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卷-五十年花地精品选(上下册)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作者:吴小攀,等 编  页数:702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很高兴得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5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更高兴地得知“花地”副刊决定,在今天的纪念会上,把50年来积累下来的副刊制作成电子文本,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这是意义重大且深远的事件。因为,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是文学副刊中不可多得的旗帜性园地。从1957年10月1日她和羊城晚报一起面世开始,就以独树一帜的姿态引人注目。我以为,“花地”之有今天,固然由于她版面的气势和每天一刊的流量,更由于她历经半个世纪而不变的对文学的执着,由于她50年来荟萃了那么多名家名篇,推出了那么多文坛新人,思想活跃、栏目新颖,与时俱进,锐意图新。因此奠定了《花地》在中国当代副刊史乃至文学史上无可动摇的地位。在她创刊50周年之际,她欣然选择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纪念大会,同时又欣然捐赠50年积累的精神成果,可以说实至名归,具有充分的自信和深刻的含义。为此,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对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创办5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花地》的珍贵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指出,《花地》捐赠的意义还不只是在《花地》本身,我希望以此为开端,随着《花地》越办越好,继续得到《花地》的捐赠,我还希望得到全国各报纸副刊乃至海外华文报纸副刊与《花地》相类似的捐赠,那样,我就可以自豪地宣布,我们拥有中国当代副刊史的丰富馆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也算为文学副刊的研究作出了一些贡献!  50年来,在一代一代编辑的苦心经营下,《花地》成为了一片文学的热土。《花地》的文章作品,品位不俗,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和热烈的时代气息。我还记得在《花地》副刊上读过游国恩《说(哀郢)》、余冠英《诗经今译》,曾大大激发了我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而李霁野、罗大冈先生的海外书评和作家评介,也曾给我开启了另一片视野。秦牧的《迁坟记》、韩北屏的《我走在长江大桥上》及至后来发表的陈国凯、杨干华、叶蔚林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又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动人心扉。《花地》副刊“不薄旧人爱新人”,名家如云、佳作如云,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率先发表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停笔多年的林庚先生和俞平伯先生的新作,据说那是当时的编辑登门拜访求来的文字。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老一代作家是如此,对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也不例外。我还记得陈国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羊城晚报复刊时,写了《我从花地来》表示祝贺,回忆自己在《花地》发表处女作和成名作,在萧殷同志的帮助下,走上文学道路的经过。  《花地》爱作家,爱作品。《花地》爱短作品,也尽其所能扶持长篇作品。我就曾经被《花地》上的长篇连载所深深吸引。我从那里读过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欧阳山的《三家巷》。《花地》不仅爱文学,而且爱戏剧、爱美术、爱音乐,爱一切美的文艺形式。《花地》发表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评论,大大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生活,也为作家艺术修养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我的这些个人的片断感受实在无法概括《花地》副刊50年来的巨大成就。历经半个世纪的风云,《花地》已经成为影响广泛、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相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羊城晚报社委会的直接指挥下,《花地》一定能发扬优良传统,创造更好的业绩,开创更为辉煌美好的未来!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祝贺《花地》,祝愿《花地》,祝福《花地》!

内容概要

  羊城晚报《花地》是影响广泛、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副刊,至2007年,已创刊50周年。在这50周年当中,它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面刊登的文学作品,有短作品,也有长篇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作品,也有艺术作品及其评论等文化作品。  《50年花地精品选:散文卷(套装上下册)》收集了羊城晚报《花地》副刊50周年来的精品散文250多篇,每十年一个单元,分上下两册。为了让读者渐渐进入不同时代的语境,《50年花地精品选:散文卷(套装上下册)》采取了由近及远倒时序编排的方法。这些文章的特点是与时俱进,与世俱新。

书籍目录

上卷陈建功 ◇ 序2007—2000熊召政 ◇ 烟花三月下扬州何卓琼 ◇ 生死劫张维 ◇ 乌镇的茅盾迟子建 ◇ 从此岸到彼岸廖红球 ◇ 写竹记余华 ◇ 和一个德国人有关的故事李清明 ◇ 寻狗陈希我 ◇ 我们何尝不想嚎叫一下?鬼子 ◇ 关机肖建国 ◇ 遥想莫应丰王祥夫 ◇ 说腊梅鄢烈山 ◇ 关于《孔雀》的社会学解读余光中 ◇ 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丘树宏 ◇ 香山梦寻谢望新 ◇ 珍藏一个名字:母亲万振环 ◇ 儿子成家去了赖海晏 ◇ 叹茶彭荆风 ◇ 茗饮欲忘归韩少功 ◇ 生态的压力卢锡铭 ◇ 又闻木屐声曾敏之 ◇ 寂寞张九龄黎焕颐 ◇ 与骆驼的生死交吕雷 ◇ 在胶林里读唐诗林岗 ◇ 城市的记忆张字航 ◇ 贺兰山,阿拉山陈俊年 ◇ 南边的岸郭小东 ◇ 四月绝响尤今(新加坡) ◇ 沙漠与我张抗抗 ◇ 扎龙与丹顶鹤梁国标 ◇ 厚重的古城墙何立体 ◇ 闲话长沙人洛夫(加拿大) ◇ 一叶知秋李敬泽 ◇ 一盏历史之茶蒋子龙 ◇ 在夹缝中梁晓声 ◇ 人·燕子和蛇陈世旭 ◇ 庐山思绪何顿 ◇ 我的遥远的何家山吴小攀 ◇ 寻访北京鲁迅旧居舒婷 ◇ 亲密电脑高洪波 ◇ 拙政园的荷陈四益 ◇ 读书不容易韩少功 ◇ 八景忆雪石钟山 ◇ 北京平民摩罗 ◇ 韩国的筐子与中国的猫余杰 ◇ 梦想里的“庄园”祝勇 ◇ 夜宿王村海男 ◇ 爱的特权铁凝 ◇ 关于头发阎连科 ◇ 我本茶盲熊育群 ◇ 京西土炕苏玉光 ◇ 黑山羊费勇 ◇ 一个夜晚思绪飘渺王火 ◇ 我看唐宁街十号彭见明 ◇ 藏獒1999—1990淳亮 ◇ 儿行千里从维熙 ◇ 书斋轶事蔡玉明 ◇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陈染 ◇ 瞎走的乐趣饶苑子 ◇ 在纽西兰过大年初一李存修 ◇ 爱心无国界李紫 ◇ 在纽约过旧历年舒乙 ◇ 冰心心中的波涛郑启谦 ◇ 桥的变迁余秋雨 ◇ 千年巡拜——余秋雨日记金敬迈 ◇ 怎不见三黄四黄莲蓉月柯蓝 ◇ 岂不快哉洪三泰 ◇ 雷州半岛的太阳陶斯亮 ◇ 致母亲——白云山上的祭文郭风 ◇ 一位教授及其住宅陈跃子 ◇ 渔家客宴黄苗子 ◇ 书法之道杜宣 ◇ 东林寺的怀念柳明 ◇ 感受向日葵唐朝人 ◇ 导游的艺术于光远 ◇ 毛岸英的故事张中行 ◇ 打油销夏一例赛茵 ◇ 观奇探胜去保山邓刚 ◇ 我的活法白桦 ◇ 太阳雨仇启明 ◇ 仲夏忆杭州范若丁 ◇ 我的两个母亲田瑛 ◇ 瑶山,另一道风景江静波 ◇ 十八岁离家节延华 ◇ 走近黄河刘剑锋 ◇ 感悟苏黎世谭光荣 ◇ 面对吃饭张海迪 ◇ 我的麻由咪邓友梅 ◇ 从大伯公说到老广区区 ◇ 寻找菊花台高风 ◇ 说三不道四李春晓袁效贤 ◇ 除夕之吻季子 ◇ 学跳舞何继青 ◇ 男人是一棵树关夕芝 ◇ 比金牌更宝贵的——写在奥运一百周年黄咏梅 ◇ 补胎人记池莉 ◇ 瓷器的意味刘心武 ◇ 谁是天生杀人狂刘陶 ◇ 啼血杜鹃别样红——故乡杂记杨应彬 ◇ 献给母亲——纪念母亲节邹月照 ◇ 广东股民没有胆邹镇 ◇ 大山的回忆张雄辉 ◇ “汤”说广州人张振金 ◇ 深巷的白杨罗韬 ◇ 鸽迷戴胜德 ◇ 花城又新春关振东 ◇ 好鸟枝头亦朋友皮皮 ◇ 因为下雨肖复兴 ◇ 说北京话肖力 ◇ 雷州风情杂记萧乾 ◇ 父子谈心李国文 ◇ 名片小考华君武 ◇ 说殡仪方方 ◇ 一个好家给人的怀想蔡常维 ◇ 草原试马陈志红 ◇ “骑楼”文化周明 ◇ 藏龙卧虎的胡同竹林 ◇ 小人鱼与竹子叶永烈 ◇ 男女双打徐迟 ◇ 《幻灭与幻梦》集王业群 ◇ 表哥刘逸生 ◇ 电脑黄昏恋汪曾祺 ◇ 岁朝清供楚明 ◇ 床前明月光爱泼斯坦 ◇ 重返新会印象公刘 ◇ 致小偷先生的公开信张为 ◇ 杀心初起徐南铁 ◇ 状元有墓微音 ◇ 我有幸两次采访毛主席的活动叶文玲 ◇ 生鱼片与情义豆叶兆言 ◇ 活着多好张波 ◇ 六岁的美丽冯苓植 ◇ 话说骆驼王蒙 ◇ 名单学的新花语林海音 ◇ 访母校忆儿时下卷胡希明 ◇ 天南海北忆夏公——写在夏衍的《天南海北谈》一书校样读后张抗抗 ◇ 丢失的经历张梅 ◇ 棉布和花鞋赵禁 ◇ 花甲犹作少年狂——《冯白驹将军》创作散记周文韶 ◇ 梦会苏东坡韦君宜 ◇ 波月楼的盛会王季思 ◇ 我的老年心境瞿琮 ◇ “OK”三记李门 ◇ 石肖烟小语——记朝鲜战友韩青何龙 ◇ 人情有味梁信 ◇ 致刘晓庆秦牧 ◇ 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光未然 ◇ 粤海诗记符启文 ◇ 家住西关长寿西叶永恒 ◇ 钓鱼轶事周镇宏 ◇ 我的日本“三同户”张长 ◇ 平民的欢乐伊始 ◇ 吃酒的老人——快乐的天才之一紫风 ◇ 医缘陈晓虹 ◇ 在男性世界里范以锦 ◇ 画眉与筋杜鹃雷铎 ◇ 虎门怀古苏晨 ◇ 黄花岗那合龙柱陶萍 ◇ 梅花村散记苏叔阳 ◇ 记胡耀邦同志一件事1989—1980司马玉常 ◇ 读书与老婆陶建军 ◇ 飞行家王恤珠 ◇ 四月,想起我的苏联老师左夫 ◇ 闽南观石吴有恒 ◇ 故人小记陈若曦 ◇ 吾家有男初长成柯原 ◇ 淡淡的色彩和一缕清香——悼念沈从文老师缪永忠 ◇ 老家的话筱敏 ◇ 喑哑群山李亚平 ◇ 驼铃,摇出满街风采文洁若 ◇ 梦之谷中的奇遇徐刚 ◇ 遥远的森林——致塞外坝上林场汪静之 ◇ 西湖也要诗人捧赵丽宏 ◇ 迎接胜利的是死亡——墨西哥纪行之一朔望 ◇ 食事琐议区铁王家声 ◇ 在老舍故居喝豆汁儿——老舍学术讨论会归来漫笔之一孙犁 ◇ 谈照像吴泰昌 ◇ 施叔青与她的《香港的故事》杨光治 ◇ 洛迦山的禅影涛声黄天骥 ◇ 饭后茶余说《济公》康濯 ◇ 绣花裙的友谊黄宗江 ◇ 花神赋梁茂艺 ◇ 千古秦淮刘南昌 ◇ 黑海潮——牛田洋,历史与现实徐城北 ◇ 丁聪有这样一个小本峻青 ◇ 雁荡山上的空中飞人——漫游记趣李兰妮 ◇ 初次见识澡堂子——一个“南蛮子”眼中的北京人之一林贤治 ◇ 写在风暴之后——献给父亲易征 ◇ 多伦多来客杨沫 ◇ 我的自白杨羽仪 ◇ 皇迹上的紫薇花朱昌勤 ◇ 春城的北国风光张胜友 ◇ 边寨人家刘斯奋 ◇ 梅花,一个古老的故事钱君匀 ◇ 回忆郁达夫端木蕻良 ◇ 我喜爱屠格涅夫碧野 ◇ 岩耳陈忠实 ◇ 一九八三年秋天在灞河黄药眠 ◇ 写在活页上的短句黄永玉 ◇ “动物短句”相关的事——《罐斋杂记》代序黄宗英 ◇ 故友新交欢聚三元里贾平凹 ◇ 宿州涉故台龙柘树记黄秋耘 ◇ 月迷津渡黄伟经 ◇ 复苏的树杪高晓声 ◇ 天南地北走马看廖沫沙 ◇ 诙谐谈笑见纯真——怀念廖承志同志王虹昭 ◇ 我们要去看日出(外一章)戴镏龄 ◇ 遥念叶圣陶先生杜佐祥 ◇ 硝烟下的盆景——法卡山前线采访手记谌容 ◇ 编辑和我蓝翎 ◇ 蟋蟀声声严文井 ◇ 我只是个不速之客李意珍 ◇ 春天,我推开窗户雨纯 ◇ 你早,金色的文锦渡贺朗 ◇ 珠海渔女戴厚英 ◇ 大地是实在的杜渐坤 ◇ 三河坝去来高士其 ◇ 庆龄同志对我的关怀岑桑 ◇ “花花绿绿”的消息黄庆云 ◇ 西方的微笑和东方的婚礼——参加国际笔会随感之一郁茹 ◇ 乘车随想冯牧 ◇ 在阿诗玛的故乡——石林、长湖、大叠水漫记朱可先卞卡 ◇ 最后的二十七天陈国凯 ◇ “我从《花地》来!”1966—1957曹靖华 ◇ 一枚牙章李孟昱 ◇ 鼎湖醉绿马烽 ◇ 吃饭引起的风波肖玉 ◇ 老房东的热炕头王匡 ◇ 我所知道的艾思奇同志夏衍 ◇ 广州赞周立波 ◇ 韶山的节日林遐 ◇ 越南的船黄谷柳 ◇ 陈树存红线女 ◇ 一段不平易的路程韩北屏 ◇ 橘林茶香章以武 ◇ 一只石榴程坚章陈建 ◇ 不老松老舍 ◇ 春来忆广州杨干华 ◇ 三岔路口陈残云 ◇ 秋色无限好冰心 ◇ 给广州的朋友周瘦鹃 ◇ 迎春时节在羊城巴金 ◇ 喜悦和感激郭沫若 ◇ 我的故乡——乐山周敏 ◇ 荔园记吴晗 ◇ 夫人城李士非 ◇ 水乡消息马师曾 ◇ 我演关汉卿萧荻 ◇ “唐知县”这个人物——看广东汉剧《审诰命》黄树森 ◇ 呵!水来了陶铸 ◇ 松树的风格杨奇 ◇ 和韬奋相处的日子俞平伯 ◇ 桃根(读周邦彦词札记)唐瞍 ◇ 列宁格勒的白夜——访苏散记杜埃 ◇ 从北京到华沙——旅途书简萧殷 ◇ 亘古以来张维 ◇ 后记

章节摘录

  瞎走的乐趣  陈染  我和母亲有个瞎走的嗜好。每次,我们一起出去办事,总是先打的径直前往,任务明确。然后,待办完事,我们便轻松而愉快地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目标,我们在那个完全陌生抑或旧时熟稔的地方,引颈环望一阵,然后就凭感觉不定向地瞎走起来。无论是旧地重游还是开发“新大陆”,在我们貌似随意的脚步深处,其实都潜藏着一个连我们自己也未曾清晰明了的愿望——那就是希望遇见一个能够触碰我们脑子里某根神经的景物或人物。就是这种未知感吸引着我们的脚步,使我们在夕阳西下的时辰,在北京喧哗的大街或者凋敝的小巷,东张西望地走上一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  这一份莫名的期待,我和母亲是如此相同。  我们通常喜欢选择在陌生而安静的胡同里瞎走,特别是那种细肠子似的幽深的窄巷,一扇扇残损的木门掩映在树荫里,临街的窗户低低地挂在胡同的一边,路人伸手可及,使我常常替窗子里边的秘密或安全担心。我们一边走路,一边想象木门或矮窗里边的故事。我们还可以想象此处正是“伦敦的郊外。”,也可以想象另一处地方是墨尔本的住宅区。  事实上,我们也的确在瞎走中无意地获得过。比如,我们曾在三里屯的一个街角处,发现一家专买艺术装饰品的小店,“酷”得很有风格。那天,我和母亲走进小店后,几乎同时被一扇墙壁那么大的一块亚麻布吸引住,这张乳白色的亚麻布上有几行不太像样的毛笔字,仿古的一种什么字体,看不大懂,稚趣、艺术感以及一种对权威意识的不屑和反叛,跃然布上。问及这块亚麻布卖多少钱,售货小姐答说不卖,说那是店里的装饰品。停了一会儿她又说,你们若是喜欢,也可以卖。接着她说了一个很大的数字。我和母亲互相看了看,就走了。那一段时间,我正面临装修新居的麻烦,我不会画画,商店艺廊里的那些商品画显然是引不起我的兴趣;而新居的墙壁又需要装饰,于是、使用亚麻布的思路便在这时豁然打开了。  说学就学。我们先到美术馆买了亚麻布和很专业的颜料——马利牌“书画特黑”。然后,母亲执笔(母亲的毛笔字向来是训练有素的),我谋划内容和图面结构。我策划了不居中、不对称的布局。让母亲用大小长扁不一的篆体字,在亚麻布的右上端,书写我自拟的一副常用中草药方子,字迹占用的面积并不多。我们让大片大片的亚麻布沉着地空白着,就如同人们没有表情其实正是一种表情。

编辑推荐

  《五十年花地精品选:散文卷(上下)》收录的是其中的散文作品,约计250多篇。这些散文品位不俗,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和热烈的时代气息。  羊城晚报《花地》是影响广泛、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副刊,至2007年,已创刊50周年。在这50周年当中,它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面刊登的文学作品,有短作品,也有长篇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作品,也有艺术作品及其评论等文化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散文卷-五十年花地精品选(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