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迪亚爵士的影子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重庆出版社)  作者:[美] 保罗·索鲁  页数:535  字数:430000  译者:秦於理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维迪亚爵士的影子》是保罗·索鲁的一本文学回忆录。记述了保罗·索鲁和V.S.奈波尔两位当代英语文学才子的一段文学对话,以及两人一场30年没齿不忘的友谊。两人从乌干达到新加坡,从伦敦到纽约,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同时在文坛取得辉煌成就,为世人瞩目。但是两人性格迥异,个性鲜明。其交往过程妙趣横生,栩栩动人。通过此书我们得以管窥两位文学大师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保罗·索鲁,生于美国。1963年大学毕业后,前往意大利、后至非洲马拉维、乌干达。1968年应聘前往新加坡,后移居英格兰的多塞特郡。并在英国伦敦17年。保罗·索鲁勤于笔耕,著作甚丰。其中《映象宫殿》获得1978年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蚊子海岸》赢得布雷克纪念奖,并改编

书籍目录

行万里天涯路念天地之悠悠  ——《旅行与探险经典文库》序 葛剑雄第一部 非洲  第一章 名满坎帕拉  第二章 “我可不是一般人”  第三章 卡塔加山寨  第四章 卢旺达狩猎行第二部 作家的作家  第五章 圣诞布丁  第六章 远足牛津  第七章 航空信:函授课程  第八章 9点50分开往滑铁卢  第九章 “我得保留秘密”  第十章 午宴第三部 维迪亚爵士的影子  第十一章 拥有房子的人  第十二章 我朋友的朋友  第十三章 死亡就是主题  第十四章 玷污的蔬菜  第十五章 重要作品第四部 逆转  第十六章 别离诗赋  第十七章 婚礼就是欢喜的葬礼  第十八章 文学是写给伤残受创的人  第十九章 交换  第二十章 维迪亚爵士的影子后记 回忆与杜撰

章节摘录

  我们的关系如此深厚。原本,我这只是一篇简短的回忆录,不过,现在,我看会写成一本书,因为,所有的事情,我全记得。我刚刚讲到哪儿了?是了。当时,他正开怀大笑。  ──尤其在奈波尔玩味自己尖酸刻薄的言语,顿时发笑之际。猛然领悟爆出的狂笑,加以多年吸食烟草与气喘的共鸣之下,笑声更显深沉。让你在心里纳闷,他是不是看到了什么你没看到的。我在我们初次见面后不过几秒钟就全然体会到这一点,那是在霍尔史密斯家的欢迎会上。奈波尔一脸厌恶与挑剔的表情,批评坎帕拉竟然如此脏乱。当时,我刚刚读完《神秘的按摩师》──这个书名要比《兼差学究》高明;接下来我会谨守事实发言──我说道,引用他小说中店老板的话:“只是看起来脏而已。”  他在肺叶里隆隆响起老烟枪深沉浑厚的笑声,他跟我表示他的愉快,然后对我朗诵接下来的一行,以及下一行。他几乎复颂了那一整页。他甚至可以对我逐字背诵全书。我还在想,他怎么对自己的作品这般了如指掌。稍后,他才告诉我说,每一本书他都默记在心,先是在缓慢的写作过程中,一一贮存,然后再以非速记的方式重新改写。  在他被介绍给更多人认识以后,他脸上殉教式的坚忍笑容又回来了。他迅速陷溺在深层苦恼之中。当悠默说:“你的书里面,你的人物讲话都好像尼日利亚人喔。”他只是瞪着她瞧,皱起眉头:  “是吗。”  对于不解反讽内涵的人来说,他的语调仿佛在表示热气晃动的迷惑。悠默无心地有感而发,让他茫然若失,或许,悠默本人就害他吃惊不少了。她皮肤非常黝黑,颧骨高昂,迷离双眼,像要催人入梦一样;她头上裹着硬挺的头巾,就像一尊高塔般俯瞰着奈波尔。她有种本事,个头矮小的人见到她就急急低头回避。奈波尔正好如此举措,他侧身移步,向我靠近,闪过悠默,仿佛他不习惯跟这样一位高挑而自信饱满的黑人女性讨论他的作品。  我问道:“你要住在哪里?”  他说:“这儿吧,恐怕如此了。”显然言下不尽于此,却给他的太太硬生生地截断了。  她用警告的声音说道:“维迪亚。”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这是省略的简称,全名应该是维迪亚德哈尔。  “帕芝。”他回道,勉强听从,脸上惨惨地微笑。  他的太太,帕翠西亚,是个娇小而苍白的女人,还有一张甜美的脸蛋,华发早生,淡蓝色的瞳眸可爱可亲,嘴唇饱满,唇形轮廓的起伏,即使在沉静不语之际,也叫人猜想她是否口齿不清。她很标致,比我大约年长十岁,虽然她讲话斩钉截铁,样貌却弱不禁风。  “当初他们承诺我们一栋房子,”他说道,“巴瓦郭先生。我没讲错名字吧?巴瓦郭先生。”他点点头,像在吟诵这个名字一样,拉长音,平添多余的音节:“巴——瓦——估——窝。”“好像什么事都少不了巴瓦郭先生。”  我说:“他是这里的住屋事务长。”  “住屋事务长,”奈波尔说道,却也只是嘴里念着,再度用他阴郁的声音复诵一次,这个头衔经他念过,显得既荒唐又恢弘,反而不适合形容巴瓦郭先生了。  我说:“我确定他一定会妥妥帖帖地照顾你们的。”  他一时心血来潮地强调,就像还要再来一杯一样。他说道:“我要见见这里的人。告诉我,我该见些什么人?”  这倒让我为难了,问题本身以及他迫切要我顿时回复地问话方式,都令我无所适从。不过,这样也让我受宠若惊,主要还是因为他热切等候响应的态度。他的面容因集中注意力而紧绷,甚至连他的肌肉都费尽腱力,摆弄他的姿态,远甚于接纳信息──反而像在哀求。初次见面,我就略略感知到,他是个让人背脊发毛的倾听者。  我问道:“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我想要了解,”他说,“我想要见见知道这里发生过些什么事情的人。读书人。还没跟世界脱节的人。你可以帮我找到这些人吧?是不?我的意思不只是见马克瑞瑞这个小圈子里的人。”  他微微一笑,重新拼凑大学的校名,发音像“马卡─蕊─蕊”。  “因为,我感觉不学无术的骗子很多,”他说道,“本人时有听说。本人有这个印象。”  帕特听到“马卡─蕊─蕊”的时候,略微退避了一下,接着她恼火地说道:“再佶屈聱牙的印度人名发音也难不倒他。”  奈波尔说道:“你知道拉加句帕拉查理的马哈巴哈塔翻译吗?”然后他轰然大笑,肺腔里的笑声直追某种高分贝的水压泵。  我介绍他认识我系里的主任,他是个英国侨民,名唤杰若德·摩尔,他选编文集,同时也致力于发扬非洲诗学。杰若德曾经在尼日利亚待过一阵子,偶尔还试着以欧罗巴方式跟悠默致意,而她的响应方式就是尖声重复他的招呼,嘲笑他的错误发音,嘴巴大张,愚弄满脸通红的他。不过,他是个挺友善的家伙,而且他还给了我一份工作。他跟奈波尔提到他的非洲诗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开卷有趣,掩卷令你按捺不住……像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绘挂毡……刻画了那两个难以相处的人物相互提携,一段精彩丰富的友伴历程。”  ——《洛杉矶时报书评》  “铺陈有力,挑动你的想像……就是这种你会尽量慢速阅读,细细咀嚼个中滋味的故事,偏偏又迫不及待,急着追索下回分晓。”  ——《华盛顿邮报》(读者天地版)  “这是一本精彩有趣,令人捧腹不已的书,却也耐人寻味,令读者深思。”  ——杰若米·嘉夫隆(Jeremy Gavron)《金融时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维迪亚爵士的影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尽管,本书有一个洛丽塔式剖白心迹的开头,一个莫瑞斯式各寻出路的结尾,还有一个神枪手之死式偶像幻灭的过程。考虑到这份明明灭灭的感情绵宕了大半生时光,被视为“竟然会在我的或是他的人生当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分量”,以作者当时满怀怨念的弃妇心情,这娓娓道来的腔调倒体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节制。
      
      也不是说就不得意的。在二人交谊的最期,从乌干达那个赤热的下午算起,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保罗索鲁一边承受着遭人冷落的无助忧惧,一边沾沾自喜于对方的沉寂和自己的成功,他终于决定把自己列为与奈保尔“平起平坐的同侪”。至于奈保尔,自从经过六十年代非洲动荡不安的岁月,他早已回返英国,结束了与情妇二十余年的姘居关系,娶了新妻,距诺贝尔奖尚有最关键的一步之遥。
      
      末了,他以一句 "Take it on the chin and move on"为这段关系划下一个句点,而他还以自诩真切有趣的整本书。但如果只是这样,这也不过又是个无奈明月照沟渠的普通狗血文。
      
      决裂十五年之后,在2011年海伊文学节的现场,索鲁与奈保尔再次狭路相逢。大概没有人真的相信是伊恩麦克尤恩那句人生苦短打动了他,无论如何,索鲁走近奈保尔,伸出手,说出了也许已酝酿许久的“I miss you.”而奈保尔先注视自己的妻子,然后握住他的手,“I miss you too,”他说。
      
      如果你打算从事严肃文学写作,这本书大概只会粉碎你的积极性,但如果你有志于专注渣贱三十年,请捧起它不要放过每一个起承转合,尤其是在txt里被删掉的后记部分,最后一段堪称拔屌(菊?)无情的神来之笔。(这样都能HE简直……太棒了)
  •     读完发现:两人基本一个德行。索鲁就是地位在奈保尔之下,否则该奈保尔写这书。读完了就记住两点:1、奈保尔把全部手稿卖给了俄克拉荷马大学;2、得奖之后,奈保尔学会寄贺年片了。
  •     保罗·索鲁(Paul Theroux)的《维迪亚爵士的影子——一场横跨五大洲的友谊》能被引进(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纯粹是阴差阳错,因为这本书,是归于该社的旅行与探险经典文库,显然出版者望文生义收入了这本书,也让为丛书作总序的葛剑雄在提到这本书时说:“有追溯著名探险家维迪亚生平足迹的《维迪亚爵士的影子》。”真令人哭笑不得。
      
      但是尽管有上述情况,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喜欢的奈保尔读者而言,还真是个福音。
      
      现在索鲁主要以游记出名,也是位著名的小说家,他青年时离(美)国,参加和平队去非洲教书,一直想投身小说写作的他在乌干达遇到了来同一学校短期教书的英国作家V.S.奈保尔可谓造化,当时已是知名作家的的奈保尔对这位小他9岁的小弟青眼有加,对他的写作指导甚多。可以说没有奈保尔,就没有作家索鲁。但是本书的出版(1998年),却是在两人几十年、横跨五大洲的友谊破裂之后。索鲁是抱着一腔的不甘心和愤怒来写这本书的,有点“被弃”的样子,也把部分愤怒转移到了奈保尔的新妻身上。但是也有人说过,用文学来复仇总是不会成功的,《维迪亚爵士的影子》一书成功了,却不是复仇的成功,而是为研究和喜欢奈保尔的人提供了一份难得的资料。虽然书中刻画了奈保尔性格及为人方面的不足(如吃饭不主动买单,抱有许多偏见,对其妻及自己的弟弟甚苛等等),但是那些不见得是新闻,也未必会大大增加公众对奈保尔的恶感(可以说,去年弗伦奇出的奈保尔传记也是这样),这本书反而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奈保尔对于文学的虔诚与执著。的确,索鲁也是最能欣赏奈保尔文学成就的人之一。另外说到底,索鲁作为一位知名作家,文笔并不差,而且非常诚实,自始至终也在贯彻着奈保尔当初对他的教导:“写出事实。”(可能让读者惊讶不置的是,索鲁甚至坦诚了一度对奈保尔之妻、对品特之妻的欲望)所以这本书可读性很强,不意成了索鲁的代表作之一,多次再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奈保尔及索鲁的一份文学传记,研究奈保尔的人都不会错过这本书。另外它也可以说是一份文学教材,讲述了两位文学家的成长,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
      
      另外有个值得一问的问题,奈保尔读过索鲁这本书吗?奈保尔2008年初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这样说:“我不知道他干吗要这么做,我不知道那本书,不会去读的。”又这样谈到索鲁:“我在东非遇到索鲁的时候,他很风趣,满肚子笑话,我当时喜欢这家伙。我觉得是想当作家的愿望,当一名美国作家的愿望耽误了他。然后他取得了小小的成功,把他耽误得更厉害了。”这是奈保尔对索鲁的真实看法吗?我有怀疑,如果他对索鲁这么瞧不上,友谊大概也不会持续那么多年。关于两人的交往,也许还是上面提到的采访者罗伯特·麦克拉姆说对了:“亲密的友谊关系大概像婚姻一样不可解,谁又能讲得出真相如何?”
      
      抄书:
      
      P33 而那不过是初次见面后两个礼拜左右。我从来没遇到过任何人像他这样,如此确切,如此认真,观察力如此敏锐,如此饥渴,如此急躁,智能却又如此深奥。跟他相处,启发既多,也很累人,像是在看顾一个聪明敏捷又苛求的小孩——时时需要满足,精于磨人,有趣,偶尔一本正经地开玩笑,只为博我一灿,而我算得上哪根葱啊?
      
      P51
      他(奈保尔)的兴趣,他的热情,全然专注在他自己的作品上面。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前无古人。之前他从来没有任何类似的作品出版过。想要替他的写作寻找文风影响来源,只会白费心力,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作家影响过他;不论跟任何其他作品相比,他的书都不遑多让;其他人的作品他连模仿都学不像的。我琢磨了好一阵子,才能理解他丝毫不曾怀疑自己自负太甚过,可是,我开窍的那一天,并且确认他的作品独一无二,他确实是个创新大家,就是我俩友谊开展的第一天。
      
      有些人误将他文句中明显的贫乏,视为想像力的停顿,或是缺乏擘创风格的企图,或只不过是单调乏味而已。不过,他说,他下笔非常谨慎细腻,每个效果都经过悉心计算,刻意为之的质朴无华。以他的观点言之,他就像在用最简单的素材,重建一座城市模型,好比说,火柴棒搭建的罗马城,城里的桥梁还经得起真人行走于上,赶着推车过桥。他强烈嫌恶文格里的虚矫,痛斥写作时的造作姿态。他说,“他从来不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涂粉,同时间,“涂粉”,我从来没听说过的讲法,跟“哼哼唧唧”一样,都增加了我的词汇。
      
      P63 他强调,我一定要认真留意笔下字汇,衡量每个字的功能。
      
      P97
      我只是个只身在非洲的年轻人,试着糊口谋生。我从来见过如他这般奇人异士,同时,也绝对是最难相处的。他几乎毫无可爱之处。他好唱反调,爱争论,他无休无止地拷问、探询我;我不论说什么,他都会质疑;他要求人群注意他;他心胸狭窄,器量小;一提到非洲,他就专讲些异端邪说;他吹毛求疵;他嘲讽取笑;他害他纯真的太太哭泣;他的标准高不可攀;他妄自尊大;他执迷自己的健康问题。他讨厌小孩、音乐与狗。不过,他也同样地杰出,热情拥抱自己的信念,与他同行,不论作为朋友或是写作伙伴,我总能达到最佳表现。
      
      P136
      看他离开,叫我难过。我就要失去我的良师,而他同时也变成我的朋友。他认真对待我,对我而言,意义重大,而他待我犹如同侪作家,更鼓舞了我。除了他以外,没有人这样对我。不过,我不在乎,因为,我已经获得了他的肯定。
      ……
      我的作品当中逐渐渗入喜剧笔调。那是我孤单寂寞所引发的效应,我也为之惊诧,作品却也由此注入充沛活力。这种调性取代了原先一本正经的写法,却后来居上,读起来更感确实真挚。我逐渐领悟,原来人生最真实的表述就是幽默,尤其是最扰人不安的幽默。非洲的种种纷扰,不是悲剧,而是闹剧,这就是维迪亚对我的影响。
      
      友谊比爱情单纯,却更见深刻。朋友了解所有你性格上的缺点,并加以体谅。不过,更甚于此的是,朋友也是一个见证。我需要维迪亚做我的朋友,因为他能够在我身上,看出某些我自己也不明了的东西。他说,我是个作家。他以素来一贯的直率说起。那就是我的一切,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接下来,我要做什么。
      
      当然,当时我也浑然不知,我与维迪亚相识一场,竟然会在我的或是他的人生当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分量。
      
      P328
      实际上,他从来不曾赞许任何一名还在人世的作家,也从没听他将哪一位作古写手当成夙昔典范。
      
      P347
      过了一年没有维迪亚,或者维迪亚音讯绝少的日子。不过,就友谊而言,时间是毫无意义的,不通音讯也不代表什么,因为,两人彼此熟稔与肯定。一点儿也不会受到爱情关系中的不安全因素磨损,友谊中,在哪里停驻的,就从哪里接起。而我也是鲍思威尔,谛听约翰逊博士说道:“千万别将通信中断当作善意衰颓。谁也不会永远持恒在写作的情绪中,也没有任何人总是有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可以写进信中。”
      
      P410
      他只要一提到自己的作品,语调间就流露出至高无上的尊崇。我从来没有见过别人像他这样完全投入写作的。那就是他的身教。他的投入与信念,令我着迷,也鼓舞着我。
      
      P412
      当然,他不会轻浮地玩弄文字。他特别字斟句酌,因此,他也是个严苛的倾听者。他用的每个字都是刻意的,经过推敲长考;他力求简约,而他特别擅长使用原色,发掘出模棱两可与细腻微妙的字义。……任何带有炫技意味的措词,或是刻意表达风格、夸耀、虚矫的材料,任何只是为了制造效果而拼凑的文字,他一概齿冷鄙视。写作本身绝对不能招惹读者的注意。“我只是希望我的文字非常简明易懂。我不想佶屈聱牙,让读者读得结结巴巴。”他执拗于叙述事实,毅然决然地连根拔除作品中任何虚张浮夸的地方,以他钟爱的字眼构成演变出某种风格,某种表达意念与意念本身的方式,像是说话语气的语调,铺陈着容易辨认的句子结构。他的风格形成的自然而然,也最为突出,因为,这种风格就在于摒弃风格。他独出一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早期作品中的轻灵快捷已经消失了,大部分的幽默也不见了。他现在的作品内容更紧密了,更见平易,剥除了一切花腔文藻。他总括地描写山川风貌的技巧依然和过去一样有力,却简明扼要多了,文字效果完全集中在几个画龙点晴的字眼上,日光乍现,气候豹变,敏锐凸现石头,或是木材,或是一道褪去的光线。他此时的作品更添加了一层淡漠的冷静,充塞着单一色彩的不同细微变化,也因为单色而益显有力;失去了华丽的词藻,不过,他从来就不放心华丽辞藻。
      
      P476
      我认为,他(奈保尔)给了我一切。最主要的是,他给了我自信,让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作家。他说,每个作家都不一样,如果你写得好,就可以独领风骚。我一定要写自己的书,不能模仿别人的作品。我的创作一定要出自内心,而每一本书都需要一个下笔的理由。
      
      P507
      我将他当成一个性格带有深刻缺陷的人,同时,作为一个朋友——我们的友谊也奠基在他的缺憾上面,因为性格上的缺点往往能够激发每一段友谊基础下的同情。
      
      -----------------------挑刺劣习不改之分界线--------------------------
      
      本书采用的是台湾译本,秦於理先生的中文还是不错的,但是有炫技的倾向,不能不说,跟索鲁的文风是有出入的,而且有时候译得顺手,尤其是会把一些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词放进去,就过犹不及了,下为几条:
      
      P36
      “邯郸演步,”他说,“小说不是打打鼓就拍得出来的。”
      
      P45
      奈保尔面容凛洌地向前往。(“面容凛洌”难解)
      
      P120
      每一家我们都停车暂借问。(这是译者自以为神来之笔,实在难以割舍吧)
      
      P121
      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纾解宽慰了他。(Who is 程咬金?)
      
      P202
      他还是纵向使用信签,密密麻麻地写着蝇头小楷。(“蝇头小楷”?明明是蚯蚓,干苍蝇何事?)
      
      P267
      正如出租卧房经常五味杂陈一样,这个房间还闻得到前人的体臭。(“五味杂陈”不应该指具体的气味)
  •   不错,很有那种:::::::::::
  •   自从我看了这一本书,我倒一直觉得它不应该放入”游记“的索引中,而应该被引导进入某些写作课程中。我一直记得书中提到的奈保尔关于写作的一段文字──
    倘若我要写一篇故事,我一定要先知道,这篇故事为什么会发生。我必须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本小说。
    “目标要高,“他说,”说出真相来“
    风格不过在炫耀,展现自我,以及缺乏火候,青涩可笑,自命不凡毫无意义......
    ---------------时空的分界线----------------
    时光,时光,还好,时者光也,因为生命里充斥着嗫嚅咕哝的阴影,未来也只是一片黑暗与寂静......
    我是因为这句而买下这本书的,但那是在八年前,在香港的一家小书店,花140港币,当然,不是简体中文版,而是台湾城邦出的繁体版。不过,看过简体版的介绍,看译者是同一位,重庆出版社应该就是用了城邦的这个版本。
    呵呵,我买它的时候还以为无望看到简体版呢,所以,今天能看到这篇书评,知道内地也出了这本书而感到这是个意外。
    不过,我读它,并不是因为奈保尔的关系,直接就是冲着作者保罗·索鲁的大名而去。因为我在更早前读过他的另一本游记《Riding the Iron Rooster: By Train Through China》,台湾似乎也有此书的译版,我看的是它的法文版,那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外国人写现代中国的书,他记录下了八十年代的中国,我于是从另一个角度──一个远观者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在那以前我是不看游记的,认为那不过就是把风景照片换化为文字而已,所以这本书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本游记,不仅记录了风景,而且刻划下了人文。
    奈保尔是一个乖戾的人,我一直这样觉得,因为他的书总让人有这样感觉。
    保罗·索鲁则是个正常人。所以,这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正常人的视角去看一个个性十足,甚至有些乖张的人的机会。
    看奈保尔的书,你看到的是雾,但看保罗·索鲁笔下的奈保尔,看到的就是一个人──他的喜怒、他的写作、他的历史,哪怕这种真实在奈保尔本人看来也许只能算是“以管窥天”的程度,但对于读者来说,已经算是“现在我全清楚了,所有的事情,我全记得。”(保罗·索鲁在此书的首页首段中的另一句话)
    喜欢写作的人,真正想要写作的人,不妨读读这本书。这里有一个出色的讲故事者──保罗·索鲁,一个诺贝尔文学家奈保尔的关于文学、作品、故事、叙述的种种态度。
  •   索鲁的游记的确很好看,我写过一篇他的游记的书评:“旅游就是玩消失”http://www.douban.com/review/1418579/
  •   Paul Theroux 大概是美国最有名的旅游作家。他好像最后和VS 奈保尔分道扬镳了。他一家都是作家,父亲,弟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