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MOOK 第二十九卷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作者:褚钰泉 编  页数:205  字数:290000  

前言

北京人艺创立至今已整整一个甲子,本卷刊登郭启宏先生的文章《于是之与北京人艺“小作协”》,以示祝贺。    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北京人艺书写了灿烂的一章。这是一个颇有特色的文艺团体,说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或许有些武断。’但纵观北京人艺六十年的历史,无论刮什么风,其办院宗旨最终都没变,始终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风格,为观众留下了如许久演不衰的剧目,拥有如许享有盛誉的第一流演员,这样的评价绝非妄言。    近年来,一直在呼唤文化的大繁荣,有关部门也是煞费苦心,口号喊得震天价响,资助的钱哗哗而流,仿佛有了豪言壮语,有了钱,就会出现好作品,就能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然而事与愿违,且看舞台和荧屏上,灯光布景无比炫丽奢侈,演出排场日益庞大豪华,可是观众却过目即忘,未能留下什么印象。    衡量文化是否繁荣,关键在于能不能创作出经久耐看的传世之作,有没有为之矢志终身的一流的创作人才。郭启宏先生文中介绍于是之先生抓创作的经验,似颇值得文化部门的领导借鉴。六十年来北京人艺经受时代风雨的洗礼,积累了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剧目,几十年前演出时盛况空前,而今依然一票难求,新创作的剧目常常赢得满堂彩。何以如此?其中的甘苦艰辛,颇值得细细琢磨推敲。相比近年某些作品,赶时髦,奔“钱”途,甚至不惜媚俗,有的可以热闹一时,但随着风向的变化,顿时黯然失色。由这些作品堆积起来的文化,难言繁荣。    文化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认定目标,全力以赴,耐得寂寞,不计名利,不慕“钱”途。北京人艺的经验似可说明这一点。演戏如此,出版、办刊物、创作、歌唱、跳舞……又何尝不是如此?!

内容概要

  当今,书的数量与日俱增,而人们对书的兴趣却在日渐减退。纷扰的世事、诱人的网络、嘈杂的电视,无休无止的吃喝玩乐……消耗了人们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捧着书本认真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这是莫大的遗憾!须知,楮钰泉主编的《悦读MOOK(29)》能较之网络、电视、玩乐给人更多的享受。

书籍目录

特稿
于是之与北京人艺“小作协”
徐佛观,国民党少将观察员的延安观
冰心的文坛是非和选择记忆
为构建钱锺书学术体系作贡献
人物志
陈白尘与《人民文学》——读父亲于“文革”中的“认罪书”
“我不是红学家”
张仃拜师齐白石
吴稚晖与章太炎何以成死对头?
抗战前期的傅斯年与胡适
忽然想到
时风所趋
闲话出版三十年
何炳棣教授《读史阅世六十年》出版缘起
书与插图
卢梭先生
域外风
历史有规律吗?
从雅科夫列夫向科尔总理索要“战争赔款”说起
劳伦斯与伦敦:此恨绵绵
艺苑杂谈
《武训传》留下的记忆
“老照片”札记
曾经的“蜜月”
海外书情
一位智者的思想历程——挑战科学的
人——苏联是怎样垮台的?——契诃夫一
家——基督教欧洲的诞生——越战的教
训——争取核裁军——尼采在美国
书海巡游
有此一说
省级常委中博士占据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以
上——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两亿三千
万——我国有百分之十的耕地中毒——大
陆高中生尖子纷纷去香港——三位华人获
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腐败人数越
来越多案值越来越大
人物志
从台湾“叛逃”而来的经济学家林毅夫
飞船上天的几个插曲
做一个有担当的律师——张思之谈律师J:作
林彪的婚事
沈从文、郭沫若和丁玲
奇人曾希圣
历史往事
李克农和潘汉年案件
腐败,使国民党丢失政权
写给党中央的一封匿名信
我参与了打倒陶铸
美国总统来了
内情参考
现在还不能完全说出来
和平年代的中日情报战
逐步解禁的《金瓶梅》
信息荟萃
中国人赴美的几种结局——越南侵占了
中国南海二十九个岛礁——来之不易的
“依法治国”——中共最高领导称谓的历史变迁
四面八方
我不喜欢中国的十大理由
一枚“文革”邮票的意外走红
灰霾背后的环境危机
得数据者得天下
地痞流氓的“时尚”——中国古代的“刺青”
于是之与北京人艺“小作协”
郭启宏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说北京人艺“小作协”,当是戏言。“作协”之于中国,至少是半官方机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不过一家剧院,哪来这般“谱大”?虽说戏言,无妨畅想。北京人艺有个创作室,前称剧本组,后改文学处,难道不能办成剧作家精英荟萃之地?如斯畅想之始作俑者是于是之。 于是之时任剧院的第一副院长(院长曹禺,人艺的精神领袖),统摄剧院大局,首要是剧目生产,尤其是剧本。他没有重复“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样缺少新意、被貌似内行的人说烂了的调调,他说了一句让剧作家为之振奋的话:“请观众允许我代表他们感谢这些用笔支撑着剧院的人们。”(引自《贺何冀平同志》)“用笔支撑着剧院”比之“一剧之本”更准确,更生动,更形象,更诗意,也更具人文情怀。基于这种思路,于是之上任后便致力于人艺创作群体的整合与重构,向高端化努力。 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初,于是之一直在经营这个创作群体。除了原先的“老人艺人”刘厚明、蓝荫海、梁秉坤、王志安……又先后引进了“新人艺人”高行健、李龙云、刘锦云、王梓夫、何冀平和我。我是一九八九年秋调人人艺的,最后一位。记得当年于是之在例行谈话时候对我说,你的到来别有一番意义,你搞历史剧,北京人艺的“小作协”成型了!我很能感悟他的兴奋,这个“小作协”既不是杂乱的拼凑,它必须与剧院整体的演剧学派相适应;这个“小作协”也不是单一的风格。它必须高扬剧作家各自的创作个性,真正做到“同中有别,异里能和”。观众的体认常有误区,以为人艺的戏就是京味(姑且不说京味这一概念是否科学),其实人艺的演剧风格不是一个京味所能涵盖。早先的“郭、老、曹”(郭沫若、老舍、曹禺),即便算“老”入了京味,“郭、曹”也属京味?在于是之惨淡经营的“小作协”的众多作品中,固有北京市井的,也有外地农村的,更有实验戏剧、历史新编。当然,广义的“小作协”还应包纳不在人艺编制却为人艺写戏的剧作家,如苏叔阳、中杰英、孟冰、过士行等。评论界普遍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人艺剧目出现建院以来第二次辉煌,苏叔阳的《丹心谱》、梁秉坤的《谁是强者》、高行健的《绝对信号》、魏敏、孟冰等的《红白喜事》、李龙云的《小井胡同》、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郭启宏的《李白》、过士行的《鸟人》……这一长串剧目无不闪烁着人性的亮色、艺术的光芒,既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又都打着“madeinrenvi”,的艺术印记。此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是之心里最清楚。 依我之见,是于是之为北京人艺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生态环境的“小气候”。长久以来,全国剧院团所处的利:会“大气候”,固非剧院团领导者所能更易,而一院一团所处的“小气候”,至少可以“微调”,当然,你得遇到于是之这样的领导者。(北京人艺人大多认为于是之从政是他演艺生涯的悲剧,我然此说;若从北京人艺的剧目建设看问题,则他之从政又是编剧们的大幸,也是北京人艺的大幸,蜡烛不正是这样燃烧自己、释放光热的吗?令我感到悲哀的是,于是之在当今几乎成了个案,成了孤证,成了特例!)于是之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很值得理论界认真研究。本文仅就北京人艺“小作协”旧事略述几端。 一日不命题作文。 我对当代中国舞台编剧的生存状态略有了解,举凡剧院团领导大都自诩有权力、有资格领导创作,发号施令当是屡见不鲜的事,唯于是之独非。他对“抓创作”一词颇为反感,他说,“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我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不好颠倒了。”(引自《北京人艺剧本组的工作》,下同。)我在北京人艺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他给哪位编剧命过题,即使上级领导多次下达命令,他也要征得编剧的同意,他说创作是“有感而发”,他从不勉强编剧,遑论强迫!

编辑推荐

《悦读MOOK(第29卷)》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是一本有关书的书,是会激起你阅读兴趣的书。《悦读MOOK(第29卷)》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不仅有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还有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可以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悦读MOOK 第二十九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悦读MOOK 第二十九卷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书印刷质量很好,内容也非常好。适合精读
  •   遮不住的阳光,遮不住的天空,遮不住的历史,历史打着漩涡,夹带着泥沙,滚滚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所选文章品位高,范围也较广,有喜欢其中的历史、人物栏目。
  •   书本身不错,搞活动买,更值。。。
  •   一直在关注这本杂志书,感觉文章质量在走下坡路,经读也就是具有可读性的文章越来越少,这可能也是很多读书类杂志办不长久的原因:不能保证杂志所选文章的质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