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混沌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从维熙  页数:36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为三部,包括忆混沌之初,梦断“桃花源”,离离“原上草 ”。讲述了反右回忆录、劳改队纪事、在昔日乾隆帝狩猎的行宫旁、天堂与地狱相隔并不遥远、重返老巢后的沉郁岁月、初识冰冻的汾河、长治、姓名、湖轶事:生生死死,死死生。    本书内容包括“反右回忆录”、“劳改队纪事”、“在昔日乾隆帝狩猎的行宫旁”、“天堂与地狱相隔并不遥远”、“重返老巢后的沉郁岁月”、“初识冰冻的汾河”、“长治、姓名、湖轶事:生生死死,死死生”七部分。作者记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折射了时代变化的风云。

作者简介

从维熙,1933年出生于河北玉田县城北代官屯。年轻时曾任教师,后任北京日报记者、编辑。18岁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小说散文集《七月雨》。1956年至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曙光升起的早晨》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1957年反右期间,因其直言被打成右派分子,历经生活磨难,长达二十年。1979年重返北京文坛。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获全国一、二、四届中篇小说奖;电影《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全国第一届优秀电影奖。之后,作者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北国草》、《断桥》、《酒魂西行》、《逃犯》、《裸雪》、《龟碑》,以及中篇小说集《驿路折花》、《雪落黄河静无声》、《祭红》、《牵骆驼的人》、《鼻子备忘录》;同时作者以火山喷发之势,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文学短论等作品。1995年《从维熙八卷文集》问世,2000年作者回眸右派劳改生活的长篇纪实文学《走向混沌》三部曲出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截止2004年底,作者共出版文学书籍(包括散文、随笔)62部,约八百万字:其中的一些作品,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韩和塞尔维亚语在国外出版,作者曾任作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忆混沌之初   上篇 反者回忆录     寒春苦夏的混沌之初     混沌之初到“第十三名”     从“状元府”走向“墓地”     在高山之谷修筑“宫殿”     “四路通”通向了“大墙”  下篇 劳改队纪事     从“土城”发配塞外     从“土城”押往茶淀 第二部 梦断“桃花源”   上篇 在昔日乾隆帝狩猎的行宫旁     三畬庄纪事     火与冰同流     作茧自缚的第一天     逃号张志华轶事     我的书与梦     挖湖造山的记忆     第一次回家探母     3月15日这一天     步入“桃花源”     “桃花源”的风情史     “桃花源”对岸的那位老人   中篇 天堂与地狱相隔并不遥远    “文革”的苦戏正式开锣,我母亲的脖子    上被挂上“反革命家属”的大牌子    送“反革命家属”母亲还乡    远行者在大沙漠的足音    安身立命于阴山背后的小屋  下篇 重返老巢后的沉郁岁月    在西荒地五八二    “高尔基”、“低尔基”与一个女盲流    夜宿北砖窑的停尸房    与贼同醉    与牛为伍的三十多个夜晚    吕荧之殁    三个同类相继驾返“瑶池”    生命档案中的灵肉之裸    生命档案中的“马拉松”之役    “一号战备令”与一个猪圈第三部 离离“原上草”  上篇 初识冰冻的汾河    高筑狱墙与“骆驼祥子”    祸起萧墙与“豆”“萁”相煎    四月雪与四月血    生死轮回无常——死者生,生者死    在王铁匠家栖身    我成了“煤黑子”的时候,张沪的命运出现    转机    地下遇险与狐狸引路    李建源与“龟驮碑”轶事    背起了瓦斯检查器,走人犯人世界    难以忘却的两个犯人    再见了,乌金山  下篇 长治、伍姓湖轶事:生生死死,死死生    英木兰的生命传奇    逃犯姜葆琛的驿路风尘    不知道自己被判死刑的朱希    我的一次生死劫难    魂去来兮    随风飘逝——蒲公英飞过了黄河    伍姓湖——我的最后一个劳改驿站    “死门”与“生门”    无水的干湖与有水的深井    不能割裂的尾声附录  金陵寻梦  我的青少年时代

编辑推荐

  我要告诉您,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许多年都没有发生了,即使世界名著中的小说也没有产生这样令我多次闭上眼睛气不能出的噎死的感觉。这是任何小说都无法取代的。我向多位朋友推介这本书,直言有存档的价值,对于研究民族的精神历程是最可珍贵的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向混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走向混沌——从维熙回忆录”
    是我春节时买来送给身边的老人家,她们爱不释手,连续叫我买了三本,在广东的离休干部成为喋喋不休的话题,也许她们太有同感啦!
  •   《走向混沌》叙述了从维熙1957年被羁押后的悲惨境况:妻离子散,母亲挨斗,面对艰苦的劳改和难忍的饥饿……,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把20年来所蒙受的冤屈再现出来,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北京文坛的状况。书中从维熙对“大墙”内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隔了一定的时间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发现知识分子更多的本质性的东西,对知识分子自身的思考得以深入。不仅写了那一时代人的真实的面貌,同时触及了知识分子人格中最为脆弱、卑微而又长期被掩盖了的那一部分。
  •   最早看从维熙的书是北国草,心灵收到很大得到振动;这次看到自传式(走向混沌)就迫不及待的买回来,连续的看完,很好。
  •   一本可以作为史料来读的回忆录。
  •   此书是买给妈妈的,但我也非常喜欢。老一辈人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年代!“文革”对于当今的人来说太陌生了,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心惊肉跳”、什么叫“诚惶诚恐”。妈妈说,她看这本书时心里很压抑、憋屈,总有一种欲哭的感觉。虽然我70年代的人,只赶上“文革”的尾巴,但我依然能够理解妈妈的感受。套用一句老话“好好活着,别折腾”。
  •   非常好看,不看一定会遗憾的.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人性的了解太浅了.这本书补上了那一课.推荐所有厌恶了现在社会的浮躁的人看看吧.
  •   以前曾读过这本书的一部分。坦率地说,每次读这本书,我都很痛苦。我希望这本书被后代一直读下去,这样会使国家和民族再发生那样大的灾难的可能性会减少。
  •   文风很严谨的一本书。《治史经验谈》对非历史研究的人来说,也很有借鉴意义。作者擅长考据,但是从文章来看,作者的整体大局意识让人惊叹,也是深入专研必有成果的良好例证,对当前的浮躁文风和社会风气很有触动。
  •   这是一本血书,值得所有中国人阅读。可惜只有一小部分人想读,因此,民主还是远离中国。
  •   看了心情沉重,必须看的书,了解历史,可以为鉴
  •   印刷的质量不错
  •   会对历史有一个新的认识,这些书会修正你的人生观,认识真实的历史,认识更深层的中国人!
  •   总体还不错,就是有点褶皱。
  •   其中很多段落,读起来挺伤感。
  •   通过本文,身感同受那个年代,那些人,那些事....
  •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版的《悲惨世界》。比雨果的还要真实可信,震撼心灵!
  •   真实的经历,不堪回首的恶梦般岁月!
  •   三十年前我在连载的期刊上看完了前部,今天又买了这部作为珍藏。精彩的叙事让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   质量不错,挺好,我很喜欢
  •   刚拿回来,书皮就掉了,不像是正版的,郁闷!~~~~
  •   我喜欢从老的书一直都很喜欢,每本都喜欢,推荐给大家。
  •   个人是反应社会历史的进程。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可以通过不同人的回忆录,来回顾一下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建国后从民国继承了几十万知识分子,这个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这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可惜,治国他无能。目前的情况是,传承彻底断代,优秀的品质和素养没能继承下来。本来能够慢慢拉近和欧美的科技差距,至今也没有大踏步地前进。
  •   好像1990年读过,历史沧桑
  •   直击知识分子的骨子深处,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却没有人格的独立,当然也没有了思想的独立,丧失了反抗精神,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只是逆来顺受,可悲!
  •   似乎行文中的个人观点偏多,用自己情感的好恶来评价那段历史。
  •   真实鲜明地记录了从反右到文革结束这二十几年中国知识分子的遭遇\心路历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