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作者:刘梅,赖南池 著  页数:277  
Tag标签:无  

前言

  越秀区宣传部派员送来书稿,先看书名,就觉得不错。博物馆而没有围墙,给人一种空间开阔、时间深邃的感觉。越秀区是老广州城的所在地,正是这个城市二千年时空的凝聚之所。  说起来,我在广州生活了将近六十年,也可以说是个老市民了。回想当初随父亲从香港来到刚刚解放的广州,那时我才五六岁,初到异地,对于无论是珠江长堤早晚的潮汐,抑或是越秀山镇海楼上的远眺,都怀着一种陌生、好奇之感。后来,随着由小学而中学、大学,对这个城市日渐熟稔,也逐渐累积起作为一个“广州人”的认同感。毕业分配到海南的五年间,对她更不免“魂牵梦萦”,写于当时的一组《城居杂咏》小诗可以为证:  日暖晾衫天,小巷丽如绣。云暗雨忽来,窗窗出素手。  高楼若崇峦,苔深破一角。夏雨浸天棚,飞街旋成瀑。  道旁白兰花,夜来香欲喷。零落不终朝,都上女工鬓。  暮扇不生凉,移榻欲逃暑。梦觉骑楼风,脉脉不成雨。  现在那些“80后”的年轻人,对于当日广州市民的这些生活情趣,已经越离越远。但像我们这一辈人,在由衷地感慨中国和广州的城市发展一日千里之余,心底仍然保存着那相对贫乏,又别饶姿态的如梦光影。  过往的人生离不开记忆。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城市又何尝不是如此?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的考古发现,向世人揭开了广州城呱呱坠地的一幕:北京路上南汉、宋、元、明、清五朝的古街道遗迹,和宋代“双阙楼”遗址,昭示了广州城商埠繁华兴盛的既往,而与今日名动海内外的商都美誉后先辉映:光孝寺、六榕塔、三元宫和怀圣寺光塔、圣心大教堂石室,则彰显着广州城多元并兼、丰富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万木草堂、中山图书馆、知用中学、南园诗社和黄花岗、中山纪念堂、东较场、咨议局,则展示了广州城在中国近代史上风云煊赫的篇章……  这些从书稿中随手拈来的内容,已足见出越秀区在广州城史上占有着核心的地位。她就是广州城的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而本书则是这个“博物馆”的导游手册。  我愿意向读者推荐本书。因为这实在是一本写得相当之好的“导游手册”。不但图文并茂,而且资料翔实、文笔优美。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映象广州》的设计顺理成章,黑白照片更具历史感和沧桑感,据说,大多数人的梦境也是以黑白居多。从“手册”的角度来看,这些老照片又是一批极好的“导游”的路标,可以供游客现场“印证”,并且在指顾之间,引领他们在一刹那穿越时空、游走今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资料的运用与文笔的驱遣。要说,介绍一件故物,可以有许多资料,但篇幅有限,如何取舍?于此,本书采取了场景与特写相结合的办法,除了一般介绍之外,又挑出重点,作专门选介,这就使全书节奏鲜明,而无平铺直叙之弊。其中具有专业深度的介绍,即使在我这样的老市民读来,在耳熟能详之余,仍然时有所得,感觉眼前忽亮,兴味偏饶。但是,这些具足专业的资料,却并不令人望而生畏,拒人千里,这就全赖本书写作的优美文笔。举个例子,在介绍广州古城墙的一节中,是这样开头的:  在鼎鼎大名的古城中游走,古老的城墙,是我们追溯往事的线索。  南京的明城墙,是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北京的明城墙,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是皇城根儿下回荡着的纯正的京腔京韵。从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绵延1.5 公里,已经成为北京古城的标志。西安的明西城墙,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修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历时八年,奠定了当时西安城墙的基本形制和规模。  绝少人知道,在广州也有这么一段古老的明城墙。  它隐身在越秀公园的深处,在高耸的镇海楼下静静驻守。古老的榕树,在它斑驳的身躯上盘根错节。茂密的树阴,为它遮住了这个夏天最后的几缕艳阳,墙根下是悠然而过散步的市民,还有人在踢毽子、下棋、跳舞……  长约200米的它,只是现存广州明城墙的一段。如果从天空俯瞰,你会发现,东起小北(夸小北花圈)、西迄大北(过去北大门,今日盘福路)、横贯越秀山,这逶迤的古城墙总长有一千多米,只不过,它在茂密的丛林深处断断续续,很难把我们的视线串起来罢了。  你看,它远从南京、北京、西安的明城墙说起,绕了一个大圈子,这才落到广州的明城墙上来,却又词锋婉转,由历史叙述一变而为风景描绘,并且由地上拉到天空,将近景细描化为远观俯瞰……一段广州城的明代古城墙,就像是具有生命一般,在读者眼中活了起来。笔致的灵动,文思的跳荡,不仅显示出作者惨淡经营的匠心,更包含着作者对广州的款款深情。本书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既具知识和趣味性,又具抒情的美文性写成。浏览书稿,我不禁悠然想起父亲的《唐诗小札》,它也正是具有着知识性、趣味性和文笔优美的长处。当时担任中南局宣传部长的王匡先生在序文中说:“真正通俗化了的东西,它无论在知识方面或者品德方面,都能扎扎实实地给人以有益的帮助……真正通俗的东西,一定是普及行远,平易近人,面貌可亲的。”我觉得,把这评语移用于本书,也很合适。感谢越秀区委宣传部和广州日报社,为广州城,为广州的市民,以及一切关心广州的过去和未来的人们,编写了这样一本将可普及行远的“导游手册”。  最后,我想以一个广州老市民的身份,祝愿越秀区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维护好广州城的这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为后代子孙守住这根。

内容概要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是广州城从最初一步步成长到今天的足迹。这里每一座寺庙、每一间书院、每一所学校或砉每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都在向你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古老而传奇的故事。都会告诉你一段又一段深埋进岁月的历史,解读广州,让我们从这里出发,从越秀出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源起1 五仙古观城里洞天(五仙观)2 走近南越王(南越王宫署)和3 古墓谜影(南越王墓)4 城墙旧事(古城墙)5 寻找失落的城门(古城门)6 梦里水乡(六脉渠)7 城市地图(古地图)8 五岭以南第一楼(镇海楼)第二章 千年商都1 道不尽的北京路(北京路)2 中国第一展(广交会)3 千秋家国梦盛衰高第街(高第街)4 守望珠江卓尔不群(爱群大厦)5 百货翘楚(百货商店)6 流金岁月饕餮太平(太平馆)7 百年艳芳记录风云(艳芳照相馆)第三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1 百年“潮人”聚广州(潮州会馆)2 书院春秋(越秀书院)3 万木森森草堂绿(万木草堂)4 触摸千年古街的文脉(文德路)5 书香葵霜阁(葵霜阁、榨粉街)6 书楼墨香(中山图书馆)7 百年名校话沧桑(小北路小学)8 格物求知穷理致用(知用中学)9 五子诗雅畅南园(南园诗社)第四章 风雷激荡1 巍巍殿堂悠憨岁月(中山纪念堂)2 碧血黄花(黄花岗)3 东园:风雷激荡(团一大旧址)4 从希望之舂到失望之冬(咨议局)5 沙洲传奇(大沙头)6 见证世纪沧桑风云(东较场)第五章 大隐隐于市1 菩影禅风(光孝寺)2 芝麻开门(怀圣寺)3 百年石室(圣心大教堂)4 大隐隐于市(三元宫)第六章 梦里依稀1 东山洋房岁月如歌(东山洋房)2 医者大爱方便为怀(第一人民医院)3 印刻纯真岁月(儿童公园)4 戏里戏外海珠大戏院幕起幕落粤韵风华迁(海珠大戏院5 天字第一号(天字码头)6 广州第一公园(人民公园)7 岁月风云梅花依稀村依旧(陈济棠公馆)

章节摘录

  五仙古观城里洞天  1、五仙观  广州,又称羊城,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周夷王时,五位仙人骑着口舍谷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谷穗赠予这里的人民,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最后仙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永留此地。  千百年过去了,仙人无迹可寻,这个传说,却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人们感怀仙人的功绩,建祠立庙,祭祀祈祷,五仙观由此而来。  古观虽屡迁其址,数度兴废,但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布衣平民,都铭记五仙的荫庇,诚心祭拜心中的神祉。明清时期,这里是退连闻名的道教丛林,宫观堂皇,巍然而立,紫烟袅袅。穗石洞天的壮观,五仙霞洞的秀丽.成为羊城当时美不胜收的奇景。  600余裁的宫观,红砖绿瓦,残壁颓碑,似在默默诉说岁月沧桑。带着自远古走来的神话,承栽羊城人民千古美好愿望,五仙观,这座“广州祖庙”,将要掀开其神秘面纱,延续新的传奇。  屡迁其址数度废兴  宋代:文人诗篇记载原貌  五仙观实为谷神庙,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说,人们认为,谷是五仙所带来的,因此在春秋季之时,到五仙观祈谷,并把五仙称为“五谷之神”。迄今无法考证,在广州,人们何时开始兴建祭祀谷神的庙宇。根据阮元《广东通志》记载,五仙观曾多次迁建,宋代最早建在十贤坊,即现在省财厅一带。  宋代五仙观的面貌,文献中鲜有记载,但文人墨客所留下的诗篇,却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北宋初年,当时岭南进士第一人古成之前往游览。并写下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广为流传:“拨破红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竹叶影繁笼药圃,桃花香嫒映芝田。吟余池畔聊欹枕,风雨萧萧吹白莲。”  紫烟、竹影、芝田、药圃、桃花、池塘、白莲,这是多美的景色呀!如今,五仙观内的碑廊中,还有一块“古仙旧题”碑,高约11米、宽约0.7 米,下面一段是正书题跋,中间两段是草书古诗七律及五律各一首,所刻的正是古成之的诗。  在北宋元祜年间,当时的广州知府、诗人蒋之奇,也写了一首诗咏五仙观:“州宅之西敞华堂,我来拜跪焚宝香。堂中塑像何所见,乃有五仙乘五羊。”可见当时五仙观内,已塑有五仙人骑着五羊的石像。  在宋代,五仙观屡迁其址,所迁之处,已无法考证。北宋政和三年,当时任府州监军的经略史张劢,又把此观迁回旧址。他撰写了重修五仙观记,并刻在石碑上,上面提到,当时连年盲风怪雨、疫疠问作,有时“海溢水潦为患”,“州人咸以谓五仙失所处而然”,都希望在旧址上再重建。这块《北宋重修五仙祠碑》至今仍保留在五仙观里,是观内现存最古老的石碑。南宋后期至元代,五仙观迁至古两湖畔,即今天教育路一带。  明代:闻名遇迩道教丛林  明代洪武元年,古观不慎失火,整座被焚毁了,后重建。当时的著名文士孙贲,曾撰写《重修五仙观记》记述此事,后来此文就刻在张劢北宋碑的背面。  1377年,当时的布政使赵嗣坚,把五仙观迂建到坡山,即现址,并另外塑了五仙像进行祭祀。而在此前三年,当时的广东参知政事汪广洋在坡山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岭南第一楼”,五仙观就建于此楼的前面。过了约百年,古观目趋颓败,明成化五年,即1469年,布政使张碹重修五仙观。  选址坡山,能看得出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坡山”与“番山”、“禺山”同为古城广州的三大名山,传说是五仙降临之地。晋代时,坡山是珠江北岸的一个渡口,有“坡山渡口”、“坡山古渡”之称。随着珠江河道的泥沙沉积,江岸逐渐南移。到了五代十国,为扩大市区,南汉王刘龚命人将坡山凿平。宋代以后,坡山俯瞰当时热闹的“大市”街,所谓“大市”,即大集市,当时惠福路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建在坡山上的五仙观,是当时一道独特的景观。当人们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行走,赫然可见一急坡隆起,这里古树参天,浓荫蔽地,宫观林立,香火鼎盛,道士往来.朝拜之人络绎不绝。五仙观威为当时名噪一时的道教丛林。  承载了五仙降临、赐予稻穗的神话,五仙观被认为是“广州祖庙”,不仅百姓信奉,居于庙堂的朝廷官员,也重视对它的祭拜,各个时期的重修都是在官员的主持下进行。历代文人名士,也曾到这里观瞻、游览,抒情咏怀,不少诗词歌赋流传至今,也留下不少佳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