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课程研究-原理.方法与应用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清  页数:267  

内容概要

  《质的课程研究:原理方法与应用》得到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的支持和资助。该丛书主编李方系全国课程组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课程与教学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湛江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教育科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兼职教授。本册为《质的课程研究——原理方法与应用》,选取两个视角,即从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两个侧面展开研究,在尝试回答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同时,还有所侧重地对几项应用性研究案例进行分析,作为对理论研究的实际检验。

书籍目录

导论一、质的研究概念及其辨析二、质的研究的方法论特征三、课程领域引入质的研究的价值四、本研究的缘起、问题与设想第一章 质的课程研究之历史透视第一节 教育领域两大研究传统的演化与质的研究的兴起一、由经验主义传统到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演进二、从理性主义传统到解释主义研究范式的嬗变第二节 质的课程研究之历史发展一、传统期(20世纪60年代以前)二、转换期(20世纪60年代)三、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四、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二章 质的课程研究之理论基础第一节 哲学基础一、现象学(phenomenology)二、解释学(hermeneutics)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aism)第二节 人类学基础一、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二、认知人类学(recognizeethnology)第三节 社会学基础一、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二、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三、生活史研究(profilestudies)第四节 语言学基础第五节 课程论基础一、人本主义课程论二、建构主义课程论三、批判课程论第三章 质的课程研究规范与原则第一节 研究规范一、规范释义二、研究规范的演化与特征三、质的课程研究规范剖析第二节 方法论原则一、崇尚自然主义二、注重整体探究三、采用主位研究四、关注互动过程五、运用归纳分析六、主张多元理解七、承认价值关联第四章 质的课程研究要素与关系第一节 基本要素一、研究主体二、研究客体三、研究场景四、研究方法第二节 研究关系一、研究者个人因素对课程研究的影响二、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课程研究的影响三、研究者与研究场景之间的关系对课程研究的影响四、研究者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对课程研究的影响第三节 关系特性一、反思性二、合一性三、伦理性第五章 质的课程研究设计与实施第一节 研究设计一、研究设计的特点二、研究设计的要素三、研究设计的模式四、研究设计的内容第二节 研究实施一、研究对象的取样二、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三、研究结论的检验第六章 质的课程研究中的理论建构第一节 课程理论建构的传统方式与思维局限一、目的一手段范式二、概念一实证范式第二节 质的课程研究对理论及其建构的独到见解第三节 质的课程研究中理论建构的独特方法——扎根理论一、扎根理论释义二、扎根理论的方法论特点三、扎根理论方法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第七章 质的课程研究成果与表达第一节 研究成果的特点与分类一、研究成果的特点二、研究成果的分类第二节 研究成果的表达一、研究成果表达的意义二、研究成果表达的方式第八章 质的课程研究之应用第一节 课程开发研究一、研究课题二、研究目的三、研究对象四、研究方法五、研究内容及过程六、案例分析第二节 课程实施研究一、研究课题二、研究目的三、研究对象四、研究方法五、研究内容六、案例分析第三节 课程评价研究一、研究课题二、研究对象三、研究背景四、研究内容五、案例分析第四节 课程行动研究一、研究案例二、案例分析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也曾被译为《大教授学》)一书的诞生,以及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课程》一书的问世,是教学论与课程论成为独立的学科的重要标志。我国清末教授法课程以及继后的分科教材教法课程的开设、相关著作教材的出版,为以后的教学论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我国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曾学习和移植苏联的教学论,教学论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的一门重要课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自编教学论教材、出版教学论著作,但仍保存苏联教学论体系的痕迹。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受欧美课程理论的影响,在注重教学论研究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课程论的研究。1980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设置课程教材研究室,1981年《课程·教材·教法》创刊,1983年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1989年陈侠出版《课程论》一书,这些对我国后来的课程理论研究产生较大影响。但在80年代,人们对教学论的研究仍重于对课程论的研究,教学论著作比较多,成立了“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在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的必修课中只有教学论而没有课程论。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冲击下,特别是在美国课程标准运动的影响下,我国课程论的研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质的课程研究-原理.方法与应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