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养生法-会睡的身体不生病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黑龙江科技  作者:赵广平,安娜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前言

  张小娴曾说过:“睡眠跟恋爱相似,是一种温暖而散漫的行为。睡眠能补充体力,好的恋爱也能补充体力,令人精神饱满。午睡是最幸福的一种习惯,像初恋和热恋:晚上的睡眠,像一段稳定的感情,抚慰心灵;失眠和失恋一样,觉得每一天晚上都很难过,长夜漫漫,何时才等到天亮?”  而在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紧张,越来越多的人正处在睡眠的“失恋期”,备受着煎熬。让我们睡眠“失恋”的原因有很多,生理的、心理的、病理的、周围生活环境的……这些因素像一颗颗炸弹在我们的身边潜伏着,不知何时,它们就会爆炸,我们的身体因此随时处于紧张的状态。  在我们平时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中,失眠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对我国500万个家庭进行的睡眠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中至少有38.2%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有相当多的人甚至常年失眠。它不仅会影响生活和工作,通常还是疾病的征兆。因此,失眠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并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是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普及睡眠医学知识,唤起全民的健康睡眠意识,我们特别编写了此书,并把它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得到良好睡眠,拥有好身体。

内容概要

  紧张的工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多的人正处在睡眠的“失恋期”。备受煎熬。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如生理的、心理的、病理的。不良生活习惯方面的,及周围的生活环境等等。  各种睡眠障碍像一颗颗定时炸弹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体开始每况愈下。然而。我们一方面为不知道如何睡个好觉而烦恼。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的不良睡眠习惯视而不见。甚至明知故犯。所以,良好睡眠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书籍目录

PART 1 熬夜、失眠:谁偷走了我的健康?1.现代不良生活方式2.精神压力太大3.不良的睡眠环境4.心理因素。5.身体疾病影响正常睡眠6.药物使用不当引起失眠7.临睡前的不良生活习惯8.滥用安眠药或兴奋剂PART 2 睡眠密码:透析你的夜间思维1.睡眠及其正常的睡眠过程2.不同群体的睡眠特点3.睡眠的质量与效率4.睡眠记忆与认知5.夜间思维:梦里知多少6.睡眠障碍:人为什么会失眠?7.不良睡眠:打鼾与说梦话8.嗜睡也是病9.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10.安眠药的选择与使用PART 3 疾病与睡眠:常见疾病的睡眠特点1.慢性支气管炎与睡眠2.支气管哮喘与睡眠3.肝炎与睡眠4.慢性胃炎与睡眠5.高血压与睡眠6.偏头痛与睡眠7.帕金森病与睡眠8.糖尿病与睡眠9.抑郁症与睡眠10.精神分裂症与睡眠11.焦虑症与睡眠12.强迫症与睡眠13.心情恶劣障碍与睡眠14.恐惧症与睡眠15.性功能障碍与睡眠16.前列腺炎与睡眠17.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睡眠18.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与睡眠19.经前期睡眠障碍与睡眠20.不孕症与睡眠PART 4 助眠习愤:好习惯向左,坏习惯向右1.睡前要做哪些事?2.洗热水澡有助睡眠3.睡前泡脚有益睡眠4.去除身上的累赘物5.头宜向北,忌向南6.睡宜露首,忌蒙头大睡7.睡眠姿势影响睡眠质量8.裸睡让你彻底放松9.和谐性生活有助睡眠10.半夜醒来莫看表11.睡前不要思考问题12.午睡片刻有奇效13.平时通宵,周末恶补不利健康PART 5 助眠食谱:吃对才能睡得好1.妨碍睡眠的饮食大忌2.有助睡眠的20种食物3.神奇的药茶助眠疗法4.灵验的药粥助眠疗法5.靓汤助眠有妙方6.B族维生素疗法PART 6 助眠运动:为睡眠安装助推器1.如果睡眠有问题,就开始运动吧2.完全放松训练法3.睡眠限制治疗法4.轻松运动助睡眠5.有助睡眠的按摩疗法6.深呼吸催眠诱导法7.渐进放松法8.大成拳站桩法9.神奇的易筋经疗法PART 7 助眠环境:营造良好睡眠氛围1.卧室温度冷暖适宜2.光线幽暗有助睡眠3.色彩的选择与睡眠质量4.听熟悉的声音可以促进睡眠5.花草槽油:让香气弥漫6.有助睡眠的花卉疗法7.根据个人爱好挑选睡眠用具8.板床能提高睡眠质量9.益于睡眠的枕头lO.有益睡眠的被子11.睡衣选择与睡眠12.卧室卫生与睡眠13.卧室音乐与睡眠14.隔离噪声有助睡眠15.远离电器辐射PART 8 中医疗法:让你像婴儿一样去睡觉1.中医睡眠的养生之道2.有助睡眠的常用中药3.有助睡眠的针灸疗法4.有助睡眠的拔罐疗法5.有助睡眠的敷贴疗法6.有助睡眠的药枕疗法PART 9 女性睡眠:会睡的女人美到老1.白领女性:都市的醒字派2.好睡眠是女性的滋补品3.好睡眠,好皮肤4.睡眠不足:如何对付黑眼圈5.充足睡眠长出满头秀发6.好睡眠可以减肥7.睡前美美容,睡梦更甜蜜8.眠剂:做做床上睡眠操PART 10 质量检测:测一测你的睡眠现状1.睡眠基础知识Q&A2.睡眠质量的自测方法3.测测你是否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睡眠4.睡眠自测AIS量表5.睡眠疾病测试6.你需要为你的睡眠看医生吗7.测测你的睡商

章节摘录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相互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迎接挑战,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与学习中,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更为严重的问题。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变动过于频繁、压力过大,致使他们的睡眠时间短、睡眠不规律、睡眠质量差,睡眠问题越来越严重,失眠者也越来越多。现在,失眠已被睡眠研究专家称为“悄然扩展的流行病”。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人们生活上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如跳舞、卡拉OK等等,这些娱乐项目的增加,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是,如果不相应地掌握一些基本卫生知识,恪守一定的“度”,一味过度地尽情享受这些现代化生活,势必对睡眠、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此外,现代人抽烟、酗酒现象日益严重,有时他们还会认为烟酒可以提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抽烟、酗酒不仅不能提神,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进而影响到健康。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健康是人生的第l大财富,是生活与事业的保证。它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目的。在2l世纪的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人都渴望健康,并且希望在拥有健康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宏伟目标。但是如今,很多不良生活习性导致睡眠的缺失,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以及在健康的基础上构建的远大理想,因此,睡眠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地逐渐加大,人们面对的是考不完的资格证,加不完的班……失眠逐渐成了现代人的通病。也许您也有过类似的失眠体验:望着天花板,耳朵里充斥着“滴答滴答”的时钟声,1小时、2小时,眼看着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却还是毫无睡意。  这都是精神压力过大惹的祸。一般来说,压力越大,你也就越难以入睡;越觉得疲惫,你就越难以应付快节奏的生活。通常,一些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科研工作者、学校教师等,由于长时间用脑,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脑内释放的兴奋物质增多,必然会对整个机体造成损害,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失眠、精神衰弱等症状。  像这些长期致力于脑力劳动的人,他们经常处于紧张过度状态或经常带有抱怨情绪,这些都会使大脑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这就如松紧带一样;只拉不松,长期下去就会使其失去弹性。另外,脑细胞的兴奋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兴奋超过了极限,精神系统就会处于超负荷状态,久而久之,这种不考虑用脑时限性,长时间的用脑方式,会使大脑的兴奋状态难以得到正常的修复和抑制,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失眠。  此外,大部分脑力劳动者都有坐着工作的特点。随着大脑活动的加强,血液会更多地流向脑部,长期保持坐势极易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体内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从而使人的思维变得迟钝,工作效率下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工作状态,大脑得不到适当的调节和休息,而强行维持它的兴奋陛,就易造成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失眠。  对于很多身处城市中的人来说,噪音是与其随时相伴的,车的喇叭声、舞厅的音响声……不绝于耳。有调查显不,地区的噪音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噪音除了会给我们带来患病的可能性,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造成疲倦,长此以往,使人急躁、易怒,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的出现。  此外,噪音还会令人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而噪音对于孕妇的影响尤为强烈,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  除了噪音,室内温度对睡眠的影响也很大。实验证实,当人处于20摄氏度以下时就会因冷而蜷曲身躯并裹紧被子,但超过23摄氏度就会感到热而掀被子了。如果被窝温度过低,则需要很长时间用体温来焐热,而且人的体表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后,会使大脑皮质兴奋,从而推迟入睡时间,或是造成睡眠不深。  因此,为了我们的睡眠质量,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噪音或光照、高温或严寒,卧具过硬或者被褥过厚过薄都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睡眠。

编辑推荐

  现代人越来越讲求养生,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养生方面——睡眠。据研究,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因此,睡眠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健康也必须学会关注睡眠。  《睡眠养生法:会睡的身体不生病》指导你正确的睡眠养生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睡眠养生法-会睡的身体不生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