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鲍鹏山  页数:20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告诉你第二种读法——第三只眼看《诗经》。全书共分三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诗经》的艺术魅力。《诗经》原名为《诗》,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样一部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文学源头,越读越美妙的经典。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它绽放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它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中蒙受损失?

作者简介

  鲍鹏山,1963年生于安徽六安,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上海电视大学。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寂寞圣哲——影响我中学时代的一本好书》《论语新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思想的历史”丛书(三本):《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等。其学术散文文笔优美,思想独到,自成一家。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和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书籍目录

代序:《诗经》的问题和我们的问题第一章 《诗经》:圣贤的经典何为《诗》《诗》从何来《诗》之体:风、雅、颂《诗》之用:赋、比、兴第二章 《诗经》:大众的心情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婚典祖母小公务员之生说谗言从大臣到忠臣完美的女人与永恒的悲剧劳碌人生约会酒经骂经女友美人如玉伤逝第三章 《诗经》:永远的感动关雎  人生之大关节摽摞有梅  流光容易把人抛楞木  幸福之币的另一面桃天  美与生育汉广  爱情的令人费解处相鼠  “仪表”就是义之表燕燕  一首诗的两种读法考槃  不可告人的快乐河广  生活是折腾我们的东西伯兮  男人是女人的“问题”有狐  同情心的分寸木瓜  报恩以情黍离  是非成败转头空君子于役 一边是爱.一边是恨中谷有蓷 坏男人是一粒老鼠屎有女同车 突然降临的幸福大车  大女子小男人山有扶苏 有心栽花花不发褰裳  泼辣的用处东门之墠 邻家小妹我爱你出其东门 钟情野有蔓草 突然苏醒的爱情甫田  拒绝怀想东方之日 屋檐下突然有了一个可人儿陟岵  了解人心方能了解艺术伐檀  体制的因果十亩之间 关掉电脑回家蟋蟀  寻欢作乐是人生的大事业卢令  美与善的结合蒹葭  在水一方葛生  关心到死后无衣  野蛮而强悍的精神权舆  肉体与精神的分居衡门  享受一般生活东门之池 “泡”出来的感情月出  天堂的三个元素鹿鸣  “喝酒”与“喝彩”的关系素冠  同情心证明人性狼跋  不同的老法伐柯  老于世故者的肺腑之言东门之杨 瞬间可爱庭燎  夜未央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从大臣到忠臣  我这儿用的“大臣”这个词,是有特定含义的。首先,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凡住在京城,每日上朝,在朝廷上屈膝耸腚,口称“奴才”,脑后有一条猪尾巴的都是大臣。他既已自称为奴才,还是就叫他们为奴才好。其次,“大臣”者,既有别于唯唯诺诺獐头鼠目唯利是营的小臣(臣妾之臣),也不是指屈原式的以政治失意而仅存一腔忠心满腹苦水的忠臣,当然更不会是弄权误国的奸臣。我之所谓“大臣”者,立意于“大”字。就事功言,必能担大任而立大功,涉大险而弥大难,有大智谋、大计划、大战略;就道德言,必有大德、大量、大胸襟、大眼光。荀子曾把人臣分为四类:态臣、篡臣、功臣、圣臣(《臣道》)。我之大臣,相当于苟子的“功臣”。“圣臣”是经过儒家美化的圣人,实际中既不易有,我也就不讨论。  有大臣的时代,必是一个蒸蒸日上兴旺发达的时代,正如出忠臣的时代往往是萎萎而亡、日趋没落的时代——想想当楚怀王、顷襄王的手下出现了哀哀怨怨的忠臣屈原的时候,是不是也正是本来强大的楚国日渐衰亡的时代?  孔子曾谈论过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大臣”。当季子然问他“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时,他的回答是: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论语·先进》)  荀子对“功臣”的定义是:  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臣道》)  ——就他的才能与品德而言,对内,足以让他去统一民心,对外,足以派他去排除险难,百姓亲近他,士人信赖他。上忠于君,下爱护百姓,而不知疲倦。  有意思的是,孔子提出了一个与大臣相对应的“具臣”的概念。“具臣”者,聊备一员,充个数而已。事实上,每朝每代,在朝廷中折冲樽俎、在民众前耀武扬威的衮衮诸公,看起来一个个都似国之栋梁,其实都不过是一堆“具臣”的材料而已。细察他们的真实行为,一个个都猥琐碎屑,争小名而不止,逐小利而不休,且沾沾自喜,实在不见其“大”。考察他们的业绩,翻看他们的档案,往往得过各种奖状,受过多种表彰,“争取”到并完成过各种项目,但真的深入工作现场,则会发现他们不外乎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做政绩工程,实在不见其“功”。所以,他们既不能成为孑L子定义的“大臣”,也不是荀子所谓的“功臣”,对号入座,他们倒恰恰是苟子所极鄙视的“态臣”。荀子说及各类人臣,其排序态臣、篡臣、功臣、圣臣,显然,若就作恶看,篡臣为大,若就危害言,也是篡臣为巨,但荀子却把“态臣”排在篡臣前面,可见荀子内心里更厌恶的是这种人。因为,若就人格言,态臣更其渺小猥琐。荀子说态臣是:  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臣道》)  ——对内不足以让他去治百姓,外不足以让他去抵抗外患。百姓对他不亲近,诸侯对他不信任,然而(他的优势在于)巧捷善于奉承,谄谀使人愉悦,擅长取宠于上级。  好了,言归正传。  周朝的历史上,“宣王中兴”是史家们颇感兴趣的话题,也是诗家们津津乐道的诗题,《诗经》中有关宣王中兴的诗有十数篇之多,可见宣王时代的文治武功是多么地激发诗人讴歌的激情。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诗篇中直接歌颂宣王的倒不多,更多的则是对宣王手下大臣的歌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宣王之所以贤明并取得中兴的成绩,主要在于他能重用大臣。宣王的父亲厉王,就是一个不信大臣而信小臣的人。他杜绝言路,以杀戮止谤,信任一个卫国的巫者,听任他指认诽谤者,然后杀之。他手下当然有大臣,如召公。但召公的谆谆告诫,并不能人他的牛耳,使之收敛,反而使他残民的毒手更变本加厉。最终他被国人起义推翻而流放彘地,最后可耻又可悲地死在那里。到了他的儿子宣王,则能励精图治,同时,在他的号召下,大臣辈出,《诗经》中点名歌颂的,就有尹吉甫、召伯、申伯、仲山甫、韩侯、方叔、南仲。实际上,所谓宣王中兴,主要就是因为宣王能知人善任,“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国语·周语》)。而他在位47年,主要成绩也是最初的几次对外战争,取得了胜利,这几次战争,包括伐淮夷、伐徐方、伐楚、伐俨狁。伐淮夷用的是召伯虎。这个召穆公,在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中,藏厉王的太子姬静于其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其死。等厉王十四年(前827年)死于流放地彘,他又率诸侯拥立太子姬静继位,这姬静就是周宣王。现在淮夷反叛,宣王命他率兵伐之。《诗经·大雅·江汉》乃召穆公在得胜班师回朝受到宣王褒奖后写的诗。一开首就把他的出征写得极其威武: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诗中浮浮,强大貌。滔滔,水盛貌,此四字互讹,应为“江汉滔滔,武夫浮浮”。  ——江汉滔滔奔东流,武士出征雄赳赳。不求安,不为游,只把淮夷诛求。猎猎旌旗,辚辚战车,滔滔江汉,共壮行色,召穆公自己此时真有“平治天下,合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自信与自豪。  江汉汤汤,武夫洗洗。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汤汤东去的长江汉水气势磅礴,武士行军的队列也军威雄壮。我们就这样奉王之命经营四方,平定四方,终于获得成功,然后班师回朝,向宣王报告成功。诗句里有多少自豪、自得和自信!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四方已太平,王国也安定,我们消弭了战乱,宣王的心中终于安宁。这就是大臣,能弭大难、排大忧,而为国解患,为王分忧。  伐徐方的统帅是太师南仲皇父。《诗经·大雅·常武》述其事: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P88-90

编辑推荐

  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文学源头,越读越美妙的经典。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它绽放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它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中蒙受损失?第二种读法,第三只眼看《诗经》,别样的气息萦绕其中,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瞬间醒悟:这不仅仅是一首首诗,它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附庸风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