了几页就被深深吸引,有些话语很精辟,有才的佐藤可士和。
    可惜,书不小心掉在了普吉岛的宾馆。所以,现在重新再买一本。
    看完全部后,再给大家全面的评价。
  •   我非常喜欢佐藤可士和的作品,书在看中
  •   文章虽然写的有点像励志书,但是胜在够直接,不啰嗦。从他的案例里面也可以得到很多关于设计的启发。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于整理的想法,读来好像是很新颖的idea,但细想一下,跟以前接触到的设计理论也是相通的,书的写作也是作者的超整理术的体现吧。
  •   书本很好。很喜欢 纸业质量很不错的 书内带印有佐藤可士和照片的书签 很醒目 方便阅读
  •   佐藤可士和的书真心值得一看再看。
  •   书是帮朋友买的 他很喜欢啦 可是自己也翻了一下 还是不和我的口味 佐藤可士和我也没有那么喜欢啦
  •   这本书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从翻开就不想放下,有种一口气读下来的感觉。让我对设计有了不同的、更深的认识,原来从来没想过设计与整理有什么关系,通过作者的解说让人豁然开朗,作者视角独特,从整理这个人人都不太关注的生活小常识入手,发掘了整理思维的方法,进而帮助他在设计上有所突破。作者言语间认真、恳切、严谨的态度也让我很感动,没有大师的架子,而是像朋友一样将他的经验和读者分享,感觉很真实。也让人敬佩!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敏锐的洞察力让人印象深刻!非常推荐给那些对设计有些迷茫的设计师们!
  •   非常不错,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佐藤可士和应该是个强迫症患者哈哈。不过他的方法切实可行,说得都是实实在在的方法,建议买哦~~~~
  •   刚看了一点,不过很支持佐藤可士和得方法,值得学习下!
  •   不愧是佐藤可士和!是我在李欣频之后再次心动的广告人!
  •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最好就是佐藤可士和系列都买
  •   本书作者是一个做事极其认真的人,从书中我学会了怎样整理设计资料,和人际关系,从而让你的工作更加高效率的做出好作品!包装非常精致!我很喜欢!
  •   好书。不止是对工作,也是对生活,从有形到无形,由浅入深,分享“超整理”的体验,不止对做设计的人有用噢。
  •   刚拿到书时有点失望,觉得这么小一本书居然这么贵,可是看了一段时间之后深深爱上了它,很喜欢。我以前是个很混乱的人,不怎么喜欢整理,时常要浪费很多时间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物品中找东西,弄得心情不好、效率又低,最近有实践书中的一些整理术,下决心扔掉了很多东西,把电脑桌也清空了出来,顿觉好舒坦,呵呵,喜欢这本书,向所有不爱整理的人推荐,相信会带给你们惊喜~
  •   其实他说的只不过是设计观点中的一个,整体来说还是很受用,但是没什么太新奇的东西,是看销量和别人推荐才买的,感觉没有那么神奇,做着可能自己整理出书后才发现的这个整理术。
  •   空间整理:重点是设定优先排序   信息整理:要设定优先排序必须先导入观点   思考整理:要导入观点须先将思绪信息化      空间整理:使用频率作为重要的因素,其它也可以有美观、功能性等等。   舍弃是与不安和暂且斗争。舍弃是为了让自己重视真正需要的。   定期整理、暂时橱柜、分门别类、及时归位。   电脑文件同样适用。      对于信息和思考,语言化和可视化很重要,可以帮助把烦乱的思绪进行整理,无意识进行意识化。   观点不同,整理的走向不同,   如果面向客户,可以不断提问,因为答案就在对方内心中,自己也同样如此。      “信息”和“思考”的整理   1* 退一步客观检视   2* 首先舍弃自以为是   3* 转换观点,从各种角度观察   思考:   1* 将自己和对方的思绪置换成语言   2* 建立假说,大胆向对方提问   3* 思考时,要对于别人的事情视如己出      视如己出产生真实感。      创造有相当大程度也是对已有的信息的整理,很多时候不是发明,而是发现这个自然界本有的方面,把这个呈现出来。   
  •   排版是日本特有的风格,很干净,超整理术有收获
  •   收到书之后先是惊讶于他的尺寸,很小…小32开的开本。书籍的装帧设计十分精致,称得上完美,版心较小和这本小书相得益彰,字体的大小和行距都很舒适阅读。只阅读了书的一小部分,内容正如书名——重心在“整理”环境的整理、信息的整理,这也是我们做设计的人必须做又常常忽略的。应该是与作者很多思路相似,看起来非常顺畅,看来翻译的也很好。
  •   我只看了一遍,后来借给别人不给我了,我又买了一本收藏。可我没再看第二遍了。我总结了六个字:积累——整理——整合。设计师朋友们不妨感受下自己是出于哪个阶段。我周围有的人看了说觉得没什么可整理的,那是他没有积累;有的人认为积累不少,可还是做不出东西,那是他没有达到整合的高度。整合才是设计的一个高度。甚至整合包含了对于人员的管理。而不仅仅是指知识。这本书令我大受感动。我试图一次又一次的整理我的台面。可怎么看还是个“垃圾堆”,凌乱而且纷杂,这可能是诸多设计师的通病。但我不得不承认,因此我常常为找寻某件东西而苦苦寻找和浪费时间。甚至急躁。我想我的确需要超整理。
  •   货到当天花三个多小时看完了,让我爱不释手。书本很小,有点出乎意料,但我很喜欢,书本整体感觉也有佐藤设计的风格,纯净而简洁,书页留白多,阅读起来很轻松。我学的是建筑设计,桌面和电脑里的资料常常显得很零乱,佐藤的整理术对我有很大帮助,在设计思维上也有借鉴作用。
  •   这真不是一本关于家居陈列整理的书!
    而是一本关于空间整理---创造舒适的环境,信息整理---提出观点,提炼出事物本质,思考整理---保持头脑清晰的书。
  •   忽然明白自己做事效率低,设计推进困难,不是因为笨,是因为不懂得整理。才看一点点,感觉真要学的话还是有点难 。。。。唉,慢慢来吧。

    哦另外,作为学建筑的,第一次明白为什么日本那么流行纯白的装修(白得恐怖的那种)
  •   书中讲了很多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主要是整理规划,让自己保持清醒,对于我们做设计还是蛮适用的,即使不是做设计的也受用
  •   中肯的说,佐藤君是个很纤细的人,才会对生活和工作有这样的要求。确实,能够有如此整理思维的人,活得是很“干净”的。整理是一种思路。我也是一个喜欢整理的人,身同感受。日本人在讲述这些个人体验和经历的时候,似乎有一种相似的气质。为什么这么说呢?读过本田直之“杠杆”系列的书友就明白。
  •   不知道是否巧合,我看到的几本日本出的对我有帮助的书,多数都是这种字不太多,不太厚的书。我觉得对我是很有启发的,我很喜欢攒东西,东西越攒越多,而其实再次被利用上的几率是不太大的。思维也是我有很多想法,也都是我工作生活的所得,但是的确很少去整理,我市场会感到混乱。还是需要整理一下的。O(∩_∩)O~
  •   很有意思,我按照他的办法,先把办公桌整理了,又把电脑虚拟空间整理了,有过了几天,我决定上班不背包(对女生来说真不容易,哈哈)。渐渐的我又开始整理每天所要处理的事情,做到简化归纳自己的生活。作者确实很棒,他把他的设计观念带入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最后一件最难的是思想的整理。不排除作者本身的思想局限,但是书本身确实是一本很受用的生活方式指南。
  •   我们的衣着,物品,办公桌上的文件等等都需要经常整理,这本超整理术教会我可行的整理方法。整理物品,整理心情,整理的时候或许会有惊喜发现,整理过后的条理让人舒服惬意。。。。。。
  •   今天下午拿到书的,昨天下的订单。速度还是不错。
    我是广告专业的学生,开始看了以后,对于我这个习惯感性思考的人来说,很有想法。
    作者的表达思路都很清晰,能感觉到是真的在和我们分享他的心路历程。
    现在,我想改变自己没有收拾、每次都找不到东西的习惯。
    觉得会分类的整理自己的生活。
    里面有一些案例分析,静下心看,还是可以理解的,值得多看几遍。
    第一次看完一本书这么想写书评,希望更多从事设计方面的同学可以看到这本书。
  •   整理术的三个阶段:空间整理、信息整理、思绪整理,循序渐进的整理方法~
  •   当当独家销售,一款超级整理之术,对于那些怕麻烦又没有头脑整理的人是必备之书。
  •   作者在书中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在设计上的思路的整理,还有工作上身边事物的整理!总体来讲,适合设计师阅读,也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书中的整理方式很实用,如何教你吧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   表面上看此书与设计无关,但作者生活习惯上的思路其实是潜移默化在他的作品之中的。井井有条、摒弃杂念于生活、工作中,这才能理清思路,看清自己对企划真正想达到的效果。这种思路整理法,对于做设计的人来说很有参考价值!
  •   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很值得一看,很欣赏日本人做事的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书中例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整理的必要性,读后对我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态度是做事的第一步。推荐阅读。
  •   日本人有一种执着的个性,佐藤就是这样,在书里写出他对这些问题是怎样整理的,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整理的方法也会受用无穷的·绝对是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空间整理术、信息整理术、思考整理术
  •   做事情的方法 比较靠谱的整理术 物理 空间 信息整理等等 从纷繁的物件中整理出清晰的思路与办法 最总要的还是执行力的问题 看看不错
  •   值得一看的好书,对生活和设计都很有帮助的整理术
  •   标题为整理术,除了讲整理外,更讲述了作者作为设计大师的设计理念及方法,值得一读
  •   看了两遍,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本书以作者的实际设计经验为基础,来讲述如何整理空间、信息和思维。对于常常设计迷茫的朋友有很大的帮助。本书中多是作者的实际设计记载,所以可以通过文字经历和作者一样的设计体验。
  •   在暑假的时候,一位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当初就是想好好把自己的电脑整理好,才想通过学习整理的方法。在读过以后,才发现,这位日本人是更进了一步,从思想到行动都成系统地阐释了整理的艺术,从中很受启发,还在继续读取中,应该是不错的一本书。
  •   佐藤是个很有趣的家伙,感觉有点强迫症,又有洁癖哈哈。。。开玩笑。。。这种整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于很多方面都很有利,不仅仅是做设计,在做用户体验和做人做事等等方面也很有帮助,感觉道理相通。推荐!
  •   很好的一本书,不论内容,单从其书本身的设计就给人非常舒服的享受。。。且书的内容也是非常贴切现代人的生活价值观,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为生计奔波,书中就是教我们更加理性的理清楚自己的思绪,进入更好的工作状态,让自己达到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的状态。。。不管其他原因,日本人的一些良好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很适用于现在一些盲目工作赚钱,不知自己真正价值的孩子。。~虽然赚钱生存是件非常现实又残酷的事情,但只要我们乐观、清晰地面对,就会迎来不一样的自我和崭新的生活。。。
  •   对于我这种向来散漫凌乱惯的人来说,从无知开始进化的过程如此之难得,这本书开启了一道不仅关于物品,同时关于思维和心情的整理之门。当一次完全的整理完成之后,那种清新爽朗之感觉油然而生。确实,有些舍弃与整理时与“不安”的斗争,每一次整理的完成也是一种勇气。去粗取精,截去缠绕的枝叶才能让坚实的树干更加强壮并富于力量,which is so important!对于想要提升工作技巧,想要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童鞋们,本书有一些值得参阅滴价值,希望对大家都有一些帮助~
  •   以前偶尔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过此书,当时觉得只是整理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目前虽然没有看完。但对于,整理思路,整理生活,整理一切身边的事物都应该有些启发,至少,在作者的生活中,可以了解到他的公司里的布置是如此的简单,但工作内容却不是简单。值得思考,值得深入想一想,生活真的是拥有的越多就越快乐越开心么?还是整理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方式的生活。整理一下自己。
  •   通过整理术想我们传达一种逻辑思想。可以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整理自己的思绪。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找到我们要找的那个点。
  •   设计师不讲色彩、图形跟创意,教起整理术来了,不过似乎很有联系,看完相信会很有收获!
  •   从空间整理到信息整理到思维的整理,本书非常有条理,看完就能明白设计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你把思维整理好了
  •   这本书是我们专业课老师推荐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讲的是一种方法 整理术,整理物品,整理信息,整理思维
    很实用的一本书
  •   书还没看完,不过对自己应该是有帮助的。设计工作有时很繁忙,没有时间做过多的整理。但是杂乱无序的设计素材与作品集,在需要的时候会浪费自己更多的时间。虽然道理大家都懂得但是还要有稍微权威的人或者书来点醒。
    自己看完后会拿到公司去给员工看看,估计这样更合适。
  •   值得每一个人看的书,重申审视自己的环境与内在。
    对于设计者而言,这本书犹如惊雷,从另一个角度来提醒设计人员——设计不是孤芳自赏,设计有内逻辑,整理也是设计的一种方式,一种很好的方式。
  •   本书不是一般的讲整理,收纳东西的简单书,而是更深入的阐述了整理术。整书体现了佐藤可士惯用的,喜欢的风格,线条,简单,条理清楚,图文并茂。读完后,对整理这块有了更深的感触。值得一读
  •   看了一半,很喜欢这种思想,提高效率的超整理术
  •   很适合我的个性,喜欢整理,但总是没法进行下去。看了他的书受到很大鼓励,我已经整理了自己的电脑、书柜,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衣柜。对于他的设计我也非常欣赏,总之他的生活工作方式是我的梦想。
  •   总是想再读几次。开始以为是写整理房间的,后来发现是整理思维的,还包括设计。 我很惊讶这位作者的工作间如此“洁癖”。我不洁癖,但是我很希望不要过混乱的生活,而这本书能够帮助到我。
  •   让人佩服的日本人,学习整理工作,整理生活的每个细节,会让自己更清晰
  •   虽然日语书总有一股子日语翻译的腔调,不过我还是瞬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内容用很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清楚,而且很紧凑,整本书主要就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阐述。
    很适合那些想把事情分的清清楚楚的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看。
    内容是针对,对感悟整理然后理性分析对与设计生活的总结吧~个人感觉
  •   超整理术,整理对工作有帮助
  •   翻译的不是很接地气,大概日本人的语气本身就很生硬,但是内容很实用,看过后会主动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思维和生活上的整理归纳,读起来虽容易,但看后可以去行动比较重要
  •   整理术是我们所需要知道、意识到的,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帮助,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