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造型基础 Ⅱ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魏捍红 重庆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魏捍红  页数:122  
Tag标签:无  

前言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由于对基础教学的重视,各大美术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基础部,其中就包括我们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部。本文就是我们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我们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国内外院校设计基础教学比较国内几所重要美术院校都很重视基础造型课程,均成立了基础教研室以进行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研究与教学,经我们搜集的信息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造型基础作为独立的学科研究内容,对学科的任务及学理研究都要求有深入的思考,因此各院校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成熟的学科体系。2.注重知识的整合及运用,较为强调视觉整体观,体现在教学上则是以造型基础为整体教学框架,以实际诉求为原则避免分门别类的教学方式以及概念化和空洞化的内容。3.非常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很多课题的设置和教学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强调观察生活、注重细节;强调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寻找和发现可能性的能力,最终目的则是培养独到的认识和表达的能力。

内容概要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作者简介

庹光焰,1968年生于重庆,1993年7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任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部主任。

书籍目录

前言概论第一章 色彩的认识与感知一、色彩的基本知识二、色彩的关系第二章 色彩的运用及训练一、静物写生二、色彩语言三、色调四、主观色彩的归纳、提取与重组五、发现色彩六、自然色彩探索第三章 视觉艺术中审美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培养一、材料、媒介的体验与探索二、表现的多样性三、形与色的综合表现第四章 设计作品中的色彩应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色彩的认识与感知一、色彩的基本知识(一)光与色光是我们感知色彩的条件之一,它让我们的眼睛能够感知这个世界。光照下的万物其信息通过瞳孔进入视网膜,经过视神经传达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色彩感觉,使之认识到色彩的相貌,所以没有光便没有色彩。对于色彩的认识,它取决:丁-物象表面的特性和我们的视觉感受。由现代物理学我们知道,可见光是具有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如果在380纳米到780纳米的这段范围内的波长,就能引起人的视觉感觉,这段波长被称之为可见光谱,而其他波长则是人眼所看不到的。在17世纪英国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用三棱镜将可见光谱分解成色彩光谱,在三棱镜下,可以看到太阳光(主要的标准光源)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个彩所组成,在色彩学中把这几个色作为标准色当这七种色光等量混合时产生的便是白色(或无色)的光。光的混合所产生的色光明度高于混合前的原有色的明度,色光混合次数越多,明度就越高,这是色光混合的基本原理,它是一种加光混合。舞台灯光、彩色电视、电脑等就是运用的这种加光混合来处理色彩的。而我们的绘画色彩的角度则是一种色料的混合,它是一种减光混合。它与光混合相反,不是光的强度增加,而是吸光能力的集合,色彩混合次数越多,吸光越强,反射出来的光越弱、纯度和明度越低。即色料调和的种类越多,就越容易显得脏和灰,在绘画中则是运用的色料的混合而产生的丰富多彩的颜色。而设计中的色彩,能更多地体现设计的风格和设计意图、气氛。

后记

设计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由诸多复杂学科交织的领域,而与之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及其教学方式更是庞杂多样。如何建构既能符合学院教育规范并行之有效,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基础教育平台的教学框架及方法,一直是我们所期望并努力的方向。本书正是近几年我们在设计造型基础教学领域所做的探索性工作的体现和总结,一种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探索的过程中难免有种种不足之处,望各位从事设计教育的同行们多多指正!教学实践离不开师生两方面的配合和努力,书中大部分作品为同学们的智慧和勤奋的体现,在此特向提供了作品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谢意,向作品没能署名的作者表示歉意。本书能够顺利出版还要感谢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材•设计造型基础2》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设计造型基础 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上次买的书,好久勒才来评价,书还不错,就是有一点点小磨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