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生命智慧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曲黎敏  页数:182  
Tag标签:无  

前言

序刘梦溪我与鹏程相识已有十五六年的时光,见面不少,交谈不多。好像我们之间也不必做太多的交谈。一次与陈晓林三个人一起进餐,居然彼此无话。后来忆及此事,均不以为异,反而觉得有些深永的意味。鹏程既治学,又治事,学问和事功都做得有声色,是忙人,也是闻人。海峡两岸的学界,有谁不知道龚鹏程的名字?撇开担任“陆委会”处座的几年,他应该是台湾学者中来内地次数最多的一位。不定什么时候,他就翩然地来了。研讨会论文他从来照交不误,但会议期间,却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他对按部就班的研讨,总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轮到他发表论文,也常常讲些近乎反调的即兴的话,然后就神行太保似的不见了。读了《北溟行记》,才知道这是他的惯技。会议没好好开,良辰美景、山川形胜、国宝异珍,却被他看了个够。说到底他是个不喜任何拘束的人。我也是一样,参加会议遇有不知所云、言不及义的说辞,我会坐立不安,只好一次次地去洗手间暂避。但还会回来,不敢像鹏程那样果断,见势不好,溜之乎也。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媒体批评如潮,独缺正面解读。其实这是一部极具精神追寻的影片。民间帮会飞刀门也好,捕快衙门也好,都是禁锢个体生命自由的牢笼。他们各自规定的森严的律令,不过是驱动精神麻痹者跌入报复与仇杀怪圈的锁链。章子怡饰演的小妹和金城武饰演的捕头,在蓝天白云下,在令人震颤的爱情面前觉醒了,他们选择了追求个体生命独立和自由的道路。他们愿意过像风一样的日子,共同飘到山野烂漫处。尽管对峙双方的首席或非首席执行官,最终扼杀了他们的选择,但那漫天白雪中殷红的血迹,在诉说着独立与自由在苍茫中绽放出的绚丽的色彩。不是别的,正是自由、独立和爱情的面前,布防着重重叠叠、真真假假的“十面埋伏”,敢于和能够冲破“十面埋伏”的人,就能够完成人生的超越。当然达至此种人生境界并非易事,所以《十面埋伏》把李延年的诗“北国有佳人”作为影片的主题曲,或作为背景音乐或由小妹反复吟唱。“佳人”的品质是“异世而独立”,而结句“佳人难再得”,则是全诗的点睛。试想这是多么庄严、幽眇而富于哲学意涵的题旨。比起时下那些浅薄的搞笑以及歪曲历史的戏说,不啻有天壤之别。鹏程自是难得的人才,“异世”和“独立”两种品格,他均当得。还是十多年前,一位长期旅美的既研究经济学又研究红学的学者,看到我主持的《中国文化》杂志编委中有鹏程的名字,他说这个人喜欢立异,别人这样说,他偏那样说。盖鹏程的性格,确有异乎侪辈、言必己出的特点。他为文简,视事易。揆诸中国思想史上的知行论,他类乎“知固易,行亦匪艰”的一派。为学则不专主一家,吾国固有学术的儒释道三教,均为其涉猎对象。不知者以为驳杂,然他于儒学能得其正,于道家能得其逸,于释氏能得其无相无住。他的学问过程是动态的,静中生动于他无缘,动中取静却给他以生命的欣悦。他的天性本乎自然,情感乐见自然之趣,但理性认知,却倾向于识外无境。故他单纯的内心世界,不免存有矛盾,性简每为事繁所苦,知易行易的理想,又常为人事所格。昔贤为学治事,讲求“知止”,大德智亦主定慧止观并重。鹏程辞“陆委”之处座,卸佛光之长校,北溟游走,浪迹天涯,吃狗肉,喝压酒,莫非已臻“知止”之境?去年十月七日,我与内子邀请鹏程参加北京知识界的“金秋有约”,他拈得的诗签是:“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也许可为之作谶。然鹏程终归是古之文人与今之学人的同生体,就前一层面而言,他可以仰观浮云,俯鉴流水,浸润词章,自得其乐;就后者而言,他却无法须臾忘情于政治,不能做到完全停止对社会的文化批评。他对台湾社会所持的批评态度,人所共见。客座北大访古览胜期间,大陆社会的诸般世相,也没逃过他的眼睛。百年中国文化传统流失的程度,以上一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为最甚,随着经济的腾飞发展,如今正在修补与重建的过程之中。但文化是一深层意涵,传统是一稳固形态,重建如果只停留在浅层模仿,则混淆古今、不分雅郑、荒陋不伦种种悖谬,殊难避免。故祭孔有颠倒祭品、牛尾巴猪屁股正对着孔子像的大不敬,参观世界遗产承德避暑山庄,看到街上有大红布条写着“本店新推出二嫂开苞豆腐”一类广告,推销工艺品的售货员,则一个个“背着清朝服装,见游人至,则皆唱喏”,“男人们也一句句大人万福”。而各种名堂的“学术会议”、“高峰论坛”,又如雨后春笋般争相竞办,不惜重金地“花钱买虚热闹”(红楼梦里赵嬷嬷的名言)。鹏程不禁发为感慨:“暴发大户人家的气象,总是如此的。”他敏锐地发现内地经济发展过速带来的某种隐忧,如果遇到机会我想他会坦诚建言的,只是这样的机会我们此地“永久住民”尚且乌有,他以客座来宾的身份,恐怕不易得罢。台湾的事他更念兹在兹地系念于怀。他不是逐臣,而是自我放逐,但屈贾之忧怀,他多少是有的。幸好,他会喝酒,可以化解烦忧;他能写诗,可以稍释愁怀。写到这里我才有了一点作文的感觉,不妨乘着文兴到鹏程学问与文章的“老房子”里再看看。他学问的本源是诗,为学的根基是中国诗学。他自述生平,只说自己的生命“兴于诗”,其实他的学问也“兴于诗”。他虽未因“诗”以成“礼”,却能够因“诗”以成“学”。二○○○年九月,鹏程尝以《云起楼诗》见赠,翻读数过,惊为古人之作。他的文章,也深得古人为文的脉理韵致。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诗文一科,他真的是窥见了堂奥,其文思之快,“日试万言”在他不成问题。至于驱遣文言到娴熟地步,从今而后快成绝响了。《行记》中许多篇章,都因熟练地牵引古人诗文,而倍增文笔情趣。《天寒话诗词》一篇,与吴世昌先生商榷如何解词,他步步为营,“以强凌弱”,令人忍俊不禁。但他说吴先生不懂文学,未免太过。也许在古诗文领域,他不时会有“举世无谈者”的孤独。所以当独行燕市之际,忽然得到陈兴武先生《蜗咏三章》,顿时喜形于色。陈诗确写得不错,尤其第三首:“独爱风流惜此身,行藏在我任时人。只今别访名山去,高蹈烟霞望绝尘。”诗味足,措意对景,可慰游子之心。但鹏程似更喜欢方仙桥的《海上》:“一念家山百感俱,吴江枫落渺愁予。杜根涤器甘穷死,梅福成仙定子虚。大错铸成新造国,余生留读未烧书。乾坤自此多长夜,只梦桑田见海枯。”他说每诵及此诗,也经常是“百感俱”。鹏程感兴趣的另一领域是晚清史事,我猜想他也是由诗文而喜欢同光诸老,然后由诸老之诗文再入于兴衰变幻之历史。我不知道他是否同时也受到高阳的影响,高阳的小说越写到后来越逼近历史真境,至少他和高阳应该是忘年好友,彼此切磋晚清史事的机会不会没有。《北溟行记》中谈名园、谈帝京景物诸篇,如《雄秀》、《离馆春深》,以及由八达岭长城谈到《悲伤的铁路》,多得之于鹏程这方面的学养。《行记》中这类文章,如果不是对晚清的历史与人物掌故烂熟于心,断难写出。而且不只是见景生情,寻常讲些历史故实,而是藉以发历史嬗变之感慨,寄寓深切的家国情怀。十七八年前鹏程初来大陆时,目睹中华文化命垂一线,他感到自己是个“文化遗民”,现在面对台湾有人要“去中国化”,他又感到自己成了“另一种文化遗民”。鹏程呵,鹏程!你北溟行走得好辛苦耶。时在农历乙酉上元后三日写于中国文化研究所

内容概要

《黄帝内经:生命智慧》由中国最具影响的养生专家曲黎敏所著,是她20年厚积薄发之作,也是曲黎敏经典成名之作,《黄帝内经:生命智慧》一举确立了曲黎敏中华解读《黄帝内经》第一人的不可撼动的地位。《黄帝内经》流传数千年,为中医奠基之作。曲黎敏的解读被称为史上最贴近老百姓、最通俗易懂、最风趣幽默的大智慧,她以一种大道不远人的方式既让读者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玄妙,又能掌握养生保健的实用技法。  全新改版,曲黎敏以“秉持不朽经典,泽被亿万苍生”为宏愿,更加详尽解说,从饮食起居、日升日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出发,详解人体大奥秘、生命大智慧,养生大道不远人,活到天年有秘诀。内容更充实,包装更豪华,堪称不朽经典。

作者简介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曲黎敏教授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等。
  多年来,曲黎敏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多次应邀

书籍目录

再版序 重新发现《黄帝内经》  自序 从人体的智慧感受生命的智慧  序 有思想,才更久远第一篇 中医养生观——老祖宗的神奇智慧 第一章 什么是中医  一 中医使生命长生  二 中医是对生命的“心悟”与“心法” 第二章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一 神医传奇——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二 中医看病之“望”  三 中医看病之“闻”  四 中医看病之“问”  五 中医看病之“切”  六 生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法 第三章 人生智慧与养生智慧  一 扁鹊的医术传奇与境界  二 寿限与养生  三 人生的道德修养与养生 第四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养生的四个方面  一 养性情  二 养睡眠  三 养居处  四 养房事第二篇 身体大奥秘——解读五脏六腑的身体智慧 第一章 五脏与中医意象思维  一 中医五脏和西医五脏的不同  二 什么是五行  三 人体五脏之象 第二章 《灵兰秘典论》的五脏解读  一 《灵兰秘典论》解析五脏六腑  二 心为君主之官(心是君主)  三 肺为相傅之官(肺是宰相)  四 肝为将军之官(肝是将军)  五 脾为谏议之官(肝是谏官)  六 肾为作强之官(肾是大力士)  七 膻中为君使之官(膻中是宦官) 第三章 不可轻视的六腑——六腑比五脏重要  一 五脏和六腑的区别  二 胆为中正之官(身体里的包青天)  三 胃为仓廪之官(管理谷仓)  四 小肠为受盛之官(国税局)  五 大肠为传道之官(道路运输调度)  六 三焦为决渎之官(治水)  七 膀胱为州都之官(储水) 附录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章节摘录

登泰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既是孔诞,又是中秋节。中秋该怎么过呢?我决定一个人上泰山。    下午抵泰山脚下,观岱庙,然后趋车上山。至中天门,乘索道上南天门。到了已暮霭四合,但见雄山壁立于斜阳云气中,景象苍茫。    宿在南天门风景区的管理人员宿舍中,四床一室,无厕浴。夜则与没回家的管区警察们聚餐。    饭毕,他们去巡山,我把酱牛肉裹了一包,另包了四个月饼、一壶酒,经“天街”上玉皇顶去对月独酌。四山悄立脚下,云高月亮,风寒砭骨,而兴致甚豪,乃又往碧霞祠。    此乃碧霞元君祖庙。庙门未开,我由侧壁甬道窜入,坐殿前条椅上,听道士做夜课。诵声琅琅,夹以磬铎,竟尔睡去。醒来已无人,遂出,拾阶而下。月明四照,如在水波中行。    泰山平日总嫌人多,据云某岁“五一”假期间,山巅一日涌进廿万人,饮水一杯,索价数十元,犹无处买得。 惟今日中秋,都无人迹,独行御风,真如在广寒境界。明日将再早起上观日峰,唤出太阳来。        九月二十九日又补:        泰山为五岳之尊,雄古磊,自不待述,且说也说不出。自古形容泰山之诗文,读时都觉神妙,能状山势,神理人情,曲尽形容。临景一看,才知说出者不过万分之一,感会品味,时有超出古人形容者外。古帝王以此为峻极、以此为通天之孔道、在此封禅,确实有道理。古人以泰山府掌人死后魂魄所归,也有其道理。    但泰山如今也被糟蹋了。南天门原有一庙,祀三灵侯(唐宸、葛雍、周武),后改为关帝庙,尚不失崇祀之意。现在却供东岳大帝,左右为王母娘娘、泰山老奶奶,配殿则系送子观音,你说这是什么玩意儿?    天街的明代石坊亦废。整条街修整后,白云洞、青云洞都掩在底下,几乎无法觅路前往。孔子庙,左右设招财、祈福二殿,壁悬金榜题名帐,供人祈愿,又发行升学符,一派做生意的模样。    玉皇顶更有趣。左右供太上老君、托塔天王;陪祭为太白金星、巨灵神,完全不伦不类。殿左右本有二亭,一曰望河,一曰观日,今二亭皆不存,辟为商店,卖财神、观音。    这个庙,乃明成化年间所建,如今重修,台湾人出力甚多,殿角尚存一碑记,云乃宜兰玉尊宫李炳南等先生来捐资修建的。但为何修成这个样子,实在不明白,该问问陈怡君,让她去请教李先生。我在观望时,一道人披军大衣,走过我身边,我只听到他喃喃自语:“佛不像佛,道不像道……”    名山多被整得不像样,佛头着粪,确如此一道人所感慨的。挥别这些感慨,我也由南天门走下来,经十八盘、对松山、朝阳洞、云步桥、五松亭、快活三里而抵中天门。    石阶数千级,沿途摩崖刻字与山松云泉,仍是十分可观。亦可暂消看那些乱七八糟东西的不快。不过,心中依然感到困惑:为什么古人所制都好,而今人做的,就都俗劣不堪呢?            北京雅聚 笑拈红楼诗        返北京迄今,均在“十一黄金周”假期,市容萧淡,而车站人满为患。火车站每日进出五十万人,可怕极!人皆出游矣,故吾不出,杜门养静,不亦快哉!    古代除休沐日外,甚少假期。唐元宵节有“赐”之制,春月旬休,君臣同去宴饮游玩一天。明成祖定元宵节休假十天,百官称庆。明代好几本笔记都盛称之,可见假期太少,故以十日之节为大假。古人的假日均以民俗文化意义而定,如新正、元宵、端午、中秋之类,近代自民国始,却流行因庆祝开国建朝而定为假期。    现在也不用管这么多,反正放假就是去旅游。黄金周,以消费或挣钱为主,谁也不会管是为什么放的假,只要放假就好。当然,将来若能恢复一点传统,也放元宵、端午、清明、中秋,就更好了。    假期中自然不免有些不出门远游凑热闹的人要趁机聚会。今日这一会,是刘梦溪夫妇召集的。据说上次召集是二○○一年,二十一世纪开端那一年。今日再集,虽非修禊于兰亭,倒也是群贤毕至:王蒙、汤一介、乐黛云、龚育之、孙小礼、于光远、李泽厚、孙长江、邵燕祥、沈昌文、董秀玉等。    席间谈谐戏谑,当然与台湾无异。惟可述者为:刘先生准备了一些纸片,令每人拈签。打开一看,是两句诗,全是《红楼梦》里的女郎们作的。刘先生与夫人陈祖芬,拈得的分别是:“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探春)”、“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湘云)。王蒙拈得者为:“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脚也宜盆(湘云)”。大家说:好,拈得准,果然是也宜墙脚也宜盆,文化部长做得,现在靠边站也无妨。严家炎先生拈得“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湘云),大家说:更好,严先生刚买了别墅,果然是贵比黄金的。如是等等。沈昌文拈得“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黛玉),董秀玉拈得“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胧”(湘云),最被大家说笑。王蒙云将写一小说,男主角名沈秋心,女主角名董暗香,以绍《花月痕》以降鸳鸯蝴蝶派小说之绪。    至于我,则是黛玉:“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刘先生说:太好了,老弟不慕仙班而赋归去来,隐居求志,圣人之事也。我说:岂敢,于光远先生那一联更好:“明岁秋分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探春),恰好作为今年这一会的结尾词。    此秋间北京雅聚之一斑也。然若非座中诸君多娴《红楼》也玩不成。故录此以见人文。    |二○○四年十月十四日|                   旅行者的美德        今日在《联合报·联合副刊》发表一文:        荷兰的作家赛斯·诺特博姆 (Cees Nooteboom) 在《西班牙星光之路》中谈到他旅行在西班牙与葡萄牙交界处一小镇时,偶然听到服务生提起“蜥蜴”一词,立刻警觉了起来,连忙向老板打听。获知他们果然有卖蜥蜴餐,而且还不是小鬣蜥蜴。他马上要了一客来品尝,且在该书立了一个小节,题目就叫“蜥蜴晚餐”。     此君乃欧洲文学奖得主、荷兰康士坦丁文学终身成就奖得主。此举则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杰出旅行文学家所具有的敏感。    旅行者,需要许多条件。条件之一,就是须有一副好脾胃。    常见旅人出门,肠胃便患起思乡病,须得到处找家乡味或与家乡相似的餐饮来吃,否则肠胃就要拉警报、搞暴动。某些人纵使不如此,对于平日不经见、不常吃的东西,大抵也尽量避着。非万不得已,不肯尝试。偶或试之,亦总是攒眉、捏鼻、咂舌、缩肩地浅尝轻啜便罢。如吞毒药,如上刀山,临险履冰,不胜痛苦之状。又或者,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反正人生至此,说不得,只好吃它一番。但却是暂求果腹,不能消受其滋味也。如此旅行,虽然一路或许饱饫了眼福,可实在是痛苦,等于受罪。    偏偏异乡之恼人处,就是奇奇怪怪的吃食特别多。如元朝方回的诗说:“秀州城外鸦馄饨。”这鸦馄饨,是没孵成的卵。因已有雏鸦在里面,将之取出镊去细毛,洗净烹煮而成,味极美。据朱彝尊《鸳鸯湖棹歌》说:“鸦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知此物乃某些地方一般居民常食的小吃,但我估计就有许多台湾人未必敢尝试。推而广之,各地腌、酱、卤、渍、泡、浸、腐、臭的各色名物,奇形怪味,亦辄令人不敢向迩,且要暗自诧怪:为何这些地方竟有这些人,偏要来逐臭嗜痂?而又对自己自怨自艾:为啥子要到这种鬼地方来活受罪,吃这种难吃恶心的鬼东西?    对了,就是恶心。旅人常患的,其实不是肠胃病,而是心病。心中嫌厌那些异乡怪味,也疑虑着那些没吃过的物事,且疑、且惧、且惊、且厌。于是看着难受,吃着可怕,喉头一紧,胃一抽搐,可能就立刻哇吐了出来。纵或终于勉强没吐,恶心作呕之感,也仍然要盘萦在心头。    况且还有不少人心中别有一把戒尺,或禁止自己吃荤、或禁止自己吃腥、或不吃鱼,或不吃介,或两只脚的不准自己吃,或会飞的也不能吃。种种戒律,在心上悬着刀尺,那就更无缘享受旅途中的美味了。    就算对饮食没有禁忌,不至于坚壁清野,峻斥一切;大多数人也只是逆来顺受型的,不会专心致意去“发现”异馔。要把异乡那些我们原本不知道有而且还能吃的东西找出来,需要有发现者的眼光和机缘好运气。要对这件事抱持着高度的敏感,以及亟欲一尝、冒险探询味蕾之神秘的心情。这种眼光和兴致,与老饕并不相同,但却是一名优秀或称职的旅人所应当具备的条件。    要知道,一地水土一方人。每个地方的饮食,必与该地之地气、风土、人情、世态相符应。不能亲近该地的饮食,实际上就绝不能亲近那个地方那个社会,更不能懂它理解它。那个地方越特别的饮食,越能显示那个地方的气质。    就像诺特博姆“发现”了那个小镇餐厅有蜥蜴可吃,而这尾蜥蜴,拌在一盘碎西红柿中,配上百里香、迷迭香,那不就是西班牙的气质吗?诺特博姆形容西班牙是“混乱的、粗野的、自我中心的、残酷的。行过之处,永无止境的惊叹”。这种气质,斗牛,或西班牙舞娘的舞蹈,都足以显示,但都不够;只有那一股迷迭香混杂着蜥蜴肉味刺窜入脑时,你才能懂得什么叫做西班牙。无怪乎他要刻意记述这一餐了。    我们每想起一个地方,总会想起那里某一种或某几种吃食,想起某一餐,道理即是如此。食物的气味、用餐时的气氛、店家的风情、一同用餐者的神态和声语,整体激扰着我们的神经,在脑子里浮漾出一幅特异的地图,标示着那一个无可替代的地点。    像池田利子文《吃定意大利》就选了四十二事,写成“挑逗味蕾的美食地图”。苏珊·罗德苏格·韩特《二○年代:颓废的巴黎盛宴》则借当时文人聚会饮宴、食谱及其故事背景来勾勒那个时代。旅行者,不论是空间的旅行,抑或进入时光隧道,都须对沿途所见食物食事,像风景名胜一般感兴趣才是。    我称不上是个旅行家,但萍踪佚旅,漂泊久惯。宿在不知名的旅楼,吃着说不上名堂的食物,乃是常有之事。腹笥渐宽,撑柱肚肠的,都非书卷,而是脔肥腻脂与异卉奇珍。我不敢挑食,因而时要尝鲜。未必是新鲜美味之鲜,也可能是鲜少鲜奇之鲜。鲜奇者不一定是鲜美,故又时多惊异。什么,这也能吃吗?这东西是这样吃的吗?吃了会怎么样啊?    但我通常总想如诺特博姆尝蜥蜴般,去试试当地人的饮食,旨不在知味,而是想借此更了解那个地方。    可是,我也发现,人们对此等旅行者的好品德,并不尊敬。或者说,人基本上是个拘墟者。拘墟之见,之一是对远方异地的人,充满猜疑;之二则是对异地的饮食习惯不满,对口味不拘墟者也不满。    例如平常说到吃,大家总是嘲笑广东人,说老广两只脚的除了凳子不吃,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此外什么都吃。SARS肆虐期间,广东人之嗜食野味也因此竟成了罪状。万方有罪,罪在老广,千夫所指,居然没审判定谳就被稀里糊涂地禁售禁食了一番,迄今仍未完全解禁。    其实这恐怕是北方人对南方人一贯的偏见作祟,借此机会便发作了起来,与SARS大约无甚直接之关系。清朝王侃《江州笔谈》不是说吗:“北人笑南人口馋,无论何虫,随意命名即取啖之。”现在,你看,果然就吃出毛病了吧,嘿嘿,咎由自取了吧!还不赶快停止?禁令出于北京,似乎就显现着这么一副口吻。    由北方观点来看,闽粤人确实吃得太宽,也吃得可怕。明朝谢肇《五杂俎》卷九论南人口味时说:“南人口食可谓不择之甚。岭南蚁卵蚺蛇皆为珍膳。水鸡虾蟆其实一类。闽有龙虱者,飞来田中,与灶虫分毫无别。又有土笋者,全类蚯蚓。扩而充之,天下殆无不可食之物。”跟王侃的讲法差不多,都是在说闽粤人吃得太杂。    可是,谢肇自己是福建人,他立刻就自觉到这样的说法也不见得公允。因为北方人同样有令南方人感到难以消受的食物。所以他说:“燕齐之人食蝎及蝗。余行部至安丘,一门人家取草虫有子者,炸黄色入馔。余诧之,归语从吏。云此中珍品也,名蛐子,缙绅中尤雅嗜之。然余终不敢食也。则蛮方有食毛虫蜜唧者又何足怪?”    这个辩护很有趣,足见南方人北方人半斤八两。某些东西,北方人看着害怕,不敢吃,那是因为北方原本不产那些物品,故自古以来无人吃食。乍见南蛮竟然啖咀此等恶心异物,不免诧怪失色。南方人吃这吃那,碰上北方的蛐子蝎子,也一般惊疑不定,难以下箸。    可是,往往就是那令远方来的人无法欣赏的东西,才最足以代表那个地方的特色。在北京,只知吃烤鸭涮羊肉的人,是不能懂北京的,须得也去炸蛐子或炸几尾蝎子来吃吃。现在,这些东西,跟老北京人喝豆汁一样,也稀罕少见了,未必买得着。成为现代化都会城市后,北京的饮馔口味,五方荟萃,而越来越向中间一般化靠拢,这些老传统吃食自然日渐凋零,少人问津。却也不是吃不着。多半只是因旅人游客不甚晓得,或晓得而不敢品尝,所以少人卖了。若碰上,炸蝎子可是有炸蜂蛹般的美味呢!    林语堂先生一九六一年在美国出版过一册《辉煌的北京》(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二○○三年才见译本。于北京之吃食,誉为“正宗”。但所介绍的,仅有东兴楼的芙蓉鸭片、正阳楼的蟹与烤羊肉、西门沙锅居的猪肉、顺治门外便宜坊的烤鸭,此不足以知北京也。    |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饮酒好色对        前游醉翁亭,谈到僧人建亭俾予太守与宾客纵酒,或疑其为一时偶然之事,不可据以为典要。余曰:不然,僧家多能酒,前论书法,怀素之草书,即恃酒力。名僧大德,辄能啖肉饮酒,否则济公无人拜矣。即不能饮,僧家亦辄善能助人饮,梁章钜《两般秋雨随笔》卷二《品酒》一篇,述平生饮酒最佳者为光寺致虚所酿。僧言:“老僧盖少知酿法,而又喜谈‘米汁禅’,此盖自奉而外,藏以待客者。”梁氏与之对酌毕,又乞一壶返,叹赏欲绝,以为九日口香,后二十年犹念念不忘,举为平生所尝第一好酒。其酒想必甚好,僧亦韵人,“米汁禅”之名尤可喜。徐时作《闲居偶录》谓康熙时人称沧州有三绝:“酒味甚佳、河中鲤鱼肥美无比、董尼姑善谈兼有姿色,故有三绝之称”(卷四),董尼姑想亦善饮,否则对谈时便仅能嚼菜根,而无从品味三绝了。此类僧家典故至多,惜今人不学,闻僧饮或助人饮则大惊小怪。    友人笑道:“这是老兄贪杯,故征引一堆破戒衲子以为借口罢了!”我亦笑,说:“非也。酒国英雄甚多,我不敢逐鹿天下。从前南社诗人,周云号称酒痴,顾悼秋号称神州酒帝,曾编《酒国点将录》,朱剑芒又作《海上新酒国点将录》,我无此气魄,亦不敢论次英雄。且性无酒瘾,其实也喝得少,只是见人与酒为雠,要戒之禁之,自不饮酒,便诋酒徒为劣薄小人,看得令人不爽,遂故意要来犯忌讳,相狎戏而已。”    友人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酒人多豁朗,狎戏无妨;不饮酒者,多刻忮,褊狭谨愿,是开得玩笑的吗?你刺得人家痛了,人家少不得打你一棍子,你这不是活该?”我说:“庄子曰:‘酒醉者神全’,掉下车来尚且不伤,挨一两棍算得什么事?老兄作此论,尚识酒趣也乎?”    友人说:“你不是儒家吗?怎么说起酒话来?”我道:“我正是儒家,所以才如此说。孔老夫子乃是酒圣,所谓‘唯酒无量’‘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非酒鬼刘伶辈所能望其项背,我学圣人,亦惟此庶几!人或以为被不被酒困,是天生酒量使然,不知圣学功夫即在于此。阳明论学,曾说:‘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性,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见美色即好之,这是天生的良知;知即好之,便是知行合一,阳明屡以此说明其良知教,因为如此说最直截明白。同理,见美酒即知好之,也是天理良知。不致良知,反而去禁遏之,就昧天理、欺心了。可是,见美色美酒而好之以后,一心在酒色上,那又不对了。因此阳明说:‘饮酒便一心在饮酒上,好色便一心在好色上,却是逐物,成甚居敬工夫?’心若逐物不返,就会为物所役,孔子说人被酒所困,就是这种情况。好美色美酒,而不为酒色所困,才是循天理之居敬工夫。孔子之所以为酒圣,其理在此。阳明学之精义亦在此。近世新儒家好谈阳明,说解万端,却不甚懂得好色饮酒之道,所以终不近阳明。古来又或疑阳明为禅学,其实好色饮酒即是儒佛之分际。儒以此见天理流行、良知朗现,佛教却以此为戒律。幸而佛教入中土后,多有改革,晓事者亦不甚拘,故有上述僧家饮酿等韵事可说,此即可见儒佛之会通也。社会上看僧人,固亦敬其守律,实更爱其饮酒见性情,曾灿《石濂上人诗序》说:‘观其剧饮大呼,狂歌裂眦之日,淋漓下笔,旁若无人,此其志岂小哉?’(《六松堂文集》卷十二)即属此类。”    友人嗤之:“你会强辩,此乃偏执狂之特长,我不跟你争。喝酒嘛,也许你说得对,僧人也可藉此悟道,或以此会通儒佛,可是好色呢?好色也可如饮酒般被允许吗?”    “为何不可呢?天主教禁色,新教改革就解了禁。佛教原以出家众为僧团,日本佛教就多娶妻生子者。娶妻生子之后,仍是佛教,仍是和尚,其景况仿佛天主教之变革。娶妻的,是否就不如守戒的?谁也不敢如此说。正如神父未必就比牧师高明,吃肉的喇嘛也未必就劣于吃菜的汉僧。一来得不得道,实与忍受痛苦的程度无关,二来由色悟空也没什么不可以。贾宝玉不就是因情悟道吗?世有酒僧,自然也有情僧。”    友人哈哈大笑,说幸而你没去做和尚,否则花和尚鲁智深证道之后,又添一桩公案,佛门从此不清净矣!且你扯了半天,辜负此大好春光。冰泮雪融,正是饮酒之时,吾兄口水太多,学问太大,非酒人正宗,何不径去饮酒?    我说:“我不中你圈套!日醉沉曲,岂不坐实了酒徒之名?何况我今日得要陪女儿做饭吃。说佛说儒,其实都是空言戏论,老妻小女准我喝才能喝的人,谈饮酒,不是跟画饼充饥一样吗?今天女儿命我勿乱跑,得在家中吃,故不能陪你浪荡了。”说得他悚然一惊,也匆匆告别返家。    此为今日闲事。明赴国际儒联演讲,就讲饮酒好色吧!“国科会”研究案申请四件,送来审查,已看毕,均寄返,无当意者。    |二○○五年三月十八日|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生命智慧》编辑推荐:1.全新改版:曲黎敏倾心修订,增改30%的内容,增添日常实用、简单易行的养生大法;2.解读《黄帝内经》的所有著作中,最经典、最睿智、最有读者缘的首选大作;3.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同系列曲黎敏《黄帝内经•胎育智慧》节目同期三轮热播,强力造势;4.内容经典,通俗易懂;包装豪华,经典大气;价格底限,收藏首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帝内经·生命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说道养生,不少人会想到本作者。为什么呢?个人觉得原因如下:如同电视中某些演员一样,不管剧情如何,角色如何,先混个脸熟。觉得作者也有这个嫌疑,先从上电视开始,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等到能创造眼球经济的时候,再出些书。本书提到皇帝内经,觉得纯属噱头。皇帝内经博大精深,又怎么能在不到200页里解释清楚?个人觉得作者对皇帝内经的探讨比较肤浅。
  •   很好的东东,看看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看到差评,但觉得不能偏激,毕竟这不是医学专科书籍
  •   收到了,书皮竟然是烂的!!!!严重影响我阅读的情绪!!不知道是不是物流的问题,还是发货就给我发了本烂的!
  •   非常实用的书,昨天一到货,晚上就一口气看了一半!
  •   书很好印刷可以,内容也可以。
  •   内容很好,世养身的好书
  •   曲黎敏教授的书,写得深入浅出,特别易懂,阅后发人深省,很值得一读。
  •   从喜欢看她的讲课视频到喜欢她的书
  •   不错好书,价格也实惠。
  •   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养生智慧
  •   非常不错的内容,装帧精美,买来送人挺好的
  •   没看,不过听说很好。
  •   纸质好。喜欢曲老师的书。
  •   刚拿到手 ,还没有细看,不过翻了翻感觉是质量不错,应该是正版的吧!!
  •   我蛮喜欢的一本书,能学到一些实用的养生知识。
  •   养生智慧
  •   便宜好用下次还买
  •   好书,值得一读,开卷有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