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十七岁

出版时间:2000-4-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白先勇  页数:3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白先勇文集(六卷本)》分为两辑,主要内容有寂寞的十七岁、金大奶奶、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黑虹、小阳春、青春、藏在裤袋里的手、寂寞的十七岁、那晚的月光、纽约客、芝加哥之死、上摩天楼、香港——九六0、安乐乡的一日、火岛之行、谪仙记、谪仙怨、夜曲、骨灰、蓦然回首、白先勇写作年表。

作者简介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

书籍目录

序一/欧阳子序二/王晋民第一辑 寂寞的十七岁金大奶奶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黑虹小阳春青春藏在裤袋里的手寂寞的十七岁那晚的月光第二辑 纽约客芝加哥之死上摩天楼去香港——九六0安乐乡的一日火岛之行谪仙记谪仙怨夜曲骨灰蓦然回首白先勇写作年表

编辑推荐

  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的痛楚转变成文字。这本《白先勇文集》(六卷本),是由中山大学王晋民教授主编的,王晋民教授是第一位将我的作品引介绍大陆读者的“功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寂寞的十七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7条)

 
 

  •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非常喜欢白先勇。先看的是他的《孽子》,长篇小说,这次是《寂寞的十七岁》一篇篇短篇小说,感觉还是一样震撼和无法形容,就像第一次看张爱玲的书一样。如果有兴趣,可以去读试试。
  •   白先勇非常擅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这本书集合了很多他的优秀短篇小说,尤为喜欢的是“寂寞的十七岁”,让我想起自己的青春时光。
  •   很欣赏白先勇。买了1,3,4,5文集。不知2,6何时有货。
  •   拿到书两天就看完了,太喜欢白先勇的文字了,还有那些人物的悲欢和挣扎,非常好!!
  •   白先勇的东西很东方很忧郁
  •     当我十五岁的时候,对十七岁有种莫名的向往。而且我特别喜欢张爱玲,我妈说白先勇和张爱玲很像。于是我就在十五岁的时候买了这本书,只是因为书名。我想我一定要留着等我十七岁的时候看。
      
      我现在十七岁。其实对《寂寞的十七岁》这一篇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还是喜欢那些描写旧家庭的篇目。
      
      但,我在课上看这本书。·即使坐在最后一排,老师还是阴森森地在背后出现。她拿起书来,问我这是什么书?于是我身边的一群人开始骚动,“寂寞的十七岁”,这是一个多刺眼的书名,他们问我,“你是要有多空虚才会看这本书?”
      
      于是我真的觉得,也许,我是比较寂寞的了。
  •      白先勇的早期作品多集中在《寂寞的十七岁》这个集子里,多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从孩童的视角回望童年和少年岁月中的剪影。评论界对他早期作品的评价显然不及后期,因其无论在技巧还是主题立意上都不及后期成熟。这是事实,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寂寞的十七岁》,读完会一个人静默良久,一种难言的伤感涌上指尖、想写些什么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这种感觉,姑且称之为触动吧。从孩童的视角抒写的作家有很多,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孩童间彼此分享的秘密、一个属于孩子的娓娓道来的故事,白先勇的《玉卿嫂》、《金大奶奶》也属于此类,当然《呼兰河传》无疑是其中最出色的。《寂寞的十七岁》更接近“童话诗人”顾城的朦脓诗,是孩童午夜时分的呓语,闪烁不定的梦境。所以我借用顾城的诗句来形容此时的白先勇,一个想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的人,让所有习惯黑暗的人都习惯光明。然而不知为什么,“他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他只有他,他的手指和创痛。”
      
       即使相比于白先勇的其他早期作品,《寂寞的十七岁》受到的关注也不多。 它和白先勇后期擅长叙事和情节构造的小说截然不同,通篇看不出任何西方现代派的文学技巧,而以少年杨云峰的内心独白自然行文,将一个不善交际、性格孤僻的少年苦闷、迷惘、焦躁的青春年岁铺陈眼底。翻阅它,如同翻阅我们年少时抽屉中上锁的日记。我想我们很多人的青葱岁月里,都深藏着一个“杨云峰”,一个不被理解的、被成长催促着被社会包围着无处藏身的自己。初看之下《寂寞的十七岁》如同一档青少年心理类节目,画面在沉闷的家和喧嚣的校园里切换、充斥着父亲“不争气”的责骂和同学“大姑娘”的嘲讽,无处藏身的主人公在一片混沌之中艰难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你不知道我的悲哀有多深”。教育家们很容易在其中发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失职的蛛丝马迹,罗列出诸如“望子成龙”、“不关心孩子述求”等罪状。联系到白先勇颠沛流离的童年经历,因传染病被隔离时的孤独感伤,这种悲哀绝望的心境也是有源可溯的。然而《寂》给我的触动不止于此,如我之前所说,我们的青葱年岁里都住着一个杨云峰,一种不被理解无处诉求的寂寞,一种渴望爱而不可得的孤独。而且,它将伴随我们一生。《寂》的结尾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尽管杨云峰发出了爱的呼唤,希望再吃一碗妈妈端出来芙蓉蛋,但是爱的诉求能不能得到满足,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的一生都在渴求着爱,然而事实常常是“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金大奶奶》和《玉卿嫂》在白先勇的早期作品中总是会被拿来比较。虽然都是以孩童的口吻直叙女性的悲剧命运,前者的冲击力显然不及后者。金大奶奶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尽管作者开篇为她的出场做足了铺垫,先通过旁人叙说引出一个怀抱琵琶半遮面的金大奶奶,然而逐层揭开纱幕。或许是譬如金大奶奶式的悲哀太过普遍,我的同情心已经疲乏了。引起我兴趣的,反倒是着墨不多的顺嫂和在文中穿针引线的小虎子。金大奶奶的悲惨命运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扼腕和愤慨,而顺嫂和小虎子却能引起我们更深的悲哀。顺嫂以正角出场,是第一个发现金大奶奶悲惨身世的人,“不过顺嫂和金大奶奶的交往一向都是秘密的”。虽然洞悉了丑恶,顺嫂还是得帮忙操持金家的婚礼,不过是“碍于情面的缘故”。我们不能苛求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有多么大义凛然的正气,顺嫂的行为恰道出了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才是更令人悲哀的。小虎子是一个被父母教唆坏的、不明事理的孩童形象。全文对小虎子的评价有两处,最开始是“和我一样的捣精捣怪的人物”,最后是“说话老腔老调就像一个小大人”,褒贬之心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再看金大奶奶遭扫地出门时小虎子的出场,作者连用“笑嘻嘻”、“兴高采烈”等词来形容,“我大伯和大娘正在天井里炮制老太婆呢”,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儿童,而小虎子的无知和冷漠却令人颤栗。
      
       如果说金大奶奶的形象寄予了白先勇朴素的惩恶扬善的愿望,那么顺嫂和小虎子则从孩童的视角里写出了更深刻的人性。或许是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白先勇的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悲哀。即使如金二奶奶般歹毒之人,最后也为了留住丈夫也不得不同意他娶小老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悲剧角色,即使她是以反角出场。金二奶奶的悲剧某中层度上来说和玉卿嫂是一样的,都是女人的悲剧,虽然两者性格毫无可比性。《玉卿嫂》的结尾和《金大奶奶》的极其相似,都以作者生病,悲剧场景以梦境形式在作者脑海中再现结尾。作者没有对这些悲剧作任何卫道士的解剖,而是直陈它在孩童最初的世界里投下了多么惊心动魄的倒影。如果说白先勇后期的笔触如同一位老者的双眸,温和的凝视下是锐利的洞察,是一种看透一切的放下和慈悲。那么早期的作品则道出了一个懵懂的少年对人生对人性的困惑,无论是《寂寞的十七岁》还是《金大奶奶》、《玉卿嫂》。
      
      
  •     不记得是哪首诗
      有一句,寂寞的人坐着看花
      刚刚百度出来时郑愁予的诗集名,我觉得这一句比他写的其他诗都更令我心醉。
      就像白先勇的小说,永远都像可以比拟成做诗的美文。平淡或者隽永或者妖娆多姿,还是比作美人更好。
      美人,和漂亮女人是不一样的。
      漂亮女人是姿色出众,但是美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或者单纯得像是走丢了灵魂一样,令人叹息扼腕
      而寂寞的十七岁,就是这样令人伤心
      那一年,所有的日子都数不清有多少颗星
      那一年,所有的人儿都记不清流过多少泪
      在往后的日子里,漫长的回忆,哪怕是一对白耳环,也能妖化成一个痴心诚意又命苦的玉卿嫂,爱着一个体面书生
      爱得那样绝望又温柔,恨不得把他变成自己的儿子,抱在怀里疼爱一生一世
      就像疼爱自己的十七岁一样
      
  •     《寂寞的十七岁》这本文集收录的是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写于1960年代,刊登于当时的一些文学杂志。可能由于是作者的初期作品,感觉还不够成熟,没有大家评价的那么好。
      白先勇这个时期的短篇小说有两个倾向,一是善于描写男性同性之间的爱情,另一个是描写文弱男青年和年长女人的“姐弟恋”,通常是年长女人追年轻男人,他的这本小说集中经常出现这两个主题。看小说的时候我就觉得白先勇可能是自己经历过这样的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不然他不会一遍遍地热衷这两个话题。看书的后序,夏志清也分析了作者的同性恋倾向,感觉还是有这么一回事的。
      这篇文集中写的比较好的是《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但是大部分作品都不够成熟,连白先勇自己也认为那时候的作品很幼稚。
      要是买书的话建议买白先勇中后期的作品,比如《台北人》《纽约客》,或者长篇小说。我当时就纠结于要买哪本,最后看书名和评价买了《寂寞的十七岁》,很显然,这不是白先勇最好的作品。
  •     好书。
      悠悠的民国风,文字颇有中国传统遗风,细腻精致,景色如同有质可感受之物,却不浮夸。
      可以看成是早起白先勇文字发展之路,从自己幼时、少年,到国外之初的生活,从世家,少爷,同性之情,处处有自己的味道。
      大学即可写出金大奶奶等篇,确实颇具功力。更期待纽约客了。
  •     我晓得我不讨人喜欢,脾气太过孤怪。没有什么人肯跟我好,只要有人肯对我有一点好处,我急恨不得想把心掏出来给他才好。
      
      我说我愿能够剃发为僧,隐居深山野岭,独生独死,过一辈子。
      
      这该是多深的绝望啊。
  •     下午刚买,抽读了两篇《金大奶奶》和《寂寞的十七岁》,感觉或多或少取材于自身经历。《金大奶奶》倒有点张爱玲的风格,还有点类似于林徽因那篇《绣绣》的感觉。
      可以说都是些早期作品,一翻开书,一股特别的书味扑面,娟娟的文字在下午两三点的阳光下在我的心上跳着舞。
      《金大奶奶》,我先是粗略读了一遍,末尾那部分写金大奶奶的自杀,确实有点骇人。这位先后结婚2次的金大奶奶,前夫家财万贯,却英年早逝;遇上俊美的金大先生,就像《致青春》里阮莞所说“在爱情面前,没有一个女人有智商”,或许这还算不上爱情。和金大先生邂逅时,金大奶奶已经三十多岁,手上握着数不尽的家产,不怎么漂亮,只是简单地认为遇上对的人,却没想金大先生不过是觊觎她的财产,根本就没什么爱情。她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了出去,跳进命运的火坑。婚后,金大先生马上变了脸,和金二奶奶联手,金大奶奶的地位连只看家狗都不如。最后,金大先生为了新娶一个唱戏的女人,不惜赶金大奶奶出门,未果。最震撼的莫属金大先生新婚那部分,金家大院似乎被隔成红白两个世界,一边是宾客欢聚的喜事,另一边金大奶奶凄惨地服毒自杀。结果,金家也并没有因金大奶奶的死亡受到影响,人们似乎很快就忘记了曾经的金大奶奶,只记得新的,貌美的,慷慨能干的,金大奶奶。
      一口气读下来,像在读那个时代。不过金大奶奶和金大先生的婚事可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她自己选择的自由恋爱而结婚。她低估了命运。
      《寂寞的十七岁》,有点没读懂。全篇分为10个片段,调子有点颓废,甚至还有点gay、sex的情节,不知道文中那个“我”有没有少年时代白先勇的影子?寂寞的十七岁呵,看似最有用其实最无用的逃避呵,不知不觉就这么长大了。活在一群优秀的兄弟姐妹中,受到周围人的白眼,排挤。对父亲的训斥,母亲的哭诉,早已麻木。不懂,不懂呵。
  •     先读了台北人,后读寂寞的十七岁,感觉到白先勇创作的圆熟,无疑,台北人与寂寞的十七岁一脉相承,人物都有一种甩不掉的悲戚的宿命感。或许文如其人吧,世家的没落,时代的更迭,国度的变迁,都是最使人落寂、伤感的,偏偏这些都集中在白先勇这一代人特别是他的身上。难怪夏志清说白是为死人化妆,这倒也很好的把白的写作风格形象地说明了。旧时代,旧地方,旧人物,旧感情,有点像在看一出出台湾拍摄的民国时代的悲情剧。每个时代的作家都有一个时代的跨不过的坎,都是一种时代情怀,如大陆的知青时代,和台湾的眷村的回忆,简单说就是20世纪的末代王朝的遗老的白头宫女叹。
      白先勇的高明之处是紧紧抓住他的时代的人文情怀——悲、离、恨,并且把它上溯到红楼梦,与红楼梦的伟大衔接起来,然而也正是过于沉浸它,最终无法脱离、超脱它。
      东方文化,是讲求脱离俗世红尘,出世超脱的,然而,因为过于执着着这一种文化,有时候反而无法修成正果。
  •     这部集子里是白先勇早年的作品。人在年轻的时候是会比较天马行空,想象力更丰富,也更敏感些。
      这几个小短篇发掘了隐匿在人内心的一些幽微情愫。或者是同性之爱,或者是不被世人接受的姐弟之爱。有些感情置于社会制度的藩篱之下便被视为不伦,自然的情感脱离制度之囿岂不只是简单纯粹的心灵的依靠和互相的关怀吗?
      置身社会的我们有时候已经不会用纯粹的视角来看我们纯粹的想法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被附加了过多的功利在它上面,不觉得累吗?还是简单一些更轻松吧。
  •     如果说文字是有味道的,那么这本书中的文字让我想到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张悦然的《誓鸟》以及小四的《悲伤逆流成河》,甚至是那个我怎么也读不懂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他们的味道在我的嗅觉体系里,是那么的相似,潮湿,阴冷偶尔散发着青苔的味道,就像这些天北京城里的雨,总也不停,感觉再继续下去,就要发霉了一样……这个时候,心中总会想着那一米阳光。然后首先出现在脑子里的应该是白落梅三个字,小清新的文字,小清新的情调,暖暖的,像洒下来的日光,而不是太阳,扫除你的阴霾却并不是炙烤着你的肌肤……这,也许就是文字多形态存在的意义。
      白先勇,这本书的收入,完全是因为这三个字的魔力,完全是因为,他曾是三毛的老师,可他的文字形态和三毛的却是完完全全的不同……这本《寂寞的十七岁》,由很多篇中短篇小故事组成,就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每个故事,独立存在,可又像是兄弟姐妹一样相像,并不是内容相像,而是文风,也对,一个人的文风怎么会是千变万化的呢?细腻的笔触,通篇用细如一片落叶的被风吹的翻了个面来映衬主人公的心里变化,感情升华,这样的渲染力强到像一个拳头,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猛冲到你眼前,压抑的表达让心里闷闷的……但却不知道闷的原因……是因为这文字潮湿的味道?还是因为这一个个晃过眼前的主人公,一个个都那么渗到骨子里的孤独?……
      躺在床上,抚摸着简单的纸张,我想,他想要表达什么?他在告诉我们什么?他,又在释放着什么?……我完全想不通,偶尔的发现一条小路,却发现走着,走着,又没有路了……我想,这就是文字吧。也许,白先生写的时候真的想透过情节,透过文字,告诉着什么,释放着什么,也许,他只是想写这么一个故事,没有任何意图,我完全相信这样一种解释的可能性。那么,也许这些就都不重要了,也许,明天,后天,大后天,未来的某一天,当我走过人生的很多小径,突然想起这些故事,就明白了,明白我从中得到了什么,文字的创造者有意或者无意告诉着我们些什么~~~
      
  •      相比于书写语言,人物病态举止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大部分短篇中的主人公都很寻常,不是出众的优秀,不是很坚强,甚至有些懦弱,这些不坚强让主人公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产生了一瞬间的神情恍惚。一瞬间,无数个一瞬间中的一个,他们做出了某些不得已或者不经心的选择,从此过上了更为寻常的人生。
       何为寻常人生?不很富裕甚至有些窘迫,有一个彼此相处还过得去的丈夫或妻子,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一份工作,或许是教职,或许是家务,衰老和麻木似乎是被抛弃的爱情和理想怨毒的报复,直逼到他们僵硬的手指慢慢放开青春。
       如果没有突来的清醒,这份报复不过是一个漫长人生的保鲜柜,无风无雨,十分妥当。可是一瞬清醒,却不得不面对爱情和理想的尸体了。孩子无止境的啼哭,亲人的死,朋友的离开,这样一个个刹那让主人公突然清醒了一下,发现自己抓住了别人的目光,却失去了自己的珍爱宝贵。
       这样的刹那里,主人公痛不欲生,有人糊涂着去死,有人在下一个刹那重回缩回妥当的人生,带着一丝神经质,继续生不如死。
       神经质是个什么东西?它孕育于不妥,生于某次伤害。心理上让伤害像投于湖中的石子,扩大波澜,生理上让人与神经活跃跳动相伴,连带着让人行为突然而剧烈。
       至于伤害是什么?不妨看看你我的言行举止。
       至于不妥是什么?不妨挖挖你我的脑子,看里面有多少朽木蛛丝、暴虐罡风。
      
  •     十七岁的时候我在哪里。
      
      暂别故乡的云影,一帆向阳,脚下的土地是那么陌生炽热,扑面而来的是风都夹咽着迷茫的叹息。
      
      "Look at me
      
      I am only seventeen,
      
      It hasn't been too long but it's been lonely"
      
      而时光倏忽,十七岁终究只是涩涩尝了一口的残果,皱着眉头抛向了脑后,往事细雨如丝,旧年再现,恁地激起一江春潮,无边无际。
      
      快乐也罢,忧愁也好,那些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寂夜,就这么枕着尘世入睡,梦中无市廛喧嚷,无人声烦忧。
      
      
      春风和暖,一地浓荫。
      
      
      
      
      
      
      
      
  •     如果他是仓颉,他就能表达对母亲的疼爱;如果他是仓颉,他就能为自己辩解;如果他是仓颉,他的十七岁怎么可能这么寂寞
      父母的失望与责骂,兄弟的瞧不起,同学的愚弄。。。真的是超级窝囊的人生。明明可以对着陌生人口若悬河,可是对着在乎的人,恩,应该是在乎,所以才变得坦荡荡老实的可怕甚至瞬间语言失效,然后对于种种看不惯的,害怕面对的就一味的逃避。最终逃到新公园,抽烟,借火,在陌生人身上找寻到“安慰”。。。大概“青春鸟集”上又将多出一张高高瘦瘦满身毛发的野孩儿照片
      讨厌面对父母失望的泪水,讨厌听到种种关于其他孩子的比较,喜欢一个人,看书也好,玩手机也好,逛街也好。。。遇到了根救命稻草一定也会掏心掏肺死缠烂打,面对突如其来的“艳遇”会“害怕”的跑掉。。。。艺术作品果然还是源于生活,在他的身上总能看到“我”的影子,还好,我的十七岁过来了,还好我寂寞的不够彻底
      如果父母再多点关爱,给个巴掌再扔块糖果,或许他还会是小时候那个可爱的孩子。
  •      我还记得《孤独六讲》里提到的孤独与寂寞的区别:如果孤独是一种孤芳自赏的美,那么寂寞会让人发慌。
       很高兴大学给我一个轻松安逸的环境能闲散度过青春岁月,但是免不了路人甲乙丙丁的烦扰。我把烦我的人看成流动的NPC,他们只存在这个特定的场景,时限是4年,等到2年后的今天,各奔东西,去无留意。而我温存的仁慈并不会因为没有未来而减少,你不知道我会内疚,你不知道的事很多。也许我知道很多,但是我不会说。静静的期待时光流逝,在珍惜与荒废之间,我在等待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会好很多,也不会太坏。
       不能逃避的20岁寂寞,得过且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霹雳布袋戏里面有个我很喜欢的人物叫,苍。不知其事迹,只知人如其名。
       “黑是唯一可以包容所有颜色的终极之色,正如“苍”之一字有无限的可能性,黑之一色同样如此,苍海纳百川,苍黑纳百色,一样的说明了苍这个人的性格,同时也是道家所崇尚的境界:包容,化解,顺其自然,而又自强不息。苍,只有一个字。苍茫,苍冷……广漠无垠的时空,有无限的可能。苍天不仁,以天地为刍狗。淡然注视那无限的可能衍生和消亡,是博大坚毅的感情。因而被很多人深深信爱着,以为心灵的寄托和依靠。”
       君子坦荡荡,坦然是我对他的界定,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坦然面对20岁的寂寞,来挽救未来不确定是不是会寂寞下去。
  •     “說實話時總是讓別人不滿意,而撒謊從不費心機隨口就出來,羡慕許多人,做許多古怪的事,心裡特自卑在別人眼裡卻成了叛逆,簡直厭倦得不想活了,但又膽小的要命”--剛看完白先勇的短篇<寂寞的十七歲>,這是十七歲少年的日子,也是許多人十七歲之後一直在延續的生活。
      
      
  •     这本书又是如何会进入我书单的呢?美男子,年轻时。现在的话,有点奇怪。我不是学者,不需要研究。好久没看这种纯文学了,仿佛有种重温高中语文课本的感觉。想看他的《游园惊梦》,在现场。名家那么多,只消看过名篇即可,我想。
      
      100511晚外公家
  •      早已忘记我的17岁,高中的时候,木讷还有犹豫,懒惰。
       01年还是00年去南昌,什么都没有带回来,只带回白先勇的这本书。那时的岁月现在想只能用青涩还有固执还有多情来形容。
       书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都是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叙述,正文前的很多黑白的照片。
       对于白先勇先生的书,记得《玉卿嫂》,内容也全忘了。我真的老了不少。
  •      我一个人起床吃早饭到教室上课,下课了我坐在位子上玩手机,也听听别人的讲话,只是我很少参与!
       没课的时候,我一个人拿着包上自习,有时去图书馆看杂志,去湖边散步,去外边吃饭!走路的时候习惯低着头,忽略所有人的脸,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更不喜欢跟陌生人有眼神的交集!
       放假的时候,一个人找个人少的地方晃悠,有时会坐火车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走走!
       有时也会寂寞,只是也不是那么难忍!我只是不喜欢迁就别人,也就总是独来独往,这也是我唯一的选择!孤单的时候想谈一场恋爱,只是很多东西不能强求,尤其是爱情!
       我不奢望别人总能理解我,对我来说那样太累,不如各自生活,给彼此尊重就行!十七岁的少年渴望理解,因为他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有很多东西他还想不通!
       把自己活得充实了,就不会有那么深重的寂寞了!人终究是个体,个体又怎能避免孤独!十七岁的时候我也不懂,总想着改变自己做一个开朗的有很多朋友的人!只是我已慢慢成熟,学会了接受自己的沉默寡言,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充实!能把自己从寂寞的泥泞中拯救出来的,只有时间和自己!
       寂寞的十七岁过去了,十七岁的寂寞渐行渐远!
  •     高中看了很多三毛的书,对“白先勇”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感觉那是个既神秘,又让人尊敬的人。后来我们去上海大剧院看《牡丹亭》,正好碰到他被簇拥着出来,看上去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吧,那时我离他的距离大概不到一米,小韵同学站在我旁边,我们很小心翼翼地把票递上去要签名,她的很快就签好,我的却是没有回应。大概当时我的样子太呆了,舌头打结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然后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我懊恼了好一阵。
      
       大一那时候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都还没什么新书,借到的书破旧不堪,页面都泛黄了,总觉得有股说不出来的味道,类似于辗转了很多人手的旧钞票。每次看完了书,要洗很久的手,老感觉那股味道弥漫不去。即便这样,还是借了一本又一本。那时一边看着《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虽然书中三昧并未完全领略,还是手不释卷,看的津津有味。
      
       白先勇先生最经典的长篇当数《孽子》,那时我既借了书,又载了片子,结果书一口气看完了,电视看了两集以后,删了......他的作品看的出来受张爱玲影响很深,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挥之不去的悲凉气息,大概没落贵族都是这副腔调。华丽的腐朽的黑暗的挣扎着的糜烂的,很合我的胃口。
      
       《寂寞的十七岁》收录的是早期作品,印象最深应该是《玉卿嫂》,谁能想到如此瘦弱的身躯里藏着一颗这么炽热跳动的心脏呢,飞蛾扑火一般赔上了性命也在所不惜的爱情;还有《金大奶奶》,一个弱女子卑微而凄惶的一生,看得咬牙切齿却是无可奈何;《谪仙记》里的李彤,鬓角带着晶光四射的大蜘蛛,跳起舞来像飞一样;《寂寞的十七岁》,那个自己跟自己讲电话的少年,发现原来我们都是一样的寂寞。
      
       十七岁的时候,你寂寞吗?也许我们从来没有不寂寞过。
      
  •     今天突然对白先勇感兴趣。看完了《寂寞的十七岁》,跟《麦田捕手》很像,那种第一人称的叙述。后来在刘俊访谈白先勇的文中,看到白自己承认了这点。以为白先勇是那种烟火气挺重的台湾风格。其实不是。有好多突如其来的抒情,抽象,象征。
      
      比如说
      《小阳春》开头:
      高楼上的钟声,一声一声的荡漾着,如同一滩寒涩的泉水,幽幽的泻下来,穿过校园中重重叠叠的树林,向四处慢慢留开。
      我就不是很喜欢这种描写,更甚于《名利场》那种突然蹦出来的作者的议论。觉得很作状,像小学生作文,动不动要来点“文采”。昨天看《创造的传奇》,那个俄国象征派的诗人,动不动就来个,天空中的火龙。我就看不下去了。仿佛人物就生长在作者的脑中,空虚,如同幽灵。像钱钟书先生说的,那种被书砸死的作者笔下的人物,没血没肉的。
      过去几天突然明白自己喜欢的是哪种类型的东西,比如说《一一》《女人四十》《青木瓜的滋味》《饮食男女》。看到格非和王中忱在万盛的对话录才恍然明白,那就是所谓的烟火气。把那种生活的感觉写好了可以上天入地。不过也真的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白先勇的访谈录里也谈到了。作家就是要表达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比如维特根斯坦质问,什么是回忆,什么是意义,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爱。可以想象一只猴子龇牙咧嘴地撕裂物品的情景,而冠之以“愤怒”。却难以说,猴子什么样的表现是在爱。比如说remeber。中学就知道,没有说I am remembering的说法。回忆是一种状态、过程、还是结果呢?
      
      《芝加哥之死》
      好歹比《小阳春》好一点,我说不清为什么。可能因为它像郁达夫,专心致志地、通透地描写一个人的内心,诚实地承认它的意识流。艾略特《waste land》在里面用得特别好。
      
      四月是最残酷的季节
      使死寂的土原爆放出丁香
      掺杂着记忆与欲念,
      以春雨撩拨那萎顿的树根。
      冬天替我们保温,
      把大地盖上一层令人忘忧的白雪——
      
      而最后以macbeth结尾
      
      生命是痴人编成的故事,
      充满了声音与愤怒,
      里面却是虚无一片。
      
      仿佛整篇文章就是为了这两节诗做注,所谓的金镶玉解构。
  •     如果你是中国的学生、如果你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挣扎了十几年,如果你的父母望子成龙而你的老师又偏心眼。那么你一定会知道这种人。他们聪明乖巧,他们懂事听话,他们是老师的宠儿学生的榜样,他们是班长、大队长或者学生会主席。在各类校园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在每个颁奖台上都缺不了他们的座位,他们可能说不上多么漂亮,但是所有学生都喜欢和她做朋友,他们说不上多么可爱,但是所有父母都希望生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名字,叫做优等生。
      优等生是学生生涯中最绚丽的阳光。
      有有一种人,就是这样阳光下的阴影。他们的名字恰好叫做差等生。
      于是,就有着这么一个差等生,他生活在《寂寞的十七岁》里面。
      如果你曾经被优等生的灿烂灼伤过,如果你曾今在差等生的生活中投下一道阴影,那么来看看这本书吧!我们不会永远灿烂。在你还在灿烂的时候,看一看,那些生活在阴影中的寂寞的十七岁。
  •     很流畅的自述....节奏感觉比较快...事情一件一件往前赶。
      他身高马大,却骨瘦如柴,体毛较重。明显是物质丰富所致,只不过都体现在前后两样上了。
      
      他不会学习,更不愿学习。体育不好..当兵也许能有些改善。不一定去出家就是唯一出路。
      
      以上这个孩子的种种表象似乎都把他降到了一个低点,至少徘徊在许多读者之下。
      
      他每阐述每一件比较见不得人的事,都会在最后加上一句“别笑我..”。他在博得大家的理解,严重说是祈求同情?
      可惜只有那一个魏伯飏—班长—理解他,安慰他。他一个已经被训斥得麻木的孩子会枕在班长的手上,放声大哭,不顾场合。只要别人对他好,他就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他不愿与人交往,总是装的很清高,但他深为此行为担忧,生怕别人揭穿他。
      在我看来,他已经在同学间没有地位,女孩会没顾忌的在他面前发春,他的“情书”会被收信者大张旗鼓的贴在黑板上,而毫无顾忌。
      
      期间白先勇先生描写的在我看来再现了孽子的一幕,新公园、抽烟、借火、同志......可能迷途的羔羊,在这个时候最有可能的下场就是..如此
      
      而他17岁,还没那么义无反顾,还懵懂。他跑着回家,躲避社会 学校 家庭 最好的办法就是 用被子盖住脑袋...大睡...
  •      开始读白先勇时其实好小。还是从台北人读起的。彼时的感受是那是种美丽也儒雅的悲悯,是仲春夜的风,凉不了了。那时竟然也读张爱玲,对她的感觉介于爱恨之间,毕竟悲凉的东西不是那样的年少可以懂得。现在想来,依然不愿去懂得,即使现实逼迫,多少懂一些。
       彼时身在庐山,分不了台北人和寂寞十七岁的界限。直至今日回望,才明白,年少的愁毕竟轻盈些,动荡些,十七岁的敏锐一去就难回。如果喜欢秋实,台北人确实象征黄金般的掷地有声;但实在难忘的,还是溽热的夏天,青色的果子。
       此时的我,望着遗忘的时光,可以见证的,是自己的年轮。
  •      《白先勇文集》是我睡觉前在读的书,第一个故事是《玉卿嫂》,看了几节下来大致看出来这是个传统女性的故事,为了爱不顾一切那种,虽然她已经有了些年纪是个寡妇并且爱上了个小男生,但这种女性依旧是传统女性,为了所爱的男人不惜牺牲一切的女性都属于传统女性,我一直是这么理解的。然后突然想到,N年前我好像买过一张盘叫《玉卿嫂》,当年的金马奖作品,可是连封都没有拆就不见了,于是这个故事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
      
       白先勇是城中有名的同志,而他经历了一个更为宏大与动荡的年代,他的角度应该是俯视那个年代吧?读他的文字能体会到一种阴柔与敏感,却又充满着气势,而读起来的时候时常是会有画面的,这让我有些羡慕。
  •     白先勇也许生错了性别,如果他天生是个女人,那也许又多个张爱玲。
      
      看他的小说,每个人似乎都变成了导演,不停地在自己的脑海中上演着小说中的情节,中镜头,长镜头居多,总是有背景的,画面感极强。每一篇小说有如在看旧时的电影,不禁让人想起候孝贤为什么总取材于白家三公子的小说。
      
      白先勇对于女人的心思体会很深,作为作者他把自己的灵魂融入了女主角的身体,而自己的眼睛仿佛依然躲在暗处冷眼观望着。这种身首异处的写法,让我佩服。我怀疑他不仅是同性恋还怀疑他精神分裂,不然这个天生在大家族的他,如此孤僻、善良、小心地活着,在写作中求得解脱?
      
      如果是张爱玲写这些女人就有些太本位主义了,这个强势的女子要不让你认同,要不让你觉得失真。
      
      白先勇的语言一点都不罗嗦,仿佛每篇小说写完他看都不看就发表了。我查看他的《现代文学》出刊日期,相隔并不远,没有时间让他反复推敲每篇文章或者每个文字,但是我用整齐形容他的文章是不过分的,整齐得没有出格的心情,整齐得没有突异格式,他找到了用自己语调和情绪写每一个故事。让我看到他似乎每一天都是精神抑郁症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出哪一篇是他谈恋爱或者事业顶峰时候写的,没有兴奋也没有张狂,每一篇都如同加黄作旧的照片,带着淡淡的忧伤,而你又无法把它们和小资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真实的让大众都能触摸和感受到。
      
      一个人如果一直活在同一种情绪中,最后不是疯掉就是自杀。白先勇还活着呢,因为他不跟自己较劲去改变什么,也漠视周围人和环境的变化。不能牵强地说他活在回忆里,也许他是飘荡在空气里。被人呼入吐出,但是永远不被人拥有。
      
      白先生的小说是茶,而张女士的小说是咖啡。
      
      http://blog.houhai.com/user1/812/archives/2005/39988.shtml
      
  •   我把烦我的人看成流动npc
    哟西!
  •   总有一天这些NPC会滚粗我的世界 哦也~
  •   哦也~~~o(* ̄▽ ̄*)y
  •   路人
  •   我的17岁,高三。犹豫,自卑
    现在20,大三,彷徨,自卑。
    我渴望改变
  •   很喜欢这个短篇,主人公的寂寞我很有共鸣。也喜欢你的评论。
    觉得和你很像,很多时候更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不喜欢迁就别人,不喜欢硬是加入不敢兴趣的话题,有时候勉强自己实在不开心。可是我有时候还是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不想自己在别人眼中一个人会有些可怜的感觉。
  •   我想我还需要修炼自己,让心灵强大一点,,不要那么在意不相干的人怎么想我。坦然享受寂寞,自己开心就好。
  •   人总是无法彻底摆脱纠结,我们只能希望自己更强大,却不能指望有什么是绝对的!
  •   同感,我也是这样的人!
  •   也许真的只有自己能使自己不孤独
  •   不孤独只能是暂时的
  •   同感 我不怕寂寞 就怕别人觉得我一个人很可怜
  •   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幸福真的无关
  •   越来越觉得 学会和自己相处最开心
  •   不喜交流.不喜人多.本身是一种缺陷,无所谓狡辩.但是如果能够正视它.欣赏它.甚至为之骄傲.那么世俗意义的孤独寂寞将会少了许多.
  •   人是群体的。
  •   群体是表面的,只有面对自己时才能到达自己的心
  •   那些聚在一起唧唧喳喳的家伙不就是想用我的冷落承托他们的不孤独吗 何必把音调故意调那么高 何必把表情做得夸张 既然你们不寂寞不孤单 又何必去证明自己没有落单 我啜饮寂寞 冷眼热心地观看这世上的纷纷扰扰 只是有时细微的花粉飘过 鼻头一阵酸
  •   LSy哟西
  •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了解另一个人
  •   我想我也是的
  •   不喜欢束缚,但是又不喜欢一个人,总觉得一个人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真纠结~
  •   虽然大多数时候,很能一个人呆,也蛮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可,,,总会有那么一恍惚之间,会想“要有个人陪我一起就好了……”
  •   寂寞不仅属于十七岁,而是属于习惯孤单的人,习惯孤单的人会在场面上假装欢乐,同意某些人的说辞,但是内心越来越寂寞,想逃避。渴望交心的朋友,能够在她面前尽显自己的心。
  •   能把感叹号改成句号就好了
  •   ls说出了我的心声
  •   我都快要忘了曾经还有每句句末打感叹号的习惯。。。
  •   写得很好 像我自己
  •   我想我是这样的
  •   十七岁哪里寂寞
    二十七岁寂寞还差不多
  •   从10岁懂事起就觉得寂寞
  •   那是早期作品啦,有点写的没有想得快,到《台北人》系列就基本没有啦。
  •   白先勇,因为牡丹亭来杭州演出的原因。他便来美院开了一个讲座,很热闹,前天我还看到他。
  •   他每阐述每一件比较见不得人的事,都会在最后加上一句“别笑我..”。
    嘿嘿,有意思
  •   别笑我 哦!
  •   没有没有,写得很有意思
  •   很优美的
  •   白先勇是张爱玲的尾巴。
  •   白早年学的是外国文学,炫技的东西是让人想到张爱玲。可是从纽约客开始的内心的动荡,台北人的温婉大气,和张爱玲迥然有异。我很认可地域决定论,论气质的相近,我愿将白与李安并置。
  •   写得很漂亮啊,看得到轻轻柔柔的感伤

    真真实实的生活。。。。。。
  •   看《玉卿嫂》时,我才上高中,但现在总是记得她上吊的那一幕... ...
  •   <玉卿嫂>没有上吊,上吊的是<金大奶奶>.文章都很不错就是了.
  •   呵呵.乱了
  •   我觉得你说得很好.真的.
    这就是看完的感触吧.我还没怎么看他的作品.但是我很期待.
    对我很有用
  •   说得很好,的确是镜头感十足,捕捉人物心灵非常细致
  •   “我怀疑他不仅是同性恋还怀疑他精神分裂,不然这个天生在大家族的他,如此孤僻、善良、小心地活着,在写作中求得解脱?”
    ——好吧,前天我才知道,原来他真的是同志。
  •   看他的作品就如同是被包在一个茧中,充满了悲伤的黏液让人呼吸困难,却又感叹于“她”对细腻感情的精彩描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