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科学院

出版时间:1999-10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路甬祥  页数:315  

内容概要

   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科学院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科学院制订了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并率先进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预计到2010年实现科学院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江泽民同志在访问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发表讲话的时候指出:“由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就是要从下个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世界科学前沿的前景出发,明确新的科技目标,调整现有的运行机制,力争取得更多更大的科技创新成就,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江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向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作出的一项战略性政治决策,也体现了对半个世纪来对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的高度信任和支持,同时,也为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全院职工将以积极探索、锐意创新的精神投入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

书籍目录

序言引言第一章 伟大旗帜第二章 治理整顿第三章 拨乱反正第四章 科学春天第五章 锐意改革第六章 辈出人才第七章 面向世界第八章 巨大支持第九章 “后勤部长”第十章 深切关怀第十一章 走向未来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伟大旗帜   党的十五大是我们党在本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号召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他说:“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科学院的广大科技人员切身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的一面伟大旗帜。20多年来,邓小平不仅亲自过问和关怀科学院的各项工作,而且,在指导科技工作的实践中,提出了一整套全面、深刻、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邓小平科技思想。可以说,中国科学院每一步前进的历程,都是同邓小平这个光辉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1975年到他去世的22年时间里,邓小平对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广大科技人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1975年,他受周总理的委托,主持国务院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治理整顿,整顿的重点单位之一就是中国科学院。他派胡耀邦、李昌进驻中国科学院。由胡耀邦等署名上报的科技工作《汇报提纲》,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整顿中国科学院的意见。邓小平对这个《汇报提纲》从文件的起草、汇报、反复修改,到最后定稿,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这充分反映出他对整顿、振兴、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的关切心情。人们不会忘记,1977年春天,邓小平还没有正式出来工作,他就在玉泉山住地约见中国科学院的领导方毅、李昌等,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交换意见。邓小平说:要抓科学和教育,关键是人。他还对如何提高科技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人们更不会忘记,1977年夏天,他刚刚恢复工作不久,就首先从抓科学教育工作人手,于8月4日至8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科教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33位科学家对科教战线拨乱反正工作的意见,并发表了著名的“八·八”讲话。这个讲话,使广大科教工作者深受鼓舞,深受教育,使与会的同志深受感动,终身难忘。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77年9月,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几个工作问题的报告》、《关于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在教育改革方面起了带头作用。1979年1月,邓小平亲自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推动科技工作的对外开放。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他坚定地支持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正负电子对撞机,并亲自为对撞机工程开工奠基埋下第一铲土。1981年5月,他亲自批准了89位学部委员关于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的建议,开创了新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先河。1986年3月,他又果断地批准了王大珩等4位学部委员关于发展我国高技术的“863”计划,对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还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报告,并亲自为该地面站题写站名。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他多次表示要给大家当好“后勤部长”。20多年的时间里,为了改善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他倾注了多少爱心,付出了多少心血!一幕幕,一桩桩,至今仍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邓小平与中国科学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