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丰子恺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中的一本,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那些曾经深深感动过孩子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人终生难忘终生受益。在今天这个传媒多元的时代,我们特别需要向广大少年儿童提倡文学阅读。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  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锁定的主要目标。  第一,《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总结。编者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中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20世纪五四新文化的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到现代性儿童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编者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典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父亲为清朝末科举人。丰子恺排行第七。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老师学图画音乐。1919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21年赴日本进修图画、音乐、外文约十个月。归国后曾担任春晖中学等校教职、开明书店编辑。1925年与匡互生等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后改名为立达学园)。1927年从弘一大师(即李叔同)皈依佛门,法名婴行。并为其寓所定名“缘缘堂”。1933年在故乡建造新“缘缘堂”,春秋在杭州别寓居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率全家避寇走大西南直至重庆。其间曾任教于桂林师范学校、浙江大学(副教授)、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所生子女七人。抗战胜利后回江南定居杭州。1948年游台湾,赴厦门。1949年赴香港举行画展后回上海定居,直至逝世。1922年开始创作漫画。1925年出版最初的画册《子恺漫画》。后陆续出版画册五十余种,包括长达45年创作完成的《护生画集》六册共450幅。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辑  少年音乐故事独揽梅花扫腊雪晚餐的转调松柏凌霜竹耐寒理法与情趣铁马与风筝律中夹钟翡翠笛巷中的美音外国姨母芒种的歌蛙鼓第二辑  少年美术故事贺年初雪花纸儿弟弟的新大衣初步喂食儿童节前夜踏青远足竹影爸爸的扇子尝试珍珠米姆妈洗浴洋蜡烛油新同学葡萄“九一八”之夜展览会落叶二渔夫壁画寄寒衣援绥游艺大会作家与作品作家相册作家手迹主要著作目录郁达夫论丰子恺

章节摘录

书摘  辽廓的大气共鸣着,风声水声伴奏着,显得这歌声异常嘹亮,异常清脆,使我听了十分爽快。半个月以来的身体疲劳,和精神的苦痛,暂时都恢复了。  半个月以前,我进城去参加运动会。闭幕后,爸爸同我去访问新从外国回来的研究音乐的姨丈。姨丈说我很有音乐的天才。于是爸爸出了二十五块钱,托他给我买一只小提琴,并且在他的书架中选了这册枯燥的乐谱,教我天天练习。当时我们听了姨丈的演奏,大家很赞叹。爸爸曾经滑稽地骗我,说姨丈娶了一位外国姨母,很会唱歌的。我也觉得这乐器的音色真同肉声一样亲切而美丽,誓愿跟他学习。为了我要进学,不能住在城里,爸爸特地请姨丈到我家小住了一个星期,指导我初步。我每天四点钟从学校回家,休息半小时,就开始拉小提琴,一直拉到五点半或六点。姨丈去后,由爸爸指导练习。练到现在,已经半个月了,弄得我身体非常疲劳,精神非常苦痛:我天天站着拉提琴,腿很酸痛:我天天用下巴夹住提琴,头颈好像受了伤。我的左手指天天在石硬的弦线上用力地按,指尖已经红肿,皮肤将破裂了。想要废止,辜负爸爸的一片好意,如何使得?他以前曾费七十块钱给我买风琴。为了我的手太小,搭不着八个键板,我的风琴练习没有正式进行。如今又费二十五块钱给我买提琴,特地邀请姨丈来家教我,自己又放弃了工作来督促我。这回倘再半途而废,如何对得起爸爸?倘再忍耐下去,实在有些吃不消了。  怪来怪去,要怪这册练习书太没道理。天天教我弹那枯燥无味的东西:不是“独揽梅,揽梅花,梅花扫……”便是:“独揽梅独,揽梅花揽,梅花扫梅……”从来没有一个好听些的乐曲给我奏。老实说,七十块钱的风琴,二十五块钱的提琴,都远不如一块钱的口琴。那小家伙我一学就会,而且给我吹的都是有兴味的小曲。凡事总要伴着有兴味,才好干下去。现在这些提琴曲“味同嚼蜡”。要我每天放学后站着嚼一个钟头蜡,如何使得!……今天的嚼蜡已经过去,且到外面散步一下。我从藤椅子里起身,对镜整理我的童子军装,带着沉重的心情走下楼去。  走到楼下,看见外婆一手提着手巾包,一手扶着拐杖,正在走进墙门来。姆妈上前去迎接她。我走近外婆面前,大喊一声“敬礼”,立正举手。外婆吓了一跳,摇了两摇,几乎摇倒在地,幸而姆妈扶得快,不曾跌跤。啊哟,我险些儿闯了祸。但最近我们校里厉行童子军训练,先生教我们见了长辈必须如此敬礼。对外婆岂可不敬?不过我自知今天因为提琴练得气闷,不免喊得太响了些。对面的若是体操先生,我原是十分恭敬的;但换了外婆,我刚才好像就是骂人或斥狗,真真对她不起!幸而姆妈善为解释,外婆置之一笑。然而她的确受了惊吓,当她走过庭院,到厅上去坐的时候,她的手一直抚摩着自己的胸膛。姆妈因此不安,用不快的眼色看我。我自知闯祸,就乘机退避。  走到门边,听见门房间里发出一种声音,咿哑咿哑,同我的小提琴声完全相似。听他所奏的曲子,委婉流丽,上耳甜津津的。这是王老伯伯的房间。难道王老伯伯也出二十五块钱买了一口提琴,而且已经学得这样进步了?我闯进门房间,看见他坐在椅子里,仰起头,架起脚,正在奏乐。他的乐器是在一个竹筒上装一根竹管和两弦线而成的,形如木匠的锯子,用左手扶着,放在膝上拉奏。看他毫不费力,而且很写意,外加奏得很好听。他见我来,摇头摆尾地拉得越是起劲了。我一把握住他的乐器,问他这叫什么,奏的是什么曲。他把弓挂在乐器头上,全部递给我,让我观玩。说道:“哥儿有一个琴,我也有一个琴。你的值二十五块钱,我的只花三毛半。这叫做‘胡琴’,我刚才拉的叫做《梅花三弄》。你看好听不好听?”  我照他的姿势坐下,也拉拉胡琴看,觉得身体很舒服,发音很容易,远胜于我的提琴,而且音色也不很坏。我想起了:这是戏文里常用的乐器,剃头司务们也常玩着的。但所谓《梅花三弄》,以前我听人在口琴上吹,觉得很不好听,为什么王老伯伯所奏的似乎动人得很呢?我问他,他笑道:“这叫做熟能生巧。我现在虽然又穷又老,年轻时也曾快活过来。那时候,我们村里一班小伙子,个个都会丝竹管弦。迎起城隍会来,我们还要一边走路,一边奏乐呢。那时拉一只《拜香调》,我现在还没有忘记。”说着就从我手中夺过胡琴去,咿哑咿哑地又拉起来。这是一种低级趣味的音乐,爸爸所称为靡靡之音的。我原感觉得不可爱,但似有一种魔力,着人如醉,不由我不听下去。听完了不知不觉地从他手里接过胡琴来,模仿着他的旋律而学习起来了。王老伯伯得了我这个知音,很是高兴,热心地来指导我。不久,我也在胡琴上学会了半曲《拜香调》,而且居然也会加花。  窗外有一个头在张望,我仔细一看,是爸爸。我犹如犯校规而被先生看见了一般,立刻还了胡琴,红着脸走出门去。爸爸没有问我什么,但说同我散步去。便拉了我的手,走到了屋后的田坂里。路旁有一块大石头,我们在石头上坐下了。  P67-70

编辑推荐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曾经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美好心灵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精选了20世纪初至今100年间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为其中的一册,收录了漫画家丰子恺的一些经典散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看着还不错,小孩还没看。
  •   书很适合少儿阅读!
  •   名家名篇选题广泛内容适合中小学阶段
  •   价格便宜量又足。一起多买了几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