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上的女子

出版时间:2005-3-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张晓风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第一辑所选十位作家,均为中国台湾地区或北美、东南精致等地华文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是然他们的作品表现侧重各有不同,艺术形态资质各异,但在表现女性的内心感受、心理流程、情感世界、生存处境方面,却有着某种一致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这些作家在营造自己文学世界的时候具有或隐或显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立场,但她们并不以此自限,而是立足女性世界,向外生发和延展,思考的面向和涉及的领域,常常超出女性范畴,而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于是,她们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仅仅止于女性层面,而有着更为深广的涵盖和包容。  既是女性书写,同时又在“境界”上具有普泛性,这是这些作家的成功,也是我们编选时的追求。“女作家”只是选取和一种范围,“好作家”才是选取的真正目标。希望这套“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能给读者诸君带来精神的震撼,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张晓风(1941-)江苏铜山人。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晓风散文集》等。曾获中山文艺基金会散文奖。

书籍目录

主编前言相见不恨晚你欠我一个故事辑一:给我一个解释描容给我一个解释梦稿我捡到了一张身份证母亲·姓氏·籍贯·作家如果有人骂你“隔聊”有求不应和未求已应关于玫瑰窃据辑二: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尘缘不识再跟我们讲个笑话吧!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重读一封前世的偏差依依不舍辑三:秋千上的女子在公路一撒“露奔”花籽的女子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铜钱秋千上的女子辑四:放尔千山万水身一个女人的爱情观戈壁行脚请不要对我说欢迎城门啊,请为我开启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甘醴同色云鞋四则平视,也有美景放尔千山万水身又一章第一幅画开卷和掩卷从梦境里移植出来的木板桥坡丘的联想春水初泮的身体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晓风不愧是第三代散文家里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这枝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散文的读者不妨拓展自己的视域,也来欣赏张晓风的豪秀。  ——余光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秋千上的女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一直认为:小说构造虚拟世界,诗歌美化现实生活,杂文表达一切思想,散文讲述平淡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不敢面对现实时就习惯看小说。愤世嫉俗了就看杂文。
      诗歌是较少接触的,散文没什么道理不接触,却又是看得非常少的。
      或许是今晚,当我从图书馆借来的8本书里挑一本时,一种冥冥中的注定让我抽出了垫底的台湾女性作家张晓风的散文集《秋千上的女子》。
      
      说到女性作家的散文,前段时间比较疯狂的看香港李碧华的散文集,几乎图书馆摆得出来的都被借阅完毕。要说台湾的,张小娴写的是爱情小说,张晓风的学生于曼娟写的还是爱情小说,好吧,初中就算看过席慕容的散文集,再早?怎么想也没有印象。
      
      对张晓风的第一印象,是小学时。听到名字以为是男性作家。
      看过她的第一篇作品到现在还记得内容,后来总觉得那种特有女性的细腻生活化的文字,只有席慕容能与之媲美。
      
      如何评价张晓风的文字呢?一个字,就是真。
      她的语言是生活化的,给人一种亲切直爽的感觉。她的思维是常人的,但是他人不知如何形容的感受,她却得心应手地用文字激发共鸣。
      有朋友说,一直觉得她就好比一个邻家大姐,讲述平常生活给我们,却又让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
      她的心里,是爱,是美好,是温暖。不过她也不否认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丑陋和邪恶。
      
      
      在自序《你欠我一个故事》中,我就已经深深体会到台湾女性作家的一种文风,那就是一件小事引出一种对人生对生活对一切的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当你发现被欺骗时,有时候也不该诸多苛责,因为他们对陌生人描述他们想要的幸福世界,并且自己也信以为真,而你又何尝不能微笑地同他们把戏演下去?
      
      《尘缘》那篇真的让我忍不住回到了失去外公的日子。
      当我们小心翼翼的避开事实,只想用最好的方式来对待一个垂垂老去的老人时,要是碰上一些心直口快的人,不懂避讳地说:他迂了。(老年痴呆的意思),这是多么残忍啊。因为他们对情感不敏感,于是都不懂的如何去维护那最亲的人的一丝尊严。
      可是我们看到这样的老人一天比一天衰老,甚至呈现出要腐朽的状态时,大概也是目不忍睹吧。
      我们从未经历长辈的上半生,要是在他们晚年时探听到他们口齿不清却又最童真的想法,那时的我们该要有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别过头,忍住泪?
      
      我觉得张晓风是一个造梦者,她时常梦见自己会飞。
      于是看着她的文字,我觉得自己走入了她的梦境。
      那个梦境多么真实,也许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叫生活。
      
      
      ------莫莫。
  •      倘若你读过张晓风的散文,便一定对这篇《秋千上的女子》不陌生。
       最近在看她的散文集,首页是这样写的——《张晓风秋千上的女子》,不知是否是编者有意安排,《秋》其实只是她的一片普通散文,若是将她比作那深宅大院中乘秋千之势眺望远方的女子,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她是以一颗谦卑之心品尝人间冷暖,并将这种感受溶以文字向世人传播的学者。可是这本由“花城出版社”选编的文集,不太和我的胃口,选的文章中有随笔,有行记,有刊登过的书稿,总体上散文中掺杂的人物对话、事件描写要多一些,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原来那本乳白色封面的《张晓风文集》,没有把她的文分为几大类,反而读起来有浑然一体之感。
       就像席慕容序里说的:“羡慕的是你的国学根底,妒忌的是您的才情,而更深的触动我的,是你的悲悯之心。”深厚的国学根底体现在遣词用字上,字字珠玑用在这里毫不为过,让人时刻感受着一串串汉字拼凑在一起所产生的美感;灵动的才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那是一种对文字的感觉,与生俱来的,后天再勤奋也不能补那份拙的;悲悯之心更确切的说是对生活一种细致入微的体验,是对世间万物视如己出的爱怜。真正体会到文章也是一种美,最早便是从她与席慕容的笔端之中,余光中所谓“豪秀”二字就是对她的文章最好的概括。
       关于悲悯之心,乍一听似乎有那么一丝矫情,仔细琢磨,那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最应有的一类品质,不可或缺,当然也不可像林妹妹一般沾染过多,不然很容易弃其善良取其哀伤。心藏悲悯之人会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你可以在人群中一眼将她们辨认出来,她们不需要有沉鱼落雁的容颜,仅仅由周身一圈温暖的光环就足以把你吸引。
       “我祈望绝世的美丽,奇迹并没有发生,你说,如果蜜蜂没有索取金冠,蚂蚁没有祷求珠屡,你又何须湖水般的澄目或花瓣似的红唇呢?一双眼只要读懂人间的疾苦,也就够了吧?两片唇,只要能轻轻吟出自己心爱的古老诗句,也就够了吧。”她们懂得知足,不奢求更多与自己无关的东西,与生活本质无关的东西,她们容易幸福。
       “‘正名’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我们必须‘彻头彻尾’是一株玫瑰,立足土壤,红烈艳艳,主干粗壮,花心无浊,而且郁郁馥馥,卓然天地之间。”她们懂得之生命的真谛,无论身处何处,骨子里的某种气度不能舍弃,她们理解幸福。
       “人能惜福就惜福吧,我在使用一张旧A四纸的反面的时候,觉得一种喜悦,一种物尽其用的喜悦。一种知福惜福的喜悦。”她们不在乎生活表面的假象,紧紧握住缝隙中的每一朵芬芳,以一种如花般清丽的姿态面对周遭的一切,她们享受幸福。
       最喜欢的是那篇《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看过才发觉有一样东西在任何一代人之间都不存代沟,亘古不变的感受如出一辙,“对我而言,爱一个人就是满心满意要跟他一起‘过日子’,天地鸿蒙荒凉,我们不能妄想把自己扩充为六合八方的空间,只希望彼此的火烬把属于两人的一世时间填满。”轰轰烈烈的,坚定执着的,把那一世间填满。
       我愿意付出我的青春,用我最宝贵的年华去陪伴你一起走过所有风雨飘摇的日子,只因为我的心中与太平公主有着同样的信念——长相守。
       世间女子都如此——“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所追求的不过是四个字——永不相负。
       我愿做那秋千上的女子,印着风,裙摆飞扬,晒晒太阳,守护自己那一园子的幸福。
       “安心做一注小小山泉,涓滴不绝,可鉴可饮”其实也很好。
  •   我也是在图书馆晃着晃着就相中了这本,好久没看散文了,真是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