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宿命之路

出版时间:1993-06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杨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李 杨 1963
年生于湖南长
沙。北京大学文
学博士。现任教
于北京大学中文
系当代文学教研
室。

书籍目录

目 录
前言:“形式的意识形态”
上编:叙事篇
第一章:叙事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叙事――组织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
第四章:农村叙事的进展
第一节:赵树理小说的形式意义
第二节:《暴风骤雨》的两种声音
第三节:梁生宝的形象与叙事的完成
中编:抒情篇
第一章:抒情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抒情――“人民性”的颂歌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毛泽东诗词与现代辩证法
第四章:抒情在文类中的体现
第一节:短篇小说的抒情性
第二节:散文的三种模式
第三节:两大抒情诗人
下编:象征篇
第一章:象征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象征――重建“他者”与继续革命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白毛女》的歌剧系统与舞剧系统
第四章:京剧与象征
跋:“反现代”的“现代”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抗争宿命之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感觉还是比较系统。可能是受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理论热的影响,书中在每一章的前一部分都会有大段的理论阐述,是对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概念的厘清,应该收还是很严谨的。但是,有时候感觉他讨论的理论与他所论述的问题会越来越远,让人感觉有点拔高的太多了,反而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不是很密切,反而是为了理论而理论了。将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以前的文学分为“叙事篇”“抒情篇”“象征篇”看似非常有条理、系统,把握住了每个时间段的文学特征,但是还是不够细致(这是后话)。分析的文本其实比较有限,这一点李杨在后来的《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文学再解读》中有尝试去弥补和细化。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研究是学术界再熟悉不过的了,但似乎始终没有找到一本能说得比较清楚的,谁有好书可以推荐?上次听李杨的讲座,我无知发问关于程光伟等一再提倡的“以八十年代为方法”,虽然看过程主编的《文学讲稿:以八十年代为方法》和《重返八十年代》,还是想当面听听他的看法。他表示比较不屑“不带他们玩儿了”。他说研究八十年代有两点要注意:1,要把八十年代问题化;2,不能把八十年代本质化。其实,细读程光伟的《文学讲稿》也是本着这样的方法和视野,还是没看出程与李杨的区别在哪里。可能是我太愚昧了。求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