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  页数:834  译者:鲁旭东  
Tag标签:无  

前言

多年以前,在我的《导论》第1卷出版后不久,有一天,当我穿过校园时,我遇到了我以前的一个学生,我邀请他到哈佛广场的一个咖啡厅去喝咖啡。稍微犹豫了一下后,他对我说:“我买了一部您的《导论》,可是我从来没这么失望过。我记得您的那些讲座,它们都生动活泼而且丰富多彩,我希望在您的这部大作中看到它们有所反映,但是我只看到了一些枯燥的陈述,这真让我扫兴。”我尝试着向他说明我的《导论》的目的:这是一部严肃的、一丝不苟的著作,它的大部分根本不是打算供读者阅读用的,而是供读者参考的,最后我说:“也许我能写出一本更让你喜欢的著作。”从那以后,我常常在构思这样一部书:它不仅应当再现我的讲座的文字,而且应当再现那些讲座的精神。它首先是为我以前的学生以及科学史家而写的,作为《伊希斯》(Isis)和《奥希里斯》(Osiris)的读者,他们都是我的伙伴,而且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和我一起工作或者以各种方式帮助过我。它也是为受过教育的一般人写的,但不是为语言学家而写的。对此需要解释一下。我并不是对语言学家有敌意,尽管他们可能不会接受我,但从某些方面讲,我是他们中的一员。大自然中充满了奇妙的事物,如贝壳、鲜花、飞禽和星辰等等,对于观察它们,人们永远不会感到厌烦,不过我认为,在这之中,最奇妙的事物是人类的词汇,当然,我不是指那些从喋喋不休的嘴中说出的空洞的重复之词,而是指那些出自睿智和机敏之口的珠玑妙语和情深意切之词。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对人类所发明的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进行思考,以及把他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所使用的各种修辞方法加以比较。千百年以来,男男女女所使用的单词和短语就是最可爱的人类之花。每一个词都有很多功效;的确,从一个词被创造之日起,过去的一切就体现在这个词中;它不仅会描述清晰的思想,而且还会呈现无穷无尽的模糊观念;每一个词都是现实与幻想、真相与迷团的宝库。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从史前时期的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最早证据入手,描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成就、希腊文化的黎明、古老的东方文明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以及公元前6世纪爱奥尼亚科学的繁荣;介绍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色诺芬尼以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的理论,并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颇有影响的毕达哥拉斯的学说。第二篇从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辉煌开始,展现了希腊人在诗歌、艺术、哲学和科学方面的显著成就。作者清晰地描述了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普罗泰戈拉、芝诺、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以及其他许多人前所未有的贡献。同时,作者还以敏锐的眼光讨论了公元前5世纪的地理学家和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以及其他人),以及公元前5世纪(以希波克拉底医学为主)的希腊医学。第三篇集中讨论了公元前4世纪那些非凡的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色诺芬以及其他人,同时还介绍了犬儒学派、斯多亚学派、怀疑论学派以及伊壁鸠鲁学派等重要的思想学派。这一部分主要关注的是数学、天文学、物理学、自然科学、亚里士多德人文科学和编史学等的进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 译者:鲁旭东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东方和希腊科学的起源第一章 科学的萌芽第二章 埃及第三章 美索不达米亚第四章 黑暗的间歇第五章 希腊文化的黎明——荷马与赫西俄德第六章 亚述间奏曲第七章 公元前6世纪的爱奥尼亚科学第八章 毕达哥拉斯第二篇 公元前5世纪第九章 希腊与波斯的对立——雅典的辉煌第十章 苏格拉底去世时为止的哲学与科学第十一章 公元前5世纪的数学、天文学和技术第十二章 公元前5世纪的地理学家和史学家第十三章 公元前5世纪以希波克拉底学派为主的希腊医学第十四章 希波克拉底名下的著作第十五章 科斯岛考古第三篇 公元前4世纪第十六章 柏拉图与学园第十七章 柏拉图时代的数学和天文学第十八章 色诺芬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吕克昂学园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第二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科学和医学第二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科学和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的史学第二十三章 有关生活和知识的其他理论——花园与柱廊第二十四章 一个周期的结束参考文献总目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希腊科学最令人惊讶的特点是,在它那里可以发现许许多多我们自己的思想的预示。(这些预示)领先于其他民族,而且领先他们1000多年,这样的民族的确是非常有才华的。希腊人在科学方面的天赋像他们在艺术和文学领域的天赋一样卓越;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评价他们在科学方面的天赋,那么我们就不能说我们真正认识了他们的天赋。仅仅强调文化的领先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回顾一切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的现在的事物,以及一切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在、理解我们自己的过去的事物。对于艺术家来说,而且的确,对于哲学家来说,他们习惯于subspecie aeternitatis(以永恒的方式)考虑一切,在他们那里,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永恒的现在。在今天,荷马和莎士比亚仍像过去一样在活动;从他们首次出场开始,他们就总是在舞台上,但我们却不是这样。我们关于过去的记述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有些局限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一种局限是,我们必然会把我们自己局限于我们的祖先那里。我们一般不太注意早期的印度科学和中国科学,这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们对于我们西方读者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的思维一直深受希伯来思想和希腊思想的影响,但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印度思想或中国思想的影响,而且鲜有任何来自南亚和东亚的影响以间接的方式传播到我们这里。我们自己的文化,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即使我们不是只对自己的文化感兴趣,但最令我们感兴趣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并不说它是最好的文化,而只是说它是我们自己的。声称它必然具有优势可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因为这种态度是当今世界国际纷争的主要根源。如果我比我的邻居具有优势,那么这应该由他们来说而不是由我来说。如果我声称具有优势,而他们不能或不愿意证实它,那么这种主张可能只会在我们之间造成敌意。把不同民族进行比较时,情况也是如此,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更为复杂、更意味深长。每一个民族都偏爱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主要兴趣,或者说,我的唯一兴趣,就是热爱真理,无论它是否会令我快乐,无论它是否对我有用。真理是自足的,不存在任何这样的事物:真理可能向它屈服而自身又不会有什么损失。当使真理屈从于其他任何事物时,无论这种事物多么伟大(例如宗教),真理就会失去纯洁而变得肮脏。

编辑推荐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是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很详细,只不过有点沉赘
  •   是一本比较经典的书,一定会有所受益的。
  •   送朋友的,说是还可以
  •   书的内容没话说,价格有点难以接受,排版还好,还是值得买,钱留着干嘛。
  •   还没收到,相信是好书
  •   字体太小,看着费劲。
  •   1、作者乔治·萨顿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不用介绍了;译者鲁旭东先生也不介绍,大家搜一下就知道:商务版的汉译中有好几种是鲁旭东翻译的,就说明问题了。2、此部大作,100万字,由鲁旭东一人翻译完成,这在现世似已鲜见,真是老一代翻译家风采的再现啊!谨向鲁旭东先生致敬!谢谢!此部大书,堪与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一书相媲美!等待了N久,卓越也仅仅进了3、5本试卖,看定价,估计一刷量不多,日后难求!3、此书定价以2010年行情来说应该说还算正常,但从各方面因素考虑,觉得还是值!虽然正文用纸不错,但文字较小、字迹较淡(这是国内印书之通病!),虽然文字和难得一见的插图都算清晰,但仍有遗憾:护封的纸很软很薄、精装的硬面质地比较一般;前后没有扉页。4、说一下装帧与板式:护封面设计较乱、较碎,我喜欢干净整洁的好;硬面设计还算过得去吧;正文内页的板式设计非常好:干净!或许可以用“没有设计”来说明:这样的严肃的学术类书,根本用不着设计内页的板式,花里胡哨地反而影响阅读,我也喜欢没有任何修饰的页面;纸张纹理走向是竖式的,便于翻页,很好!5、还有一点疑问:这样的图书,按照固有思维的话,应是商务印书馆当仁不让的事,咋就给大象出了呢?很不理解!但愿让我们能多拥有一家高质量的学术书出版社!为大象...出版社赞一个!6、另外,乔治·萨顿《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估计份量与此差不多)一书,也将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让我们翘首以盼!7、鲁旭东先生辛苦了!谢谢!8、摘录《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中译本(鲁旭东): ...... 萨顿生前出版了15部专著,发表了300余篇论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史著作有《科学史导论》和《科学史》。然而很可惜,这两部著作都只完成了一部分。《科学史导论》从1927年至1948年共出版了3卷5册,该书从公元前9世纪写到14世纪。在第3卷出版之后,萨顿没有继续写,而是开始着手他的另一部也是最后一部鸿篇巨制即《科学史》的工作。萨顿的这部科学史是以他1916年至1951年在哈佛大学所讲授的科学史的讲义为基础的,按照计划,这部著作应该写8卷,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为两卷,这4个部分分别为古代、中世纪、15世纪到17世纪和18世纪到20世纪。这8卷既可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每卷又可独立成章。遗憾的是,萨顿只写完了古代部分的两卷就去世了。 萨顿已完成的《科学史》的两卷是《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和《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于1952年出版,探讨的范围从史前时代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在他生前已经完成,并且由他对打字稿进行了修订和校对,由于他的去世,该卷于1959年才出版,它所探讨的范围是公元前最后3个世纪。萨顿在这两卷(正文原文)共计1139页的著作中,论述了从科学发端到公元前1世纪末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科学思想的传播以及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分为三篇。第一篇从史前时期的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最早证据入手,描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成就、希腊文化的黎明、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以及公元前6世纪爱奥尼亚科学的繁荣;介绍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色诺芬尼以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的理论,并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颇有影响的毕达哥拉斯的学说。第二篇从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辉煌开始,展现了希腊人在诗歌、艺术、哲学和科学方面的显著成就。作者清晰地描述了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普罗泰戈拉、芝诺、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以及其他许多人前所未有的贡献。同时,作者还以敏锐的眼光讨论了公元前5世纪的地理学家和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以及其他人),以及公元前5世纪(以希波克拉底医学为主)的希腊医学。第三篇集中讨论了公元前4世纪那些非凡的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色诺芬以及其他人,同时还介绍了犬儒学派、斯多亚学派、怀疑论学派以及伊壁鸠鲁学派等重要的思想学派。这一部分主要关注的是数学、天文学、物理学、自然科学、亚里士多德人文科学和编史学等等的进展。 《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分为两篇。第一篇探讨了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欧几里得、阿利斯塔克、阿基米德、埃拉托色尼以及其他思想家的成就。萨顿对希腊化的成就进行了广泛的评价,勾勒了在地质学、年代学、物理学、技术、解剖学、医学、哲学以及宗教、语言等等领域中的发展。第二篇继续探讨公元前最后两个世纪的情况。作者从希腊世界的社会背景入手,说明了希腊宗教与希伯来圣经的关系,雅典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喜帕恰斯的天文学理论,并证明了人类在物理学、技术、博物学、医学、地理学、哲学、艺术与文学等领域的进步。 ...... 阅读更多 ›
  •   非常经典的著作 期待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一卷早日出版 最好能把他的科学史导论也翻译出版大象出版社还出版了剑桥科学史 几年才出2卷 有点慢了吧 这些书不知为何定价那么贵 我在孔夫子旧书店买的 才6折
  •   很不错。大师作品。值得研究。
  •   书是好书,排版字小,糟蹋了名著。可惜可惜。正文字体是小5号,引文字体更小,注解字体更更小。这种排版不宜阅读。在当当网买了,因为是捆绑优惠买的,不好退货,只好来卓越提醒一下。
  •   難得的好書,印刷紙張均為上品,非一般可比,書墨幽香,閱讀十分愜意
  •   包裹收到了,书很漂亮,内里很新。谢谢
  •     英文题目是 Ancient Science through the Golden Age of Greece
      根据书籍的实际内容,其中的through应该理解为“到黄金时代结束为止”,而不是目前的翻译。
  •     萨顿的这部著作虽然写于50多年前,但在今天,它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经典地位依然如故。这部著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射猎领域多,时间跨度大,不仅讨论了自然科学,而且讨论了人文科学;不仅论述了西方文明,而且论述了作为西方文明来源的东方文明,以及不同领域之间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希腊思想是现代西方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若想理解西方文明,就不能不理解希腊文明。而时至今日,萨顿的这部著作依然是国内出版的关于希腊科学最完整的叙述。
  •     这部著作虽然写于50多年以前,但直至今天依然绝对是经典,值得收藏。这部著作内容丰富,资料充实,时间跨度大,涉及的领域多,不仅探讨自然科学,而且探讨人文科学,不仅叙述了西方文明,而且叙述了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东方文明,以及不同领域、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的作用。希腊思想是西方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要理解西方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就应该从其源头入手,了解希腊文明。到目前为止,这部著作仍然是国内出版的关于希腊科学最详细的介绍。看看远古的那些文明,中国人真应该为其现在的落后而汗颜。
  •     我眼光和学力有限,实在不够资格评论这本科技史大著。说是读完,其实不过是用几天时间,翻完而已,饶是如此,已经是震撼惊异,我只想拜一拜这本书的作者萨顿,然后再给译者鲁旭东鞠一躬,表达我无法言说的崇拜之情。这本书虽然信息量巨大,但并不难读,萨顿的原著,译者的翻译都是明白晓畅,看似平淡,却是逻辑清楚,清晰易懂,而且居然还饱含深情,这是只有高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如果这本书能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科技史教科书,必能教诲更多人,让那些本来有感情有想法的理工科孩子们,在若干年后,不会大部分成为冷漠麻木,漠视人类和人类情感的技术机器,就像现在我看到的一样。
      
      用人道主义贯通科学、技术和艺术,对自然敬畏,对人价值的尊重,是作者萨顿,在那重重叠叠经过仔细梳理的科技发展史史实背后,不断强调的观念,而这正是人们所忽视的。
      
  •   您的评价很到位,但我感觉作为教科书不大合适,主要是太细致了,除非是西方科学史的学生才可能去仔细读它。作为教材,麦克莱伦第三的科技通史或者类似《科学的旅程》可以代替。
  •   补充,译者的水平的确很有水准,很流畅、很专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