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账簿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马祥林  
Tag标签:无  

前言

  货币与战争:从美国独立战争说起  公元1775年4月,英国殖民地——北美马萨诸塞州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  小镇银匠勒威尔突然看到一队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正向波士顿附近的康克德进发,那里是北美民兵组织“自由的儿子们”的秘密军火库,囤积在那里的枪支弹药,正是用来对付英国殖民者的。  作为一名手工艺人,银匠勒威尔是众多不满英国殖民地经济政策者中的一位坚定分子。  十年前,英国由于在对法国的“七年战争”中军费负担过重,颁布了《印花税法》,规定殖民地所有印刷品,如商业契约、广告、历书、新闻报刊等等,都要向英国政府交纳很重的印花税。比如印一张大学毕业证书,需要交两英镑的税。  在北美民众的强烈反对下,英国议会表面上取消了《印花税法》,却又代之以收税更加广泛的《唐森德法案》,收税的范围扩大到玻璃、纸张、铅、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由此酿成了“波士顿倾茶事件”,北美人民暴力抗税,英国政府于是增派军队,准备大打出手。派往康克德的这队英军,就是准备秘密抄北美抵抗组织老巢的。  银匠勒威尔飞马报信,不久之后,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在小镇来克星顿打响了!  美国独立战争,货币成了直接的导火索。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战火中,“世界货币”美元呱呱坠地。  1775年6月22日,“大陆纸币”诞生了,这就是现在的美元。独立战争是因钱而起,领导美国人民的“大陆会议”决心不再以征税的方式筹集军费。战争初期靠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借钱打仗,但向别人借钱总不是长远之计,大陆会议的领袖们决定:直接制造美国人民自己的货币,将战争的经济命脉控制在自己手中。  第一版美元只印了二百万元,颜色以绿色为主基调,取名为“Dollar”(中文发音为“刀乐”,有点“横刀而乐”的意思),因此被民间戏称为“绿刀”。二百万元的“绿刀”对于独立战争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此后美国各州都开足马力,拼命印制和发行美元。截止到1776年7月美国《独立宣言》发布,仅一年时间美元的发行量就翻了近八倍,超过一千五百万元之巨。  二百多年前的一千五百万美元,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美元的信用越来越低,每天都在贬值,引起通货膨胀是必然的。美国的老百姓不愿意使用。美国政府一面教育人民要热爱自己的货币,一面采取强硬手段强制美元流通,规定凡拒绝使用美元者将被视为卖国贼,财产将被没收。据统计,独立战争百分之五十七的经费是通过发行信誉度极差的美元筹集的,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获取独立和自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美元持续贬值,美国人民虽然爱国,但饿肚子的滋味实在不好受。1779年,也就是《独立宣言》发表三年之后,驻康涅狄格州的两团美军士兵拒绝接受美元作为军饷,美军统帅华盛顿将军束手无策,只得向法国借了一笔法郎发给士兵才平息了事态。  由此可见,货币是战争的血液,失血的战争是坚持不下去的。战争的本质甚至可以说是“货币战争”。  血液的颜色是鲜红的,失去了鲜红色彩,战争历史将会缺乏亮丽的色调。  时光斗转星移,历史的目光转向20世纪的东方国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战争,较之美国独立战争更为复杂曲折,更为波澜壮阔,同样也离不开货币的血液。一部红色革命史,就是一本本“红色账簿”。  故事从一艘客轮开始……

内容概要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本书是一本极具特色的中共党史通俗性读物,作用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革命与经济相互之间的联系。全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马祥林:
中国人民国防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六级。现供职于国防大学校史馆,从事相关的党史和军史研究工作。1962年11月出生,河北景县人,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2003国防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作战指挥学专业结业。作品《蓝眼睛,黑眼睛》和《80个共产党员的故事》曾获得解放军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担任撰稿的理论文献电视片《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曾获2001年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电视片《决胜朔方——解放宁夏纪实》于2009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

书籍目录

楔子 货币与战争:从美国独立战争说起
第一章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也送来了建党经费
第二章 输血与造血
第三章 工人运动的效益
第四章 金钱是一面镜子
第五章 殉道的代价
第六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七章 没有外资也要干
第八章 第一记重拳出击
第九章 南下广东的生意经
第十章 战斗与非战斗消耗
第十一章 “只要有钱,不问政策”
第十二章 财尽人未散
第十三章 三河坝留下的本钱
第十四章 第二记重拳出击
第十五章 本钱一个师
第十六章 破财消灾
第十七章 代价高昂的“学费”
第十八章 谁来掌舵?
第十九章 井冈山的经济学
第二十章 第三记重拳出击
第二十一章 “红布指数”
第二十二章 中共中央否定了军队施行薪饷制
第二十三章 广州大逃杀
第二十四章 红色起跑线
附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第一章北方吹来十月的风,也送来了建党经费  公元1921年6月3日,一艘从地中海驶来的意大利客轮,在中国上海港徐徐靠岸。  一位头顶微秃的欧洲裔中年男子从三等舱里走了出来。  上海夏日的阳光让这位外国佬不得不眯起眼睛。码头上搬运卸货的工人往来如织,阳光给他们结实的肌肉刷上了一层古铜色。码头外不远处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显得十分繁华。这让他有些惊讶和感叹。  走出码头的时候,他向穿制服的检查人员晃了一下护照。护照标明他的名字叫马林,来自荷兰。检查人员只是按例行公事看了一下便挥手放行。他们不知道,他们今天放走的这位马林先生不久将在中国的土地上,掀起怎样一股惊涛骇浪。  马林的真实身份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  共产国际是1919年3月成立的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马林受共产国际派遣,肩负着一项极其特殊的使命——帮助中国工人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组织。  马林并不是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第一人,此前还有一位名叫维金斯基的人被派到中国,他的中国名字叫“吴廷康”。  早在1920年3月间,吴廷康就详细考察了在中国建立工人组织的环境。他通过俄国驻华大使馆和北京大学俄文教授鲍立维(也有译作柏烈伟的),结识了在北京大学的共产主义者。鲍立维在北京大学教授俄语,对中国文学颇有研究,称得上是一位汉学家。他最先给吴廷康推荐的,是他的一位中国同事——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  若论起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当时的中国恐怕再没有谁比李大钊更全面、更深刻的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之后,宣布了一系列对中国的友好政策,表示愿意放弃沙俄时代通过侵略取得的利益,这让中国人很感动,领导中国人推翻满清帝制的孙中山甚至喊出“以俄为师”的口号。  中国的知识界第一个站出来为“十月革命”大声喝彩的,就是李大钊。他认识到中国靠自上而下的所谓改良、维新,根本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像俄国那样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给朋友的信中,李大钊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发生的革命,表达了羡慕之情:“中国革命的前途,要采取西方的策略时,则最好去学俄国共产党。”  说起来,李大钊还是位“海归”。  出身于河北农家的李大钊对政治的兴趣非常浓厚,1914年他考入著名的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专业是政治本科。按照当时的情况,中国人取得该校毕业文凭回国,在政府机关谋个公务员之类的职务毫无问题,况且他学的又是“政治”。  遗憾的是,李大钊并没有拿到这所知名大学的毕业文凭。  1916年2月初,入学仅一年半,李大钊被早稻田大学除名了。原因并不是因为学习差,他的十一门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排名第四十位,当时全班有八十余名学生,他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  被除名的原因,是因为李大钊“长期欠席”。所谓“欠席”就是缺勤,李大钊缺勤的很大原因是他把精力用在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东方,应该归功于日本的共产主义者河上肇等人,是他们把马克思的著作翻译成日文,当年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者很多都是从日文版读到马克思著作的。  李大钊从日本回国后,在北京的《晨钟报》(即后来的《晨报》)任职,“守常”就是他习惯用的别号和笔名。不久,李大钊在北京结识了陈独秀,此时两人还都没有到北京大学。  2  李大钊和陈独秀相识,是在北京南城的瑞记饭庄里。  请客的人是李大钊,主客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陈独秀是陪客。此时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位置出现了空缺,原来的主任章士钊要离开北京南下,于是便向蔡元培推荐李大钊接任自己的职务。蔡元培聘用了李大钊,李大钊设宴答谢,也是人之常情。  而陈独秀是凑巧赶上了这顿饭局。他来北京是为上海东亚图书馆募集股份,此时蔡元培刚刚接任北大校长不久,正在网罗人才,陈独秀又与蔡元培是旧相熟,便被邀请到学校担任文科学长(后改称文学院院长)。蔡元培把陈独秀拉来,也是想让他和李大钊两人提前认识认识,两人都跟图书馆有关,以后也好在一起共事。  通过这一饭之缘,两人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李大钊接任北大图书馆主任之后,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得天独厚。北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激进的革命者还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探讨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为了安全起见,马克思故意被翻译成“马尔克斯”,以宣传共产主义为主的藏书室被称为“亢慕义斋”(英文“共产主义”的谐音),以便公开活动。  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固定的经费,买什么类的书籍校方也不太过问。  五四运动以后,在蔡元培校长的主持下,北大各种学术思想兼容并蓄,在国际上很有声望。一些国家的文化、教育机构与北大有图书交换关系,因此积累了大量马克思和其他学派的著作。通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总要有人来接受,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就成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人。  在李大钊和陈独秀身边,聚集了一群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人,形成了天然的师生关系。除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这些革命者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李大钊家里。一方面是为了请教些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想吃李大钊亲手烙的葱花饼。  李大钊烙的葱花饼堪称一绝,外脆里嫩,号称千层,每一层几乎都薄得透明。那时别人家的院门都是关着的,要先敲门才能进去,而李家的大门始终是虚掩着的,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影响也比较大。  鲍立维也是李大钊家的常客,他十分了解李大钊的为人,故向吴廷康推荐李大钊。  经鲍立维牵线,吴廷康在北京宣武门内大街和闹市口之间的石驸马胡同24号,与李大钊进行了初次会面。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尤其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吴廷康还见到了李大钊周围的青年才俊,这些人都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充满革命激情。  吴廷康在北京并没有见到另一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陈独秀当时在上海。李大钊马上介绍吴廷康南下上海去见陈独秀,商量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吴廷康离开北京南下时,只留下了几本革命杂志和国外的通信地址,并没有留下经费。——他只是探路。  有了吴廷康的铺垫,这次马林来中国就不能再空手了。  共产国际授权马林支配一大笔钱,来启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尽管直到现在中共党史界还弄不清楚这笔钱的数目,也不知道马林通过什么方式将这笔钱带进中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笔钱即使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一次秘密会议,作为交通和食宿费用也是足够了。  3  马林从上海来到北京,再一次考察了李大钊和他的团队,认为动用这笔启动资金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于是决定返回上海进行建党的筹备工作。李大钊派他的得意门生张国焘一路陪同马林南下,张国焘也是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  马林在上海见到另外两位重要人物,一位叫李达,另一位叫李汉俊,两人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马林提议由“二李”出面联系其他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每个小组各派两名代表来上海开会,商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事宜。当时中国的国内,北京、上海、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地都建有共产主义小组;国外的旅日留学生和旅法的青年学生中,也建有类似的组织。  除了旅法的共产主义小组之外,“二李”分别给每个小组都写了信,而且还汇去了路费,每位代表的路费都是一百元,无论远近。会议结束后,每位代表还将再领到五十元的路费。  这笔钱在当时来说,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当时上海普通警察月工资不过十至十三元,警长也不过拿十六至十八元;上海黄金的价格是每两二十一元,一辆进口小轿车的价格也就一千元左右。十二位代表仅来的路费就可以买一辆进口小轿车还有富余。  尽管从上海汇给每个代表的路费绰绰有余,但大家花起这些钱来仍然精打细算。外地来的代表绝大多数被安排在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子学校学生宿舍。此时学生已经放暑假,组织者提前租下楼上靠西侧的三间宿舍,这里既安全又经济实惠,每个铺位一天租金不到一角钱,而上海普通客栈则至少需要三角钱。因为不知道会议要开多长时间,组织者预付给学校两个月的租金。  代表们吃饭的问题也是就地解决,由女校的厨役给做,花费也不大。当时有一块钱就可以在上海的普通饭馆请六七个人吃一顿不错的饭了,包括生煎馒头、蟹壳黄及各种小吃。  考虑到上海夏天的闷热,组织者还特地买了几张新的芦席,给代表们打地铺用。  住在这里的,有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的董必武、陈潭秋,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东的包惠僧以及邓中夏等人。  并非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始终都住在这里。广东代表陈公博开会的时候,顺便带着新婚妻子来度蜜月,小两口住进了上海大东旅社。陈公博后来叛变了共产党,抗战期间又追随汪精卫做了汉奸,结局很不好。但他的“特殊化”为日后确定中共“一大”确切时间提供了宝贵线索——陈公博夫妇下榻的上海大东旅社恰巧发生了一起凶杀案,着实吓了这对新婚夫妇一跳,根据上海报纸对这桩命案的报道,可以推测出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  第一个报到的代表是北京的张国焘。他也不是这里的常住户,虽然留了他的铺位,而他却在外边另租了房子,主要是因为他还要承担会议的组织工作。  其他代表大多是几个人合住一间宿舍。唯一享受单间待遇的是湖南代表毛泽东,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的身材比较高大,不习惯睡地板上的芦席,而是睡在由两张长凳搭起的床板上,比较占地方;二是因为毛泽东睡觉爱打呼噜,吵得同屋人无法入睡,只好请他移尊他就。  会场就选在与博文女校相隔不远的李公馆——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三号。  这是一座二层小楼,楼主是李汉俊的亲哥哥李书城,他是同盟会的元老,此时正与夫人在外地旅游,不在家中。  会议开始的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纪念日却被定为这一年的7月1日。这主要是因为确定建党纪念日的时候,对“一大”召开的确切时间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

编辑推荐

  革命需要枪,更需要钱!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是第一本经济视角解读中共早期革命史的灌顶之作!  揭秘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至1927年的“创业史”破译红色革命的财富密码!  历时三年审查,终获出版的绝密档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色账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6条)

 
 

  •    相对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
      不拿薪饷的军队,如何战胜了拿着薪饷的军队;
      财富是战争的因,也是战争的果;一切的纷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之争;夺取国家政权的过程,同事就是夺取国家资源的过程;货币战场上的厮杀,比起来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来毫不逊色;
      历史有如账簿,红色的历史就是红色的账簿;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全是红色历史,首次将一些隐秘的资料公示于众,可能会颠覆人们心目中的某些传统观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战争发展的历史;
      历史如同是一面镜子,既照见了人类的过去,也映射了世界的未来;
      独家报道,不一样的红色革命;
      首次公开国家档案馆封存了近百年的绝密资料,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揭秘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至1927年的“创业史”;
      还原历史,揭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至1927年的“创业史”;
      破译红色革命的财富密码,揭秘政治运动的利益纠纷;不为众人所知的历史真相,颠覆大众心中的传统观念。
      建党经费从何而来?革命运动带来什么效益?战斗的消耗如何补给?没有薪饷的军队如何激发斗志?红色革命怎样创造了红色经济学?……
      第一本运用财富思维、经济视角解读中共早期革命史的图书;
      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利益纠结的国际环境下解读的图书;
      第一本把红色革命的“财务账本”公示于众的图书。
  •     写中共党史的书很多,可称得上是汗牛充栋。但是,这些书或者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或者是增加了新发现的史料,所写的基本上都是中国共产党如何进行革命的过程,真正能写出新意的并不多。然而,手头这本国防大学马祥林研究员所写的《红色账簿1921-1927: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一书却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来书写党史,带给我们崭新的视角和不同的感受。

      他与众不同的角度是什么呢?是经济,也就是利益分析的角度。我所谓的利益分析,就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解释人们以及组织的行为动机,以所获利益的大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和方式。这本书从中国共产党1921年的建立写起,到1927年的三大暴动为至,围绕着革命及革命者开展活动和自身生活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这一主线,把着重点放在了对中国共产党包括党的建立、从事革命活动、发动武装暴动等革命活动的经费来源以及去向的解读上,详细而系统的向读者介绍了这6年间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建党初期的创业史、奋斗史,也是成长史。当然,这本书也解开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疑惑——这些革命者依靠什么来解决钱的问题?

      所有的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所有的人在社会中生存都离不开金钱,革命和革命者也不例外——不是只有打打杀杀、流血牺牲,他们也要穿衣吃饭。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解决的呢?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接受苏联援助这一事实,但是苏联所给的经费是有限的,大概也只能维持党的中央机关的运转,那么党的地方组织又是如何获得革命经费呢?除了收缴的党费,以及象李大钊这样收入较高的党员无私捐助外,这些早期的革命者大都深得《资本论》的精髓,纷纷兴办实业赚钱。徐特立在长沙创办了孤儿院,毛泽东和易礼容在长沙创立文化书社、长沙织布厂,林育南和恽代英在武汉开办利群毛巾厂,还有后来以募股形式成立安源工人消费合作社,都所获不菲,既为革命活动提供了场所,也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在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单单依靠这些来解决军队所需,自然是远远不够的,而那时共产党也还没有根据地,部队除了靠采取打土豪、分田地这种以战养战的方式外,也要派捐抽租。朱德甚至曾经带着南昌起义的残部干过挂靠军阀吃粮饷的活计。

      经作者这么一分析,我们所了解到的,是革命及革命者的另一面——即世俗的一面。比如,四·一二政变的原因,惯常的解释是路线分歧,是蒋介石叛变革命,而这本书却从利益分析的角度认为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一方面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共产党及国民党左派在战争红利的分割上所获份额太少,引发利益之争;另一方面,宋子文要预征钱粮来满足军需而共产党反对,成为其利用江浙富庶地区敛财的绊脚石,结局只能是被清除掉。又比如革命者,他们也并非始终团结一致,也有相互的龃龉争夺,也有自己的利益算计:即便如贺龙元帅这样的建国元勋,他参加南昌起义,除了防备被张发奎吃掉之外,也有获得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位置的目的;而在秋收起义中,苏先骏、潘心源和余贲民还因为团长的位置之争而几乎闹起内讧。我们当然不能否认革命者是因为其崇高的信仰和坚强的意志才参加革命、坚持革命、献身革命的,但也的确有一些人并不纯然是因为理想,而是为了政治投机和经济利益才投身革命的,至于那些基层官兵以及普通民众,经济利益的追求应该是其参与革命、支持革命最为直接的驱动因素,而这些人是最不坚定的。

      在自小所受的教育中,因为语言的原因,革命的性格被隐藏了——凡革命都是神圣的,凡革命者都是高尚的,形象都是光辉而高大的。但在作者利益分析的透镜之下,笼罩在革命以及革命者身上的神圣光环似乎已然褪去。他们也是凡人,但他们却为民族、为国家做到了一般人想做而不敢做,做了又做不成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是英雄。特别是象李大钊、周文雍这样无畏的、坚定的、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历经酷刑折磨而心志不改的人,就是鲁迅所说的“民族的脊梁”,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实质上,瑕不掩瑜,如此由神圣走向平凡的过程,是回归历史真实的过程,也是回归人性本色的过程,也是更进一步巩固其伟大的过程。而这也非常符合当下的社会潮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回归,革命的道理才更加透彻,革命的动机才更加合理,革命者的英雄形象也更加丰满,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辉,从而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

      最说一点与题目无关的话,当然还是要回到这本书。首先,它的副标题是“……货币战争”,显然是夸大其词,不如不要的好。其次,它所写的历史,开始于1921年建党之前,重点是1927年的三大暴动,但是在这之间的历史却非常简略,甚至没有什么记载,难道是因为这中间没有“账务往来”,不值得一记?不得而知。
  •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本书是一本极具特色的中共党史通俗性读物,作用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革命与经济相互之间的联系。全
  •   尽管快递公司讨巧向我要了8元钱的加急费,轻轻抚拭着这部厚厚的用红彤彤的颜色做封面的《红色帐簿:1921---1927》,我还是窃窃自喜,能得到这本书,值!高兴!
    先来赞扬一下本书的作者马祥林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一直到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无疑是艰苦卓绝的。戎马倥偬之间,常常要饥餐饮露,轻装简行。有关革命的档案文献,难免会有阙如或根本来不及创建保存。这就给后人了解党的历史增加了许多困难。特别是与革命密不可分的财政经费方面的历史,更难有清晰的记述。作者马祥林同志紧紧依靠自己国防大学图书馆研究员、校史馆员这得天独厚的身份和条件,参考数十本文献,其中不乏尘封已久的一些战区将领写给中央的报告、当时出版的一些珍贵简报等珍贵的原始资料,苦心经营数年,终于为我们读者奉上这一部厚厚的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著作《红色帐簿》,其功大焉!
    干革命,是要花钱的!看过许多反映共产党人在大城市从事地下工作的影视剧,他们常常会因为经费的不足而不得不四处找寻工作、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筹措经费,有时甚至变卖家产。经费,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常常为之困扰的大问题。李大钊、陈独秀这两个共产党绝对的创始人,在党的第一次代表上,分别被选为中央局成员、书记,但他们却双双缺席了这样重要的内议,其直接原因,就是与经费不足有关。这部《红色帐簿》以详实的数据,众多的事例,记述了共产党人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想方设法筹措必要的革命经费。可以说,在前方众将士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背后,有无数共产党人在默默地为革命事业筹措着粮草经费,他们的功劳,同样大大的。
    政党之间的纷争,也是代表不同利益之间的斗争;夺取政权的过程,也是夺取国家资源的过程。因此,财富既是战争的因,也是战争的果。财富支撑战争的走向,决定胜负关系。货币战场上的厮杀,比起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来毫不逊色。作者用如此独特的视角,披露了中国共产党的货币战争,向我们展示的是一段前所未闻很少付著作流布于世的历史,因此,此书的出版就更具有意义,值得向读者推荐,值得爱书者收藏。
  •   对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共产党员,我向来是无比崇敬的,那些人都是真的英雄,有着太多我们平常人可以学习的东西,他们的确堪称伟大二字。
    我不是党员,但我却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对于党的历史我还是极有兴趣的,从1921年到1927年,我党召开了一大到五大,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我党在莫斯科召开了六大,而七大则推迟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才召开。在那些岁月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是需要勇气和意志的。看完本书,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党除了有杀头的危险之外,在经济上也很是困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做什么,先得有钱。建党如此伟业,自然也离不开金钱的帮助。在没有看本书之前,真的没有想到我党成立得有如此不易,看完这些文字,愈发觉得那些先驱们的坚难。我们不得不感慨,这支相对弱小的在野党,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真的是好不容易啊。
    1921年到1927年,我党未曾拥有自己领导的军队,就已经在经济上如此捉襟见肘,条件窘迫。真的不敢想象,1927年之后,我党拥有了自己的部队,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经济问题的。虽然作者在导语中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人民解放军战史浓缩成一句话,那是不拿薪饷的军队打败拿饷军队的过程。真的好难。
    这本书里的每一段话,每一行字,都让我感受到当日建党大业未成之时的坚难。那些伟人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相当不易,能够有今日的生活,也是来之不易。本书从新角度诠释了红色历史,让我们从多个侧面了解到了我党创业的历史。
    与其他党史书籍不同,本书具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力。因为本书从党的经费出发,写到了多个侧面,而这些侧面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我党,让我们感觉党就在眼前,真实无比。这本书拉近了我们这些读者与党的距离,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党更加平易近人。
    感觉作者写得很真实。虽然是在写我党的历史,但是作者却毫不避讳一些现实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一个真实的历史,对那个朝代有了一个更真切地了解。不仅如此,本书在政治导向正确的前提下,也写出了自己通俗的一面,让我们这些对党史相对不是很了解的读者们能够有兴趣有能力读下去。正如党史研究室的专家所说,作者以比较通俗的语言阐述了革命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方面也是许多党史读物中比较欠缺的部分,本书完全可以称是弥补了此方面的空白。
    与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相比,书中的内容真的闻所未闻,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我真的不知道,毛泽东竟然还开过书店经过商。这一点儿也让我们对主席早年的革命生活更感兴趣。
    书绝对是好书,342页,35万8千字,22个印张,毫无疑问是块大部头。本书内容极为丰富,也很多彩,不可多得。
  •   马祥林的《红色账簿》是第一部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另类“党史”。与其他中规中矩的党史相比,《红色账簿》没有用空洞抽象的理论唬人,也没有用成王败寇的思维方式做预设性的褒贬,倒象一位看惯春风秋月的历史老人向我们讲述中共当年的创业史。以“钱袋子”为主线,围绕革命的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这样一种比较“世俗”的方式再现历史,这让一直被宣扬为道德上伟大崇高的党史更加血肉饱满,也更有可读性和可信性。《红色账簿》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块:共产党的诞生壮大和1927年的三大暴动,通过该书的很多历史细节不难发现,中共乃至中国历史的命运多桀在很大程度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

    20世纪初,伴随着十月革命在苏联的胜利,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心从法国、德国转移到了苏俄。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部分,而弱小的中共对苏联和共产国际援助的依赖,使其行动处处受莫斯科的遥控。更严重的是,苏共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斗争也传递到中国,并一次次的造成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斗争和分裂。然而,当时中国的主流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盘踞北方的北洋军阀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是苏联共同的“朋友”。正是苏共对国共两党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援助,才促成了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也使得苏共一直对国民党特别是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左派抱有幻想。这一特殊的外部因素深刻的影响了国共两党后来的历史命运正是这些外部因素改变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当时一批风云人物的命运。

    从1921年中共诞生到1927年三大暴动前这段时间,中国共产党的经费从刚开始主要依靠共产国际援助的“输血”,到后来各个地方组织创办书社,建立发动工农,建立工会、农会的“造血”,这一转变既为中共独立自主的进行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又通过发动民众壮大了自身力量。事实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期,共产党的力量虽尚不能与国民党分庭抗礼,但已不可小觑。国民党左右两派宁汉分流后,如果没有共产国际和苏联接连发出的错误指示,即使公共分裂,但绝不致于像后来那样在城市败得一塌糊涂,不得不从深山老林中重新开始,那样的话共产党的历史必将改写,中国的历史也必将改写。

    刚开始时共产国际代表罗易的泄密事件。罗易来华的使命是向中共传达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精神,即中共应该在发动自下而上的土地革命的同时,利用现有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斗争改造武汉国民政府,在政府中扩大工农力量。客观的说,在大革命尚处于高潮的当时,以国民党内部左右分裂的现状和共产党在上海、广州、安源等地所掌握的工农武装力量,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造虽然不一定能够彻底成功,但即使国共两党最终翻脸,共产党的家底绝不至于损失到几乎殆尽的程度,那样的话两党制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由于罗易的泄密,给了汪精卫充分准备的时间,才有了汪精卫、冯玉祥“徐州会议”后全国各地“清共”的高潮。

    紧接着是共产国际反对共产党员退出国民党的指示。国民党右派开始大正旗鼓“清共”的时候,陈独秀已经在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尽快退出国民党的主张,并以若继续留在国民党内等同“在粪缸里洗澡”来比喻当时的现状,然而,共产国际对汪精卫却抱有幻想,竟认为如果主动退党会给国民党留下“共产党主动破坏革命”的口实,这样的结果等于自己主动解除武装让人家宰割。不过,刚开始国民党的“分共”,一方面因为国共合作那么长时间自然形成的人情关系,比如,张发奎刚开始始终没有对共产党对手,以致于南昌起义时打得还是张发奎的旗号;另一方面很多国民党领导其实并不愿意彻底翻脸,只是碍于上级命令不得不将境内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境,真正象“七一五”那样的大屠杀并不多。

    最严重的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共产国际不但不承认自己的“指示”有问题,反而倒打一耙,把“右倾”的帽子扣在陈独秀头上,并对中共领导层进行了大换血,将瞿秋白、张太雷等被认为是莫斯科得意门生的书生推向前台,新的党中央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错失良机,反而在应该保守积蓄力量的时候做出了发动武装暴动的左倾冒险决策。本来被“清党”,革命情绪就已经很低落了,而武装暴动失败后,因饥饿、情绪低落等原因,军队逃散了一大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大暴动固然有武装反抗国民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历史意义,但也将整个二十年代共产党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本钱赔了个精光,可以说,1927年共产国际的三个错误,让共产党从被动到挨打,直至最后差不多清零。

    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水岭,也是中共早期历史上许多风云人物人生命运的分水岭。陈独秀纯粹是共产国际错误指示的替罪羊,即使他和汪精卫发表了《陈汪联合宣言》,那也是在他的正确主张被共产国际否定后所执行的党的意志,而非个人意愿,悲哀的是今天中国人自己的历史还在不断批判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路线;毛泽东由于一再抵制党中央的“左”倾错误指示,反而在湘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然而公认的中共理财高手,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易礼容,却因为要求为长沙暴动的失败负责而脱党,后来转变为民主人士;至于本应该为广州起义惨败负主要责任的张太雷,却因为他的牺牲成为了英雄先烈,而曾提出正确意见纠正张太雷的叶挺却成为了替罪羊。叶挺的一生,无疑是悲剧而憋屈的一生。以他的资历和军事才能,正常情况下,如果加入国民党,他一定能进国民党一级上将之列,如果一直跟着共产党,一定能进十大元帅前三名。然而,先是广州起义的无辜受冤,后来是抗战时期以无党派人士身份担任新四军军长的尴尬,最终让这位传奇英雄深陷牢狱,并最后意外牺牲。

    毛主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见,道德至上的理想主义往往是胜利者的自我粉饰,从《红色账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围绕“钱”而展开的世俗创业史,更多的则是中国历史进程在外部因素制约下的阴差阳错,以及身处那个时代的许多风云人物的悲剧人生。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这是历史的可悲之处,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   这本《红色账簿》可以说是中共党史读物中的另类。之所以说它另类,因为它所论及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1921——1927)革命活动中的经费问题。一般而言,但凡一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许多人立刻就会联想到“抛头颅”“洒热血”等等,甚至还可能马上形象地联想到刘胡兰、李大钊等革命先烈壮烈牺牲、英勇就义的画面。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革命战争中,除了流血牺牲,还有许多不见硝烟的斗争。本书所论述的经费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作者把它也叫做战争——“货币战争”。 革命需要枪,更需要钱。远的不说,看看眼下的美国和英国就知道了,没有钱是玩不起战争的。美国人还有钱,所以美国人还在玩战争;英国人不怎么有钱了,所以英国人也不怎么玩战争了。

    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起步,于夹缝中生存的早期状况,很多的时候都被忽略和忘记了。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更不用说要用于革命战争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初期的经济窘迫与斗争艰辛并不是无迹可寻了。从作者的记述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许多,比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经费很大的一部分是有相对“高工资”的李大钊出的,而且几乎是他工资的绝大部分;毛泽东当年在四处筹集无果的情况下,找到了章士钊,章士钊帮忙筹集了两万元的经费;在南下广东的路途上,虽然搞到钱却花不出去……等等。在那样一个战乱纷争、通货膨胀的年代,想要找点钱,那种艰难可想而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这样的书应该列入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特别是那些滥用权柄、贪污腐败的官员,更应该好好学习这本书,好好地搞个“忆苦思甜”。老百姓还常说“做人不能忘本”,对比一下当年的窘迫与今日的贪腐,那些有“经济问题”的官员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一下,他们有没有忘本。同时,也好让那些贪腐的败类在伸出自己的黑手时走走脑子。

    不管推荐是怎么宣传的,严格意义上说,这本《红色账簿》并不是一本什么“经济学”读物,它就是一本历史通俗读物。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侧重点不同,它不讲什么权谋利害,而是从革命活动经费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1921——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以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
  •   最吸引人的党史《红色账簿》

    以前看过党史,但是总觉得太模式化,缺少生动的细节,不那么真实。这本《红色账簿》却非常特别,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共产党的历史,而且写得很不错。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读的过程中几次翻到开头看看作者到底是何许人也。这本书其实不仅讲了经济,因为革命早期的资料非常匮乏,所以仅仅靠经济无法支撑起整个革命过程,所以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一部党史,或者说是党的军事史,只是在每个阶段和经济有关的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分析,说是党的经济史还有点夸张,还没 达到那个高度,但是从货币从经济的视角去观察,你就会发现,革命虽然不是请客吃饭,但是革命的确离不开钱,在革命的每个阶段,都和钱有无法分割的联系。

    书看得很过瘾,开始并没有注意书封面上就标明的时间段,书到我这首先要包皮,所以书封面上印的内容,我一般都看不到。本以为这是一部党的革命史,应该到1949年解放,可是看到一半就感觉不对劲,怎么还没写完南昌起义呢?回头看看原来只是1921-1927年的这一段,真的有点不过瘾,希望能够早点看到续集。怎么也要一直写到1949年。不过按照这个写法,得出一个四卷本。

    说到党史,我们都知道,但是却都知道得那么详细,一进入历史的细节中,就非常这段故事原来这么精彩!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面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

    最喜欢的是作者的经济学视角,我喜欢收集硬币,所以也特别关注经济史,那时候中国通行的是银元,也就是大头。南昌起义以后,攻陷了南昌的江西省银行,带走了银库里面的大头和纸票。不过民国时期的纸币,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存折,只有银元才是硬通货。各个省都有自己的银行,每个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的纸币,但是这些纸币的信用就是这些银行里面库存的银子和银元。一旦银行有了风吹草动,那些纸币的价值就一泻千里,民国风云变幻,纸币的信用总是无法持久,所以老百姓最相信的还是银元。起义部队带着的这些江西省银票,在江西省银行被攻克后,就没人敢要,在后来甚至成为抓捕共产党人的一个线索,谁那这些纸币买东西,那就有共党的嫌疑,所以一路上都是花的银元。银元的缺点就是太重,要用大木箱子,用牲口来驮,部队快速行动,携带不方便,受到攻击,很容易就被劫下来。而且到了潮汕地区以后,当地是侨乡,都是和外国做生意,竟然不认大头,只认鹰洋、站洋还有龙洋,让起义军听头疼。

    那时候的抢也挺贵的,一支新的汉阳造竟然要二十五块大洋,一把盒子炮要五十多个大洋,二手的也挺贵,所以军人就经常做枪的生意,卖点枪就能换回大洋来。当时的军人都是要发军饷的,参军怎么也得比当地的力工给得多,一个月也要十几二十个大洋,加上军衣、军粮、军火弹药,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打仗就是打大洋。可是共产党却的就是钱,虽然有苏联的外援,但是靠那点钱去打仗,还是杯水车薪。所以共产党想要拥有军队,就必须解决钱的问题。依靠外援,依靠党的一些产业,依靠党费,都不是根本的办法,最后党选择的是发动工人和农民,不发饷,没有军火就去从敌人手中抢,敌人的银行也是我们的银行,还有就是打土豪,从富人那里拿,这就是我们革命的解决经济的办法。历史证明了,不那饷的工人和农民,最后打败了那饷的军人。向地主要钱的共产党,最后战胜了向百姓派捐的国民党。
  •   本书是一本极具特色的中共党史通俗性读物,作用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革命与经济相互之间的联系。全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   这本《红色账簿》可以说是中共党史读物中的另类。之所以说它另类,因为它所论及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1921——1927)革命活动中的经费问题。一般而言,但凡一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许多人立刻就会联想到“抛头颅”“洒热血”等等,甚至还可能马上形象地联想到刘胡兰、李大钊等革命先烈壮烈牺牲、英勇就义的画面。其
  •   我在导语中看到了货币对于革命战争重要作用的解释之外,还有如下字眼:“历史有如账簿,红色的历史就是红色的账簿,历历在目”。看来导语也为“红色账簿”进行了解释,“红色账簿”记录的主要是“红色历史”,货币只是历史中的一个角度
  •   何时代任何革命都离不开钱,钱是战争的血液,失血的战争根本无法坚持下去……《红色账簿》就是这样一本为我们认知体系中既有的模糊的党史记忆贯穿血脉的通识读本,它能够唤起任何一个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它为我们解开了那些疑虑,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共中央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也看到了在筹措资金以及捐献经费等方面党内不同人士的不同取舍,当然还有那些在金钱这面镜子面前,人性之善与恶的较量……读来不免心生喟叹。
  •   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
  •   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揭秘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至1927年的“创业史”;  还原历史,揭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至1927年的“创业史”;
  •   《红色账簿》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块:共产党的诞生壮大和1927年的三大暴动,通过该书的很多历史细节不难发现,中共乃至中国历史的命运多桀在很大程度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
  •   以前看过党史,但是总觉得太模式化,缺少生动的细节,不那么真实。这本《红色账簿》却非常特别,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共产党的历史,而且写得很不错
  •   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起步,于夹缝中生存的早期状况,很多的时候都被忽略和忘记了。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更不用说要用于革命战争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初期的经济窘迫与斗争艰辛并不是无迹可寻了。
  •   这本书从中国共产党1921年的建立写起,到1927年的三大暴动为至,围绕着革命及革命者开展活动和自身生活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这一主线,把着重点放在了对中国共产党包括党的建立、从事革命活动、发动武装暴动等革命活动的经费来源以及去向的解读上,详细而系统的向读者介绍了这6年间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建党初期的创业史、奋斗史,也是成长史
  •   经作者这么一分析,我们所了解到的,是革命及革命者的另一面——即世俗的一面。比如,四·一二政变的原因,惯常的解释是路线分歧,是蒋介石叛变革命,而这本书却从利益分析的角度认为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一方面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共产党及国民党左派在战争红利的分割上所获份额太少,引发利益之争;另一方面,宋子文要预征钱粮来满足军需而共产党反对,成为其利用江浙富庶地区敛财的绊脚石,结局只能是被清除掉。
  •   《红色账簿 1921-1927》也基本上把持了这个研究态度,在正确的政治导向下,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的成长历程,其中有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内先驱的推动,以及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党的决策和走向,如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组织安源大罢工,三次大暴动(南昌大暴动、秋收大暴动、广州大暴动)等等
  •   作者是一位中共革命史的专家,在撰写1921-1927中共革命史上的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为读者重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初创的6年间一些艰辛历程。近年来随着国内民主进程的推进,学术上的研究(其中包括历史)也更加客观、公正,为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更多更可靠的资料和史实。
  •   像《红色账簿》一样,从革命者经济生活的细节出发,我们才能从更人性的角度对革命者的各种行为以及许多历史事件的结局进行评价,许多我们曾不解的疑惑也因此找到了答案。
  •   这部《红色帐簿》以详实的数据,众多的事例,记述了共产党人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想方设法筹措必要的革命经费。可以说,在前方众将士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背后,有无数共产党人在默默地为革命事业筹措着粮草经费,他们的功劳,同样大大的。
  •   很好看的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货币战争,值得一看。
  •   红色年代红色革命红色货币,很红很专。
  •   从经济的全新的视角解读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很深刻!
  •   红色革命的政治经济学
  •   这本书里的每一段话,每一行字,都让我感受到当日建党大业未成之时的坚难。那些伟人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相当不易,能够有今日的生活,也是来之不易。本书从新角度诠释了红色历史,让我们从多个侧面了解到了我党创业的历史。
  •   革命需要凭借意志,但革命一样不可缺少钞票。革命,钱从哪里来?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用经济的眼光,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   实话如果不是需要对党史做专业学习以及研究的人来讲,普通读者是很少能够安静下来仔细阅读它们的。但是很显然《红色账簿》绝对不同于以往的党史书籍。也可以说,它是轻松读党史的一个代表作品吧
  •   作者是一位中共革命史的专家,在撰写1921-1927中共革命史上的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为读者重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初创的6年间一些艰辛历程
  •   20世纪初,伴随着十月革命在苏联的胜利,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心从法国、德国转移到了苏俄。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部分,而弱小的中共对苏联和共产国际援助的依赖,使其行动处处受莫斯科的遥控
  •   虽然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绝对的不偏不倚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而且是不由自主的偏向,作者马祥林是国防大学校史馆的研究员,可以想见又红又专还被时刻教育着要求历史要先按党性的原则发生的思维下,即使他是一个思想上的叛徒,也多少人在风中走,不得不应景.
  •   从经济角度解读中国革命,视角新颖,但不要过于放大。
  •   革命时期的历史图景的另类展现,从经济角度解读,正应了政治课上学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革命历史,
  •   从货币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的革命,很新颖!
  •   从另一视角看中国的革命战争,能很大程度上更深刻的了解革命的艰难。
  •   作者以比较通俗的语言阐述了革命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方面也是许多党史读物中比较欠缺的部分,本书完全可以称是弥补了此方面的空白.
  •   革命竟然也是一种货币战争,想象不到!
  •   中国的知识界第一个站出来为“十月革命”大声喝彩的,就是李大钊。他认识到中国靠自上而下的所谓改良、维新,根本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像俄国那样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给朋友的信中,李大钊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发生的革命,表达了羡慕之情:“中国革命的前途,要采取西方的策略时,则最好去学俄国共产党。”
  •   若论起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当时的中国恐怕再没有谁比李大钊更全面、更深刻的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之后,宣布了一系列对中国的友好政策,表示愿意放弃沙俄时代通过侵略取得的利益,这让中国人很感动,领导中国人推翻满清帝制的孙中山甚至喊出“以俄为师”的口号。
  •   作者这么一分析,我们所了解到的,是革命及革命者的另一面——即世俗的一面。比如,四·一二政变的原因,惯常的解释是路线分歧,是蒋介石叛变革命,而这本书却从利益分析的角度认为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
  •   红色货币的来源,不错!
  •   视角独特,从经济角度剖析革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全景展示中共革命
  •   不好意思,这本书还没看完,不过其所叙述的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方面的历史,真的是广人耳目。
  •   在自小所受的教育中,因为语言的原因,革命的性格被隐藏了——凡革命都是神圣的,凡革命者都是高尚的,形象都是光辉而高大的。但在作者利益分析的透镜之下,笼罩在革命以及革命者身上的神圣光环似乎已然褪去。他们也是凡人,但他们却为民族、为国家做到了一般人想做而不敢做,做了又做不成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是英雄。
  •   全新的视角,解读中国解放战争。
  •   在作者利益分析的透镜之下,笼罩在革命以及革命者身上的神圣光环似乎已然褪去。他们也是凡人,但他们却为民族、为国家做到了一般人想做而不敢做,做了又做不成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是英雄
  •   革命也不要财力的支持,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人们对解放的热情,而忽视背后的经济支持,而这本书为我们很详细的展示了。
  •   推荐!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很不错的一本书!
  •   中共革命,莫斯科给了不少钱哦,谢谢
  •   共产党搞革命哪里来的钱?这里有答案了
  •   或者是要刮什么风了吧,最近很多关注历史和革命的书,大概可以这样yy一下!
  •   尽管快递公司讨巧向我要了8元钱的加急费,轻轻抚拭着这部厚厚的用红彤彤的颜色做封面的《红色帐簿:1921---1927》,我还是窃窃自喜,能得到这本书,值!高兴
  •   红色--为之无怨的付出而为红色~
  •   红色浪潮正炽。
  •   六年,红色的六年。惊心动魄。
  •   红色风潮,今年正盛!
  •   很有兴趣了解共产党这段历史,很少书是谈到共产党的经济问题的,很好。
  •   让我们充分了解中共的奋斗史,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   国民党左右两派宁汉分流后,如果没有共产国际和苏联接连发出的错误指示,即使公共分裂,但绝不致于像后来那样在城市败得一塌糊涂,不得不从深山老林中重新开始,那样的话共产党的历史必将改写,中国的历史也必将改写。
  •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是苏联共同的“朋友”。正是苏共对国共两党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援助,才促成了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也使得苏共一直对国民党特别是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左派抱有幻想。
  •   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我党在莫斯科召开了六大,而七大则推迟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才召开。在那些岁月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是需要勇气和意志的。看完本书,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党除了有杀头的危险之外,在经济上也很是困难。
  •   以前谈起党史,总觉得很枯燥乏味,此书通过另一视角来谈论革命史,值得一看
  •   这本书从经济的角度去描述中国共产党的初始阶段,独特的眼光,丰富的内容,值得一看。
  •   不一样的中共革命史
  •   革命的另给解读,有靠头!
  •   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中共党史通俗读物。
  •   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角度剖析,十分不错
  •   很客观的描述中共早起的历史,值得一看,很过瘾。
  •   经作者这么一分析,我们所了解到的,是革命及革命者的另一面——即世俗的一面
  •   演绎金钱与军事的相互作用,财富与政治的殊死博弈
  •   人们为革命付出的各种努力,都很值得让人赞叹!
  •   应时之作。怀念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
  •   人们对革命的诸多努力,真的明白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感觉
  •   说到党史,我们都知道,但是却都知道得那么详细,一进入历史的细节中,就非常这段故事原来这么精彩!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面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
  •   这也非常符合当下的社会潮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回归,革命的道理才更加透彻,革命的动机才更加合理,革命者的英雄形象也更加丰满,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辉,从而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
  •   这年头流行用经济的角度写历史,此君也来赶赶潮流,过把瘾,看看还是有那么一点意思的
  •   大多数的人觉得革命是很圣神的事,金钱又是比较粗俗的事,很难联想到一起
  •   点点滴滴的记录着革命的钱,革命的人,让我更一步的了解到老一辈的生活
  •   革命所需的资金从何处来,这本书,很清楚的告诉了读者。
  •   特价买的,感觉超值了。不同的视角看历史,挺不错,很多内容还是很新颖的,推荐一下!!
  •   早在1920年3月间,吴廷康就详细考察了在中国建立工人组织的环境。他通过俄国驻华大使馆和北京大学俄文教授鲍立维(也有译作柏烈伟的),结识了在北京大学的共产主义者。鲍立维在北京大学教授俄语,对中国文学颇有研究,称得上是一位汉学家。他最先给吴廷康推荐的,是他的一位中国同事——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
  •   因为觉得这个题材爱人会喜欢所以买了回来,他果然看得津津有味。据说内容很浅显,但很生动,对经济不感兴趣的也可以当历史故事看。
  •   真是革命不易,挣钱也不易。
  •   革命这门
  •   书很不错内容很好看, 革命很不容易
  •   革命艰难啊
  •   这一点儿也让我们对主席早年的革命生活更感兴趣。
  •   革命很不容易啊
  •   没想到革命竟然这么艰难
  •   关于革命的那些事儿
  •   很难想象革命除了别的艰难,在资金的来源方面也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
  •   革命也是需要钱的,这才真的明白过来,什么事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   作为经济学和历史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马祥林老师的著作让我掩饰卷释怀。
  •   战争就是经济,没有钱只有血液不会有战争
  •   书看得很过瘾,开始并没有注意书封面上就标明的时间段,书到我这首先要包皮,所以书封面上印的内容,我一般都看不到。本以为这是一部党的革命史,应该到1949年解放,可是看到一半就感觉不对劲,怎么还没写完南昌起义呢?回头看看原来只是1921-1927年的这一段,真的有点不过瘾,希望能够早点看到续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