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林肯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比尔・奥瑞利,马丁・杜加德 著,张建伟,彭秋实 译  页数:290  字数:24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个男人的生命还有六个月,他显得非常焦灼。就如他每天无数次皱眉那样,此时的他,眉头紧锁地走出了即将建成的国会大厦。他很累,筋疲力尽,已经到了近乎麻木的地步了。这个男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五万群众冒着倾盆大雨,站在没及脚踝的泥浆中,观看亚伯拉罕。林肯宣誓就职,开始他的第二任期。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刚刚激动地发表了一通贬低南方的过激言论。此番言论发表后,人群立即就骚动起来了,人们为约翰逊的失态感到尴尬。  因此,当林肯踏上演讲台,发出要求南北统一的强烈呼吁时,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说所传达的信息,就显得愈发振奋人心。“我们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人都抱有善心,对上帝使我们认识的正义无限坚定。让我们努力完成我们正在进行的任务:医治战争给国家造成的创伤,关心战死的烈士和他们的遗属,尽我们所能为我国和全世界争取并维护正义和持久的和平。”总统谦卑地说道。  ……

内容概要

  这本书重述了一系列美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事件,它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历史是怎么被一个杀手永久性改变的。1865年春,在经历了一系列越来越惨烈的战斗之后,血腥的美国内战终于宣告结束了。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给了战败投降的南方军最为宽大儒的政策。此举旨在实现他长久以来的梦想——治愈国家的创伤,将四分五的美国重新团结起来。但如此优待的做法并没有让布斯及其团伙放弃刺杀林肯的阴谋。

作者简介

  比尔·奥瑞利
  “奥·瑞利报道”的新闻主播。这档节目是美国目前评价最高的有线电视新闻节目。同时他还在报纸上开设了专栏。他也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他也是被谈论最多的时事评论员。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总决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二部分 死亡之日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三部分 漫长的耶稣受难日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章节摘录

  林肯头上的那个弹孔,很快又被凝血堵住了。这一堵,颅内的压力就开始增大。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林肯突然感到很不舒服。因此,尽管周围十分混乱,利尔医生还是要求抬着林肯的那几名士兵放慢脚步,走几步就停一下。利尔医生趁着停下来的间隙,伸出食指去拨开弹孑L上的凝血,好让里面的血液流出来,这样就可以释放林肯颅内的压力。  费了好大劲,他们才抬着林肯走到剧院的一楼大厅。但下一步去哪里呢?谁也不知道。直到这时,士兵们中才有人发现,楼上包厢里有块木板,正好可以用来当作担架。那块木板长七英尺,厚三英寸,平时这块木板被用来分隔总统包厢,把总统包厢分隔成两间小包厢。于是大家把包厢里的木板抬了下来,将林肯放到木板上。  利尔医生和另外两名医生决定,把林肯抬到剧院隔壁的酒馆里。于是先派了一名士兵去酒馆里通报一下。但是那名士兵很快就回来了,他告诉大家,那家酒馆的主人不允许林肯入内。而且他也是出于好意,是为林肯着想才做出这个决定的。酒馆的主人彼得是名爱国人士,他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服役二十五年。彼得也得知了今晚的一切乱象,但他头脑依然很清醒,考虑问题也比较深刻。他知道这是件大事,对历史影响深远,于是告诉那名士兵:“千万不能让林肯进入酒馆里。否则的话,人们会说,堂堂的美国总统,居然是死在酒吧里的。这会对总统和整个国家的声誉都造成不良影响。”  酒吧不行,那把林肯抬到哪里去呢?  利尔医生叫大家抬起林肯,打算抬到街对面的房子里。福特剧院的门口早已是人山人海,很难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但现在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找到一个既温暖又干净的地方,把林肯安顿好。林肯躺在木板上,被抬出了剧院。剧院外面是茫茫的夜色,又湿又冷,有人举着火把照路。而林肯的马车,就停在不远的地方。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我希望我的书都写得像《刺杀林肯》一样生动、优美、扣人心弦。作为一名前步兵军官,书中有关美国南北战争场景的描写让我感觉到历历在目,仿佛自己早已置身其中。林肯遇刺的惨剧改变了美国历史的进程。只有当你读过了《刺杀林肯》,你才能说得上是对这一段历史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因为此书,作者比尔·奥瑞利在诸多光鲜亮丽的头衔之外又多了一项——历史学家。  ——尼尔森·德米勒 畅销书《狮子与黄金海岸》的作者    《刺杀林肯》是一部异常精彩的历史惊悚小说。作者比尔·奥瑞利重述了1865春林肯遇刺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极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他的叙述是如此生动逼真、动人心魄,以至于你会觉得自己已经成功地穿越到林肯遇刺之夜的华盛顿市大街上。这是一本非常棒的消遣读物,保证让你拿得起放不下。  ——文斯·弗林 《美国刺客》的作者

编辑推荐

  电视名嘴、《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No.1 比尔·奥瑞利,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好菜坞巨星汤姆·汉克斯震撼推出同名纪录大片,揭示《刺杀林肯》背后惊心动魄的历史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刺杀林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在我的印象中,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他最大的成就是促进进了美国南北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他是农民的而在,母亲早亡,他有一个善良的继母,家境贫寒的他十分好学,通过自学她成了一名律师,最终走向仕途,实现了他的抱负。他是被人暗杀而亡的。除了这些,我对林肯的了解甚少。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林肯的了解也是大致如此吧?林肯遇刺前的最后日子是怎样的?他遇刺后又发生了哪些事?刺杀他的约翰?维尔克斯?布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具体的细节我们更是无从知晓。前段时间关注了电影《林肯》,使我更加迫切的想了解关于林肯的更多事情,于是我读了这本书——《刺杀林肯》。正如书的副标题——改变美国历史的惊天谋杀。一个普通人的生死似乎对历史无关紧要,但林肯的死的确对美国历史的改变有一定影响,虽然这些我们都无从验证了。
    我觉得《刺杀林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内容丰富,细节突出,有一种还原历史的感觉,写出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读来有些身临其境的感觉。南北战争结束时狂欢的人群;人们庆祝胜利时布斯愤怒的心情;布斯组织同伴计划暗杀林肯的小细节等等都写得十分细致。一口气读下来,真是有些畅快淋漓、大快朵颐的感觉,用一个词代替,那就是——痛快。没有一本书让人有这种感觉。日记体的形式,让我们一天天接近林肯的死亡时刻,越读越有紧张感、紧迫感。虽然我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读到那里时心跳还是不由自主地快了起来。尤其是第三部分——漫长的耶稣受难日,用多达二十一章的内容,以时间段为分界写了林肯的最后一天。读后让人对林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我很佩服本书的两位作者——比尔?奥瑞利和马丁?杜加德。比尔?奥瑞利是一名新闻主播,他主持的“奥?瑞利报道”这档节目很受欢迎,还是被谈论最多的评论员。马丁?杜加德擅长写历史类图书,他是多部《纽约时报》历史类畅销书的作者。在他们二人的联手下,让我们读到了更多的历史细节,还原了一个更清晰的历史。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好恶而停止转动。就像林肯在演讲时布斯的想法:他宁愿死也不愿意看到将来有一天一个黑人也可以当选为美国总统。事实上奥巴马作为一名黑种人已经当上了总统,而且已经连任。也许,林肯如果生在当今时代,在现在如此高超的医疗技术下,他可能被救活;如果布斯暗杀失败,林肯必定施展出他更多的抱负。但是这些假设都在布斯的枪声中而改变了,留下的只是我们无数的假想。
  •   当我们回眸历史,发现不论是曾经影响或改变世界多么伟大的历史时刻,有时看起来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瞬间而已。而若回溯到那一个时刻,不论是发生在当事人身上,还是周遭,即便一个在当时只有一瞬照面的路人,都是多么风波诡谲,永生难忘的经历。
    亚伯拉罕?林肯,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其盛名甚至不下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出身贫寒的林肯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杰出的政治家,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也是第一位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在其总统任内,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就在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不幸遇刺身亡。
    林肯遇刺的故事历来已有许多众说纷纭的版本,各家从不同视角演绎了各自的精彩推演。《刺杀林肯》的作者比尔?奥瑞利和马丁?杜加德通过搜集各种史料,为读者抽丝剥茧地还原重塑了那一段惊险的暗杀历史。
    《刺杀林肯》从南北战争叙起,这是很有必要的。南北战争起因、过程和结局都与林肯的被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就任总统初期,林肯为避免国家分裂与战乱,曾试图以和平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但随着战争的深入,林肯真正的认识到,要想真正废除奴隶制,就必须要流血牺牲,和平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场由南方叛乱武装首先向北方挑起的战争,一步步推动了拥护南方政府的蓄奴主义者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对林肯的愤恨。
    书中以大量的篇幅,极细致的笔触,一方面从林肯的角度出发,叙述了这位坚定而辛劳的总统自南北战争后期,到被刺杀的每一天,尤其是4月14日当天每一刻发生在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心理变化;另一方面从刺杀者布斯的角度出发,描写了同一个时间段内,这位自大狂妄的凶徒,如何精心联系、策划从绑架转为枪杀林肯的滔天阴谋。老实讲,真的是太详细了,出场的人物(包括路人甲)之多有点让我头晕,内容细致到不放过每一个细枝末节,每一分钟的转折,让早知道结局又急性子的我读得心急如焚,恨不得一目二十行。所以说,回望历史看似一瞬之事,却原来可以刨出当下发生在当事人身上的这么多这么多的“花絮”和内幕,甚至连林肯身边的两个警卫员,都可以讲出一两段出人意料的故事来。
    历史对林肯、布斯功过早有定论,在这我也就不再重复讨论了,毕竟只是喜爱读史,却不曾深入研究,结论也跑不出那个大框框去。只一心渴盼再多读一些还原历史真相,有说服力的书,补充补充自己贫乏的大脑。
  •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总统之一,关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出身卑微,大器晚成,更为诡异的是,在他一生追求即将达成的时候却被人杀害。
       为了破解这些谜团,我拜读了比尔?奥瑞利和马丁?杜加德 撰写的《刺杀林肯》一书,和以往接触的伟人传记不同,《刺杀林肯》一书更多的深入刻画了那个时代所有人物特别是林肯的内心世界,没有浮夸的赞美和拔高辞藻。这个来自伊利诺伊州的乡下佬似乎并没有任何不凡之处,如果硬说有的话,那就是他内向忧郁的性格和诗人一般的气质。按照我们长久以往的观念来看忧郁性格和诗人气质并不是一位伟大的总统所应该具备的品质。甚至以普通人的标准而言林肯也并不算是优秀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乡下佬却成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远的丰碑,永世长存!
       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这本书中在林肯身上找到自己的身影。诚然,我绝非是说平凡人也能取得成就林肯一样的丰功伟绩。我想说的是,林肯也是一位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在他复杂的性情中我们的确时常能捕捉到与自己的相同之处、找到自己的身影吧……
      一直觉得林肯是以自己的悲剧人生换来了全体美国民众的福祉。母亲的去世让儿时的林肯过早的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这个打击似乎也给他幼时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心底种下了内向忧郁的种子。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林肯依然成长为了一名健壮青年。并因坦诚与友善而得到“真诚的亚伯拉罕”这样的称号,也是在这时他遇到了自己的终身挚爱未婚妻——安娜小姐。看到这个年轻人正一步步从阴霾中走出来准备迎接新生活,谁能不为他高兴呢?正当林肯为即将到来的幸福生活松一口气时,噩梦却再一次包围了他。一场瘟疫夺走了他一生的挚爱,为此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最沮丧的时候,据他说:“我身上连一把刀都不敢携带,我真怕一时想不开。”
       纵观一生,诸如此类的痛苦伴随了林肯的一生:糟糕的婚姻、中年丧子之痛、朋友的背叛、国会内阁同僚的质疑、日夜折磨的4年内战……一路走来,林肯都是独自应对这一切的。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才能挺过这一道道难关,并且带领一个民族走向团结?最后,当他开始为民众所景仰时,一个自认为布鲁吐斯式的狂热人物用一颗子弹结束了林肯的一生。
      单从个人角度而言,林肯的一生简直糟糕透顶,他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可也正是因为这些痛苦与磨难,才锻造了他愈发坚强的人格,成就了他的伟岸。林肯从内心的痛苦中得到了某种力量支撑着他一路前行去完成属于他的使命!无疑,美国民众也因此得到了恩惠与幸福。
       那么林肯的使命是什么呢?那就是完成父辈们未尽的使命——废除父辈们不敢触及的奴隶制,履行《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庄重誓言,将美国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而引发的分裂中解救出来!当他完成这一切后,生命便戛然而止了……
      合上书页后,我更愿意相信林肯真正的伟大源泉,是他历经磨难所得来的崇高品质:正直、真诚、善良、博爱、责任感、坚强、勇敢……或许还有内向忧郁的作用,谁能确定这伟大没有它们的一份功劳呢?不为你是美国总统,而为你的苦难遭遇,你的坚强勇敢和你的高尚人格,向你致敬!
  •   非常赶巧的是,刚刚结束的这届奥斯卡影帝就是电影《林肯》的男主角,其实还没来得及看那个电影,正好先收到了这本《刺杀林肯》,那最好的当然就是从书本当中获取一些知识背景。对于林肯这位美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总统,很多人可能对他的印象停留在被刺杀上,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遭受政治暗杀的总统,这本书是作者比尔?奥瑞利和马丁?杜加德对林肯那段历史资料进行充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力求为读者还原一份真实的林肯被刺杀报告,从林肯为美国所作出的贡献,到刺杀者布斯如何精心布局设计想要置林肯于死地的过程都详细的描写出来,让人觉得是在读一份调查报告,又不单单是一份由数据和事实堆砌来的调查报告,其中还包含了对林肯这位伟大的人的由衷敬佩的情绪的宣泄。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在原本一知半解的表层了解的基础上更深一步的去探寻林肯被刺杀的那个事件。
    我们都知道林肯是美国史上备受尊敬的一任总统,他是美国政界第一位共和党总统,他在任期间致力于废除奴隶制度,期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美国著名的南北战争,林肯代表北方击退了试图分裂美国的南方势力,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这种成就可谓是举世瞩目的。可是正是由于他在废除奴隶制度上面的措施和努力激怒了旧的南方庄园势力,以刺杀者布斯为代表的南方坚持奴隶制度的势力筹划要对林肯实行武力行动,先是想要绑架林肯然后决定刺杀行动。我们甚至可以从行文间感受到布斯即将进行刺杀的兴奋感,因为林肯触及到了他们的固有利益,使他们失去了原本对于奴隶的天然的所有权,他们将所有的愤怒和异端都指向了林肯,从而造成了四月十四日那场世界震惊的刺杀林肯事件。
    历史并没有因为林肯被刺杀而停止往前行进的步伐,但是林肯这样一位受人敬仰、在任期间成绩斐然的美国总统以这样被刺杀的方式离开美国政坛却是让人措手不及、及其震惊的。即使放到现在我们似乎也能够感受到当时的那种对于美国的震荡。对于这段历史,结果已经明确,只是结果背后的那些历史依然众说纷纭,这本书在纪实性上还是可信度非常高的。
  •   “啊,船长,我的船长!我们艰苦的航程已经终结,
    这只船渡过了一切风险,我们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
    港口在望,我听见钟声在响,人们都在欢呼,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它显得威严而英武。
    可是,啊,心啊!心啊!心啊!
    啊,鲜红的血液长流,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这节诗句是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为纪念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美国内战结束后不久不幸遇刺身亡所作诗《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中的第一节。全诗共三节,气势恢宏却又悲壮,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总统林肯的无限敬仰及悲痛之情。
    说到“吟游诗人”惠特曼,顺便提提《草叶集》,这是我很喜欢的几部诗集之一。诗集取名来源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中仿佛弥漫着清新的芳草之香,令人阅之顿时心旷神怡,异常畅快。
    在《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中,惠特曼把美国比喻成一艘船,诗中的船长指的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简直如雷贯耳。
    在《刺杀林肯》一书中,真实再现了伟人林肯为实现美国重新统一的所思所想所为,他说,“分裂的房子必不能持久,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政府绝不能持久。我不希望联盟解体,正如我不希望房子垮掉,所以我的确希望不再分裂。国家将采取一个制度,非此即彼。”
    书中第一句话是这样的,“这个男人的生命还有六个月,他显得非常焦灼。”
    开篇就向我们强调了一个人所剩下的生命时间,即使我们一早便知道林肯被刺而亡的不幸结局,仍不免扼腕痛惜,脑中的问句是,“怎么就那么悲惨呢,好人怎么就没好报?”好人林肯一生忧国忧民,他不知道他的生命长度快要到尾了,他那时的脑中就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南北统一,让人民过上自由美好的生活,不要再受苦受难了,因此他才”显得非常焦灼“。林肯一直强烈呼吁南北统一,尽力治愈内战给美国造成的创伤,为此不停奔波。
    ”林肯是块政治家的料,政治家是很少有机会成为战无不胜的打仗英雄的“,第七章的开头是如此描述林肯的。书的前面详细叙述了南北战场的情况,以南北两大领头将军的对战来展现战场的凶险,士兵将领的英勇计谋,其中夹杂林肯对此的忧虑和期盼,还有记述了那些不希望北方打胜仗的家伙的心理活动及准备筹谋的阴谋。后来就是北方终于赢了,南北重新连在一起,林肯终如愿如偿,然而那些坏家伙却愈加愤怒,简直是心理变态了,”对林肯与北方怀有一种病态的仇恨“,这些阴谋家中以布斯为最,于加快了他的”刺杀林肯“阴谋。
    布斯是谁?就是杀死林肯的凶手,太可恶了,这个人!他的全名是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当时挺有名的一个演员,可是谁又想到相貌堂堂的名人却是一个顽固而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他是南方支持者,支持奴隶制度,所以内战结束后,他把所有的不满都放到了林肯的身上。就是他,刺杀了好人林肯。
    此书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是林肯所剩下六个月的最后真实回放,从而让我们能够读到作为伟人林肯和平常人林肯的非凡和平凡,然,无论如何,在我心目中,他只是好人林肯,他有他的神通广大,也会有他的无可奈何。
    最后,只愿君安息。
  •   林肯,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总统,他的非正常死亡成为人们一直讨论不休的话题。关于林肯被刺的话题更是数不胜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关于林肯被刺的相关书籍,而且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以历史小说的手法写出来,给人一种悬疑推理小说的感觉,但同时又尊崇历史,里面几乎都是按照最客观最真实的资料编写而成。可以这样说,看过这本书,就能清楚的看到林肯被刺杀前后一系列事情,完美的还原了当时的情景,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布斯,这位狂热的蓄奴主义者,为了捍卫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惜放弃掉一切,抛弃他已经拥有的金钱和美女,毅然的去杀害林肯。最终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但我只感到这种做法的愚蠢,这不仅仅是对于个人的愚蠢,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败笔。我更为气愤的在于后者,因为林肯死后,只会让逐步稳定的政局显得更加混乱,无数无辜的人因为这件事受到牵连,
    更为关键的是,有林肯在,至少华盛顿当局会对战败的南方进行宽大处理。但林肯之死,让北方人对南方仅存的一丝同情也烟消云散。继任的约翰逊总统上台后,马上就对南方采取了严厉的惩罚。使得布斯这种做法,只是害人害己。而他却自以为是,以为他是南方人的大救星,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这个国家更加混乱。
    战争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但同时也是最后的方式。因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喜欢战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见到战火纷飞。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南北战争,就是如此。两种世界观并行,南北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都相互争斗。最终只能靠武力来解决一切,胜利的一方才有资格说话。但无论如何,在那时的美国,刺杀是一种无耻的手段。他们可以理解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却无法理解刺杀这种行为。所以布斯当时的做法,遭到各方的谴责。就是最反对林肯的人,也站出来为林肯说话。我们由此可以看出,
    布斯的狂热行为根本没有达到任何目的,反而断送了自己性命。我觉得从这里来看,我们也要引以为戒,有时候不要总想着用武力去解决问题,武力是把双刃刀,在解决问题时,
    也同时产生副作用。这些副作用说不定会毁掉人的一生。
    最后引用编辑推荐的一句话:只有读过此书,才会真正明白刺杀林肯前前后后的所有细节。让我们更加懂得历史。
  •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1865年),美国政治家,第16任总统(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
    在他的总统任期内,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课可就在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却遇刺身亡。
    本书就是从南北战争即将结束时写起,开头用三条主线分别描写了林肯焦虑的等待着战争最新战况-是他一直以来期望的战况;一条则是描写刺客布斯的一切准备活动以及布斯对林肯仇恨的心情;最后一条则是将军格兰特为了战争的胜利所做出的精准判断和准确的追击,最终迫使南方军队主帅投降,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然后书的主线变更为两条,一条描写林肯最后的岁月,一条则是刺客布斯的精密策划与安排,两条线在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开展着各自的行程,最终它们的活动集中到那个剧院。4月14日中午时分,布斯去福特剧院取邮件,无意中看到海报上说,林肯和格兰特将出席晚上的节目,他立即召集死党实施他们的最后计划。很多偶然的事件在同一时期发生了,剧场内林肯的保镖外出喝酒了,林肯的夫人非要在福特剧院看戏,而格兰特将军没有出席,刺客开枪的瞬间,正是舞台剧的高潮,林肯就这样被刺杀了。而布斯在逃亡中也被射杀,他曾梦想靠一枪恢复邦联。
    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律师),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华盛顿。虽然未曾接受高深的教育,林肯具有**的口才和文采,直接的体现就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其中的最后一句话成为现代民主政府的定义之一:要使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永生,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他成为第一位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更是一位出身贫寒的伟大总统。他的脸上刻满了沧桑,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
  •   作为一部描写历史的书,很少看到有人写得这么优美、动人。对于林肯,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林肯本人的功勋(总统任内,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林肯领导北方军队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基本废除了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度,使黑人得到解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他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而刺杀林肯却从另一个视角来描写林肯,让林肯先生从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个符号变成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与那时的将军、士兵冲锋陷阵;感受的林肯先生统一南北的抱负;感受的布斯(刺客)对林肯先生病态的仇恨……
    在这里,你会看到林肯先生的睿智,他的运筹帷幄,他的伟大抱负(治愈战乱后的美国),他为了美国的统一,甘愿忍受一切责难和委屈。令人折服的是他的不畏艰险,在那个经常发生暗杀首领的年代,林肯先生进入里士满(南方首都)时,跟在他身后的是自己11岁的儿子,一个警卫和一群政治文官,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他心中,只有祖国的统一。在看到林肯先生倒下时,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个伟大的人就这样死去,他的美国怎么办,美国的人民怎么办,谁来帮他完成未完成的任务。这是,我油然而生一种“壮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惋惜……
    战争是这本书的重头戏,对于一个平常看书看到战争就跳过的人来说,它成功的吸引了我。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格兰特将军追捕李将军时士兵忍受饥饿的那一节;“饥饿,那种真实的饥饿感,正在发挥它致命的作用。腹中无食使大家精疲力尽,饥饿和腐烂的食物在士兵中造成了普遍的血液中毒、坏疽和死亡。而这一切在战争开始时并没有引起关注”“在饥饿的逼迫下,许多南方战士在月黑风高的掩护下,偷偷的逃出战壕向北方军投降。这不为别的,只为能填饱肚子”。这让我不禁想到电影《1942》中为了粮食而为日本奴役的中国百姓,在饥饿面前,已无民族、国恨之分。为的,只是活下去……之后,在南方军撤出彼得斯堡的第四天,南方军在法姆维尔找到了食物,士兵们对李将军的信任,早已取代了南方总统的信任,甚至取代了他们参军的原因——“国家权力”“赞成蓄奴”,这让我明白了古代许多君王为何要忌惮将军的原因:士兵们的忠心往往只效力于和他们同生共死、共同进退的将军。
    对于林肯的死,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林肯先生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伟岸的身影却是毋庸置疑。他对美国有着重要的影响,永远活在美国人民心中。最后期待电影《林肯》的上映,看它是否如书一样的精彩。
  •   对于那个遥远的国度,每一个人心中的概念是不尽相同的,那个国家的神秘感不亚于我未曾见过的美式钞票对我存在的异样感觉,怎么说呢,那个国家的存在,是我儿时中对大国崛起,对印第安人的无助,对一个包含性极强国家的概念,在如今成长的岁月里,好似国与国的界限和定义更具有经济意义,它的存在似乎要大于政治意义的体现,在此之前,我会“儿科式”的认为,国与国之间,便是左邻右舍的搭伴一样,在和睦相处的同时,也可以有较好的协作互助关系,当然,再好的邻里也要有磨合,有摩擦,甚至是拳打脚踢的武力一番,但这就是生活,存在于两个国家,特别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奇妙关联!读懂一个人已是件不容易事情,更何况要读懂弄清一个国家的是是非非,想必也是比较费劲的事情,对于林肯和那个神秘的国度,我要经历的是时间赋予我的空间概念,是由此展开的历史探秘!
    对于林肯,我心中的概念就是那个瘦小的身躯,留着一脸的胡子的美国总统,对其的了解似乎也只限于此,他是那一任?我不清楚,对于他的人生轨迹亦是了解的微乎其微,即便如此,我仍所知晓的便是在其在总统任内,在遥远的美国爆发了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就在内战结束后不久,1865年4月14日晚,内战刚刚结束,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身亡。他是第一位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更是一位出身贫寒的伟大总统。5月4日,林肯葬于橡树岭公墓。这是他的人生轨迹,似乎在一瞬间内恢宏,也在一刹那间陨落!生命的不可预知性就是如此,没有人可以对未来做任何可行性的报告,我们无法过细的探究过往,也无法对未来有过细的打算,高潮低谷交替循环才是人生的主要音调,此起彼伏方显人生吧!
    因为一场刺杀行动而改变命运或者说因为一次事件而改变的不仅仅是两个当事人的命运走向那么简单,毕竟还有更多的人与之做着不可割断的牵连,对于我而言,历史就像一本故事书,在我的眼前展现的是更多的未知的过往,在这里我能读到的,获知的是不清楚的历史,不熟知的人物,在事件的发展中认知更多,收获亦多!
    一个人的执拗可以改变什么?它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可以改变历史人物的生命呼吸,也可以让普通受众的生命从此多了些不一样的声音!
    对于历史,对于林肯,对于刺杀,对于女人而言,这些内容及足以让我满意!
  •   我喜欢历史,但我喜欢的是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太多的东西可讲,有太多的东西可看。美国虽然强大,但他们毕竟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底蕴差得多,所以,我对他们的历史懂得不多,关心得不多,看得也不多。有关林肯,只不过知道他是美国的一任总统,在南北战争时期被刺杀了,具体都有哪些,我就很不清楚了。
      这本《刺杀林肯》就是讲林肯这个总统的故事。与其说林肯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倒不如说是那个刺客布斯。个人感觉,这本书讲述布斯的部分要比讲述林肯的部分多很多,对于刺杀林肯这个动作来讲,布斯绝对是动作的主语,这件事情就是他一手操办的。这本《刺杀林肯》就是讲述了这个刺杀事件的始末,从刺杀前的精心准备讲到刺杀时的惊心动魄,再讲到刺杀后的亡命天涯,整个故事既紧张又刺激,当然也令我们回忆了这一段美国最为重要的历史。
      毫无疑问,《刺杀林肯》是一本历史小说。历史小说终归还是小说,只不过其中的情节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相吻合。这个《刺杀林肯》的故事让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荆珂刺秦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是多么的相似啊。我们不能说林肯和布斯谁对谁错,他们都只不过是政治理念不同,他们都在做一个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只不过这两个人却是殊途同归,相断殒命。
      能看这本《刺杀林肯》的读者肯定都知道,林肯是被刺死的。可以说,这本小说的结局是没有任何悬念的,谁都知道林肯最终会死在布斯手上。甚至是死在哪里,怎么死,何时死都知道。毫无疑问,这个公开的结局大大地增加了本书的写作难度。试想一下,如果让你写一个大家都知道结局的故事,你又会写成什么样子呢?这样的故事真的是太难写了,你会失去很多设置悬念的方法,只能另僻蹊径。在这一点上,作者做得很成功。虽然我们知道结局,但是故事中的林肯并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我们一直在为林肯担心着,一直不忍看到那一刻的来临。但是那一刻终要来临,林肯的命运早已注定。作者也因为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悬念。
      正如封底所讲,本书生动、优美、扣人心弦,值得一看。
  •   关于林肯的书多若牛毛,这本书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畅销书,还能让汤姆.汉克斯产生那么大兴趣,不只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有名,还确实是因为这本书史料丰富,写得好看。
  •   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超级畅销书作家、电视名嘴比尔•奥瑞利的首部历史作品 ,情节紧凑,两个星期之内,惊心动魄的谋杀与追捕写得扣人心弦。
  •   汤姆汉克斯 联合国家地理频道推出的大片已经拍出来了,这部大片根据这本书改编,还原美国历史重要一刻。
  •   林肯被刺杀前的40多天,林肯和刺客本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刺客行刺成功后如何脱逃如何被捕,历史学家考据大量历史资料,拨开层层迷雾,还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   斯皮尔伯格导演,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林肯》,很多细节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
  •   这本书很长时间都在美国亚马逊排行榜首位,好像去年吧成为美国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我也是美国的朋友推荐看的,还不错
  •   刚看了电影《林肯》,学到很多知识,找了这本书补充了解一下。
  •   一个演员众目睽睽之下刺杀了总统,居然能成功逃走,很有点刺激。
  •   孩子喜欢,一口气看完
  •   特别的悬疑小说,带来想象力的刺激感,亦真亦幻
  •   情节清晰 故事描写真实值得仔细阅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