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四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作者:方卫平 编  页数:7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景观大趋势、儿童文学三题、从小处往大里说、加油啊,网络“童话族”、《狼来了》与《三声枪响》的比较研究、20世纪美国精神分析学对童话文学的新阐释、一面解读儿童诗的哈哈镜、文化研究:切入儿童文学的一种视野、综合的潮流模糊的倾向、喜剧性:儿童天性的张扬、论“成长小说”、关于Fantasy一词的比较研究、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性跨越、从口水吐向安徒生到《哈利·波特》热、凄美的深潭:“低龄化写作”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中国儿童文学推广的现状及相关策略和儿童文学与课程资源等等。

作者简介

  方卫平,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学术丛刊《中国儿童文化》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编委、意大利《教育史与儿童文学》(History of Educatior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杂志国际学术委员、马来西亚《孩子》杂志教育顾问;出版的专著有《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儿童文学的审美走向》、《无边的魅力》、《童年·文学·文化——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论集》、《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共四卷)等十余种。

书籍目录

新景观 大趋势儿童文学三题从小处往大里说加油啊,网络“童话族”《狼来了》与《三声枪响》的比较研究20世纪美国精神分析学对童话文学的新阐释一面解读儿童诗的哈哈镜文化研究:切入儿童文学的一种视野综合的潮流模糊的倾向喜剧性:儿童天性的张扬论“成长小说”关于Fantasy一词的比较研究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性跨越从口水吐向安徒生到《哈利·波特》热凄美的深潭:“低龄化写作”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中国儿童文学推广的现状及相关策略儿童文学与课程资源边缘性与香港儿童文学中的“香港生活”我像走进夏目的家园从性别角色模式化到主观性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童年“正在发育”心灵的守望和诗性的飞翔生命的欢歌论科幻小说的概念从“小主人”到“小闯将”的文学迁变林格伦儿童文学的经典性与现代性与童年对话我看儿童文学亲近或逃离:审视中国女性儿童文学中“母亲的女儿”与母亲的关系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审美困境对安徒生的再认识一个不安的精神世界安徒生童话中的仪式原型关于20世纪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动物形象塑造视角研究儿童文学叙事中的权力与对话对儿童图书“市场分级”的探讨台湾儿童阅读的历程安徒生在中国互文性透视下的儿童文学后现代景观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论人类文学大系统的分类结构美丽的“误解”无意的“策略”网络儿童文学的正负文化价值透视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思考中国幻想小说的叙事模式回归“成人式”及其他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童话叙事中的性别问题:社会符号学的视角新世纪儿童诗的诗学与美学追求少儿散文:寂寞中的美丽花朵见证1999-2007:图画书在中国滑稽模仿在图画书中的运用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儿童读物的出版与阅读期刊史上的童话:“《童话大王》现象”解析童年的秘密与成长哈利·波特现象思考儿童精神发生学对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的影响儿童文学语境下梦的叙事形式论中国儿童文学的后现代和产业化问题论一个可能的儿童文学学派台湾儿童文学学术发展情况与今后努力的方向论国内外儿童文学评奖与图书馆系统的关系动画片《史莱克》系列中的戏仿运用及物性理论分析童话《丑小鸭》《哈利·波特》与主体间性哲学

章节摘录

  中国儿童文学的“非儿童本位”在创作上就有鲜明体现。理论界一直有模糊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界限的主张。伴随少年文学的兴盛,儿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趋向成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与少年文学的“丰收”形成对比的是童年期文学的“歉收”,后者显然更要求儿童特征。当儿童文学主要通过向成人文学领域拓展表现空间来提升艺术品质,必然走向成人化。成人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对作品的阅读,造成儿童读者对儿童文学的疏离。相应的作品即使进行推广,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儿童文学研究和评论方面,“非儿童本位”倾向也较为突出。我们推出儿童文学新作,一般不通过媒体向儿童直接宣传,多数在儿童文学界内发布消息,通常召开同行参加的作家作品研讨会,而不是面向儿童的作品发布会。作家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评介,除了少量鉴赏、点评类文章,很少能够在提供给儿童阅读的报纸杂志上见到,像近年受到关注的作家梅子涵、彭懿的“子涵讲童书”、“魔幻教室”等专栏,只刊登于业界报纸版面。本来这些指导儿童阅读的文章,特别具有儿童文学普及、推广作用,现在除非结集出版,儿童读者基本没有可能读到。我们的儿童文学评奖基本是由成人主持、参与,很少能集合广大儿童读者的意见,成人视角、成人标准在所难免,从部分获奖儿童文学作品的“叫好不叫座”中,可以看到成人评价体系和儿童评价体系的明显分离。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作品的文本研究和作家的风格研究,读物接受的研究更多停留于理论层面,与推广密切相关的读者阅读调查研究,不仅不被理论界重视,获得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起到干预、指导创作的作用。  儿童文学界至今还没有给予儿童文学推广以应有的地位。其实,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研究者,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一些面向读者的儿童文学推广活动,像座谈会、讲座、签名售书等,但一直没有形成合力和系统工程。我们还没有建立推广儿童文学的工作机制、统一组织和规划全国的儿童文学推广活动,类似国外推行的“儿童文学阅读计划”。因为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没有开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