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湖北科技  作者:张新华  页数:109  

前言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转移。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加快,成效明显。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专业技能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瓶颈”所在。一方面,随着部分企业生产项目调整、生产方式转变、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管理能力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符合企业用工要求的技术工人、高级管理人员相对缺乏;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教育培训不足,文化程度偏低,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与用工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形成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局面。

内容概要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编者针对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一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教材丛书》,涉及服务类、建筑类、机械加工类、电工电子类等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50多个岗位,对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全省各有关机构要适应形式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和保护好农民朋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大力推动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新台阶。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茶艺师》,书中具体包括了:中国十大名茶、茶叶的审评及其方法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茶史篇  一、茶树的起源  二、茶的起源  三、中国茶叶简史  四、湖北茶叶简史第二章  茶类篇  一、中国十大名茶  二、湖北十大名茶  三、湖北名茶特别介绍第三章  茶技篇  一、茶树品种  二、茶树栽培  三、茶叶采摘  四、茶香的来源  五、茶叶的制作  六、茶叶的品质特征  七、茶叶的审评及其方法第四章  茶文篇  一、茶与文学艺术  二、茶诗  三、茶谚  四、茶谜  五、茶联第五章  茶艺篇  一、“茶艺”的由来  二、茶艺大有学问  三、日本茶道  四、中国茶道的四大流派  五、茶道礼法  六、茶叶饮法  七、茶艺演示  八、品茶情趣  九、名茶与水  十、名茶与茶具  十一、泡茶技术“三要素”第六章  茶事篇  一、茶与宗教  二、茶与礼俗  三、名人论茶  四、中华茶德  五、茶叶食用  六、茶叶药效  七、饮茶功效  八、科学饮茶  九、茶的妙用附录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培训机构名称、地址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茶史篇一、茶树的起源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早在3 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后。(一)茶树起源的时间与地点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古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川东、鄂西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随着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才开始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 000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7000万年历史了。“茶树原产于中国”,这一说法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了野生茶树,国外学者有人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这才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 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1m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达到67万m2左右。

编辑推荐

《茶艺师(服务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茶艺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比起一些印刷质量好的书,这本书的性价比是很不错的!
  •   感觉这本书能传递的信息不是我想要的那种。而是一些普及的茶文化知识而已。
  •   书不错,老公正在学习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