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世界历史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周成华  页数:402  

前言

一本优秀的历史读物当如罗素所言:“能开阔我们的想象世界,使我们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成为一个更大的宇宙的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公民而已。它就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而不是“某朝于某某年始,某某年终;某王于某某年即位,又于某某年去世”之类的堆砌,把活生生的历史简化为味同嚼蜡的“历史事件”。本书摈弃了读史如嚼蜡的感觉,运用丰富翔实的图片,向广大读者展示人类的进程。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文明与蒙昧相交织、苦难与幸福并存的发展史。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第一批文明古国在杀伐征战中诞生: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希腊、罗马……这些古老而辉煌的王国为人类缔造了最美丽的家园。历史总是以艰难而曲折的步伐前进:民族迁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一幕幕鲜活的重大事件勾勒出人类演进的坎坷之旅,弹奏出历史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铿锵旋律。岁月星河,枝蔓流变,历史的巨流滔滔而去,而在人类的星空中,一群伟大而又熟稔的名字熠熠生辉:凯撒、亚历山大、奥古斯都、查理曼、拿破仑、林肯、列宁、毛泽东……历史将自己最波澜壮阔的一页留给他们,任其谱写一曲曲高昂雄壮的生命之歌。    个体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但人类却从未因此放弃或拒绝生活。他们利用源于宇宙深处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来赞颂和照亮万物,以自身瞬生瞬灭的生命历程,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漫漫黄沙中,金字塔奇迹般巍然屹立;蓝色的地中海上,荡漾着浪漫而开放的爱琴文明;在古老的亚洲,丰沃的大河哺育了一个又一个光耀千年的文明古国;而玛雅人、印加人则在广袤神秘的美洲大陆上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文明……创造令生命之花绽放芬芳,文明与艺术让人类的精神贯通一脉,因此人类的历史又是一部文明史、艺术史。    为了充分展现人类历史光辉灿烂的进程,我们在编辑思路上打破了传统历史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由抽象的逻辑关系联系人物和事件的格式,利用大量的图片来将其物象化、具体化:那些虽经风蚀水浸却仍精美绝伦的文物藏品,那些久历岁月消融却雄风依旧的遗迹,那些尘封失记但光彩不减的书影旧照……让历史具备了颜色和质地,具备了可触摸感、可观赏感。这不仅淡化了历史和现实之间与生俱来的疏离和神秘,让人怀有更多的好奇心和亲近感,更令读者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精神的愉悦。以图证史,取今人之独有,补前人之空缺,使读者以新视角、多层面地认识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这便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及著名人物,以丰富的史料,精彩的故事、珍贵的图片,为您献上一幅幅文明传承、朝代更替、英雄辈出的历史画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命出现
地球的形成
生物起源
物种起源
沼泽时期
爬行动物
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哺乳类的天下
从猿过渡到人
旧石器时代的采集和狩猎
原始文化
第二章 照亮人类前进的火种
尼罗河畔的居民
埃及从早期王朝到古王国时期
金字塔
伟大的努比亚文明
两河流域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奴隶制关系的发生和国家的出现
苏美尔的城市国家
阿卡德王国
乌尔第三王朝
巴比伦尼亚的统一
赫梯的盛衰
 赫梯国家的强盛及其溃亡
 腓尼基
 克里特文化
 迈锡尼文化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亚述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亚述帝国
 利比亚赛斯时期的埃及
 新巴比伦
 以色列和犹太
第三章 古希腊罗马的兴盛与衰亡
 希腊城邦的形成
 希波战争
 雅典的繁荣
 马其顿的兴起
 马其顿和希腊的东侵
 马其顿时期的希腊
 后期希腊文化
 罗马的兴起
 王政时期
 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布匿战争
 罗马向东的扩张及各地反抗罗马的斗争
 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的处境
 第一次西西里奴隶大起义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运动
 马略的军事改革
 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
 ……
第四章 中世纪的钟声
第五章 智慧的亚非拉
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殖民扩张
第七章 十八、十九世纪的天空
第八章 20世纪初的枪声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章 冷战思维

章节摘录

在以前的漫长时间里地球是独立存在的,地球和太阳以及其他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大概就已经组成了空间中由发光物质组成的巨大漩涡。在当代我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天空中到处都有光华灿烂的螺旋形物质围绕着一个中心在旋转,这就是所谓的“涡状星云”。有许多天文学家都认为太阳和它的一切行星,在凝聚成现存的形态以前,也就是这样的一种涡状形体。经过了很长时间和无数次的凝结,一直到20亿年之前,地球和月球才得以分辨清楚。那时,它们自转的速度比现在要快很多,离太阳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也更快,它们的表层都在熔解或燃烧着。太阳则是天空中的一个巨大火球。    地面岩石的形成    最初形成地球的时候,空气密度非常浓厚,狂风怒号,黑云蔽日,那种情形十分可怕。一层坚硬的石壳裹在地球的表层,是由炎热的流质凝结而成的,最古老的岩石就是这样形成的,普遍叫做原生片麻岩。当时的地球本身仍然很热,估计和现在镕铁炉的内部温度差不多。空气的上层全是阴云,经常落下温度高的雨但是落到半空中就已经蒸发了。又经过很多年之后,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凝聚,变成热水流在地面上,聚成原始的湖海。与此同时狂风暴雨每时每刻地冲击着地面的岩石,使它碎做泥沙,由河流带人海中层层积起而成为沙岩和黏板岩等古老的水成岩。这种岩层积成以后,再由河流夹带沉淀积成新层由此愈积愈厚。后来因潮水涨落和火山喷发的缘故,各种岩层或破裂,或者起褶,一部分再熔再结,又因为受压迫而改变原形,终成为现在地面上各种山岭江河湖海等等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    生物起源    在有关人类的传说和记忆之前的许多生物知识,大多都是从层状岩中的生物化石和生物遗迹中推测得来的。我们在板岩、页岩、砂岩、石灰岩中,发现了大量的贝壳、骨骸、根茎、纤维、足迹、果核和爪印等;最初的暴雨洗刷而成的坑洼和最早的巨潮所留下的痕迹与它们并存。地球上生物的历史,都是通过精密地研究这些“岩石纪录”而编写出来的。在现代,这些发现已经成了一种常识。沉积岩并不是一层一层地排列整齐着,而是受到过扭曲、挤压、折叠,就好像图书馆被焚劫过后,其中的书页零乱不堪一样,因此需要花费众多学者毕生的精力,才能将那些纪录编辑整理好,让人阅读。根据当代的推测,这些岩石记录着大约16亿年的历史。地质学家们称为原生岩的,就是这些纪录中的最古老的岩石,因为在其中看不到有任何生物的痕迹。北美洲有很多裸露着的原生岩,地质学家们认为它们的厚度至少可以代表全部地质纪录8亿年的时间。现在让笔者来重申一下这一事实的深刻意义:因为尽管这些原生岩上留有许多暴雨和潮汐的遗痕,但是却没有任何生物的痕迹,所以它表明白海洋和陆地分离至今的一半时期内,地球上没有出现过任何生物。    顺着岩石纪录一步步地看下去,我们终于看到生命的痕迹出现了,并且越来越多。这个时期能看到古代生物的痕迹,地质学家们称之为古生代早期。最先留下来的生命痕迹,比较简单的低级物体占大多数,例如植物状动物的花状头和躯干,水生贝类的贝壳,海虫、海藻和甲壳类动物的遗骸和足迹。三叶虫是一种形状像蚜虫的动物是出现得最早的,它们能像蚜虫一样把身体蜷曲成球形。此后又过了大约数百万年,又出现了一种海蝎,比起以前的任何动物来,它们更显得有活力。    古代生物的缩影    这几种生物的体积都不是很大。其中体积最大的海蝎,身长还不到3米。在纪录这个时期的时候,还没有发现过任何陆地生物的痕迹——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也没有鱼类或其他的脊椎动物。这个时代所留下的生物痕迹,只是些潮汐涨落区或浅水区的生物。如果想要知道那时生物的模样,我们只需从水沟或岩穴中取一点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除了体积上的差异,我们看到的那些小贝壳、小海蝎、海藻及植虫等小生物,就很像那些曾经是生物之王的又大又笨拙的古代生物的缩影。    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古生代早期的岩石也许根本就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有关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命开端的纪录。因为,除非一种生物有骨骸或其他坚硬的部分;除非它有硬壳或重到足以能够在泥地上留下痕迹或脚印,否则它就决不能留下足够证明其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任何化石痕迹。正如在今天的世界上,仍然生存着千千万万的软体小动物,它们将来也不能给未来的地质学家留下任何痕迹一样。所以,在过去的世界里,或许也有过成千上万的这类生物,曾经生存过、繁殖过、甚至昌盛过,但都不留痕迹地消失不见了。在那被称之为“无生代”的温暖沼泽或浅海里,也许曾有过无数类似低级的、流质的、无甲壳、无骨骼的动物,以及浮在水面或生存在阳光所及的岩石和滩岸之间的大堆绿色植物。岩石无法将那时的生物生活完美地记录下来,正如银行簿不能完全记载邻居的生活一样。只有当生命进化到能分辨出骨刺、壳质、甲胄或硬茎的生物,才能留下痕迹传到后世,编人历史的纪录中。但在比上述岩石层更古老的岩石层中,也曾偶尔发现过石墨——一种分离形态的炭。有些权威专家认为,这些东西也许就是某种目前还尚未为我们所知的生物,它们通过自身剧烈的生命活动而从化合状态中分离了出来。P2-4

编辑推荐

一本优秀的历史读物当如罗素所言:“能开阔我们的想象世界,使我们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成为一个更大的宇宙的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公民而已。它就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而不是“某朝于某某年始,某某年终;某王于某某年即位,又于某某年去世”之类的堆砌,把活生生的历史简化为味同嚼蜡的“历史事件”。《图说世界历史》精选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及著名人物,以丰富的史料,精彩的故事、珍贵的图片,为您献上一幅幅文明传承、朝代更替、英雄辈出的历史画卷。本书由周成华主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说世界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