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全三册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  作者:[东晋]干宝原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6条)

 
 

  •     干宝搜神记,语言上显然比之前读的明清小说语言难懂一点,但看起来还是挺顺的。看完有几个小收获:
      首先,里面的一些故事反应出古代小说之间的传承性。于吉,孙权,曹操,华佗之类的故事,早已有之,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只是组织创新了一下。这对于那些每天想着解读什么西游记深意的人来说,是个提醒。名著也是历史的出品,不是神秘的预示。与本作品类似,西游记,水浒都是结合早已存在的民间故事写的,作品本身好,但也不必过度神话。
      其次,就是一些简单而朴实的因果报应,神神鬼鬼。有些故事很像笑话,读来令人捧腹。
      最后,说点中国文人传统的毛病:对掌权者的软,甚至对曾经的掌权者荒谬的奴。看到最诡异的是孔子做完孝经之后,上天居然显示皇帝应该姓刘!这让一直效忠周王室的孔子情何以堪!还有几则类似的故事。都到了东晋了,汉都灭亡了,怎么还念念不忘呢?!从史书也能知道没有所谓的天命吧?又不是印度没有记载。
      整体上说,这本书闲了可以看看。好像有人还看出深意来了。我瞻仰了一下,原来是自己脑补的!-_-||原文就是原文,想那么多做什么。
  •     左慈
      于吉
      徐光
      葛云
      园客
      董永
      弦超与知琼
      寿光侯
      天竺胡人
      白头鹅
      夏侯弘
      段医
      夏侯藻救母
      费孝先
      韩友
      太公望
      胡母班
      张璞
      欧明
      麋竺
      吴望子
      丁氏新妇
      王祜
      周式
      张助植李
      干将莫邪
      谅辅
      徐栩
      王业
      郭巨埋儿
      杨伯雍
      东海孝妇
      乐羊子妻
      韩凭夫妇
      邓元义妻
      范式与张劭
      蜀猴盗女
      二华之山
      盘瓠
      女化蚕
      兰岩山鹤
      毛衣女
      王道平与唐父喻
      河间群男女
      汉宫人家
      杜锡婢
      阮瞻
      苏娥
      秦巨伯
      宋定伯捉鬼
      紫玉与韩重
      汉谈生
      崔少府墓
      钟繇
      倪彦思
      细腰
      张华杀狐
      刘伯祖与狸神
      宋大贤
      郅伯夷
      李寄斩蛇
      千日酒
      陈仲举相面
      黄衣童子
      义犬救主
      猿母猿子
  •     1.幻想恣肆2.从深层次心理上表现出人类对生命永恒的企盼3.神仙信仰缘于古人对于自然认识的局限4.不老不死,不为物累,游息自在。超人间意识5.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6.老子曰: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7.以神为正,以鬼为邪8.充满巧妙的智慧9.≪易传≫妖招10.当启佐愚心,无使有枉百姓11.楠榴之木,相思之树12.止则相耦,飞则成双13.天曰神,地曰祉14.意亦迷惑,不复思归1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惊险会长之名谷一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16.惊讶于古人的想像,甚至有完全违背常理论理的天马行空的东西,有一点重口与邪典的意思17.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意欲从君,谗言恐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固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凄美如此)18.歧路之决,尚有凄怆。况此之乖,形神分散。窈冥之叹,情何可言。19.
      
      积累:
      
      刘根招鬼
      左慈使神通
      余吉请雨
      徐光复仇
      营陵道人
      管辂教颜超延命
      巫舞玉佩纹
      郭璞撒豆成兵
      费孝先之卦
      宫亭湖二女
      周式之死
      女子化为丈夫
      范延寿断讼
      长短衣裾
      夫妇相食
      嘉会挽歌
      伐树出血
      神兽麒麟(小字)
      晋世宁舞
      以毡为服
      血化为碧
      谅辅以身祈求雨
      三环图(小字)
      韩伯俞泣杖
      山阳死友传(基友传=_=)
      五气变化论
      穿井得羊
      ≪升仙传≫之马猴大闹风流院(小字)「貌似有意思?」
      池阳小人景
      落头民(好猎奇=_=)
      刀劳鬼(古人多智啊!)
      水猴(小字)
      窦氏蛇
      羽衣人(我擦这啥!男男生子啊)
      鬼卒及亡魂(小字)
      观音、地藏、十殿阎王图(小字)
      柳荣张悌(死生之爱啊!)
      鬼鼓琵琶(哈哈哈好调皮)
      烧山捕鬼图(小字)
      陶神山金钱树座(小字)
      张华智擒狐魅(BE啊啊啊啊)
      刘伯祖狸神(渣啊啊啊啊啊)
      千日酒(赞!!)
      黄衣少年(每天用菊花喂养!真的大丈夫么!)
      卷二十。报恩的故事都好棒!
      比丘尼(好邪典昂)
      佛图澄(洗内脏什么的--)
      山鬼图(小字)「有种幽灵公主的感觉!00」
      放伯裘(啊哈...)
  •      《搜神记》并非是专门记录神仙的,里边也记录了很多当时的奇闻怪事,比如:孙策杀于吉,董永遇织女,汉武帝夜见李夫人魂魄,男子只身入山杀四虎,华佗行医,贾谊作《鵩鸟赋》,孙坚夫人梦日月入怀而孕生孙策孙权,干将莫邪为楚王造剑,苌弘化碧,王祥卧冰得鲤,东海孝妇,嫦娥奔月,定伯卖鬼等。当然也有很多奇怪的野兽——野狐、驴象、毒蝎、大蛇、狂犬、鸣鸡,和怪异的树木花草,甚至还有服饰装扮等。
       《搜神记》里的故事大体按照年代整理,又按类别分类。同样内容的故事有时只不过换个人名而已,可见大多并没有真凭实据,民间口耳相传,专人整理而为,很多以讹传讹,竟也流传后世,但被篡改了很多。原本故事大多简短,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而已,长的也不过几百字,但通体描述是生动的,很多富有评论,说什么预兆云云。
       我觉得《搜神记》最重要的作用便是保留下这些传闻,给后世文人的创作留下了很好的素材。几千年来多少异人才子可以凭此进行再加工,虚构出众多情节,对原文本进行充实,演义出更生动更虚构的故事。比如:“孙策杀于吉”的故事就被演绎进《三国演义》,还专门有一回目单讲,栩栩如生,将道士于吉的死亡神话,将孙策的怒气渲染;“男子杀四虎”的故事被演绎进《水浒传》成了李逵杀虎的原型。甚至连干将莫邪为楚王造剑的故事都被鲁迅先生重新创作写进了《故事新编》。其他如东海孝妇,苌弘化碧被关汉卿写进《窦娥冤》戏曲的曲文里,董永织女的故事成了“七夕节”的来源,王祥卧冰成了孝子故事的典型则更为民众多熟知,一直在民众中口耳相传。
       因为这些故事简短又零散,所以实际比《聊斋志异》更容易懂且通俗,但也能生发一些想象。所以不妨睡前一阅,聊作消遣。
  •     在中国古文字中“叙事”的“叙”字与“序”、“绪”二字相通,表明了事件之内空间、时间和因果的构成方式,而“叙事”的“事”字与“史”字的渊源强调了文字叙事的主要目的 - 反映历史。[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第10-11页。]诚如J.Hills Miller所言,事件(events)与故事(story)的本质不同在于,事件在转变成为故事时要经过叙事(narrative)的过程,而叙事是作者重新整合(reordering)事件内部的时间、空间以及因果关系,使原本的事件具有了新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在于印证(affirmation and reinforcement)当时历史社会的价值观念,更重要的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人类伦理观中寻找更精妙的宇宙观,在故事的反复传诵中“明善恶,示训诫”。[ “Reordering by narrative may therefore have as its function, as I have suggested, the affirmation and reinforcement, even creation, of the most basic assumption of culture about human existence,about time, destiny, selfhood, where we come from, what we ought to do while we are here, where we go - the whole course of human life. We need the same stories over and over, then,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perhaps the most powerful, of ways to assert the basic idology of our culture.”, Narrative, 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by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blin ed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p. 71-72.]
      
      《搜神记》的作者干宝本是东晋一名史官,因此《搜神记》在叙事方式上深受作者史官身份的影响。首先,干宝在《搜神记序》中指出,这些故事都是“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强调了故事来源的可考性,其次,作者时常在荒诞不稽的故事当中附上真实的人名和地名(True-to-life Setting)用来强调事件的可追溯性。例如指出抢夺韩凭妻子的是战国宋康王宋偃,丁姑祠在今江南丹阳。这种叙事方式不像在写故事,而像是在著一部信史。此外,干宝特意指出,歌颂韩凭夫妇的歌谣在淮阳至今犹存,江南女子九月九日祭丁姑不用作事成为习俗。作者用全知视角和历史叙事的方式,沟通了历史,民俗和宗教。表明了在永恒的时间中,任何生命都是短暂的,唯有真挚的情感和良善的品性可以超越时间、空间。这就是Millers所谓在重塑叙事结构后故事所焕发的新价值。干宝将故事从口述转变为书面呈现,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重述事件,而是在叙述过程中添加自己的思想意志,使作品承载作者对于鬼神以及鬼神世界的认识和情感。
      
      鬼神信仰自汉代就开始盛行,距干宝成书的东晋已有百年的历史。受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这百年之中流传于民间的鬼神故事大都口耳相传,没有明确的记载,在传承中其中必会有情节上的偏差以及人物上的混乱。因此,干宝在选取故事以及重新著述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东晋本朝价值观的影响,并在转述的过程中印证这一价值观。东晋年间,佛教与道教冲击着儒教的统治地位,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的精神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世人都相信鬼神天命的存在,因此文人著书“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43页。]《搜神记》中韩凭夫妻墓上一夜间长出连理相思树,勤劳的丁姑死后灵魂不灭在人间惩恶扬善,这些都是因为天有感应而作用于人世间的非常之力。这些不公平的人世之乱与高高在上,无所不在的天道联系在一起,互成因果,构成了当时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众生平等,因果报应。
      
      传习录中,王阳明曾言“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 王阳明,传习录全译,于民雄,注顾久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第17页。]如此看来,叙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布道。干宝虽在序言中提出著书的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但实际是“欲从鬼神怪异非常之事中见吉凶、察时变,明祸福休咎之所起”。[ 张庆民,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61页。]韩凭妻的故事取自战国,丁姑祠经考证大抵是东晋年间的事情。从战国至东晋,几百年的时间,历史盛衰,人间生死,不变的唯有秉持正义的天道。如此,街谈巷语的故事在收集成册后具有了透古穿今说服力。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天理始终是和人伦相关的。自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一说兴起,儒家的道德规范便有了“天”这个高高在上的监督者保驾护航。因而在干宝的故事中,调戏丁姑的两名男子和敦厚老实的老渔夫有着不同的命运。Millers认为故事在传承中是存在着教化的作用的,的确如此。《搜神记》承接《庄子》、《列子》的寓言风格,其中的教化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说,《搜神记》是干宝对东晋时礼教崩弛的历史状况的一种反应,意在匡正世俗之弊端。鬼神故事背后是善恶有报,精诚感天的思想。教导世人正因为世间神道不诬,所以君子要慎行。
      
      《搜神记》的著书过程表明,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叙事结构下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正如Millers所言叙事于人类社会的作用,《搜神记》正是“纪述见闻,无所回忌,覃研理道,务极幽深……足以备经解之异同,存史官之讨核,总之有补于世,无害于时”。[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27页。]
      
      
      
  •     《败屩(jue)草鞋》
      晋惠帝元康、太平年间,草鞋在路中间象征 老百姓疲劳困病,剧中叛乱,绝四方而壅王命
      简单说就是游行。
      
      《鬼弹》
      汉代永昌郡禁水,毒气、无形水妖投击命中要害
      处罚犯罪送水边,必死。
      
      《落头民》
      秦时南方民,其头能飞
      三国东吴朱桓得一婢女,每晚睡觉头就梦游到处飞,耳朵当翅膀
      有人恶作剧,用被子盖其身子,日出后头无法飞回身体。很忧愁很叹息
      作战时用铜盘覆盖身体上,头不得回,则死。
      
      《蛇蛊》
      营阳郡,不知情妻子用开水烫死缸中养蛊大蛇,不久后他家人都换上瘟疫,死亡略尽
      这是反蛊好手段。
      
      《丹砂井》
      想长寿么?
      在井的两边埋藏丹砂几十斛,让其汁液入井,喝了便长寿。
      
      《严遵破案》
      一女子哭夫死,严遵存疑,发现苍蝇聚集在头上,分开头发一看,得鉄锥贯顶。
      审问后,知女子以淫杀夫,即通奸
      严遵好推理,从一根鉄锥即查凶手,恐怕用刑不少。
      
      《戴洋》
      戴洋,吴兴郡人,十二岁死后五天复活,死时谋个天职,经各名山
      遣送回人间后精通占侯之术,知过去之事
      所以说吴越之地,民通天术、好巫术、知天命。
      
  •     有各种有意思的小片段,还有关乎五气的论述!还有各种巫术蛊毒,甚至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在现代科学来看是有些荒诞,但是科学解释不清楚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佩服老祖宗的创造力和认识论。自己不懂也会老老实实的写出来,不会大言不惭的乱说一通,倒是批评的这书的人很奇怪。
  •      满含兴趣看了一遍,觉得古人真有颇多趣味,或有动物作怪,或有鬼,奇闻异事,语句简单,但有些韵味无穷.但有些许无聊或重复,故徐选其精华:
      
      
      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
        王便见之,盛礼设乐,以享八公。援琴而弦,歌曰:"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羽毛兮。升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三光,遇北斗兮。驱乘风云,使玉女兮。"今所谓淮南操是也。
        汉阴生者,长安渭桥下乞小儿也。常于市中丐,市中厌苦,以粪洒之。旋复在市中乞,衣不见污如故。长吏知之,械收系,着桎梏,而续在市乞。又械欲杀之,乃去。洒之者家,屋室自坏,杀十数人。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左慈,字符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放曰:"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公大拊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公便自前脍之,周赐座席。公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已敕增市二端。"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二端。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敕敕之。"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放乃赉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公怪,使寻其故。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公怒,阴欲杀放。放在公座,将收之,却入壁中,霍然不见。乃募取之。或见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谁是。后人遇放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走入羊群。公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今既验,但欲与相见。"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遂莫知所取焉。老子曰:"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若老子之俦,可谓能无身矣。岂不远哉也。
        策既杀吉,每独坐,彷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后治疮方差,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如是再三。扑镜大叫,疮皆崩裂,须臾而死。
        葛玄,宅孝先,从左元放受九丹液仙经。与客对食,言及变化之事,客曰:"事毕,先生作一事特戏者。"玄曰:"君得无即欲有所见乎?"乃嗽口中饭,尽变大蜂数百,皆集客身,亦不螫人。久之,玄乃张口,蜂皆飞入,玄嚼食之,是故饭也。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应节如人。冬为客设生瓜枣,夏致冰雪。又以数十钱使人散投井中,玄以一器于井上呼之,钱一一飞从井出。为客设酒,无人传杯,杯自至前,如或不尽,杯不去也。尝与吴主坐楼上,见作请雨土人,帝曰:"百姓思雨,宁可得乎?"玄曰:"雨易得耳!"乃书符着社中,顷刻间,天地晦冥,大雨流淹。帝曰:"水中有鱼乎?"玄复书符掷水中,须臾,有大鱼数百头。使人治之。
        吴猛,濮阳人。仕吴,为西安令,因家分宁。性至孝。遇至人丁义,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术大行。尝见大风,书符掷屋上,有青乌衔去。风即止。或问其故。曰:"南湖有舟,遇此风,道士求救。"验之果然。西安令于庆死,已三日,猛曰:"数未尽,当诉之于天。"遂卧尸旁,数日,与令俱起。后将弟子回豫章,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画江水,横流,遂成陆路,徐行而过,过讫,水复。观者骇异。尝守浔阳,参军周家有狂风暴起,猛即书符掷屋上,须臾风静。
        初,钩弋夫人有罪,以谴死,既殡,尸不臭,而香闻十余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棺空无尸,惟双履存一云。
        魏济北郡从事掾弦超,字义起,以嘉平中夜独宿,梦有神女来从之。自称:"天上玉女,东郡人,姓成公,字知琼,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遣令下嫁从夫。"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一旦,显然来游,驾辎軿车,从八婢,服绫罗绮绣之衣,姿颜容体,状若飞仙,自言年七十,视之如十五六女。车上有壶榼,青白琉璃五具。食啖奇异,馔具醴酒,与超共饮食。谓超曰:"我,天上玉女,见遣下嫁,故来从君,不谓君德。宿时感运,宜为夫妇。不能有益,亦不能为损。然往来常可得驾轻车,乘肥马,饮食常可得远味,异膳,缯素常可得充用不乏。然我神人,不为君生子,亦无妒忌之性,不害君婚姻之义。遂为夫妇。"赠诗一篇,其文曰:"飘浮勃逢敖,曹云石滋芝。一英不须润,至德与时期。神仙岂虚感,应运来相之。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菑。"七八年,父母为超娶妇之后,分日而燕,分夕而寝,夜来晨去,倏忽若飞,唯超见之,他人不见。虽居闇室,辄闻人声,常见踪迹,然不睹其形。后人怪问,漏泄其事;玉女遂求去。云:"我,神人也。虽与君交,不愿人知,而君性疏漏,我今本末已露,不复与君通接。积年交结,恩义不轻;一旦分别,岂不怆恨?势不得不尔。各自努力!"又呼侍御下酒,饮啖,发簏,取织成裙衫两副遗超。又赠诗一首,把臂告辞,涕泣流离,肃然升车,去若飞迅。超忧感积日,殆至委顿。去后五年。超奉郡使至洛,到济北鱼山下,陌上西行,遥望曲道头有一马车,似知琼。驱驰至前,果是也。遂披帷相见,悲喜交切。控左援绥,同乘至洛。遂为室家,克复旧好。
        赵昺尝临水求渡,船人不许。昺乃张帷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于是百姓敬服,从者如归。
        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
        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又养鳄鱼十头,若犯罪者,投与鳄鱼,不噬,乃赦之,无罪者皆不噬。故有鳄鱼池。又尝煮水令沸,以金指环投汤中,然后以手探汤:其直者,手不烂,有罪者,入汤即焦。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趋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皇来,乃巫俗也。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绶。'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幷采茎叶,杂黍米饟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已,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
        帝愈益悲感,为作诗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婀娜,何冉冉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管辂至平原,见颜超貌主夭亡。颜父乃求辂延命。辂曰:"子归,觅清酒鹿脯一斤,卯日,刈麦地南大桑树下,有二人围位,次但酌酒置脯,饮尽更斟,以尽为度。若问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颜依言而往,果见二人围碁,频置脯,斟酒于前。其人贪戏,但饮酒食脯。不顾数巡,北边坐者忽见颜在,叱曰:"何故在此?"颜惟拜之。南面坐者语曰:"适来饮他酒脯,宁无情乎?"北坐者曰:"文书已定。"南坐者曰:"借文书看之。"见超寿止可十九岁,乃取笔挑上语曰:"救汝至九十年活。"颜拜而回。管语颜曰:"大助子,且喜得增寿。北边坐人是北斗,南边坐人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主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信都令家妇女惊恐,更互疾的。使辂筮之。辂曰:"君北堂西头有两死男子:一男持矛,一男持弓箭。头在壁内,脚在壁外。持矛者主刺头,故头重痛不得举也;持弓箭者主射胸腹,故心中悬痛不得饮食也。昼则浮游,夜来病人,故使惊恐也。"于是掘其室中,入地八尺,果得二棺:一棺中有矛;一棺中有角弓及箭,箭久远,木皆消烂,但有铁及角完耳。乃徙骸骨去城二十里埋之,无复疾病。
        昔饥荒之世,当有利其数升米者,排着井中,啧啧有声,推一大石下,破其头,孤魂冤痛,自诉于天耳。
       建康小吏曹着,为庐山使所迎,配以女婉。着形意不安,屡屡求请退。婉潜然垂涕,赋诗序别。幷赠织成裈衫。
        永嘉中,有神见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
        说曰:"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故天有四时,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立而为蚳,此天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亦人之常数也。若四时失运,寒暑乖违,则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冲风,暴雨,此天地之奔气也。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鲁昭公十九年,龙众于郑时门之外洧渊。刘向以为近龙孽也。京房易传曰:"众心不安,厥妖龙众其邑中也。"
       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朝门。"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方与女子田无啬生子,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后三日,有人过,闻儿啼声。母因掘收养之。
       武王伐纣,至河上,雨甚。疾雷,晦冥。扬波于河。众甚惧。武王曰:"余在天下,谁敢干余者?"风波立济。
        惠帝之世,京、洛有人,一身而男女二体,亦能两用人道,而性尤好淫。天下兵乱,由男女气乱,而妖形作也.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刘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往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汉武时,苍梧贾雍为豫章太守,有神术,出界讨贼,为贼所杀,失头,上马回营中,咸走来视雍。雍胸中语曰:"战不利,为贼所伤。诸君视有头佳乎?无头佳乎?"吏涕泣曰:"有头佳。"雍曰:"不然。无头亦佳。"言毕,遂死。
        周灵王时,苌弘见杀,蜀人因藏其血,三年,乃化而为碧。
        后汉,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时夏枯旱,太守自曝中庭,而雨不降;辅以五官掾出祷山川,自誓曰:"辅为郡股肱,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和调百姓;至令天地否隔,万物枯焦,百姓喁喁,无所控诉,咎尽在辅。今郡太守内省责己,自曝中庭,使辅谢罪,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誓:若至日中无雨,请以身塞无状。"乃积薪柴,将自焚焉。至日中时,山气转黑,起雷,雨大作,一郡沾润。世以此称其至诚。
        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父仪,为文帝所杀。裒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泣着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或从狗窦,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乃蒙之以被。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噫咤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和平。桓以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详之,乃知天性也。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又尝有覆以铜盘者,头不得进:遂死。
        晋世,新蔡王昭平,犊车在厅事上,夜,无故自入斋室中,触壁而出。后又数闻呼噪攻击之声,四面而来。昭乃聚众设弓弩战斗之备,指声弓弩俱发,而鬼应声接矢数枚,皆倒入土中。
        吴,赤乌三年,句章民杨度,至余姚,夜行,有一少年,持琵琶,求寄载。度受之。鼓琵琶数十曲,曲毕,乃吐舌,擘目,以怖度而去。复行二十里许,又见一老父,自云:"姓王,名戒。"因复载之。谓曰:"鬼工鼓琵琶,甚哀。"戒曰:"我亦能鼓。"即是向鬼。复擘眼,吐舌,度怖几死。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着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当时石崇有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
        颍川钟繇,字符常,尝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或问其故。云:"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问者曰:"必是鬼物,可杀之。"妇人后往,不即前,止户外。繇问;"何以?"曰:"公有相杀意。"繇曰:"无此。"勤勤呼之,乃入。繇意恨,有不忍之,然犹●之。伤髀。妇人即出,以新绵拭血,竟路。明日,使人寻迹之,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着白练衫,丹绣裲裆,伤左髀,以裲裆中绵拭血。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颐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礼,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少年!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时丰城令雷焕,字孔章,博物士也,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华闻,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魑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能复别;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孔章曰:"千年神木,何由可得?"华曰:"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使人欲至木所,母空中有一青衣小儿来,问使曰:"君何来也?"使曰:"张司空有一少年来谒,多才,巧辞,疑是妖魅;使我取华表照之。"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深;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阿紫,狐字也。后十余日,乃稍稍了悟。云:"狐始来时,于屋曲角鸡栖间,作好妇形,自称阿紫,招我。如此非一。忽然便随去,即为妻,暮辄与共还其家。遇狗不觉云。乐无比也。"道士云:"此山魅也。"名山记曰:"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
        南阳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邑人宋大贤以正道自处,尝宿亭楼,夜坐鼓琴,不设兵仗,至夜半时,忽有鬼来登梯,与大贤语,●目,磋齿,形貌可恶。大贤鼓琴如故。鬼乃去。于市中取死人头来,还语大贤曰:"宁可少睡耶?"因以死人头投大贤前。大贤曰:"甚佳!我暮卧无枕,正欲得此。"鬼复去。良久乃还,曰:"宁可共手搏耶?"大贤曰:"善!"语未竟,鬼在前,大贤便逆捉其腰。鬼但急言死。大贤遂杀之。明日视之,乃老狐也。自是亭舍更无妖怪。
        吴中有一书生,皓首,称胡博士,教授诸生。忽复不见。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闻讲书声;命仆寻之,见空冢中群狐罗列,见人即走,老狐独不去,乃是皓首书生。
        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抟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未半年,其家疫死,灭门。
      -------------------
      
      后记:
      
       因为一篇考证狐精的文章而感兴趣看的此书,文中称"狐"之传说大概源于"胡人",异味,博学,受排斥,异化...等等.
  •      他的母亲害怕打雷,母亲死后,每到打雷的天气,这个儿子就会跑到母亲的坟前,说:儿子在这里。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有些触动,搜神记里面讲述的孝子故事,充满了人情味,让我感觉古人和今人的心灵还是有交集的。之前那几篇讲神仙和鬼怪的就不是那么能理解了,那里的仙女或者女鬼都特别的……怎么说呢?理智- -。总之,比如完成了天帝的任务就会干净利落地离开凡人相公,那些故事篇幅之短和现在故事或者电视剧的拖沓成了鲜明地对比~赞一句,真够爽快的。
      
       还有个小小的发现,原来沧月创作《镜》里面的鲛人一族也是取自搜神传里的一则小故事。
      
  •     在众多的古代志怪小说当中,《搜神记》可能不算是最有影响力,但绝对是承前启后,有一定的价值。
      
      志怪小说的开端,可以追索到商代之前,有文字就有宗教,就有神和怪传说。其中,《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可以作为目前可知,最早的志怪小说,对以后的志怪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搜神记》就是深受这两部古书而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众多,是深受当时的社会状态影响。魏晋南北朝正值衰落时,巫术、方士、道教尤其盛行。《易经》、《老子》和《庄子》可算是当时的畅销书。《搜神记》的作者干宝,颇好术数,其撰书目的就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即证明真是有神怪、道术。所以他描述的奇景怪象都用肯定的语气,好像真的一样。虽然现在我们看的版本,并不是原来的那样,可不妨当作一部志怪小说集来看。
      
      大部分的故事属于“片段式”的微型故事,没有深入的描写,更加没有心理活动,就是叙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大部分故事是渲染道士、术数的神奇和亡国的征兆,没有什么可取的,例如卷六和卷七就没什么好看。
      
      有些故事的确很好看,部分成了以后的典故,例如干将莫邪被楚王杀后,儿子为了报仇,愿意割自己人头,以此让“客”有机会接近楚王,最后成功割下楚王的人头。又有南阳宋定伯欺负鬼,骗鬼背他,到目的地后哄鬼变成羊,吐了口水让它无法变回鬼,最后将羊卖掉换钱。
      
      有的故事被后世进一步加工。例如董永跟七仙女的故事中,董永是一个愣头青,因为孝顺,感动了天帝,派织女去帮助他。之后织女完成任务就走了,并没有痛苦分离和生子的情节,很可能这部分是后来人们加上去,于是孝子故事就变成爱情故事。
      
      也有不少歌颂爱情的故事,例如吴王夫差女儿紫玉,爱上童子韩重,父王不准,紫玉一气而死。韩玉求学回来后,发现紫玉死了,悲痛得高唱“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紫玉的鬼魂与韩重相见,并以明珠相送,让韩重交给父王。开始夫差不相信,以为韩重欺神骗鬼,待到女儿鬼魂与他相见,他才相信。夫差夫人见到女儿的鬼魂,出来想抱入怀内,结果紫玉如烟般消失了。不难看出,后来的《聊斋志异》多少带着这些情爱、鬼怪小说的影子,只是蒲松龄把故事推到更好的艺术水平。
      
      原文请看:http://www.chilslife.com/blog/?p=1884
  •     因为要写小说的缘故看得。
      还行吧,毕竟很多故事和典故都是从其中而来,怪力乱神。
      看看就罢了。
      我觉得干宝可以把一些故事润色丰满之后再写进去,这样这本书会更加酷毙了。
      毕竟是志怪的老祖宗。
      为什么总说我评论太短。
      我就是想给自己看得。
      好吧?
      
  •     什么五饼二鱼喂饱了一群人啊,什么复活死人啊,什么为了躲避追捕把大街上的人都变成自己的摸样啊,什么变成一只公羊躲到羊群里啊。。。。
      
      哎喂,我要被祖师爷们萌死了!!!
      
      看看吧,那些被其他世界津津乐道的神迹们,咱们这儿提都不屑一提,随手就在一本小破书里一笔带过了。
      
      这算什么,不过是些小事罢了,嗯哼~
      
      尼玛这才叫法力啊,不是和你们比,我们信奉无为,才懒得比。
      
      PS:这本书的插图相当给力!!!
      看到这本书下面有童鞋评论吐槽说插图和内容无关。
      我表示只好酱:╮(╯_╰)╭
      
      这本书里收的插图有不少名家作品和一些明清前的古作。
      搜神记的插图本就不算很多,里面加入了不少道家仙家的配图,下面的注解也相当丰富。
      我建议想了解中国道家仙家的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虽然不系统,但有很多知识配上图即刻变得鲜明起来。
      
      PS 2:请抱着正确的期待去看这本书。它不是盗墓笔记= =
  •     
      
      拓跋:流浪少年满豪情,一遇帝神辞仙山。
      
       功盖大荒八洪地,名扬五族四远蛮。
      
       情动水木双真女,义结金土天下仙。
      
       但问一生何所欲,四人一鹤乐人间。
      
      
      
      蚩尤:朗朗男儿莽少年,一别生父出奇缘。
      
       奇险伏兵蛰楼水,谈笑降鸟扶桑间。
      
       一令汤谷惊天下,几处大荒闹莽原。
      
       沙场战死男儿志,黄泉笑指我为天。
      
      
      
      雷神:一盏琉璃覆红尘,可怜爱恨且不存。
      
       浩然霸气雷泽起,铮钢铁骨太湖闻。
      
       笑骂青木乾坤转,狂斥八荒日月沉。
      
       四海谁敢称英雄,唯我一人雷泽神。 笔者:海天
      
      
      
      纤纤:月落凉天如水,泪潸残梦相思。
      
       明朝离去恨方知,芳心独寂寞,凄切夜听笛。
      
       犹记当年初见,少年豪气相逼。
      
       而今谁弃问谁依,萧郎归陌路,风卷乱青丝。
      
      
      
      真珠:沧海飞云卷浪,伊人倩影彷徨。
      
       月华掬水照心伤,不语天涯飘荡。
      
       此恨谁堪共诉?叹息伴泪凄凉。
      
       夜阑黯淡路茫茫,往事如烟埋葬。 笔者:梦潇
      
      
  •     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
      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苟禀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
      故食谷者智能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橄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     第一次走进大剧场的黄盈给大家拿出了《搜神记》,“免检导演”的牌子为这部戏招来了激烈反应。黄盈应该高兴,这都是因为大家对他的超高期待,即便骂,也该是统统收下才好。只是我不喜欢一堆人站在戏剧之外扮演真理卫道士的角色,先把你捧上天,再将你狠狠摔下,玩墙倒众人推的愚蠢事。对于黄盈这样有望“接班”的戏剧导演,舆论要做的事情是帮其找出弱点,助其多出精品。
      不过也难怪这次观众两极分化的反应。“爆笑婚嫁喜剧”的噱头给了大家一种误导,期待中可能会有的“厚重感”“草根感”“喜悦感”自然没有惊喜地反衬在演出结束后观众的脸上。最为诟病的是剧情,整体上显得散碎,对白和情节又有些单薄,想说得太多,有点用力过猛,最后刹不住车了。
      很多人说这是黄盈还没有做好从小剧场到大剧场的准备。我倒觉得不是,起码不完全是。这出戏放在小剧场可能会更好,但对于强调“一戏一格”的黄盈来说未必最好。《搜神记》是黄盈探索商业和艺术兼顾模式的一次实验性出手,他之前的戏之所以有了一大批固定拥趸,正是艺术欣赏上有独到的品质,而票房上也能在青年导演里独领风骚,这是难得的。然而《搜神记》却并不一定非要兼顾所谓商业与艺术,屈尊于市场从来不是大牌要做的,做自己想做的故事,表达先行,然后将表达做得喜闻乐见,才是黄盈这样的导演该走的路。商业模式都是人造的,与其刻意在商业模式上纠结,不如将如今散落的不够饱满的一个个故事讲圆润了,说通俗了,接地气了,带着人间烟火了,那无论怎样演,黄盈都不会被赶下神坛。
      然而即便如此,《搜神记》还是带有明显的黄盈印记,依旧受到了一大帮人的喜欢。对“恐婚、恐子、恐失业”的三人变成周公、杨戬和哪吒的戏谑,那些舞台上隔三差五出现的妖魔鬼怪打扮和动作,都能在黄盈之前的戏里找到出处。而有人偏爱翠竹与桃花映衬以及渲染了深浅不一水墨画的舞美,有人推崇那些丝竹管弦和诗书礼义,也让这张“普及历史风俗”的试卷看上去多了几分精美。应该说,在如今的话剧市场上,该剧起码没有落入一昧搞笑或煽情的俗套中,而是从从业者极少涉及的大题材大历史大角度去着眼涉猎,在极度缺少类似演出的浮躁环境里,《搜神记》是需要鼓励的。
      看完戏后的某天,我跟黄盈通了半小时电话探讨该剧。他笑说在尝试一种更好的商业模式,虽然实验不是特理想,但是教训特别理想。新长征路上的探索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首演前三天还修改主线重排,对于这部话题本身厚重又带有极强戏剧性的话剧,我们看到的演出,已然是很不错。何必强求。
      
      
      阿顺
      靠普剧厂
      Cdds-ily@163.com
      
  •     等车的时候,打发时间的时候,无聊的时候,信手拈来,随便一翻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同时还包含着不少历史知识,历史上的人物啊,服饰啊,风俗啊等等,颇为有趣。
      这次读完了第一遍,随时准备复习!
  •     《哈利波特》的掃帚還沒落地,一股新的魔幻風又吹來了。書店裡《暮光之城》( Twilight)擺的到處都是,僵屍變成了最火主題。籍著電影《吸血新世紀》上映之勢,號稱羅琳第二的美國小女人史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作品迅速走紅,成為城中年輕人最愛。上個禮拜五,我在書店裡翻著川上弘美的《龍宮》,旁邊全是討論僵屍或者《暮光之城》電影版相較原版封面哪個好這類問題的年輕人。嚼完英國茶渣子,現在又反芻美國干草,外國糧食吃多了,總有些水土不服。下面開出的一味漢方,對於看厭了僵屍飛來飛去,或者沒甚麼時間閱讀長篇文字的魔幻小說愛好者來說,恐怕是有些效用的。
      
      先旨聲明,我對僵屍、魔法甚麼的毫無偏見,從《格林童話》到《龍與地下城》, 來者不拒。但也別忘了,我們老祖宗就是裝神弄鬼的大家。殷人重鬼,中國信史從一開始就是祭壇上呱呱墮地的。《尚書》、《詩經》裡的祭祀典禮且不必說,屈子一部《九歌》,則全是獻給神祇妖鬼的奇麗頌辭。「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讀這種文字,全身都彌漫著輕柔的浪漫氣息。再晚一點,兩《漢書》《五行志》裡的眾多記載,甚麼「雌雞伏子,漸化為雄」、「人化為狗」、「五色大鳥」、「草妖」,都是鬼神妖異之事。孔夫子叫我們「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可見他老人家早知道「怪力亂神」是人心中最隱密、最難捨的慾望,還還不可掉以輕心,沈溺於鬼神之說。理雖如此, 然而回頭看看五千年中國歷史,祥瑞災異符應讖諱,甚麼沒有?魏晉時代,是個性解放的時代,是真人輩出的時代,也是鬼神之說大興的時代。筆者那一味漢方,就是成於這個時代。它的名字,叫《搜神記》。
      
      《搜神記》是成於晉代的一部怪書,據唐人類書《初學記》卷二十一所摘《進搜神記表》佚文所言, 這部書「撰記古今怪異非常之事」。魏晉前後,由於治亂交替頻密,社會秩序很不穩定,加上漢末宗教氣氛非常濃厚,道教的黃巾、五斗米,佛教的大規模東漸,都加重了人們對鬼神之事的信仰。這種信仰,和東漢思想譜系中的讖諱傳統結合起來,孕生了述異文化和志怪文學,也就是專講怪力亂神,或者把社會人事比附於鬼神。張華《博物志》,任昉《述異記》,加上《搜神記》,就是這種魏晉新文學的代表。四庫館臣寫《搜神記》提要,提到張、任兩部書,認為它們「耳目隘陋,故罅漏百出」,比不上《搜神記》體例詳明、多引古籍,卻是沒有認真讀《晉書.干寶傳》了。如果好好理解晉書本傳裡頭摘引的《搜神記》序文,當知干寶並不是一個迷信文字記載的人。他認為只要不是親聞目睹的東西,「又安敢謂無失實者哉」。在他看來,耳受的「採訪」和眼見的「讀書」,都有其重要性,這正是太史公到顧亭林一脉相承的撰史方針。作為一位老資格的歷史學家(干寶在晉元帝時職為著作郎,受王導之荐而正式任職史官修撰國史,曾撰寫《晉紀》二十卷,自宣帝迄于愍帝五十三年,時人咸稱良史。此書今佚,類書如《太平御覽》尚有見引),干寶深知「聞見之難」,然而即便如此,作為歷史學家,也應該盡量把東西記載下來, 傳諸後世以俾他論。這是干寶的態度。當然,他和太史公、顧亭林不同,他記的是鬼神之事,目的是「發明神道之不誣」,這種記述先天就重耳受而輕眼見,尤其在上文我們交待過的時代背景下,採訪回來的故事一定比見載古籍的更豐富有趣。就如今天民俗學收集「鬼故事」,主要還是從各地耆老故舊代代相傳的口述材料入手,不能一味依靠文字記載。寫提要的四庫館臣見不及此,簡單認為《搜神記》多引了一點文字材料就比《述異志》、《博物志》高明。實際上,是既沒有仔細讀《搜神記》(此書採訪材料總體比例遠過於文字材料),也沒有搞清楚魏晉志怪文學對這些材料「所失者小,所存者大」(《搜神記》序文語)的特殊態度。至於以《搜神記》為偽書的奇談怪論,余季豫先生《四庫提要辯證》早有反駁,這裡不多說了。
      
      《搜神記》是特殊時代背景下記載的神怪之事,我們自然不能戴著「是否事實」這副有色眼鏡去一一反駁乃至輕視。據《晉書.干寶傳》所記,干寶本身就喜歡陰陽術數的東西,而且學經是走東漢術數讖諱那一套經學的路子,學京房《易》。他的家庭經歷了兩次奇事,使他下定了寫《搜神記》的決心。一次是小時候父親死了,母親性妒,把父親生前寵愛的一位婢女活人殉葬。過了十幾年,干寶母親死了,他和他哥哥把父親墓打開,準備合葬父母時,發現那位婢女面貌如生,兩兄弟把她抬回家,過了幾天,竟然活了過來,說在地下的時候他們父親常拿食物給她吃。此婢復活之後有了預言能力,而且後來還嫁人生子了。另外一件事,是干寶哥哥因病而死,過兩天又復活了,說看見了許多鬼神之事,好像做夢一樣。據《文選鈔》和《十二真君傳》,《搜神記》卷一異人吳猛令干慶起死回生的故事就是在講此事,干慶即干寶之兄。因為干家復活上了癮,干寶對鬼神之事更有興趣,於是寫了三十卷的《搜神記》。現存版本是明清人從《法苑珠林》和其他類書輯錄而成,只有二十卷,以札記形式排列。其中不少故事看起來荒誔不經,仔細想想,卻別有一番深意。比如卷七收集了不少西晉發生的怪事,這是甚麼意思?最初刊印此書的明代藏書家胡震亨在《搜神記引》文中有云:
      
      余得《搜神記》及《搜神後記》讀之,乃知晉德不勝怪而底於亡也。何者?令升雖始自前載,晉實半之;元亮則晉十九矣。何東西百五十年間,天孽人變,駴人耳目,若斯多也?豈司馬家以兩世凶黠,奸有神器,其陰畫秘算,默為天地之害者,不得不借此開泄,用為非德受命者鑒邪?
      
      這話意思是說,兩晉天下得來不正,司馬氏是以陰謀取天下,不是一刀一槍干出來的事業。「非德受命」,沒有這麼大的頭要戴這麼大的帽,天下依然動蕩不安,怪事異聞層出不窮。明人胡震亨「兩世凶黠,奸有神器」當然罵得很爽,干寶是東晉人,話不能這麼直接,只能借鬼神之事間接批評。所以卷七某些記事,不可能也不必要是真的,記下這些事情,是借西晉的歷史教訓來警告東晉朝廷。當然,有些話也是很直截了當的,比如說晉武帝泰始初年衣服好「厭腰」(《宋書》後有「蓋裙」二字),這種束腰(一說為飄帶)的服裝特色是「君衰弱,臣放縱之象也」。後來「婦人出兩襠,加乎交領之上」(內衣裝在外面),「為車乘者,苛貴輕細,又數變易其形」(追求輕便、有特色的交通工具),這些都是西晉大亂的禍徵。這樣的批評繼承了中國史學的影射史筆,認為各種天文地理人事都暗示或反映了朝廷政治。從這個角度來看,《搜神記》雖然常被視為一部小說(比如魯迅),但也具有濃厚的史書性質。干寶的同時代代人劉惔稱讚他為「鬼之董狐」,以春秋晉國偉大史官董狐來比擬這部「鬼神之史」的作者,這是很恰當的。《晉書.五行志》多採《搜神記》材料,正體現了這種歷史傳統。用修辭學的概念來講,作為「喻者」/ 「喻依」的故事是否真確並不重要,「喻體」即背後道理本身得以彰顯才是主要目的。像太康五年「二龍見武庫中」以比喻胡人亂華(二龍者,石勒石世龍,石虎石季龍也);元康中婦人頭飾以兵器形狀為流行,比喻賈后女主專權,都是這個意思。
      
      除了大量這類影射性的故事外,《搜神記》也有不少具有完整情節的單篇小說。比如卷十八收有一條講狐妖與晉司空張華(上文所提《博物志》作者)論學,華不能及,惱羞成怒之下將狐妖殺害的故事。張華認為不可能有年輕人比他更有才華與及最後那一句「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復得」(這兩個妖怪看不起我,千年道行一朝喪也),乃是歷來嫉賢忌能者的最佳寫照。還有卷十七旅人中途遇怪兩次受驚,活脫脫一篇現代驚悸小說,而且甚具電影感。主角遇到旅伴以後,以為安全了,向旅伴形容怪物形象,旅伴那一句「試顧視我邪?」(你看看我是甚麼?)現在讀起來依然寒氣嗖嗖。還有卷十四關於蠶之起源的那個著名故事。作家矛盾在《中國神話研究》中認為這個故事有後人偽飾成份存在,其實《藝文類聚》、《中華古今註》等去晉不遠的古籍都有完版版本見載,即使有後人偽飾成份也不會「後」到哪兒去。筆者倒覺得這個故事就情節而言甚有風味,馬對負心女子的報復實在精彩奇特。像這類情節獨立完整的小說故事,也是《搜神記》中最富文學價值者,對話尤其精彩。比如狐妖嘲笑張華的「我天生才智,反以為妖,以犬試我,遮莫(口語,盡管,隨你)千試萬慮,其能為患乎?」;女兒罵馬皮的「汝是畜生,而欲取人為婦邪?招此屠剝,如何自苦?」,當然不能不提卷十六宋定伯賣鬼的那一大段人鬼對話。這些對話,和《世說新語》裡頭的魏晉言談一起,構成了一個極富活力的時代氛圍。還有卷一徐光故事對聊齋《種梨》的影響,于吉、左慈異行和正史記載的互證,卷六所記的東漢京都婦女服飾,卷十七曹操殺廟神度朔君的一段曲折,還有背後所反映的河北地方主義......和《世說新語》、《三國志》、《晉書》一樣,《搜神記》是治魏晉史和魏晉文學的必讀書,但它同時也是滿足年輕人幻想需要的一劑土方。古今中外,對怪力亂神的敬畏與喜愛,續而不絕,異曲同工。《搜神記》卷一談到異人吳猛之神通,提到吳猛與弟子回豫章時:
      
      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畫江水,橫流,遂成陸路,徐行而過。過訖,水復。觀者駭異。
      
      這和出埃及記中摩西過紅海的場面何其相似!這種神怪故事,置諸那個「十分人」的年代,那個鬼神與人類呼吸同一種空氣的年代,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我想,哪天在喜歡幻想的小孩子牀頭能找到一部《搜神記》,中國的魔幻主義文學就真正成熟了。
      
  •     今天,在【搜神记】里,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讲从前有个太守的女儿,爱上了父亲手下的一个男子,无法相见,就派侍女偷来一盆他洗过手的水,喝掉了,女孩自此怀有了身孕,生下了一个小孩子。等孩子长大些,太守把他带到了厅堂上,要他指出在场的人中哪个是他的父亲。小孩爬到了那个男子身前,想扑到他怀里。男子不认他,一把将他推开了。孩子跌落在地上,就化作了一滩水。
      
      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念念着那个情节。一个稚拙懵懂的小孩子,一眼认出了自己的亲人,满心欢喜地拔足奔去,期待着一个像河流汇入大海一般的拥抱,但是,一双冷硬而推拒的手,像是掀起了一道无情的遮天蔽日的巨浪,扑面劈来,将他狠狠地从身边推开了。在凌空坠地的那一个瞬间里,孩子脸上原来的笑容像花朵枯萎在枝头上,他还来不及怨,他只是没想明白,糊涂而迷惘,微张着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徒劳地想要倒映出那个男人脸上哪怕一点点的慈爱和疼宠,但那种失望难以抑制,就像他急剧下落的身体一样。最终,他柔软的身躯撞击到坚硬的地面上,仿佛自最深处破裂,奔流出汩汩的液体,整个身体溅起一朵巨大的水花。他就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化作了一滩水。
      
      这幅场景,每想一遍都会落泪。这个小孩子,好可怜。血浓于水,如果他是父亲的血,那他父亲大概不会不要他吧。可惜,血水有别,他不是血,只是水。水的命运,从被一瓢一瓢舀到盆子里开始,就是等待着被人使用,然后被人遗忘,倾倒到土地或者沟渠里去。一个男人,他一共就那么多血,但是这一生,他要用好多好多水。这些水,最好和他两两相忘,才不会伤心。
      
      故事里的小孩,是倾注了思念和爱恋的水,他没有办法忘记那个人,但那个人早已经忘记他了,一个人,怎么会记得曾经用过的一盆水呢?于是,那个失望的小孩,就只能化作一滩伤心的水。
      
      只是,化作一滩伤心的水,这个结局太让人难过了,我好想把它改掉。如果可以,我要换一个善良宽和而有担当的男子。当一个天真的孩子向他跑来,笑容无邪,双臂张开,乳燕投怀一般渴望着一个父亲的拥抱。即使这个孩子是陌生的,古怪的,甚至是不好看的,他也不会怯懦地躲避,冷酷地拒绝,或是恶狠狠地把孩子推倒在地。他只是慷慨地献出了自己宽厚的胸膛,以有力的手臂,把这个柔弱的孩子揽入怀抱,像所有温柔的、可以依靠的慈父一样。
      
      那么,在那双温暖而让人安心的臂弯里,那个水孩子,也是会慢慢地融化掉的吧,但是这次,他不再是一滩伤心的水,他是从父亲怀抱里流淌下来的一弯幸福的河。
      
      ----------------------------------------------------------------------------------------------------------
      
      补记: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觉得为了避免对这个小故事的结局产生误会,还是解释一下比较好:)
      
      我所写到的,只是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故事并没有戛然而止,它真正的结局是:在太守的盘问下,女儿说出了实情,太守就很开明地让女儿和这个男人结婚了。是古典小说中一贯的欢喜团圆的结局。
        
      但是,真的是所有人都团圆欢喜么?女人,男人,太守,都有了好的结局,只有那瓢水,幻化成人,完成了表白的使命之后,又化还成水,估计在婚礼之前,就默默地蒸发掉了。没有人会去多想曾经是个孩子的水的悲喜,所以,我所指的“令人难过的结局”,是指那个水孩子的结局。
        
      我不太关心女人有没有爱对人,或者男人是不是值得爱,我关心的,只那个被人拒绝被人忽视的水孩子的感受,很主观地想给他一个好的归宿。尽管最后都要化作一滩水,我也希望他是在温暖的怀里幸福的融化,而不是以拒斥冷硬的姿势抛洒在地下,这样子,男人,女人,太守,还有一滩水,都会是幸福的。
      
      P.S.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儿化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
      
      
      2009年5月15日中午
      
      
  •     我觉得对于搜神记中故事和文学性的评论, 需要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干宝的原序中所说, 他编这本书的目的,是"及其著述, 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也就是说以这本书中的种种记载, 来证明"有鬼论", 书中也收录了持"无鬼论"的一些名士见鬼的故事, 以此为证.
        
      我的意思是说, 作者编著此书时, 由于他的目的不在于"文学", 并不是在编写一本"文学作品", 所以他不会去考虑诸如"悬念"或是"情节设置"的问题.而且这书同他自己的文笔也并没太大关系, 同中国许多古籍一样, 编书是剪刀胶水的工作. 搜神记中的绝大多数条目, 是从其他古书中搜罗汇集在一起的, 有不少也出于史书, 就是单纯的记载, 某年某月出何事, 并不是具有情节的故事.
        
      所以我认为搜神记并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 只是今天我们在现代, 从其中看出了一些文学上的价值, 而把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去读, 而它的文学价值, 是在于同中国古代志怪传奇的一种渊源, 并不在于其文笔如何, 如果用后世传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评论,未免评论到了空处.
        
      以上.
      
  •     宋定伯捉鬼是中学时候的课文.
      
      本事最早见于<列异传> 之后被干宝搜集进<搜神记>, 中学课文是按<搜神记>教的.
      
      基本上还记得老师讲的"中心思想", 查了查网上的标准教案:
      
      编造这个鬼故事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我们在面对鬼一样丑怪的恶劣势力和困难时,要敢于斗争,要积极地运用智谋,就一定能战胜它。(板书:人定胜邪恶)
      
      就比较有趣了.
      
      首先, 不论是最早收此文的<列异传>或是之后的<搜神记>或是再之后引用此条的各种古书...根本就是把它当真事儿收进去的, 干宝是绝对不会接受别人说他"编造" 呵呵.
      
      
      其次, 收集记述这些东西的目的也只有一个, 就是证明鬼神之道实有, 搜神记序:"及其著述, 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所以, 这鬼故事的中心思想很简单, 就是"这世上真的真的有鬼啊".
      
  •     一, 过年回家 我卧室我爸住了
      
      我在书房支了张床,和一屋子书睡
      
      第二天晚上11点半,睡前读书,读到了《搜神记》卷二 三八“边洪”,读到其中有一句“此间血覆地,宁可复住?”,突然觉得瘆的慌,这间屋子遍地是血,怎么还能再住?
      
      宣城边洪为广阳领校。母丧归家,韩友往投之。时日已暮,出告从者:“速装束,吾当夜去。”从者曰:“今日已暝,数十里草行,何急复去?”友曰:“此间血覆地,宁可复住?”苦留之,不得。其夜,洪欻发狂,绞杀两子,并杀妇,又斫父婢二人,皆被创。因走亡。数日,乃于宅前林中得之,已自经死。
      
      二, 其实日本H漫也不过如此:
      
      卷七 一九五
      
      “惠帝之世,京洛有人一身而男女二體,亦能兩用人道,而性尤.好淫。天下兵亂,由男女氣亂,而妖形作也。”
      
      三, 地下世界是人世的映像. 人情关系到哪都通用撒.
      
      卷十六 三八零 蒋济亡儿
      
      蔣濟為領軍,其婦夢見亡兒涕泣曰:「死生異路。我生時為卿相子孫,今在地下為泰山伍伯,憔悴困辱,不可復言。今太廟西謳士孫阿,見召為泰山令,願母為白侯,屬阿令轉我得樂處。」言訖,母忽然驚寤。明日以白濟,濟曰:「夢為爾耳,不足怪也。」明日暮,復夢曰:「我來迎新君,止在廟下,未發之頃,暫得來歸。新君明日日中當發,臨發多事,不復得歸,永辭於此。侯氣彊,難感悟,故自訴於母。願重啟侯,何惜不一試驗之?」遂道阿之形狀,言甚備悉。天明,母重啟侯:「昨又夢如此。雖云夢不足怪,此何太適適?亦何惜不一驗之?」濟乃遣人詣太廟下,推問孫阿,果得之,形狀證驗,悉如兒言。濟涕泣曰:「幾負吾兒。」於是乃見孫阿,具語其事。阿不懼當死,而喜得為泰山令,唯恐濟言不信也,曰:「若如節下言,阿之願也。不知賢子欲得何職?」曰:「隨地下樂者與之。」阿曰:「輒當奉教。」乃奉賞之,言訖遣還。濟欲速知其驗,從領軍門至廟下,十步安一人,以傳阿消息。辰時傳阿心痛,巳時傳阿劇,日中傳阿亡。濟泣曰:「雖哀吾兒之不幸,且喜亡者有知。」後月餘,兒復來,語母曰:「已得轉為錄事矣。」
      
  •   还是一夜情好,仙籍比上海户口难搞多了。那些个女神仙爽一把后就跑为的是不用走后门办户口。
    至于今古人类的交集则是人类的固有弱点,不会随着进化消失的。如五十步笑一百步、刻舟求剑、怕打雷。。。。
    宣扬孝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同理一夜情的“够爽快”
  •   噗,我的搜神记是八几年版的硬壳本,忘了哪个出版社了,无插图无白话……的确萌到翻滚!插图本挺有爱吧?还有子不语太平广记也好看,各种萌,奇怪的是这类志异笔记中我反而对聊斋不太感冒……话说我现在是不是不应该多看这方面东西呢,但还是爱啊摊手~自PIA爬走
  •   很好。就是繁体字有些不太适应。
  •   写得好感人。顶!!!!!
  •   化作了一滩水,有FEEL,一辈子都记得。
  •   妞妞,你写的很好很好
    但是我想说一句,如果那个男的是你的男朋友呢~他不推开,你会怎么想?
  •   寒...
  •   谁给那男子以胸膛?
    我们总是会抓住一点就恨恨地感动,真不值钱。
  •   这个故事张曼娟以此为原型写过,很悲伤的结局。但确实不能怪那个男子。一来他并不知道那个孩子是因他而生。再则当时太守是他的上司,认亲时又有众多人在场,如果太守认为是他和自己女儿有私,那他会是什么下场。
    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万一有一天一个没见过的小孩当众扑在你怀里大叫妈妈,而你身边站满了爱人亲戚朋友同事上司,你会是什么心情,正常情况下应该会觉得惊讶和尴尬吧。好一点的做法会告诉他你认错人了,糟糕的直接推开也不是不可理解。很少人会立刻欢天喜地地把他抱在怀里满口答应的(孩子丢了多年的不算)。那个男人只不过是在突如其来的惊吓前慌了手脚,下意识地作出了保护自己的反应,虽然可能是懦弱的、粗暴的,但并非罪大恶极。他不过是个胆小怕事普通人,不是圣人。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悲伤之处在于单恋者那卑微的、不为人知的心情,寂寞痛苦挣扎全部都无法言明,唯有自己明白。而更悲哀的是,到了最后才知道所爱非人,连那一点单纯的幻想,都和孩子一起被打碎,她的爱情却已经和那一瓢水一样,无法收回。
    韶华虚度,情深错付。若知今日断肠事,当时相逢应恨君。
  •   这个故事的悲伤之处在于单恋者那卑微的、不为人知的心情,寂寞痛苦挣扎全部都无法言明,唯有自己明白。而更悲哀的是,到了最后才知道所爱非人,连那一点单纯的幻想,都和孩子一起被打碎,她的爱情却已经和那一瓢水一样,无法收回。
    ----------------------------------------------------
    +1
    ls很强悍啊!
  •   不要单恋一个人,要爱对人,爱可以爱的人
  •   这个故事的叙事的重心在于水,即饮水受孕和孩童复归于水。男子推开孩子是一个自然的情节,即使真要做道德上的追究,恐怕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男子身在故事之中,不能像lz一样俯视故事的始终。实际上叙述者正是要通过男子对孩子的拒绝使情节自然过渡至这个来自于水的孩子的复归于水,从而完成这个以水设喻的环状的寓言。
      感谢lz介绍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它以水喻情,视孩子为纯然情感所化,而当这种情感的诉求得不到回应时,孩子蜕变,依然是水。故事的结局看似悲惨,但是,男女间这种水做的真情,尽管只是在故事中,却让我们深感欣慰。
  •   恩。
    感觉那个太守的女儿有点可怜。
    想留下一点关于喜欢的人的纪念,孩子好无辜,男人也很无辜。他又不是圣贤~碰到这种事情,正常人都会这样反映吧。。。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世间没有绝对的事。
  •   我没太想从道德层面批评那个男人的说~
    我只是习惯于为悲伤地结局寻找一个温情脉脉的出路,想象一个很好很温暖的人,会带来更多的欣慰。
  •   书太多,没法本本读到,搂主为我们推荐了个好故事,也为中国的媒体人推荐了一个好的剧本来源。
  •   2009-05-15 10:30:15 糯米  
    书太多,没法本本读到,搂主为我们推荐了个好故事,也为中国的媒体人推荐了一个好的剧本来源。
    呵呵 我在读这个小故事的时候 想起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里面 沮丧的艾米丽 在餐厅的玻璃窗前 化作了一滩水 那么这个意象 在外国电影里面算是已经出现过了吧:)
  •   2009-05-15 10:18:26 Dream
      我没太想从道德层面批评那个男人的说~
      我只是习惯于为悲伤地结局寻找一个温情脉脉的出路,想象一个很好很温暖的人,会带来更多的欣慰。
    这样啊,赞一下LZ。尤其要赞LZ散文式的文字,俺读了很喜欢。
  •   哎呀·······
    我也喜欢这个,悲了好久,写不出什么,欲语无言。
    写得好,写得好。
  •   无语,这样的故事。。。
  •   喜欢这样的文字。
    隐隐的感伤,也许故事的美丽就在于化作水,无情处有情。
  •   2009-05-15 11:01:46 萤  
    无语,这样的故事。。。
    萤姐姐不喜欢这种志怪小小说么
  •   对了,我想再做一下解释,否则大家会有些误会。我讲的这段,故事并没有完。其实最后,在太守的盘问下,女儿说出了实情,太守就很开明地让女儿和这个男人结婚了,是欢喜的结局呢。
    但是,女人,男人,太守,都有了好的结局,只有那瓢水,幻化成人,完成了表白的使命之后,又化还成水,估计在婚礼之前,就默默地蒸发掉了。 没有人会想曾经是个孩子的水的悲喜,所以,我所指的“令人难过的结局”,是指那个水孩子的结局。
    尽管最后都要化作一滩水,我也希望他是在温暖的怀里幸福的融化,而不是以拒斥冷硬的姿势抛洒在地下,这样子,男人,女人,太守,还有一滩水,都是幸福的。
  •   呵呵,很悲的结局
  •   关键是表达方式的创意,古人借志怪小说表达的意韵,今天的作者们能否与之水平看齐?
  •   干宝的 搜神记 ,高一时当怪异故事集来看的~
  •   2009-05-15 12:02:05 青年耗子  
    干宝的 搜神记 ,高一时当怪异故事集来看的~
    呵呵,本来就是志怪小说的嘛~
  •   哈,我可是当讲鬼怪故事的素材来看,看了后就去学校吓唬同学,现在都忘了大半咯~
  •   我更喜欢冯梦龙的【情史】 里面的小故事 虽然有的也很森然 但大多写情 更有意思
    只是文言文不太好读 只能连猜带蒙读个大概~
  •   现在看文言文更吃力了,高中还算系统学习过...
    不过我更喜欢看鲁迅编的 唐宋传奇录(是叫这名儿吧...)~
  •   我读文言文只靠高考时作文言文阅读的底子 短一点的还成 一长了就眼花 唐宋传奇啥的基本没读过
  •   搜神记 果然是 搜神记~
  •   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们古人的想象力还是蛮彪悍的。
  •   可是这么狠心把一个孩子推开……
  •   水的命运,从被一瓢一瓢舀到盆子里开始,就是等待着被人使用,然后被人遗忘,倾倒到土地或者沟渠里去。一个男人,他一共就那么多血,但是这一生,他要用好多好多水。这些水,最好和他两两相忘,才不会伤心。
    ------------------------
    不仅是男人,女人也会用很多水的
    我们要节约水资源 嗯嗯~
  •   这个故事说明洗手水和洗脚水用过之后一定要及时倒掉,以防花痴女偷喝。搞出人命来。
  •   让我想到动画片《虫师》,我都能想象出,做成《虫师》的那种感觉,再加上令人心碎的音乐。
    如果有好的团队,好的制作,好的音乐家,搜神记是多么好的动画片题材啊!
    哎~楼主继续写哦~~
  •   有这样的故事 好神哦
  •   那里是水,分明是血
  •   怎么都是这些悲惨的故事
  •   洗手的水0.0
    洗...XX水
  •   这个我看过的……不过我看的结局是孩子没了,而女子与男子的结局也不了了之了
    我所唏嘘不已的不过
    原来古代男子的专情也不过凉薄如水罢了
    而女子呢,往往那么的独注一掷,结果不过飞蛾扑火而已
  •   我不明白的是那个喜结连理的结局,一个女人如何能跟杀掉自己孩子的男人同床共枕呢?
  •   不幸总是被人选择性遗忘。
  •   亲情和爱情相比就那么容易被漠视。
  •   Lz 写得真好。
  •   ls 我觉得不是被漠视。
    亲情不像爱情一样变化多端。所以可以讨论的较少。
    因为血浓于水。这种感情是怎么都不会变的。
  •   我觉得如果我是那个女儿的话也许我就不会嫁给那个男子了,对于一个孩子能这么无情,会不会有一天对我也一样呢。
  •   突然不知道是不是真没情了~
  •   书是作者掏出自己想法而成的东西,书评是作者在一种特别的情境中恰好读到这本书的借题发挥
  •   那男的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么。。。
    不能随便认儿子的啊
    不过我也很能理解那小孩子的感受
    LZ不要太伤心了
  •   有点理解那个男人。他一时间的确很难接受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孩子……
    但是,我相信那个孩子看到自己的父亲真的好欢喜,却只能变回水,实在太悲伤了……这都能算得上是喜剧么……
  •   大概女人都有一颗慈母之心 看到这么狠心对待小儿的故事 大抵是不忍的
    很久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独自带着儿子打鱼为生 对孩子也没多少关心 孩子就整天吃鱼肉 一天不知为了什么 男人生气的打了孩子一巴掌 结果孩子的头就掉了下来 长时间食品单一且没有摄入盐份 孩子体内的寄生虫已经攻入脑部
    虽然让人头皮发麻 这个故事也让我心痛不已 这么多年都忘不掉 现在想 他们吃的 应该是淡水鱼吧
  •   没有读过这本书,以后一定好好看。
    其实,这个故事不如讲到化成一摊水结束,这样,悲剧的成分更浓。
    其实,不能对男子在道德上加以谴责,很多时候,这种结局就是悲剧使然,无可奈何。
  •   莫非精水?
    (--谢绝BS)
  •   男人不知情,免责; 女人没有保护好她的孩子, 如此而已. 最后同样好奇这女人为什么会和这个男人再在一起, 不理解啊不理解.
  •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没有对错的
    一想到那个小孩子欢喜的眼神
    心都要碎了
  •   女儿本多情 柔情似水暗恋不能明语,日思夜想思恋不已,假借“盥手殘水飲之”,喻女单相思郁郁,暗结思恋珠胎,常理之下,道德之下,堂堂伟男子岂肯认这种私情 ,任你是太守之女,玲珑之人,“推之仆地化為水”推出的是女儿一腔柔情,碎地的是女儿倾慕之心,伤感的是单相思的女儿的期望飘散,
    “窮問之,具省前事。遂以女妻書佐”似乎美好的团圆,欢喜的结局。若我是太史之女,我不会快乐,不会开心,形式之下的美好,怎能化解漠然一推之前的绝情,怎能融化化水之时的凄冷。
    伤感 儿化水
  •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能忍受推开孩子的举动
    让我想起电影《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里的那个孩子,虽然是个机器人孩子,却那么渴望得到妈妈的爱,不同的是,小机器人最终实现了他的美梦,而这个水孩子的结局却是这样凄婉
  •   这个孩子,好委屈。。。
  •   被人拒绝的孩子吗……听着真让人心酸……
  •   单恋的卑微……写得好,顶
  •   就希望故事像你写的那样戛然而止...
    爱恋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事情
  •   这样的故事我很喜欢。 《子不语》里也有很多奇怪的故事。
  •   那个男人也不一定欢喜吧
  •   如果不推开的话……就一直养着一个水做的孩子么=_________=
  •   2009-05-26 13:10:31 →ܫ←  如果不推开的话……就一直养着一个水做的孩子么=_________=
    - -这不是重点吧...
  •   养个水孩子确实挺别扭嘛……
  •   ...比火孩子好吧...
    好吧 这真的不是重点- -
  •   可怜的娃~~
  •   两两相忘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啊
  •   一篇违背科学的文章,洗手水喝下去怎么能让女人怀孕呢?要是这样可以怀孕,我的孩子启不是已经千千万万数也数不清了!~~~~
  •   吴淡然改写过这个故事.....,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出自搜神记.我还以为是聊斋...
  •   发现这帖里聚集了许多悲伤的文艺女青年.
    路过.
  •   这个,你选的故事可好可好滴涅。
    但是你的感觉太细了,评论有点多了。
    是吧。所以说文言文有好处,让你自己想去,就是这个好处。
  •   搜神记的编撰者名字太低俗,建议温总理封杀此人著作。
  •   赐名干东……
  •   我怎么才看到安东的留言
    到底低俗在哪儿呢?
  •   文字蛮好。不过当时反应是正常的。。。
  •   我们的觉得常常忽视他人的觉得,以致于当事人的幸福葬送在我们的意识流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