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

出版时间:2001-2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望衡 著  页数:520  字数:4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20世纪的美学有三大思潮:  第一,西方美学的传入及西方模式的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第二,马克思主义美学传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主体地位的建立。第三种思潮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与具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的创建。  美学本体论的多元化,对美学的发展是件大好事。美学这门学科需要最大的宽容,最大的自由,因为它研究的是人的最高最玄的精神领域,它不可能定于一尊。各种美学本体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不过,如果细细地研究各种美学本体论,可发现,它们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承认人类的审美活动存在,都承认美的情感性,感性。对于各种美学本体论,既要看到它们的差异处,也要看到它们的统一处。大处存同,小处存异。

书籍目录

绪论 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本体论上编 西方美学的传入和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问题的提出(1911—1949) 第一章 美学的转型  第一节 梁启超:“趣味主义”的美学  第二节 王国维:“生命意志”论的美学  第三节 蔡元培:“人生价值”论的美学 第二章 情感本体论  第一节 吕澂“美的态度”说  第二节 范寿康:“感情移入”说  第三节 朱光潜:“情趣的意象化”说 第三章 生命本体论   第一节 鲁迅(前期):“进步的生命”说  第二节 宗白华:“生命的形式”说  第三节 张竞生:“生命的扩张”说 第四章 社会功利本体论  第一节 鲁迅(后期):“功利先于审美”说  第二节 陈望道:“意趣随经济”说  第三节 周扬:美为历史的产物说 第五章 自然典型本体论  第一节 蔡仪:“美是典型”说  第二节 冯友兰:“本然样子”说下编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美学本体论的多元探索(1949—1999) 第六章 关于美的本质的论战  第一节 美是主观的  第二节 美是客观的  第三节 美是主客观统一的  第四节 美是社会的又是客观的 第七章 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美学论战  第一节 人化的自然   第二节 美感与美  第三节 美的规律  第四节 异化劳动与美的生成 第八章 实践本体论  第一节 李泽厚:“美是自由的形式”  第二节 朱光潜:用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  第三节 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  第四节 蒋孔阳:“美是自由的形象”  第五节 刘纲纪:“美是自由的感性表现” 第九章 多种美学本体论  第一节 周来祥:美是和谐   第二节 叶朗:美在意象  第三节 叶秀山:美在“存在间的交往”  第四节 邓晓芒:美是对象化了的情感  第五节 杨春时:美在超越  第六节 潘知常:美在生命  第七节 吴炫:美在本体性的否定之中 第十章 境界本体论——我的美学本体论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性质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根源(上)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根源(下)  第四节 美的生成  第五节 美在境界(上)  第六节 美在境界(下)附录一 美是境界——实践美学的反思之一附录二 实践美学体系的三重矛盾——实践美学的反思之二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