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居住文化通史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重庆出版  作者:林永匡  页数:39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中国居住文化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最具特点个性、最具实践操作性、对后世最具深远影响的文明子系统硕果“宝库”。作为当代华夏居住文化的源头——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不仅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且更有与时俱进的演化发展规律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海曰明。从先秦至民国时期,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演进、发展、繁荣、变化,最终形成极具自身个性特色而又内容宏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世世代低生息繁衍、生活、劳作、创造在华夏大地上的各族儿女,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创造出富有东方特色、且与各个时代文明(原始社会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古代社会文明、近代社会文明、现代社会文明)相适应,地域风俗文化相结合,各民族文化生活传统为主干而又相互交融的居住文化成果,不仅是中华文明体系中,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其个性特色突出,且对后世与世界文明发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文明“构件”之一。

作者简介

  林永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和美国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著有《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国节令史》、《清代饮食文化史》、《清代社会风俗史》、《长江文化史》、《中华文明史》、《北疆通史》等著作三十余部。《长江文化史》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中华文明史》获“五个一工程奖”、《北疆通史》获国家图书提名奖。曾应邀赴美国耶鲁大学作访问学者交流一年,现为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科技顾问、经济顾问、旅游顾问。

书籍目录

导言/2第1章  新旧交错的民国居住文化    第一节  急剧变革的居住礼尚与规仪/57    第二节  居筑样式的多元化发展/68    第三节  居住观念更新与居住实践演进/78第2章  府宅居住的变化    第一节  王府没落与居住功能演变/99    第二节  官宅变迁与时尚化居仪/104    第三节  名人府宅的逐渐形成/112第3章  都市居住的繁荣发展    第一节  里弄居住与市居民习/129    第二节  公寓与公馆的新式居尚/133    第三节  新式学堂与学居仪尚/137    第四节  棚户、贱民与贫民窟的居俗/142第4章  南北民的的传统特色与时代创新    第一节  乡土民居的保持与新风时尚/149    第二节  乡镇民居的时代变迁/162    第三节  变革中的民居文化创新气象/166第5章  园居的转型与功能衍化    第一节  村落园居与地域化特色/175    第二节  都市宅园的尾声与功能转变/195    第三节  公园的出现与娱乐新尚/200第6章  洋居风尚的流行与居住文化的    中西交融    第一节  租界建筑与居住生活/213    第二节  都市洋房、洋楼与西式居习/218    第三节  东南地区洋式民居与华侨居住文化/237第7章  商居文化的时代特色    第一节  商贸繁荣与饭店旅馆日趋兴旺/247    第二节  时代变迁与会馆转型/258    第三节  娱乐新风中的酒馆、酒吧/267第8章  因时而变的宗教性居住    第一节  教堂居处与居仪变革/281    第二节  佛寺居处与居仪变革/295    第三节  道观居处与居仪变革/300第9章  神居与墓居的文化演绎    第一节  坛庙祭祀礼仪与神居文化/311    第二节  名人陵墓的兴建与景观效应/317    第三节  民间墓居与丧墓文化/320第10章  居住消费的新风与旧尚    第一节  传统居住休闲方式的承续/329    第二节  城市居住消费的奢华之风/341    第三节  沿海城市的娱乐新尚/349第11章  特居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营居构建的时代特色/357    第二节  狱居设施及社会功能/363    第三节  妓居文化与病态社会/371第12章  居筑装饰s居室布置    第一节  居筑装饰的时尚/381    第二节  居室布置与陈设/386    第三节  西洋饰物的风行/390    后记/394

编辑推荐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中国居住文化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最具特点个性、最具实践操作性、对后世最具深远影响的文明子系统硕果“宝库”。作为当代华夏居住文化的源头——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不仅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且更有与时俱进的演化发展规律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国居住文化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