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美学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史鸿文  页数:56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00多年前,当儒家创始人孔子将“诗教”和“乐教”设定为成人之道的必经之路时,他看到了艺术对人生的必然意义;同样,在2000多年前,当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以其汪洋恣肆的艺术话语言说人类的生存本性时,他意在把人类引向超逸洒脱的诗性空间;还是在2000多年前,当诗人屈原,当音乐家伯牙、师旷,当画家“解衣般礴”者,或引吭高歌,或抚琴觅友,或挥笔泼墨,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浸润着历代中国人的性灵。从那时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中国艺术文化的辉煌演进,撩拨起中国人生命之旅的琴弦,演奏出中国人生命深处最值得玩味的律动,也铸就了中国人丰富的情感或虚灵的襟怀。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曾仰对苍天,悠然而语:“你风情万种,隐藏在你的美中,向我走来;无声地向我们诉说,公开你的智慧。”用这句话来看待中国艺术文化,同样是绝妙的恰当。中国艺术风情万丈,粲然多姿,而中国艺术美学却隐藏在它的美中,含而不露,愈久弥显。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大多认为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缺乏独立完备的自有系统,一如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一样,所以时至今日,竟极难见到一部全面总结中国艺术美学成果的著作,这种现象近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情况下,笔者选取这一课题,实如登山观日出,虽身居山下,但已涉足行进,成败另当别论,梦想中却已观日而语了。    按理说,藐予小子,本不当担此大任,但投石问路,抛砖引玉,总不该一无所获。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我想我这个人也不会例外,写作此书,更主要是基于我自身的某种心灵冲动。

书籍目录

绪论中国艺术美学宏论 一、中国艺术美学概说   1.中国艺术哲学与中国艺术美学   2.中国艺术理论与中国艺术美学   3.中国艺术实践与中国艺术美学 二、中国艺术美学的资源配置  1.哲学著作中的艺术美学  2.宗教文献中的艺术美学  3.艺术理论中的艺术关学  4.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学   5.艺术掌故中的艺术美学  6.人物品藻中的艺术美学  7.艺术题跋及评点中的艺术美学 三、中国艺术美学的特征   1.重生责和   2.美善相乐  3.情理相融  4.形神兼备   5.有无相生   6.居尘出尘 四、中国艺术美学的逻辑构架   1.艺术审美本体论   2.艺术审美范畴论   3.艺术审美时空论   4.艺术门类审美论 五、中国艺术美学的研究思路  1.人生坐标  2.生态视角  3.我注六经  4.历时共时  5.系统整合  6.前后贯通  7.多元比较  8.叙论结合第一章  中国艺术审美的起源 一、工具的形式感及其艺术意味 二、文身的生存原则与艺术形式感 三、宗教、巫术的艺术式样  ……第二章 先秦艺术美学第三章 汉魏艺术美学第四章 隋唐五代艺术美学第五章 宋元艺术美学第六章 明清艺术美学相关链接本书涉及的主要美学家简介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汉时蔡邕《笔论》谓:“夫书,先默坐静想,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也。”此即创作之前的心象之营构,即通常所谓“构思”,或如苏东坡所谓成竹在胸方能画竹。《佩文斋书画谱》卷五《汉萧何论书势》云:“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状,开阖籍于阴阳,每欲书字,谕如下营,稳思审之,方可下笔。”说明萧何极看重书法创作中审美构思的意义。    魏晋以降,随着书法实践的深化,倡此观念者渐多。卫铄《笔阵图》里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王羲之《书论》则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窃恐既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益得谐称,下情叹仰,宝奉愈至。”王僧虔《又论书》评张芝书谓:“伯英之笔,穷神静思。”强调“意在笔先”,事实上是强调了“意”对“法”的统领作用,先立其意,然后法度从之,本质上还是强调了“意”的重要性。《法书要录》载王羲之语:“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只有点画之间处处意走笔随,充满言所不尽之意味,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来。但书法的审美意味不是来自于单纯的技巧本身,而是来源于运用技巧之前的审美构思,即“意”。卫恒《四体书势》所谓“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说明审美构思的启动与书法家通过观物取象而酝酿审美意象有关,这种审美意象既是书法家审美构思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书法作品中所隐含的审美意味,而意则时时统领着法的表现。也就是说该不该用法,用什么样的法,在什么时候用法,以及怎样去用法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要由“意”来决定。成公绥《隶书体》说:“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

后记

在山鸟飞旋、牧谣如歌的豫西山坳里,在崤山之麓、洛水之滨的一个鲜有人知的村落里,我度过了自己贫疾单调却不乏快乐的童年。1980年秋,带着高考后的无限疲惫,我来到了自己完全陌生的、甚嚣尘上的城市,开始践履我梦想中的人生之约。     当我坐在大学哲学系的课堂上,最初聆听有关美的种种论说时,我打内心里感到诧异,我诧异的是“美”何以还能成为“学”?因为在物质困乏的年代,温饱尚成问题,更遑论美?正所谓“食必常饱,然后求美”(墨子语)。然而,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里,我听说了一个叫做“终极关怀”的概念,据说美学大致应属于这一层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艺术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考研用的书啊,已经收到了,包装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不错不错~~物流也很快,赞一个~~~
  •   外表太不好看
  •   使我的疑问得以解决
  •   帮老师买的,看起来不错哦
  •   理论性强,书是黑白的,看多了易困,好书彩印看起来会生动,让人更乐意欣赏
  •   书的封面很旧还有些脏
  •   史老师的书 蛮不错的诶~··讲艺术的多一点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