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丛书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晏飞  页数:142  字数:150000  

内容概要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丛书》旨在帮助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提高其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本丛书分“修养篇”、“立志篇”、“磨难篇”等十册,每册均以最经典、最著名、可读性最强的历史人物故事为主线,并精心构思,配以生动活泼和富于智慧的“阅读提示”及引导青少年思维发散和提升的“动脑筋”内容,寓教于乐,让读者吮吸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书籍目录


美德·信条·法宝
立身的美德
 “婴歌晏舞”智止奢
 “关西孔子”拒重金
 以俭为安一生清
 饱不忘饥霸春秋
 家无余物甘淡泊
 父清子俭传佳话
 清苦自守“独立君”
 财臣食在烧饼店.
 司马光“典地葬妻”
 皇帝苦心辨破袄‘
 买肉二斤祝母寿‘
 世人怀念”于青菜”
 “三汤巡抚”留清名
 铣积寸累建石桥
 “黄土老爷”过关卡
持家的信条
治国的法定

章节摘录

  阅读提示  一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犹如一支和谐的交响乐曲,有赖于“乐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如果每个成员都能从自己的“出色演奏”做起,并能及时、坦诚地纠正每个不和谐的“音符”,那么这个乐队一定能演奏出气势磅礴、和谐优美的伟大乐章来。这个道理,我们古代的不少仁人智士不仅多次阐述,并能够身体力行地从自己做起。  讲故事  与日月同辉的孔子曾说:“晏子谦逊有礼,机智奋勉,我愿以兄长事之。”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完晏婴的传记后感叹道:“假如晏婴现在还活着,我愿为他执鞭驾车。”晏子为什么竟使两位伟人如此折服呢?  晏子名婴,字平仲,莱州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后期齐国有名的贤相,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他节俭爱民,机智聪颖,学问渊博,能言善辩,是经邦治国、世人仰慕的“社稷之臣”。当时的齐国,国势衰微,君王堕落,民怨四起,隐患重重,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晏子以自己的才智和人格力量,力挽狂澜,演出了一幕幕光照日寰的动人史剧。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重民”思想家,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为了劝说贪图享受、不顾朝政的齐景公施惠于民,争取民众的支持,晏子或犯颜直谏,痛陈利弊;或笑谈隐喻,婉辞规劝;或为其表率,感化君臣,这些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次,景公役使大批民工,于秋收的紧张时节在长庲修筑高台。当时民工不能回家收割,一个个叫苦不迭。对此,景公不但视而不见,而且举办大型饮宴,庆祝长糜台的破土动工。晏子虽忧心忡忡,也只好奉命陪侍。待酒过三巡,晏子便即席起舞,现编现演地唱道:  岁已暮矣,而禾不获,  忽忽矣若之何?  岁已寒矣,而役不罢,  慑慑矣如之何?……  唱着唱着,晏子不禁泪如泉涌,湿透了衣襟。在场的万千民工,亦随舞落泪,哽咽不止。酒酣耳热的齐景公见此情景,也动了恻隐之心,感到此时役民建台,实在不妥。于是,当即下令,停止长庲台的修筑,遂让民工回家收割。  晏子就是这样凭借自己的才智,将一场宫廷的宴饮歌舞变成了反奢劝俭的劝喻舞。面对崇侈靡费的奢华风,晏子忧虑、慨叹、愤激,并期冀通过自身的节俭、自律去感化君主,去引导风俗,去实现其政治理想。所以,他一生固守清俭,衣食住行无不俭朴自律。下面让我们通过晏子三辞住房的这“一滴水”,来看看他是如何力行节俭的吧!  当时齐国的霸主地位虽岌岌可危,但统治阶级在横征暴敛、比奢赛阔方面却日见其盛,《左传》里就有“宫室日新,淫乐不违”的记载。可此时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齐相晏婴住的是什么房子呢?他住在一所“近市,湫隘嚣尘不可居”的旧房子里,即靠近集贸市场,整天熙熙攘攘,喧嚣不已,尘土飞扬,并且潮湿狭窄,低矮破陋。因此景公认为这与晏子的“级别”太不相称,便提出要给晏子造一所远离闹市、宽敞明亮的新宅。晏子婉言谢绝了,说能住在先人留下来的房子里,与自己的德性比已感到很奢侈了,“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能随时了解行情和民心,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