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出版时间:1998-3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德] 威廉·魏施德  页数:321  译者:李文潮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打开了一扇心窗,你突然看到一道隐秘的"哲学的后楼梯",一直通向大哲学家的生活和思想世界。《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将告诉你哲学就是寻找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哲学通过思考赋予生活和世界以意义,生活因为哲学和思想而多姿多彩。作者在《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中动情地写道:"人们可以踩过保养整洁的长地毯,沿着闪闪发光的栏杆,庄重地走近哲学家。同样地,哲学也有一个后楼梯,去拜访思想家也可以平时怎么样就怎么来,平时怎么样就怎么做。假如他不是专喜在正门的楼梯口迎接贵宾的话,你会有幸看到哲学家平常的样子。走后楼梯不需要奢华的排场和装腔作势,你面前的思想家可能就是他们的本来面目,有着他们独特的个性,你能看到他们伟大而令人感动的超越常人的努力。”

书籍目录

  “登堂人室”方是至友叶秀山  序言——通往哲学的两道楼梯  泰勒斯——哲学的诞生  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一对相反的孪生子  苏格拉底——烦人的提问  柏拉图——哲学之爱  亚里士多德——见世面的哲学家    伊壁鸠鲁与芝诺——无官一身轻与不幸的义务  布洛汀——一个如醉如痴的人  奥古斯汀——浪子回头金不换  安塞姆——确实有个上帝  托马斯——经过宗教洗礼的理性  埃柯哈特——上帝即非上帝  尼古拉——有关上帝的名词汇编    笛卡尔——戴面具的哲学家    巴斯卡——被钉上十字架的理性    斯宾诺莎——对真理的封锁   莱布尼茨——有趣的单子拼盘游戏   伏尔泰——陷入困境的理性    卢梭——感情型哲学家的不幸   休谟——怀疑主义带来的沉船之难  康德——准时的哲学  费希特——自由的叛逆  谢林——对“绝对”的钟爱  黑格尔——世界精神的化身  叔本华——恶毒的眼光  克尔凯廓尔——上帝的间谍  费尔巴哈——人创造了上帝  马克思——现实的反抗  尼采——虚无主义的威力与无能  雅斯柏斯——有益的失败  海德格尔——一个关于存在的神话  罗素——哲学即抗议  维特根施坦——哲学的没落  结束语——上楼与下楼

章节摘录

  人到暮年;特别是预感到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也许会在某个宁静的时刻;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哲学也是如此。到现在它已经两千五百多岁了,预言它行将就木的也大有人在。今天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件艰难的,有点老态龙钟的事业。从这种感觉中会产生一种回忆往昔与寻根的欲望。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在那个年代,哲学曾年轻力壮,充满活力地活跃于现实之中。  然而,谁要去追究哲学的生辰八字,便很容易陷入非常尴尬的处境之中。对精神方面的变化,是没有一个专门的户籍登记处去记载每件事发生的准确时间的。哲学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谁也说不清。她的童年消失在远古时代的茫茫黑暗之中。  然而,谁要去追究哲学的生辰八字,便很容易陷入非常尴尬的处境之中。对精神方面的变化,是没有一个专门的户籍登记处去记载每件事发生的准确时间的。哲学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谁也说不清。她的童年消失在远古时代的茫茫黑暗之中。  一种古老的传统告诉我们,哲学是从泰勒斯(Thales)开始的。他是位智者,家住古希腊小亚细亚地区的贸易城米利提。据说他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人类历史上他是第一个研究哲学的。  但对这一点,也不是所有学者都表示赞同。有人指出,在古希腊几位早期诗人的作品中,就已能找到哲学的萌芽。因此他们称希西阿或者荷马为哲学之父。其他人则认为更早,说早在希腊  人步入人类历史之前,在亚洲民族中已经产生了哲学。    但是,泰勒斯为什么恰恰在水的运动中看到了神圣的万物之源呢?正如亚里士多德猜测的那样,其原因是:正是由于水的滋润,世界中万物才具有活力而能够生存。神圣的万物之源也  是如此。它和水一样渗透在万物之中,赋予万物以生命。因此,水为万物之源的意思是:在所有现实存在中有一个神灵的力量在起作用。它如同传说中的古老的大河一样具有原始的巨大威  力;如同维持生命的水一样渗透在万物之中。  弄清这一点,对理解早期哲学的本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说明了,哲学的发端并不位于某种简朴的自然科学问题与理论之中。它的核心推动力是:在神话变得暗淡无力的时代,继续  探索神话所要解决的阿题。当然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即探寻万物的起源及起源的神灵性。  哲学思辨在其初期继承了神话中的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泰勒斯通过他那两句神秘的格言所要表达的:可见的世界有着更深一层的原因。这也正是希腊神话所要告诉我们的,因为如果把这些神话中关于某一个被称为神的怪物的传说简单地看成是稀奇的天方夜谭,那我们对这些神话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希腊人说到他们的众神时,实际上指的是位于现实存在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认识到了矛盾与斗争贯穿于现实存在的各个范围,便将这种矛盾的普遍存在命各为战神阿利斯;他们感觉到午间具有神魔一般的寂静,便将这种寂静命名为自然神班。通过这些神话,希腊人要表示的是:现实的根基位于神灵之中,神灵的存在才是现实的真实存在。  哲学的起源就是在这一点上和神话联接起来的。但哲学显然又不能接受神话式的解释,因为在那时;人们已经对宗教式的答案产生疑问,并且发现了人必须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哲学就是在这个时刻产生的。它要通过提问与思考继承神话与宗教中所掩藏着的真正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发现了所有的现实存在不仅有一个表面,在其背后还有着一  个更深的存在。  从此以后,哲学便开始狂热地、不懈地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到了今天,哲学的处境仍与其开始时没有什么两样;就在今天,哲学仍然处于与宗教的争论之中;就在今天;也恰恰在今天,哲学面临着一场挑战,面临着用纯粹的现实的观点解释这个问题的危险。按照这种解释,世界上除了物质之外一无所有。如果哲学接受了这种解释,那她便失去了自己在初期时所独有的探根寻源、毫不妥协地寻求更深原因的特点。如何保持这一点,同时又不拜倒在某种单纯的信仰的脚下,而是不断地用探索的精神解释世界的起源仍然是哲学的首要任务。  当然,这是一项伟大的、艰难的任务,因为第一眼看去;世界并没有显示出它是源自于某个神灵的。相反,我们首先看到的,倒是一场生与死、产生与消亡之间的可怕的抗争。面对这些;我们怎能相信一个如此矛盾的现实竟是源自于被我们看成是永恒的、超越了生死的神灵呢?永恒怎能是暂时的原因呢?  哲学思辨正是从这里开始的。美丽壮观的现实总是处于死亡与虚无的威胁之下。这是希腊人的刻骨铭心的经历,同时也是希腊人更深一层的痛苦;但是,面对这些;希腊精神没有停留  在默默的绝望之中,它狂热地,苦苦思索着。试图从神灵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理解这种可怕的、生生灭灭的现实。  初期的希腊哲学思辨就是围绕着这个大问题展开的。泰勒斯从水的运动中看到了世界起源于神灵,就是为了回答短暂的现实源自于永恒这个问题。水总是水,尽管水的形式不断地变化;时而化为蒸气,时而结成冰雪;这里是小河,那里海洋。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变换自己的外表,在其本质上却总是同一个东西。神灵也是如此。它是永恒的,本质不变,形式上却又处于无穷的变化之中。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成为一切生生灭灭的事物的起源,成为世界的根基。 泰勒斯的高足阿那克西曼德更进一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他的著作只有很少的几个片段流传下来。如果我们可以相信这些片段的话,那阿那克西曼德研究哲学时的出发点正是生生灭灭这个现象。事物产生了,又重新消亡;我们来到人世,又必然死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可怕的、生死交替的大战场。人应该怎样解释这一切,而又坚信现实存在基于永恒的神灵呢?  阿那克西曼德在进一步的思考中得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解释。他认为事物消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某种罪过的忏悔和抵偿。人的死亡也是如此。这个罪过是什么呢?它就是:每个事物都渴望超越自己特有的界线而希望滞留在存在之中。这样,它便损害了别的事物,因为它占据了它们的空间,进而使它们没有可能产生。在阿那克西曼德看来,整个世界就是一场争夺生存权的战斗。停留着的事物总是设法阻碍将要到来的,由此它们便犯下了罪过,统治世界的必然性便促使它们消亡,为新的事物创造空间。  世界就是如此。但阿那克西曼德还从更深的角度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本质上这种罪过并不是一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损害,而是对原始的神灵的损害。如果万物来源于此,那么这个原始  的神圣的起源就应该是一个不断的、具有创造力的活力,或者就像阿那克西曼德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无限。如果现在事物要停留在存在之中,阻碍其他事物产生,那就等于说无限就会停滞死亡,就会失去其本质的特点,即创造性的、不断产生新事物的特点。事物必然消亡这空虚现实是令人不解的现象,最终从神灵出发得到了解释和辩护。硬要停留的事物必然消亡,以便无限能够永保自己的活力。  暂时性是哲学思考及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谜。它的价值和意义来自于具有创造活力的无限性。这是阿那克西曼德哲学中最深刻的思想:“无限是万物之源。事物来自何处。也必然消失在  何处。按照时间的安排,它们对各自的错误进行忏悔与补偿。”  当然。哲学在其后来的发展中并没有将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解释看成是唯一有效的答案。相反,哲学在不断寻找新的答案,但最初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变。因此,每遇决定性的转折  时刻,哲学总是一再地回顾自己的开端,重新直接地提出现实存在的绝对根源及暂时来自于永恒这个问题。哲学当然也观察世界,观察事物和人生。但它最终要寻问的,则是世界的深层原因。  如果想一想,自第一位形而上学家泰勒斯以来,哲学的思考总是围绕着万物起源这个问题。那么像泰勒斯这一类人,有时会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如同  泰勒斯,他们有时会看不到明明摆在脚边的水坑甚至掉到里面去。色雷斯女郎要嘲笑他,就由她去吧。但谁要是不敢冒险地放弃自己脚下这块土地,不敢大胆地希望得到一块更深一层的、  更坚实一点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他就永远不会理解哲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崇高意义。    到此为止,我们使用了三十多次哲学的后楼梯,拜访了三十多位哲学界的伟大人物。当然,我们只看到了哲学家居住的那层楼的一小部分。这位或那位读者将会为没见到这位或那位哲  学家而感到遗憾,这说明了这本书是不完整的。  尽管如此,哲学的后楼梯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三十多次,似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它们也许给我们指出了一种可能:和走前门相比,怎样能够更直接地接近哲学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就像前面走过时看到的那样,哲学的后楼梯是不完美的。其原因也许最终位于事物本身:在人生中,哲学思辨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可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跟着我们上了楼的人,别忘了下楼。如果他不想无所谓地走下来甚或掉下来,那他就应该记住上楼时经历到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在哲学家居住的那层楼上得到的  知识,才能对居住在底层的日常生活甚至对地下室的生活也有益处。  如果达到了这一点,那和上楼一样;下楼同样具有哲学意义。因为在后楼梯上,赫拉克利特那句有点难以捉摸的话同样可以得到证实;  “上去的路,下去的路,同一条路。”  ……

编辑推荐

  《新世纪万有文库》是辽宁教育出版社鼎力推出的重点图书,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在海内外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将中外名著的珍善版本,精选收入文库,从1996年起到2005年的十年中,计划每年出书百种,积累至千册,意图使整个文库能基本反映出人类文化发展的概貌,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选定一个家庭藏书的基本书目。  传统文化书系:收录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经版本专家鉴定校勘后,排成简体字横排本。  近世文化书系:收录民国时期学术大家的作品为重点的近现代人文成果,将一些珍贵的广为人知但市面难见的或久已散失的著作、收集、整理后,排成简体字。  外国文化书系:收录中国以外的世界人文宝库中的精品,以研究介绍文化为主题,笔意轻松隽永,风格清新活泼,具有可读性,属于“大作家的小作品”。  贯穿全书始终宗旨就是:为渴求知识的读者提供长期可读可用的图书,以证明生存在现代社会中阅读活动的必要,进而倡导社会上读书风气的形成,为广大爱书人创造坐拥书城的境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