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始末

出版时间:2000.5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温功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三案始末》不知名的大家小书,比新出的那些大部头的明史著述强出不知凡几。尤其要精读《帝权与相权》、《从宰相到阁臣》这两章,并注意其与民国初年总统制与内阁制之争的内在关系。作者是《大公报》旧人,曾亲炙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

作者简介

温先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报人,少有才名.更令人惊叹的是,解放后,温一直赋闲在家,啸傲山野,吟诗添词,是个真正的自由人.偶尔给一些文史杂志写点东西,或弄本英文小说来翻译,但也并不太关心出版.前些年在大陆走红的黄仁宇,著作中对温的文章引用在所多有.
能随手就弄本英文小说来译译,其英文功底,可见一斑.
温能如此不羁于俗务,大概和他家底较厚,不至于为斗米折腰有关.温的父亲原为张之洞的幕僚,后在京城行医,名头很大,收入不菲.
我喜欢的几个写历史著作的人,黄仁宇/唐德刚/王树增,都比不了温功义,虽然名气都比他大.
温先生1990年去世,72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案始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三案始末》这部不知名的大家小书,比新出的那些大部头的明史著述强出不知凡几。确实!当年小时候看到这本册子,才真正了解历史和演义相比较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其能把枯燥的史实分析到小孩子都能看明白,能接受,功力非凡。现在的所谓历史书,省省吧。在文化大革命和三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口号的引导下,除了谎言,戏说和喷粪,永不可能有独立的价值。另外,这本书出版年月是1984年。
  •     初识此书,还是大学时代混天涯社区的时候。闲闲书话的斑竹梁由之曾经力荐。可此书至2000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后就此绝版,芳踪难觅。三联能将此书重版,可见其作为老牌出版社的眼力。
      
      温先生是大公报旧人,退职闲居后写作了此书。老先生态度谦和平易,语言从容淡定,见识中正通达,发为文字别有韵味。这种韵味我只在金性尧、高阳等少数作家身上见识过。据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曾参考过该书,对照两书,就会发现万历十五年中世间已无张居正这一章开头部分在语句上和此书相关部分就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此书虽写的是三案,但对明朝的政治制度如内阁内监等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说明。有明一代,由于制度设计的原因,君臣之间,文官之间,文官与内监之间斗得不亦乐乎。要斗争就得找题目,三案便是极佳的题目,明末各方势力都围绕此题目大作文章,三翻四覆,迄于明亡,所以作者说要了解明末历史,三案是极佳的入口。
      
      
  •      孙骁骥/文
      
        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有史家回答说,宜从明史说起。为什么别的朝代不提而偏偏提明朝?这是因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发展到明代,各个方面已臻于成熟,最具代表性。汉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里对明朝的评价就颇高,他用一种近乎仰慕的口吻写道:“从1368年到1644年的明代是人类历史上政府有序、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在相对和平的二百七十六年内平均人口约为一亿左右……总之,明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十分稳定,以致1644年至1911年在外族的清朝统治时(政治制度)又基本没有改变地保持了二百六七十年。”
      
        然而,古代帝制发展到明朝,虽然表面保持了稳定,国家呈现出一片和乐融融的盛世之景,但华丽的旗袍之下,覆盖的全是跳蚤。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提出的著名论断至今还常常被人提及: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用粗疏的道德教条代替了科学的国家治理,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在黄仁宇眼里,明朝政治犹如“潜水艇三明治”(submarine sandwich),政治上层的文官集团,好比一块大而无当的长面包;底层散乱无序的农民阶层也是一块长面包。这块硕大无朋、随时可散架的制度面包,却是靠尊卑男女老幼的道德勉强维系着。此乃中国封建政治的稳定基础,也恰恰是其潜在的危机。
      
        当然,我不是故意要挑大师的刺,但我总觉得所谓的道德,难免成为肉食者拿来糊弄大众的工具。道德家最擅长的莫过于说一套做一套,人前反三俗,被窝看毛片。道德之下,肯定还藏着什么别的门道。如果确实如黄仁宇所说,剥开明朝“盛世”之皮,底下全是虚浮的道德,那么再进一步剥开道德的皮,底下又将有何物呢?一位名气不太大的业余史家回答说,道德所掩盖的是官场厚黑和权力斗争,并且,他还顺便回答了费正清所说的明代“政治和社会制度十分稳定”的原因,也恰恰是因为“官场权斗”四字。明代上演的一出又一出官场权力角斗,朝臣们整天忙于党同伐异、搞政治运动,精疲力竭之后,自然没有人再有心思打皇帝宝座的主意。
      
        这位史学家叫温功义,他在《三案始末》一书里给读者提了一个醒:谈历史的时候,不要以为问题都到道德为止。恰恰相反,历史上大多数问题,正是从道德开始,顺藤摸瓜往下看,可有好戏瞧呢。温老的观点,大致来说就是:中央政府内的党争表面上看确实有利于权力制衡,稳固皇权,但长期看来,它也为一个政权的覆灭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统天下后最大的心头病就是权高震主的宰相,他为了保全基业,最大手笔的一项就是废宰相,把中书省的职能分配给六部,而宰相的职能则被分给了一众阁臣。阁臣们在殿阁里商量的事必须上报皇帝,经由皇帝批准才能执行。这种“制度创新”的确巩固了朱家王朝的稳定,但也由此带来了朝廷中的另一大麻烦:由于权力被分散、各部门相互制约,朝臣们抱团结党的风气自此大为盛行,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长期这么搞下来,到了万历年间,朱家王朝的朝廷内已经是派系林立、遮天蔽日的景象了。
      
        再看看这帮朝臣,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看家本领并不是处理政务,而是窝里斗。逮着任何一件事他们都千方百计推给政敌,然后群起骂之,彻底把对方批倒斗臭。颇为巧合的是,当朝廷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宫廷狗血剧的时候,皇宫内接连爆发了史上著名的“明末三案”,这一下,可就把明末的宫廷连续剧剧情推向了高潮。
      
        所谓“三案”,原是指“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个宫廷案件。就事论事来看,三案并无可影响明朝政治走向的力量。简言之,“梃击案”是指万历四十三年,有一男子张差,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后被捕一事。“红丸案”则是万历皇帝的儿子光宗病重时,李可灼进献红丸仙丹,光宗服后暴毙的案件。所谓“移宫案”,指光宗死后,妃子李氏与太监魏忠贤密谋,企图移居乾清宫,挟皇长子以自重,后被逼移出乾清宫之事。它们看似各不相干,但在权力斗争你死我活的政府高层眼里,每一个案件都是大可做文章的政治资本。
      
        拿皇族那点家务事来做政治文章,首先就得搬出“道德”两字。道德是一根棍子,忠奸是一顶帽子,谁被扣了帽,就会惨遭政敌摁住一顿痛打。道德在现实中的化身,便是封建礼法。上到庙堂,下至闺房,明朝所有的事情都要被道德礼法管束起来。当中,也包括了皇帝“下半身”的那点事。万历皇帝极宠爱郑贵妃,却不小心和宫女发生了一夜情,生下长子朱常洛。万历并不喜欢那个意外获得的长子,他更想立郑贵妃生的第三子朱常洵为王储,但他这点心思很快被朝臣洞悉,狗血剧情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古立幼废长不合于礼法,万历的决定亦不例外。朝臣听闻后哄然,不少人拿出了祖宗的道德规劝皇帝。户科给事姜应麟上奏说:“礼贵别嫌,事当慎始,贵妃所生陛下第三子犹亚位中宫,恭妃诞育无嗣,翻令居下;揆之伦理则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万世则不正。”他一把鼻涕一把泪跪求,“伏请俯察舆情,收回成命”。心太软的万历皇帝见拗不过,只好使用拖延战术,对立储的时间一拖再拖,拖到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长洛年届二十,朱常洵也年至十六,还迟迟没有结婚。眼看皇子成了“剩男”,万历终于妥协,册封皇长子为太子。
      
        但故事到此远远未结束,因为这时“朝中竟自形成了一种风气,便是以是否主张立储,作为忠奸正邪的辨别”。主张立长子的传统派、同情郑贵妃的投机派、摇摆不定的骑墙派以立储为基础,搬弄是非,大做文章,搅得大明朝的后院鸡犬不宁。从这个角度看,后来的“三案”源头上在于党争,党争又是由立储的问题所引发,而立储的争执得以发生,直接原因还在于皇帝没能管住自己的下半身。——但皇帝有义务管住自己的下半身吗?当然没有,全天下的女人理论上都是属于他的,爱谁谁。顺一遍下来,党争问题根本就是无解。
      
        当手拿凶器的张差被法医鉴定为精神病时,拥护太子一派就有人说,这是心狠手辣的郑贵妃派人要杀太子;当没做几天皇帝的朱常洛吃错药暴毙时,又有人散布阴谋论说,郑家有人谋害了皇上……总之是谣言四起,辟谣也四起,人心浮动。满朝文武都在忙着扮演大型宫廷真人秀,没心思搞“实干兴邦”的动作了。而高高在上的皇帝们呢,则是新褡裢换个破口袋,一代不如一代。“明代的皇帝,除去朱元璋和朱棣活得较长之外,寿数都不算高,大多是才过中年便下世了”。有了党争、攻讦不断的朝廷,有了分权的制度,朱家的皇帝们自然可以高枕无忧,玩女人、玩银子、炼丹、修道……反正什么都玩,玩得骷髅形骸、精尽人亡,就是死都不理朝政。国家至此,可以休矣。
      
        温功义总结道:“三案都属于宫廷案件。在元凶已获,罪人斯得,原已可算了结。但由每一案件自发生以至暂结,都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关系,盘根错节,很难了断,以至每案虽结,却都不能彻底……这是由于明代自始便是以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来增重帝权的,随之而来的便是诸臣之间互相勾结,渐成门户。”这道破了中国宫廷政治的本质,其实就是一锅六必居酱菜,糊成一片。皇帝腌好菜,群臣放作料,再用道德、党争的棍儿一搅和,成就了大明梦。
  •     最初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忍不住的要买。主因是从高中到大学的几年间,虽然重点看的是清代和唐代的材料,但是因为各种关系,也对明代有过深入的了解。其次,是因为在之前,有人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国人的性格其实大约在明代就已经形成,之后经历清代到现在,都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为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解,也非常希望去看这一本书。第三,哈哈,就是见到好书总是忍不住的要买了收藏。
      
      先说一下买书的曲折,看到出书之后,从网络上到昆明的各家书店,都奔波了好几次,最终都没遇到。然后周六,校友请吃饭,就顺便去了南屏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新华书店,没想到居然买到了。很开心。
      
      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就很轻松的看了一遍,虽然记不住那许多人物的名字,但是大概的内容还是知道了。
      
      全书的开始是从明代的开山之祖朱元璋和朱棣说起,主要是介绍二者在宰相制的变迁中起到的作用,而这些的最终目的就是中央集权于皇帝一身。但是权力的集中会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掌权者的精力有限。在有限的精力和权力的集中两个矛盾之间进行博弈和平衡,最终出现了一种替代的方法,就是内阁(阁臣)的出现,利用阁臣来弥补掌权者在处理众多繁杂事务时的身心不足,同时又因为阁臣在权力的掌握和地位方面无法形成对王权的抗衡,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国治。
      
      但是,阁臣的出现是利益团体形成的主要推动力,各个团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稳定的格局,虽然不免在特定的时期出现一方独大的局面,但是这种相互抗衡的格局使得明代的统治阶层没有出现较大的动乱。而且即便是掌权者从这样的统治框架内消失,该框架的稳定性足以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而且明代和清代最大的区别在于皇子的管理制度方面有很大区别,在明代,除朱棣外,其它的皇子(藩王)几乎很难构成对政治权利的威胁,而清代在雍正或乾隆之前,几乎都被困在各皇子对皇权的威胁之中,直到雍正采用了暗立皇储的制度。
      
      从阁臣阶层向下,这种团体的构成方式势必延极社会的各个阶层,并进而影响名族性格的行程。这一点似乎不可忽略。但是具体的形成过程,多种原因的抽取和综合分析,还有待深入的阅读文献。
      
      明代后期最重要的万历皇帝,被普遍认为是明朝灭亡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而且三个案件的发生也恰好就在这个时期。书中多次提到明代皇室成员在贪财这一点上的嗜好,并由此最终导致破国。而这一点上的分析来看,其实万历之后至少三代皇帝的命运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万历的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     明朝三案如同明史的缩影,本书分析更是广角与长焦结合,层层深入,剥茧抽丝。
      宫廷斗争,波澜壮阔,帮派林立,源远流长。让人感叹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政治的国家。
  •     虽小,但真的好。
      
      我个人认为比《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都要好。
      
      作者温先生在20多年前写就这本好书,实在佩服。
      
      20年前的文字,现在没有一丝所谓“过时”的感觉。
      
      写东西要说人话,温先生做到了,而且做的超级精彩。
  •     循着老马的推荐,从孔网上买来了这本小书。
      惊讶于其诞生于二十多年前。其论述之生动毫不逊色于日后许多讲述名史的大家作品。
      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理清了明史上最为纠缠繁复又影响深远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始末,实在是让人阅毕心喜。
      明朝的各派权力的纷争如若从上帝的视角看下去,确是惊心动魄,有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感,而这台面上虽偶有让人发噱的表演,角色更替间常见的却满是淋漓的鲜血。
  •      早先在书话上见人赞这本《三案始末》,颇感兴趣,随手一查,重庆出版社1984年出版,心凉了半截,想,得了,可遇不可求。谁知在网上轻松就找到了电子书,感叹信息时代的神奇。(似乎重庆出版社2004年将温功义的《三案始末》和《明代的宦官和宫廷》合为《明代宦官与三案》一书再版了。)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种说法,说是研究中国历史最好从明史入手,理由记不太清了。(自己的坏记性,唉~)这可能是现在书店里明史著作(很多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琳琅满目的一个原因吧?从一版再版的《万历十五年》,到去年大热的《明朝那些事儿》,还有电视剧本《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及口碑不错的《大明朝的七张面孔》……温功义老先生不足10万字的《三案始末》与它们相比,绝不逊色,不仅体现在学识与见地上,还有今天人们很看重的娱乐性,后半截我几乎是咧着嘴当侦探小说一口气读完的。这精彩来自历史本身,非作者要迁就市场,单纯地为娱乐而娱乐。
      
       “每个开国之君为了保全它的基业,总要除掉一些前朝制度中对帝王起到约束作用的条文,而添上一些扩大王权的条文。”朱元璋最大手笔的一项就是废宰。明初身居相位的四个人中有三人被杀(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就连惟一善终的徐达民间也盛传是被朱元璋赐了全鹅毒死的。这个相位可真有点儿电椅的味道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撤消中书省,直接统驭六部,原先宰相的职权被分与阁臣。阁臣没有宰相的专门机构,不过是在殿阁中办事,也没有宰相的执行权,凡事需听皇上吩咐,提出办法被皇上批准后,才能拟旨颁行。这正是朱元璋想要的一群既能办事,又少实权的人。且有明一代,阁臣少则四、五人,多至七、八人,从黄淮谢缙,到张骢夏言,夏言严嵩,张居正高拱,相互间倾轧擎肘,明争暗斗不断。
      
       不能不佩服朱元璋,他煞费苦心设计出的新制度,让他那帮老虎生狸猫——一代不如一代的后世子孙稳坐了多年江山。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登基之时,魏忠贤的势力实已很大,如在以前各代,实是篡位有余,但明代长期所造成的各部之间相互扯皮的风气,却使他们转动不灵,无法举事。不过“因此而造成的竟有很多皇帝多年倦于临朝,诸臣之间相互扯皮,而使国势日衰,腐朽日甚,终至不可收拾,则又是另一面的必然转化,这可又是当日一心谋求增重帝权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了。”
      
       “明代自始便是以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来增重帝权的,随之而来的便是诸臣之间相互勾结,渐成门户。到了明末,门户更多,争斗益烈,而且内外相结,自后妃、诸王、内监、外戚、阁臣、九卿、言官、外吏,以至去官乡居的名人、学士,无不涉及门户之争,各有一派。但是派别虽多,小的争论固然各自有异,遇到大的论争,声气相通者又常相互依附,于相异者共争。这样,就又常成为相互对立的两派。”由荒唐透顶,不可救药的万历皇帝肇始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让万历、天启年间的朝野上下鸡飞狗跳,两派势力斗得好不热闹,温功义先生在书中有精彩的描述。
      
       《三案始末》里有两处地方逗得我特别开怀,不敢独享,贡献在这儿:
      
       还是那个万历皇帝,身为一国之尊,却像穷鬼转世,贪钱贪得要死。想出“矿税”一招,不管有矿无矿,只要有人报称哪里有矿,就派出大批内监前往坐索,多方搜刮,扰得民不聊生。万历三十年,不知他吃了哪门子丹药,自觉病危。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万历皇帝在遗诏里提出废除矿税。这真是大快人心的事儿!谁知他的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几个小时,就又好了,想起要废除矿税,那心疼得呦,派了一群中使死命往内阁跑,要收回成命。据说司礼太监田义曾据理力争,加以阻拦,恼得万历竟想用刀砍他。阁臣沈一贯本也想不给,但经不起中使折腾,最终作罢。后来田义一见到沈一贯,便啐着埋怨他:“相公稍持之,矿税撤也,何怯也!”
      
       万历的倒霉儿子明光宗,本来就因为万历立储的事夹着尾巴活了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到即位为帝,第三十天就莫名其妙死了。死之前还被人灌了粒红色小药丸,有人猜是纵欲过度。他生前宠幸的李选侍,想挟持将立为帝的孩子皇长孙朱由校,给自己搞个皇后当当。可她的人品、家世都说不过去,群臣哪里肯肯。明光宗驾崩,群臣赶往乾清宫,哭临之后,发现皇储朱由校不见了。内监王安一面悄声和次辅刘一燝说,新天子给李选侍藏起来了,一面去见李选侍,说皇储出见群臣是必不可免的。李选侍一时被他说动,将朱由校交给了王安。随即又觉不妥,想将朱由校拉回。王安闪过这一拉,牵着朱由校就往外奔。守侯在外的群臣一见便高呼“万岁”,刘一燝在左,英国公张惟贤在右,拉住皇储的双手,把他扶上了停在宫外的御辇。这时宫内不断传出“哥儿回来,哥儿回来”的高呼,还有几批内侍追赶出来,想把人再抢回去。刘一燝靠紧御辇疾行,一连挡回三批追来的内侍,把皇储护送到文华殿后,先行立为东宫太子。在和李选侍的争夺中,群臣先胜了这一局。这叫一个扣人心弦呦~
      
       历史上这两个不起眼的瞬间拍成电影,一定精彩得要死。而读到它们的时候,我很莫名其妙地想到了句几年前流行到恶俗的王家卫电影里的台词:“每天你都会和许多人擦身而过,却不一定发生什么事情。当时那个女孩子离我只有零点零一厘米,五分钟之后,我将会爱上她”……^_^
      
      
  •   这本书是我看的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读物,初中一年级,影响了当年一个正太的历史观。
  •   有兴趣,看看
  •    写东西要说人话,温先生做到了,而且做的超级精彩。====精彩的评论,于我心有戚戚焉
  •   小时候看过,当时是当故事书读的。
  •   对于为什么魏忠贤没有篡位,《三案》和《明朝那些事》都有阐述,我觉得后者的阐述有点野史演义的味道,《三案》的分析更让人信服,有点黄仁宇的大历史的意思
  •   这本书介绍了三案的来由,比起只说三案的书要细致的多
  •   明朝那些事算个什么东西,根本是不入流的通俗畅销书而已,和温功义,孟森等的学术著作根本没有可比行
  •   实在是厉害的小册子,除了赞美没有其他。
  •   黄仁宇那些半瓶醋的史观根本不能和这本小册子相提并论
  •   这本书我上初中的时候瞎买的,配合着当时读的《白发魔女传》来看的,因为里面都在写明末三案;买的时候也不知道作者何许人,但是读过之后印象很深刻
  •   可以把电子书链接或者文件共享下吗?非常感谢!!
  •   这本书是我认识明朝内阁历史的开始,很不错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