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时代文艺  作者:孙武  页数:296  译者:吴兆基 注释  

内容概要

孙子十三篇世称《孙子》,通称《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兵书。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可考,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年)同时。其先祖有著名的军事家司马穰苴和名将田书,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得到赏识,被任命为将军,辅佐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为吴国奠定在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孙子兵法》大约草创于公元前515年左右。全书共13篇,基本上是以权谋为经线,以战争的一般进程为纬线来谋篇布局的,全书既为一有机整体,又能各自独立成章。它文辞恢宏豁达,精辟新颖,内容精博深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奉为“兵学圣典”。同时《孙子兵法》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就流传到国外,陆续被译成英、日、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    本书以篇为单位进行译注,各篇篇首的提要说明该篇的中心内容、内在逻辑层次和基本特色;原文以《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分段进行标点;注释包括解词、释义,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行文流畅生动;战例选用了50余则战例,帮助读者从实际应用中理解该篇的奥妙。

书籍目录

一 始计篇  商纣可伐 殷商灭亡  越国灭吴国之战  燕王刘旦  自取灭亡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二 作战篇  晋楚城濮之战  神速进兵 剪除叛将  孙膑伐魏救韩  宋襄公草率迎敌一败涂地  北魏与大夏之战  波斯舰队惨败萨拉米斯海峡  马不停蹄 神速取胜  萨达姆进攻伊朗和出兵科威特之战  一句话使饭山赚了好几亿  “唱片大王”就地开发稀有曲目三 谋攻篇 审时度势 智挫晋谋 挟此余威 一书降燕 轻举妄动 必成战俘 岳飞大破“铁塔兵” 避其锐气 智挫水师 “卡西欧”与“夏普”的计算机之战 郑板桥与竹四  形篇  秦赵邯郸之战  以逸待劳 疲楚败楚  先备后战 力灭陈国  “大碗茶”的启示  “八百半”童叟无欺创大业五 势篇 官渡之战 耿弁平定胶东 避实击虚 轻取金陵 断其后路 威逼全胜 “百事可乐”挑战“可口可乐” 避实击虚创新路 施特劳斯巧妙退场六 虚实篇 齐魏桂陵、马陵之战 识破计策 大破敌阵 生死关头 先发制人 “草人借箭” 突进敌营 以变应变,烟灰缸畅销 “为所有的人生产轿车” 郑州铝厂融遍国内、国际市场七  军争篇 虚为退避 实为挥进 四面楚歌 瓦解军心 魏、蜀争夺汉中之战 以屈求伸 等待良机 “精工”大战“瑞士” 大富翁遗产之争 擦鞋童每分钟收入1美元八 九变篇 明送国宝 实取江山 平原君“利令智昏” 示弱惑敌 以奇制胜 韩信背水杀敌 宗泽守汴京 “强力胶水”的推销绝技 德律风根电器公司的破产 隆美尔兵败阿拉姆哈勒法山九 行军篇 善察敌情 取胜有望 东、西魏沙苑、渭曲之战 犒赏为下 治军为上 明成祖治天下 书包与一流公司 亿万富翁的成功之路 女工解决大难题十  地形篇  诸葛亮草船借箭  东晋灭南燕之战  利用地形 克敌制胜  岳飞巧借地形战襄阳  电岩炮台与鸡冠山堡垒之谜  “空中坦克”空中毙命  “吃铁路饭”发家的小厂十一 九地篇 项羽鏖兵解救巨鹿之围 寻机破敌 围城偷袭 李璠雪夜袭蔡州 兵勇粮足 守城解围 乘机而入 轻取洛阳 买下来的金银州 谈判桌上的机遇 卢劲松果断决策获巨利十二 火攻篇 水淹智伯 平分失地 赤壁之战 曹彬火烧水寨灭南唐 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 黑郁金香的诞生 四丫头巧经商 餐厅老板巧借名人聚餐十三 用间篇 良将李牧之死 陈平施行反问计 石勒用间胜王浚 黄浚被美色拉下水 美人计诱印尼学子上贼船 改变战争进程的女人 “女艾谍浇” 间谍之最

章节摘录

  一 始计篇  [提要]  《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总揽全书的纲。它所阐述的是军事领域最基本的问题和法则,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它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贯穿于全书各个篇章之中。  本篇内容大略可以分为四部分:1.讲述军事对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它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2.从整体、战略高度阐述君主(或统帅)用兵必须首先考察的五个基本的主客观条件,这就是:(1)政治状况或政治路线。(2)天时。(3)地利。(4)将领。(5)军队的编制与法令、法规。强调君主(或统帅)必须对上述五方面条件做深入的了解和衡量,才能赢得有利的客观形势,取得战争的胜利。3.阐述用兵时必须掌握的特殊法则。指出用兵的特点是要“因利而制权”,要行“论道”。只有善于根据战争情势的变化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特别是善于运用种种计谋制造假象,欺骗敌人,才能克敌制胜。4.最后,强调用兵之前在庙堂之上进行周密谋算(即从所述五方面进行衡量与谋划)的重要性,指出这是预计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关键。  [原文]  孙子曰:兵者①,国之大事,死生之地②,存亡之道③,不可不察也④。  [注释]  ①兵:兵士、兵器、军队、军事。这里指军事。  ②地:土地、地方、地域、地形。这里取地域意,引伸为领域。  ③道:道理。这里指的根本道理。  ④察:观察、考察、了解。这里指考察。  [译文]  孙子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的领域,也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根本之道,因而是不可不深入加以考察的。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①,校之以计②,而索其情③:一曰道④,二曰天⑤,三曰地⑥,四曰将⑦,五曰法⑧。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⑨,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11。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12。凡此五者,将莫不闻⑥,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13。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14?士卒孰练15?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①经:经度。引伸为分析研究。  ②校:做动词用.较量、比较、计较。  ③索:探索。其:代词,这里指敌我双方。情:情况、实情。  ④道:道理,道路。这里可引伸为治国的路线或方针政策。  ⑤天:天象、天气。这里是指天气。  ⑥地:这里是指地形。  ⑦将:将领。  ⑧法:法令、法规、制度。  ⑨令:做动词用,使令。上:上司、上级,这里是指君主。意:意志、意愿。  ⑩阴阳:我国古代对概括宇宙万象万物内在基本矛盾的范畴。这里是从气象和天象上讲的,指天气晴雨、天象昼夜的变化。  11曲制:曲,古代军队编制较小的单位,曲制即指军队的编制。官道:官,指军队中的各级指挥员,官道即指对军队各级将领的职责划分和管理形式、管理制度。主用:主,主持,这里可解释为掌管。用,费用,这里这指军队的物资费用。主用,就是指对军队后勤军需的管理。  12闻:听见、了解。  13知:知道,这里指深入了解。  14强:强壮,这里指士兵体质强壮。  15练:训练。这里指军士训练有素。  [译文]  所以,军事家们首先必须从五件事来进行比较和谋算,以求得对敌我双方真实情况的了解。这五件事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是指能使人民与君主同心同德的政治方针和政策,它能促使人民甘愿与君主同生共死而不害怕任何危难。所谓天,是指用兵时所处的时节和气候,是晴天还是雨天?是气候寒冷还是气候炎热?是春夏秋冬的哪个季节?所谓地,是指用兵时,距离敌人是远还是近?所处的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是宽阔地带,还是狭窄地带?是处于死地,还是处于生地?所谓将,是指统率军队的将领是否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的素质与能力。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编制、法令、法规和对各级指挥官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后勤军需管理制度。所有以上五方面情况,作为军事将领虽然一般的都会有所了解,但只有那些深入了解这些情况的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不能深入了解这些情况的人是不能取胜的。所以说,必须认真地对它加以比较、计议,才能求得对实情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说,要了解敌我双方,哪一方政治清明,政治方针政策正确?哪一方的将领有才能?哪一方占有天时与地利?哪一方军队编制合理,法令、法规畅通无阻?哪一方军队体质健强,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军队管理得好,赏罚严明?我从这五方面加以比较、算计,便可以预知战争的结局是谁胜谁负了。  [原文]  将听吾计①,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②,乃为之势③,以佐其外④;势者,因利而制权也⑤。兵者,诡道也⑥,故能而示之有能⑦,用而示之不用⑧,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⑨,强而避之,怒而挠之⑩,卑而骄之11,佚而劳之12,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13不可先传也14。  [注释]  ①将:这里作时间付词,可解释为将要,亦可引伸为如果。  ②计:计较,这里可引伸为衡量。计利,就是指权衡利益,听:听从。  ③势:这里是指形势、情势。  ④佐:辅佐,引伸为有助于。其:指示代词,这里指实现战略或战役目标的计划。外:指外部环境或客观形势。  ⑤权:这里与“经”相对,指权且,权宜,引伸为灵活运用。  ⑥诡:欺诈。道:这里作途径解,引伸为方法、计谋。诡道,即指欺诈的方法和计谋。  ⑦示:显示。这里是指伪装地显示。  ⑧用:使用。这里是指用兵。  ⑨实:充实、实力。这里是指敌人军力充实雄厚。备:准备。  ⑩挠:挑逗。  11卑:卑下,这里是指的卑视、轻视。  12逸:安逸。这里指部队获得了充分休整。  13胜:胜利。这里指取胜之道。  14传:传授。  [译文]  如果君主听从我的上述计谋,并用它去指导战争,就会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我便应当留下来帮助他;相反,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而用另外的计谋去指导战争,将会招致失败,这时,我便应该辞去。君主或统帅经过权衡利害,听从我的计谋,将会形成有利的客观形势,这是有助于实现军事目的的外部条件。当然,有利的客观形势也是人们从有利的原则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动灵活的举措造成的。须知用兵是一种诡诈之道,需要运用种种欺骗敌人的方法:自己本来力量很强,却要向敌人伪装出似乎没有什么力量;本来准备用兵,却要伪装怯懦不敢用兵;本来已经接近敌方了,却要伪装距离敌方还很远;本来距离敌方还远,却要伪装出已经靠近敌人了。要用小的利饵引诱敌人,乘敌方混乱之时进行攻取。对实力雄厚的敌人要有充分的应战准备;对战斗力强的敌人要暂时避开他们的锋芒;对于容易冲动发怒的敌军将领,要设法挑逗他、激怒他,使其失去理智;对于轻视我方的敌人。要设法使他更加骄傲起来,丧失对我方的警惕;对于有充分休整、精力充沛的敌人,要设法搞得他们劳累疲惫;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们、分裂他们;要在敌人没有准备时,突然发起攻击,使我方的进攻出乎敌方意料之外。凡此种种,都是军事家们用兵取胜之道,这些都只能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它是无法事先传授的。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①,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庙:庙堂。庙算,指庙堂上的计算与谋划。  [译文]  用兵打仗之前,君主或统帅都要在届堂之上进行策划谋算。谋算得多,非常周密,胜过了敌方,在战争中取胜的机会就会多一些;相反,谋算很少,很不周密,不能胜过敌方,取胜的可能性也就会很少,更不用说那些根本不进行谋算的了。我从战争双方事前谋算的比较中,便可以预知战争的结局将会是谁胜谁负哩!  [战例]  商纣可伐殷商灭亡  商朝后期,纣王对外连年发动战争,对内滥施酷刑,残害忠良,他还大兴徭役,建造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离宫,整日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激起百姓和各诸侯国的强烈不满。  这时候,一个足以与殷商王朝对峙的奴隶制强国——“周”在沣水西岸悄然兴起。  公元前约1069年,周武王命800诸侯会于孟津,在孟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仪式,发表了声讨商纣王的檄文,800诸侯群情激愤,都说“商纣可伐!”但是周武王听从了国师吕尚(姜子牙)的劝告,认为商纣王朝力量还十分强大,征伐商纣的时机还未成熟,断然班师返回。  公远前1066年,殷商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子比干被杀,箕子、微子、太师疵等朝廷重臣或被囚或外逃,纣王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吕尚对周武王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力劝周武王出兵伐纣。周武王盼这一天盼了十几年,立刻下令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不伐!”随后以吕尚为帅,统兵车300辆、猛士3000人、甲士45 000人,誓师伐纣。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孙子兵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有译文,有战例,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