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之旅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长江文艺  作者:李元洛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位优秀的作家,性情真诚则未必学养深厚,学养深厚则未必胸襟广阔,胸襟广阔则未必气质高华,古典精神和现代意识双剑合璧,则尤其难能可贵。“四美具,二难并”,这样的优秀作家在熙熙为名、攘攘为利的中国当代文坛早已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我从文二十余年,有幸认识其中一位,他就是李元洛先生。李先生具足雅士之情、才子之笔、哲人之思和豪侠之气,他的文章给我们打开了现实功利之外的另一扇门,在那扇门外,是盛唐隆宋绝胜的人文景观。《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以及《绝唱千秋》,四部皇皇大著,将千年的美丽、千年的雄奇、千年的忧伤、千年的苦痛和盘托出,对此谁又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李元洛先生独具手眼,另辟蹊径,他的散文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熔于一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合为一事,给散文这种极其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活力,不仅能使人产生真实的感动,而且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迪。细细寻绎,他的散文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质:  其一是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今人读古典诗词,多多少少都会感到隔膜,主要是情境上的隔膜、思想上的隔膜和文字上的隔膜。李元洛先生破此屏蔽的高招是溯流而上,去寻觅原始诗境的活水源头。他欲追蹑李白的诗踪,则必登庐山观其瀑;他欲访求杜甫的旧迹,则必赴巩县谒其墓;他欲解开陆游的心结,则必入沈园勘其景;他欲领悟杜牧、徐凝的诗意,则必至扬州赏其月;他欲体验苏东坡的流放生涯,则必往海南儋州拜其庐。现场感能消除层层隔膜,在作者的强力牵引下,读者亦能身临其境,仿佛穿越了横亘千古的时空隧道,与古人作一对一的心灵交流。  其二是强烈的忧患意识。沃尔特·本雅明曾对知识分子有过一语形象的描绘:“眼镜架在鼻子上,秋天装在心里。”李元洛先生不仅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而且对人类的命运满怀忧思,他的着眼点终归会落到现实上来。

内容概要

《元曲之旅》系“中国文学之旅文化大散文丛书”之一。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诗、宋词、元曲鼎足而三,有如三座风光各异的峰峦。以唐诗、宋词、元曲为散文创作的题材,并构成自成系统与系列的专著,这是作者个人的创造,也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创举。    唐诗宋词尚有其它作家的散文单篇之作,目前元曲则无人涉猎。《元曲之旅》主要以元曲中的散曲兼及杂剧为抒写对象,含英咀华,感性与理性交织,力求发掘古典的当下意义与现代价值;文采斐然,抒情与议论交融,企望为读者提供别具一格的散文文本。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有言:“一杯在手,谁不谈笑风生?”读者三书在手,亦当如是。

作者简介

  李元洛,湖南长沙人,1937年生于河南洛阳,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研究员,多所高校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已出版《诗美学》等诗学著作十种,散文集《凤凰游》、《书院清池》等多种,作品被选入百种散文选本,《月光奏鸣曲》获“第五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
  背向文坛,面向文学,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自娱或以娱人,祈望不惟提升自我,而且有益社会人生,是为生存状态与文学信念。

书籍目录

诗人的自画像小漂泊与大漂泊诗国神偷手鸣冤诉屈的恨曲与悲歌黄钟大吕浩然正气石破天惊西北与东南异数与奇迹骗你没商量财神爷与孔方兄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狼共舞生存还是毁灭臣妾与怨妇末世文人的英雄情结悲怆的豪放丧钟为谁而鸣翠袖佳人 白雪阳春异性之情与同好之谊花开三朵春兰秋菊不同时桃李东风蝴蝶梦好花行到半开时语言艺术的奇葩美如缤纷的礼花缪斯的点金术后记

章节摘录

  诗国神偷手  凡是读过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朝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读者,都知道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普救寺,也难免不对那一虽法相庄严却浪漫过风流旖旎的佛寺心向往之,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普救寺并非作家的虚构,而是实有其地呢?  在今日山西省之西南,西南边远之永济县,永济县城所在地赵伊镇西南十里名曰峨嵋原的土垣上,与潼关隔黄河而相望,一塔凌空,其旁巍峨着一座始建于齐末隋初的千年古刹,那就是名动古今的普救寺。寺前那条由长安迤逦而来经蒲津关通往北京的古驿道,见证了千年来多少大大小小的人物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多少历史兴亡的沧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对普救寺进行修复的工程人员在清理钟楼基址时,一块金代的石碣照花了他们的眼睛,也如一盏聚光灯照明了金元文学史的有关章节,那就是金代蒲州副使王仲道所作的一首七律,题为《普救寺莺莺故居》:  东风门巷日悠哉,翠袂云裾挽不回。  无据塞鸿沉信息,为谁江燕自归来?  花飞山院愁红雨,春老西厢缫绿苔。  我恐返魂窥宋玉,墙头乱眼窃怜才。  此词写于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1161)至十三年(1173)之间,何以为证?因为在王仲通诗之后,诗碣上有一段个别字迹已被岁月磨净的跋,那皋一位名叫王文蔚的官员所撰,开跋就说:“美色动人者甚多,然身后为名流所记者鲜矣”,而当年苏轼记徐州关盼盼,大定年问王仲通游普救寺以吊崔莺莺,大约都是因为苏、王均乃“风流才翰,有以相惜”。王仲道之真迹为好事者收藏,三十年后访得,“恐其字迹漶灭,故命工刻石”,时间是“泰和甲子冬至前三日”,即公元1204年,亦即金章宗完颜景泰和四年。这块记录了王仲通诗王文蔚跋而由院僧“兴德立石,吴光远刊”的诗碣,本来立于寺内,不知何时湮埋于地下而不见天日,直到几百年后又重新出土,为莺莺的故事作无声的石证有情的实证。有一年我从江南远去普救寺,手抚石碣,王仲道的诗句似乎仍有余温,但逝去的遥远岁月啊已经冰凉。  如果你也有缘远访山西的普救寺,不是像一般的游客那样只知在菩萨之前许愿烧香,而是想去重温近千年前已凉的时光,于月明之夜在墙下看张生怎样跳过墙来,听西厢边花影里莺莺心中怎么涌动“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诗句,那么舌灿莲花的导游就会一一为你指点旧迹遗踪,好像他或她当年都曾亲闻亲睹,今天只是为你提供见证人的证明辞。是的,在那个礼教森严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张生与莺莺的大胆之举是属于卫道士们斥责的“偷情”或“偷香窃玉”的了。

编辑推荐

  他具足雅士之情、才子之笔、哲人之思和豪侠之气,他的文章给我们打开了现实功利之外的另一扇门,在那扇门外,是盛唐隆宋绝胜的人文景观。他就是李元洛先生!他著有《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以及《绝唱千秋》,四部皇皇大著,将千年的美丽、千年的雄奇、千年的忧伤、千年的苦痛和盘托出,对此谁又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元曲之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元曲之旅》主要以元曲中的散曲兼及杂剧为抒写对象,含英咀华,感性与理性交织,力求发掘古典的当下意义与现代价值;文采斐然,抒情与议论交融,企望为读者提供别具一格的散文文本。
    元曲之旅》系“中国文学之旅文化大散文丛书”之一。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诗、宋词、元曲鼎足而三,有如三座风光各异的峰峦。以唐诗、宋词、元曲为散文创作的题材,并构成自成系统与系列的专著,这是作者个人的创造,也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创举。   唐诗宋词尚有其它作家的散文单篇之作,目前元曲则无人涉猎。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有言:“一杯在手,谁不谈笑风生?”读者三书在手,亦当如是。
     背向文坛,面向文学,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自娱或以娱人,祈望不惟提升自我,而且有益社会人生,是为生存状态与文学信念。
  •   书页有些泛黄,古老。看过李先生的唐诗之旅和宋词之旅,很是仰慕。中华文化岂止厚重、精彩可言。读完之后,对宋词唐诗更加欲罢不能了
  •   研究元曲的专业书籍
  •   很好的一系列书,我原有的错给朋友的孩子看,给丢了。所以重新买。我认为不仅适合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看,更适合高中生课外阅读。比之于某些流行的关于唐诗宋词的书要厚重。
  •   大师之作,精彩绝伦!
  •   书还没读,看着质量挺好,赞一个
  •   当当网,值得信赖啊。书的质量还可以
  •   厚重、典雅。
  •   这本书印刷精美,内容充实,很适合中学生看。
  •   给朋友买的,她说很值得
  •   应该值得一看的说,朋友说是一直想买的书,老是找不到机会,所以我想书本身的内容一定让人受益非浅。
  •   帮人买的还行吧
  •   不错,儿子喜欢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