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河南(第2辑)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大河图书编辑室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3-09出版)  作者:大河图书编辑室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前言

《大河报》的文化大餐    孙荪    我无法掩饰看到这一部文稿时的惊喜。    去年11月底由大河报总编辑马国强召集的关于《厚重河南》的专题栏目策划座谈会,在记忆中仍如昨日;仅仅半年,已经有50余篇系列“厚重”文章和大批图片“连篇累牍”鱼贯而出,读者在应接不暇中感受到它像异峰突起的群山出现在《大河报》上;现在这些文章又被辑成两卷大书,一道道文化大菜组成丰富的文化盛宴,送给读者。    以这样的速度,规模,效果,来做这样一件有重大意义和特殊价值却有十分难度的事情,不能不令人击赏。这的确是做了一件大事。无论对一张报纸来说,还是对文化事业来说,乃至对精神文明建设来说。    大河报人看出了这块资源所具有的超常的含金量。不可否认,存在着有两个有些矛盾的方面。一方面,河南历史悠久,向称中国之缩影,文化积累深厚,为华夏文明之根源,识者有知中原者知“天下”,不到中原不算到中国的说法;这几乎是一个不争的共识。因此,尽可正面做许许多多大文章。    同时也有另一不争的事实:历史的辉煌并没有为我们留下一部完整无损的大书。今人面对的,大多是经历长期风雨剥蚀的名胜古迹和深埋于地下的文化遗存。    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有诗句说:“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其实何止是洛阳,完全可以说是整个河南;司马光说的是11世纪以前的历史,其实,司马光以后至今的八九个世纪,更其如此。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发生发展成熟的中心区域,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累遭战火焚毁,又加洪水无数次淹没,建了毁,毁了建,屡兴屡废,不仅有兴盛的辉煌,也有衰败的惨相。繁华的安阳早成殷墟,巍峨的洛阳只留下若干象征,开封的辉煌只能在《东京梦华录》里寻找;无数发生在这里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文化现象,往往没有可供观瞻的景观,只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遗迹或者改建重修的仿古建筑。今人只能在仅存的文字材料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和无穷想像,才能在心灵上或者文字上恢复和重现。对于非专业的人士来说,这几乎是很难做到的了。    《厚重河南》做的既有好做的文章,更有难做的文章。把历史留给我们的这笔无比丰富的财富,不论在地上或地下沉睡或深藏的文化资源,由难以为人所知,转化为引入入胜的文化产品以广为人知,让它们释放出自身的巨大能量。先是需要选材上的慧眼慧心。这是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发现。首先是读。对长期在眼皮底下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甚至不起眼,不经意,看似平常的东西,换一副陌生的文化的历史的眼光重新去看,去读,去发现。在社会人文和自然的时空交会、交错、交叉的地方,选取最能为历史代言的“点”,最富文化含量的点睛之笔,对一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寻找贯通古今的线索,呈现历史当时的场景,展示这些载体身上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闪现当代人的眼光和理念。    从解读郑州开始。对郑州这个有3500多年城市史,堪称中国城市鼻祖的古代商城,找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城市的“轮回”,从各方面多角度展现数千年主要是近百年郑州的商业发展历程,揭示其所体现的文化性格。进而,把视界放到全省。    在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轩辕故里,沿着有无边无际沧桑感的商城古城墙、郑韩古城墙、楚汉争夺焦点古城古荥、因张骞封侯诸葛亮纵火而声名远播的博望古城、全国屈指可数却并不广为人知的水城八卦城古城归德;从中国佛教的发祥地洛阳白马寺,到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从造酒的杜康,由名厨到名相的伊尹、老子、庄子、墨子、许慎的故里与精神,到对近代历史有重要影响的袁世凯的生前身后;从春秋时代晋国大音乐家师旷在此抚琴并创作古曲《阳春》《白雪》,历代文人大师会聚的禹王台,2200年前的楚河汉界鸿沟,1800年前完成汉魏两个王朝和平更迭开始三足鼎立旷世奇局的受禅台,历史经常在这里拐弯的三处函谷关,终结唐末以来200年动荡历史新局面开始的地方陈桥驿;一出影响千年的忠义大戏发生处灞陵桥,长期作为中国理学中心的百泉湖畔,黄河流域最大的龙王庙嘉应观,鸡鸣三省的交界地荆紫关,繁华极度与繁华难再的名镇朱仙镇;作为中国之代称的瓷,“国之瑰宝”钧瓷神奇在何处?“青瓷之首”的汝瓷湮灭在哪里?“官瓷”窑址有还是无?一场浩劫让一个曾经的小渡口和寻常村落一夜成名,黄河的伤口、中华民族的伤口花园口;等等,等等。这是我从自己的阅读印象中信手拈来的例子。可以说,以纷至沓来的历史画面,虽然只是部分地展现河南历史_文化,但其丰富感和沧桑感,已经使人具体感受到河南的厚重,厚重的河南,不仅是报纸,包括其他文化形式,像这样广度和深度的表达似还未曾见过。    《厚重河南》在文体上所做的创造性努力,不可轻看。    这些文章是为报纸的读者做的,当然,它不拒绝专家学者的阅读,但主要是为大众读者做的。首先必须让大众读者喜欢读,好读,越读越有兴趣;进而达到老百姓和专家学者等不同层次读者都能在精神上产生认同感。有同志说得好,历史文化厚重,写作上不能厚重。写得机智轻松,引人入胜,既让内行看出门道,又让外行看到热闹,乃文章的生命所系。    实际上,这是一种“起死回生”的工作。把物态化的历史遗迹,抽象化的文字资料,民俗化的文化现象,和精神化的人的心灵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死的历史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气吹拂和灌注下重新获得生命的过程。    我很欣赏出没在这些文章中的两种生机勃勃的精灵。一个是细节。做大文章而从小处入手,善于选择历史细节,进行放大,展开,直至成为飞龙之晴,以小见大。另一个是个性化。不是炒作历史教科书和文化讲义,也不只是用现代的观念把历史文化客观解读出来,而是把历史变迁与个人心灵感应相结合,把个人化的感觉和思考融入历史,给历史注入灵气,从悠久的历史中感受到甚至提升出现代的东西。    这样做,囿于作者的条件,随机抽调的记者不大可能是各方面的专家,文覃中可能会出现学术上的硬伤或者看法上的失当,但这类有个性的解读式文章,因为有个人视角下如画如图的“读”,能见人所能见,更能见人所未见,又时有出入意料之“解”甚或让人拍案惊奇之“论”,往往特具生命活力。    由《厚重河南》这件事使我想到,一个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很多,决定性的因素是人,特别是需要做大事的人,把事情做得精细的人。这样,有好的资源才能得到很好利用;资源匮乏也能想出办法。在经济上是如此,在文化上是如此,在各种事业上都是如此。    《大河报》决定做这样的专题,不是随机性的小打小闹,而是当做大事来做的。事情开始的时候,人们会问:这样的文章是报纸要做的吗?《大河报》有这样的学者型记者吗?有这样的大手笔吗?回答是做。不仅去做,还要做大、做新、做深、做细。事情做了,做成了,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天下的报纸多如牛毛,难道都要一个模式吗?《大河报》创办伊始,原名《大河文化报》,后来改了名字,去掉了文化二字,但仍处处透着文化气息,只是总有一种未能尽兴的感觉。这可能就是少了一点自觉的创造性的文化气象。这个专题的成功举办是提升《大河报》文化品位的一个创造性尝试。读者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报纸应当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对河南深入解读了,在树立河南厚重的文化形象的同时,《大河报》提高了自己的眼界,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培养了可以做大文章的记者,报纸也获得了更鲜明的个性特色,当然也获得了更广泛的读者。    我相信,品尝《大河报》送给的文化大餐,各式各样的读者能够更深地走进为创造华夏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河南历史,更能够感受到当代以创新为追求的中原气象,《大河报》在这方面乃至所有方面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我作为《大河报》的读者,不由得要向《大河报》的朋友们说一声“谢谢!”    2003年7月于河南省文学院

内容概要

  《厚重河南》做的既有好做的文章,更有难做的文章。把历史留给我们的这笔无比丰富的财富,不论在地上或地下沉睡或深藏的文化资源,由难以为人所知,转化为引入入胜的文化产品以广为人知,让它们释放出自身的巨大能量。先是需要选材上的慧眼慧心。这是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发现。首先是读。对长期在眼皮底下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甚至不起眼,不经意,看似平常的东西,换一副陌生的文化的历史的眼光重新去看,去读,去发现。在社会人文和自然的时空交会、交错、交叉的地方,选取最能为历史代言的“点”,最富文化含量的点睛之笔,对一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寻找贯通古今的线索,呈现历史当时的场景,展示这些载体身上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闪现当代人的眼光和理念。

书籍目录

序:《大河报》的文化大餐“找捞”河南博物院尘封历史小人物和他们的大发现广武风传百战声回望函谷古战场探访受禅台千秋大义灞陵桥永远的龙门白马寺里觅佛踪龙兴陈桥驿精忠报国岳王魂叩千年觉寂小商桥延庆观里说全真雍正王朝的“黄委会”百泉湖畔的奇人轶事浩气长存碧沙岗花园口的历史和现在一窑烧出缤纷天下淡极始如花列艳魂兮归来宋官瓷朱仙镇年画的劫后重生历史文化的新闻观照——为《厚重河南》所作的阶段性跋文后记

章节摘录

以古乐大音聚中原豪气    日前,为期半年的河南博物院陈列调整基本结束,西翼楼的《佛教造像艺术》和《世俗石刻艺术》两个展览合并为一,东翼楼的《中原丰碑》陈列迁于西翼楼。今后,东翼楼展厅将举办临时展览,而(《逐鹿中原——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展》则是河南博物院调整后向社会推出的第一台“大戏”,“大戏”的主角是“文王崛起,武王克商”,主线是轰轰烈烈的西周、东周800年伟业。    适逢河南博物院(馆)建院75周年,会聚晋、冀、鄂、皖、豫五省文物精粹,再现两周时代中原列国缤纷文化,当为今日民族文化之创新提供一份借鉴,几许启迪。    其实,河南博物院就是在借鉴与启迪中诞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踏遍河南的名胜古迹,在登封古观星台找到了天地间飘荡的超然灵感,设计出傲然坐落于郑州农业路的河南博物院——“紫荆山的馆舍毕竟是‘大跃进’年代突击兴建专门用于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览馆,其建筑规模、内部设施等都不适应博物馆的要求。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主体建筑严重下沉,墙体破裂,屋顶漏雨,虽多次整修,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确保文物安全,许多稀世珍品只好放在库房里收藏起来,代之而展的是惟妙惟肖的复制品。而根据有关规定,凡展出的复制品都必须注明,观者一看便知其‘假’……”河南博物院研究员周到说到此处,不胜唏嘘。    在此背景下,1991年,国家有关部门与河南省决定共同投资在郑州建设一座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但上世纪90年代初正逢全国基本建设高潮,各设计单位“活”满为“患”,别说招标,就连委托设计,都没人愿意承担。    正当河南博物院一筹莫展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却出人意料地表示愿意承担河南博物院的方案设计,不过他希望基础施工的设计能由河南地方设计单位承担。    齐康院士的代表作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他之所以愿意把河南博物院的活儿揽下来,是出于报恩之心。齐先生是我国建筑界的老前辈杨庭宝的弟子,杨庭宝与梁思成齐名,在建筑界向有“南杨北梁”之誉,而杨庭宝就是我们河南南阳人。杨庭宝与梁思成均毕业于美国宾大建筑学院,他于1926年设计的天津中原公司大楼(今多伦道与和平路口的百货大楼),被盛赞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建筑奇迹”,至今仍是天津市的城标。    为设计河南博物院,齐院士思索用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才能充分体现中原文化的特点,怎样才能把中原文化的特点与现代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    当他置身登封古观星台时,顿感如此宏伟的建筑,如此博大的气势,不正是他在苦苦寻觅的中原之气吗?在这种浩浩黄河与悠悠文化结合而生成的中原之气的激发下,齐先生挥笔绘就了凝聚中原霸气的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主体展馆呈金字塔形,整体建筑共有9座,采取中国传统建筑中心对称布局,有九鼎定中原的寓意。它具有东西南北四正向的定位,其四角由四根斜梁互撑,可为四维,整体而论,构成四面八方,体现出易经八卦的特质;金字塔顶,指向北中天,象征中原乃地心天中;金字塔形主体展馆与灵宝黄帝陵、郑州商代小双桥遗址中的祭坛十分相像。河南博物院融民族风格、地方特点、时代神韵于一体,成就了不可争夺的中原之气。    “再也不怕文物被盗了,这样的设计,就是江洋大盗进得来,也休想出去。征向公众开放前,我们专家组试过,你这厢刚拿出香烟想抽,那边广播就吆喝你了,你无论藏在哪个角落,都休想逃过电子眼的监视。”周到说。    “对职工抽烟的惩罚,河南博物院也许创造了个河南之最。”丁福利副院长况,“这儿没有警告、罚款这一说,只要发现抽烟,立即开除。”    一切都在追求完美。《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基本陈列本来是想从史前一直延续到明清的,但专家说“虎头蛇尾”,所以这个陈列到宋元戛然而止。    “博物馆是幸存下来的文物的最后归宿。”而一座真正的博物馆往往要历经百年积淀,没有一定量的馆藏,没有著名的镇馆之宝,从传统角度看,不能称之为博物馆,可以说“上百年才可能造就一座真正的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经70多年的积累,馆藏文物达10多万件,文物精品多多,如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彩陶、郑州窑藏青铜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青铜器、平顶山应国基地出土的铜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铜器、扶沟出土的楚国金银币、洛阳唐三彩、汝瓷、钧瓷等。    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品中,有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用鹤鸟肢骨所制的骨笛,长20厘米、口径1厘米,一侧钻有7个形音孔,每孔间距基本相等,其中在6孔与7孔之间靠近7孔处另钻一调音小孔。贾湖骨笛的出土,改写了中国古代,音乐史。    但谁能吹响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难道它被发掘出土,再次和世人见面的方式,就应该是静静地躺在玻璃柜的灯光下,连同它飘逝的音乐,永远沉睡不醒?    “把古乐复活,让现代人和古代对话。”作为文物陈列与博物馆功能的一种延伸与探索,2000年河南博物院研究员李宏等策划组建了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    经过探索,音色明亮、古朴,有着原始风格的古乐之声已经从贾湖骨笛“散入”现代人的耳鼓。“它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并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意味着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中原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乐曲。”李宏说,“这种实践,让我们清楚了贾湖骨笛在音乐文化中所具有的意义。贾湖骨笛已经具备七音阶甚至变化音级,而与之同时期的其他旋律乐器却处于三声以内的音域范围,而七音阶的产生,无疑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我们的实践,强烈冲击了曾经认定的传统音乐以五声为主干的观点,也让我们折服于史前先民那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不只是复活了贾湖骨笛,现在复活的音乐文物还有打击乐器(编钟、鼓)、吹管乐器(埙、石排箫)、丝弦乐器(瑟、筝)等,它们保持了传统音乐中“八音”的奇特配置,并从古代乐谱中整理编配了有着浓厚中原特色的古曲,演奏人员的服饰和发型也来源于出土的文物。“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科学严肃的课题,每一步探索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每一种复原都连接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李宏说。    在音乐文物复原与研究的基础上,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将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融会在一起,用传统文化因素创造出一个“逝去的存在”,它的这种形象化、立体化的博物馆陈列形式,“在全国开了先河”。    如今的河南博物院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但辉煌的背后却有着75年的艰辛跋涉。    P2-5

后记

经过三个月的匆忙,《厚重河南》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在欣喜的同时,作为本书执行主编,我向给予该书关怀和支持的各位领导、老师,向参与该书的编辑同志致以诚挚的感谢。    这是大河报图书编辑室成立后的开山之作,也是对大河报新闻资源再利用、再创造的首次尝试,因而受到领导的重视和各方关注。总编辑马国强多次过问此书的编辑和发行工作,并指示报社各部门全力支持和配合。著名评论家孙广举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大河报总编辑助理、机动记者部主任刘书志个人为本书作跋,并要求参与报道的各位记者全力配合。大河报专刊部副主任孙蔚霞、楼市工作室副主任刘文良、原河南文艺出版社编辑王玉锋积极参与本书的编辑工作。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使此书得以快节奏、高质量地顺利出版。在此,再次向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领导、同仁、朋友致以感谢。    这次出版的两本书是第一辑和第二辑,收录了从去年11月至今年7月大河报《郑州读解》和《厚重河南》栏目所刊发的大部分文章。这些文章收录后基本上保持原汁原味,对个别文章中的历史错误等方面的硬伤进行了修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个别文章的照片是今年夏季补拍的,因此有些文章中是冬季采访、照片是夏季景观,希望读者理解。    如今《厚重河南》仍在继续刊发文章,等到一定阶段,还要出版第三辑、第四辑……    由于时间紧,此书也难免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读者谅解,并批评指正。    李运海    2003年8月

编辑推荐

《厚重河南(第2辑)》由大河图书编辑室编:一部涉及新闻、历史、文学的跨文体新闻之作,新闻从业者、爱好者不可不读。    一部用新闻的眼光打捞河南远逝的历史之作,历史研究工作者、爱好者不可不读。    一部从新闻文化的层面观照河南的经典之作,身居河南、热爱河南者不可不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厚重河南(第2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内容详实。喜欢人文的朋友可以看看。感动的是后两篇,河南的瓷器,汝瓷,何时能发扬光大。汝瓷会不会消失?为什么兴盛不起来,这些不正是收藏的好时候么?
  •   作为一本写河南“厚重”的书,这本书写的太随意了,据我所知的河南,内容还差很多,不过在所有写河南的书中算写的较好的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