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助读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朱克俭  页数:86  字数:626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医药学源起于生产实践和临床实践,并吸收运用历代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且不断升华,最终构建出其传统的理论体系。通过长期的实践一探索一再实践一再探索的循环往复,中医药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经验亦日趋丰富,成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与其他任何自然学科一样,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是不可分割的。理论的源起、验证、完善和发展依赖于临床,而临床诊疗正确及其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必须有理论的指导。  中医人才的培养,自隋唐以来就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并行。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中,师承式的授业传术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从相传的雷公师承黄帝,歧伯师承僦贷季,到李果师承张元素、朱丹溪师承罗知悌,中医的理论也就在这一脉相承、学派纷呈又相辅相融中得到了不断推进和发展,一代又一代名医在师承教育中脱颖雨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教育由传统的师承授业传道为主转变为以院校系统教育为主,由单一层次的教育,逐步发展为多元化的立体式教育模式。完备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人才,提高了中医药人才的理论素养,保证了我国卫生医疗体系中医队伍的持续和稳定,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单一院校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反思。

内容概要

《濒湖脉学》成书于公元1564年。是李时珍在其父李言闻《四诊发明》的基础上,撷取明以前《内经》、《脉经》之脉论以及各家论脉之精华,附以作者的研究心得编撰而成。全书共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收载浮、沉、迟、数等27种脉,对各种脉象的特征、相类异脉的鉴别和各脉之主病都作了详尽说明。其中脉象体状多取前贤精辟之论,结合比喻手法描述,并在其后作“体状诗”,使之便于记诵。随后用“相类诗”阐述该脉与相类脉的区别,之后立“主病诗”以说明该脉所主病症,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后一部分附录经过李言闻删补的宋代崔嘉彦《四言举要》,以四言诗体形式论脉。

书籍目录

七言诀  一、浮脉  二、沉脉  三、迟脉  四、数脉  五、滑脉  六、涩脉  七、虚脉  八、实脉  九、长脉  十、短脉  十一、洪脉  十二、微脉  十三、紧脉  十四、缓脉  十五、芤脉  十六、弦脉  十七、革脉  十八、牢脉  十九、濡脉  二十、弱脉  二十一、散脉  二十二、细脉  二十三、伏脉  二十四、动脉  二十五、促脉  二十六、结脉  二十七、代脉四言诀  一、脉与脉象的形成  二、切脉部位与方法  三、五脏平脉  四、辨脉提纲  五、诸脉体状  六、诸脉主病  七、杂病脉象  八、妇儿脉法  九、奇经八脉脉法  十、特殊脉象与真脏绝脉

章节摘录

  【助读】缓脉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正常的缓脉亦称平缓脉,应指的特点为脉来从容和缓,一息四至(60~70次/分)。所谓“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如微风轻飐柳柳梢”及“阿阿”、“袅袅”等,都是形容缓脉从容和缓之意。异常的缓脉应指脉势纵缓,缓怠无力,必兼其他脉象。如浮缓、沉缓、迟缓、细缓等。  平缓脉可见于正常人。从容和缓,反映脉的神气充足,而脉的神气则是以人体胃气为根本。因此,无论任何脉象,只要有和缓之象,则表示胃气尚存,正气还在。异常的缓脉主脾虚、湿困或风湿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血脉失充,鼓动无力,或湿邪困阻,阳气受遏,血行缓怠,或风邪袭表,卫强营弱,是异常缓脉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缓脉的临床意义应根据所兼脉象判断。如太阳中风,汗出恶风,可见脉浮缓。风湿滞于经络,病位在上而见颈项强直,脉多浮缓有力。病位在下而下肢关节肌肉肿痛或迟缓无力,脉多沉细缓有力。脾胃虚弱,神疲倦怠,纳呆便溏,脉多缓而细涩。  寸、关、尺部出现缓脉或兼缓脉,则主所应三焦脏腑表里、上下及风湿、气虚之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濒湖脉学助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解释详备,易于理解,功夫再记,若不无功
  •   我正需要这本书!
  •   有点看不大懂,所以只能貌似
  •   学习脉学,学习中西
  •   本书可供初学者使用,确实是“助读”之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