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二十四史名人言行类编

出版时间:1997-8  出版社:张长法、 王淑艳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08出版)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传统伦理学,无论同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比,都可以称得上是最有系统的学科之一。它形成最早,光彩熠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宝库。它把人类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阶级意识、群体意识、家庭意识、他人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相互为对方着想、个人为国家着想、为民族着想,从而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稳定思想体系。众所周知。当人类没有脱离动物之前,即人类社会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人和动物一样,除了本能地寻觅食物,追逐异性以维持个人的生存以及生命的延续之外,是没有什么伦理意识的。那时候的人,完全受自然法则的支配。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冬天寻找温暖;夏天躲避酷暑。长到一定年龄,就本能地追求异性。因为这个时候的人只知追求个人的欲望,在方式上同动物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把它称做还没有脱离动物的人的动物性。当人类脱离动物,人类社会形成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个人除了考虑自己的生存以外,还要考虑别人的生存。愈是考虑别人的利益多,就愈聪明、勇敢,从而受到人群的拥戴和尊重。这些人是人类的精英,他们代表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眼界更加开阔,从而考虑的范围也就愈广。大至全人类、全民族、整个国家或自己所属的阶级、集团;小至家庭、朋友、亲族。

内容概要

《二十四史名人言行类编(白话)》内容简介:中国的传统伦理学,无论同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比,都可以称得上是最有系统的学科之一。它形成最早,光彩熠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宝库。它把人类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阶级意识、群体意识、家庭意识、他人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相互为对方着想、个人为国家着想、为民族着想,从而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稳定思想体系。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立身篇1 勤学类伏胜 壁藏《尚书》教于齐鲁黄霸 知而不举狱中学书兑宽 行常带经止息诵习路温舒 取蒲为牒编以写书朱买臣 刈薪给食担行诵书匡衡 家贫肩作精力过人董仲舒 钻研《春秋》不问家产于定国 身居高位不忘拜师窦章 避难异地攻读不止王充 常游市肆阅所卖书鲁丕 力学不倦终成名儒宋均 每遇休沐受业博士朱穆 专心致志竟亡衣冠乐恢 闭户读书不与交接崔骃 无意仕进苦读典籍仇览 不交权贵一心学习张玄 方其讲问终日不食戴封 道经其家不宿而去班固 宽和容众书海遨游马融 既精既博吾何加焉杜林 虽遭艰困握持不离张楷 身系诏狱诵经著书桓荣 贫窭无资客佣自给翟方进 经学明习位至丞相荀悦 所见篇牍多能诵记高凤 持竿读书不觉潦水邴原 邻有书舍过而啼泣葛洪 不论功赏志在异书刘柳 多而不解谓之书簏魏舒 不窃虚名 习经自课车胤 家贫无油囊萤读书王育 折蒲学书忘而失羊虞溥 疆场阅武未尝寓目王筠 少好抄书老而弥笃张缵 昼夜披读固求不徙谢侨 宁可饿死不卖书籍王瞻 不观杂技孜孜习业江革 敝衣草席耽学不倦顾欢 父怒欲打见赋乃止沈麟士 家贫织帘诵书不息沈约 孤贫好学手不释卷徐伯珍 水漂宅舍累床诵习……2 慎行类第二卷 居家篇1 创业类2 孝敬类3 婚姻类4 教戒类5 友于类6 睦亲族类第三卷 处世篇1 师弟类2 交友类3 处众类第四卷 从政篇1 进退类2 廉洁类3 劝惩类4 尚贤类5 纳言类6 事上类7 处同僚类8 接下类第五卷 治理篇1 兴利类2 理财类3 福利类4 教化类5 治安类6 法制类7 武备类

章节摘录

师有丧事千里往吊汪应辰,字圣锡,南宋玉山(今广西钦州县东南)人。初官秘书省正字。时秦桧主和,应辰上疏力陈弊害,忤秦桧,通判建州。桧死后,还朝任吏部尚书。为人刚方正直,好贤乐善,有传世。汪应辰考中进士第一名,朝廷授于他镇东军签判的职务。他进入官场后,听说有一个叫张九成的品德非常高尚,于是就拜在他的门下,向他学习。不久,汪应辰的学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当汪应辰主管崇道观时,张九成被贬谪到邵州,政治上很不得志,朋友关系也几乎全部断绝。此时,汪应辰对他一如既往,时常写信慰问。等到张九成父亲去世的时候,舆论仍然对他进行攻击,而汪应辰根本不管这些,仍然跑了一千多里的路去他家莫祭,一般人都觉得应辰这种做法非常危险,恐怕连他自己也会受到政治上的牵累。

编辑推荐

《二十四史名人言行类编(白话)》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醒世击墓鼓,觉人撞晨钟,莫谓修己难,谦履路自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话)二十四史名人言行类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是孩子想要的书,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