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魂

出版时间:2001-9  出版社:江西教育  作者:眭依凡主编  页数:356  

内容概要

  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大学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即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的成功创建、平稳运行、革故鼎新、进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大学校长在大学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影响他所起作用的又是他持有的教育理念。

书籍目录

序一:大学校长何以应当成为钟起煌        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眭依凡    序二: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熏陶人格是根本张伯苓        学行合一              就职演说梅贻琦        大学一解              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竺可桢        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匡亚明        略论师生关系朱九思        大学生命的真谛母国光        我对大学教育的理解杨叔子        下学上达,文质相宜刘道玉    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曲钦岳    关于综合大学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王大中    对高等教育理念的一些认识杨福家    火把·钢琴·大观园——我的教育观张楚廷    我的大学理想路雨祥    关于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王行愚    正确定位,展现特色,营造氛围朱清时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理念治校”与“全人教育”之大学张光正    新典范:省思、建构与分享潘云鹤    构建创新体系,实施四个计划吴启迪    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  袁贵仁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田长霖(美)    关于办好一所大学的几点意见  欧内斯特·博耶(美)    怎样才算好大学    在哈佛350周年(1636——1986)  德里克·博克(美)    校庆的讲话    连续性与价值——  小贝诺·施密德特(美)    在1987年迎新典礼上的讲话    透视俄罗斯高等教育:  露德米拉A·活比茨卡娅(饿)  问题与前景.  Z.陆登魔(美)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C.鲁卡斯(英)    大学与学习社会的挑战  G.卡斯帕尔(美)    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注:以上作者按出生年月排序)     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竺可桢    本校以时局之影响,奉令西迁,自赣来桂。今日得在宜山正式开课,旧学生皆已到齐,新生人数骤增。在此外侮严重、国步艰危之际,本校犹得如常进行,实为幸事。而迁校中备承广西省政府及宜山县政军当局协助,尤可感谢。当此抗战形势日紧,前方牺牲惨重的今日,国家犹费巨款而维持若干大学,一般社会已有责备非难之声。此虽由一般人不明高等教育作育培本之重,然我们反躬自省,正应借此种批评,以增进其责任的自觉,共作加倍的自策。必如何而后能培植真正之学问技术,将来贡献国家,无负国家作育之至意,与社会期望之深厚,正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深省力行者。而在今日艰苦流离之中,将欲增进自觉自奋,尤觉应回溯古来先哲志士之嘉言懿行、丰功伟绩,以资吾人之矜式。因地恩人,我觉得王阳明先生正是今日国难中大学生最好的典范。    阳明先生生于余姚(生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世宗嘉靖七年,即西元1472—1528年),在浙江本省讲学之外,其一生事业在江西、广西两省为最大,又谪居贵州两年,也去广西不远。浙江大学原址在浙江,学生不少浙人,先生是我们乡贤;本校迁江西半载,今又来广西,这二省又正是与阳明先生关系最多之地。先生十七岁即来江西,贵州龙场谪居以后,三十九岁做一任庐陵(今吉安)知府;吉安青原山,尚有他讲学的遗迹。自四十六岁至五十岁凡四年余,继续在江西服官,剿匪平乱。他巡抚南赣及汀漳(在福建)等处,先后平漳寇和江西境之横水桶冈大帽涮头诸匪寇,其间江西中部发生宁王宸濠之变,又全赖先生奏平乱之功。在用兵布政之中,又兴学校,举讲会,四方从学最盛。因此论者称“姚江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至今吉安一带,民间独有流行所谓“阳明饭”者,其流风之久而广可见。自江西来桂之水路,可经由赣州入粤而行,其间必道出大庚;赣州是先生常到之地,而大庚(古南安)正是他病逝所在。其次说到广西,嘉靖初年,先生以功蒙特召及退籍讲学几年以后,因朝臣妒功害能,以广西艰难的官缺与平乱之责任加到他的身上。先生受命不辞,高年跋涉,经江西广东而到广西的梧州(那时奉命以都察使兼巡抚两广),又进驻南宁,亲自深入督战,不两月而平思恩(今武鸣县属之北部旧治,在郁江支流象江之源;非今柳江流域之思恩)与田州(今桂西百色、恩隆、恩阳三县地,府治在百色东,当时乱民与其东思恩相结)瑶民流贼之乱。值桂西之八寨(今上林县北),断藤峡(今桂平县北),诸蛮贼亦叛,又用官兵与投降贼目卢苏王受之众以平定之。因其恩威并施,所至奏功。观其兴学于南宁,抚辑柳庆诸瑶(庆即庆远,宜山旧即庆远府治),则知宜山土民也曾沐先生德泽。所以今日广西省的境域,多是先生遗惠所在之邦。今浙大以时局影响三迁而人广西,正是蹑着先生的遗踪而来;这并不是偶然的事,我们正不应随便放过,而宜景慕前贤,接受他那艰危中立身报国的伟大精神。    通常学者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理学是一种不可理解的东西,又或以为理学家是迂阔不切实际的。岂知学术本无畛界,以理学知名的学者,往往有他的应世的学识和彪炳的事功;他所讲的学问,又很多为无论科学专家或事业家所都应体验实行的。真正的理学不但不迂阔,并且有许多话是切合人生实用的。专家专其所学,果能再来诵习体会古人立身处世之微言大义.最是有益于为学与做人之道。而阳明先生才高学博,无论在学问、道德、事业,与其负责报国的精神,都有崇高的造就;在此国家蒙难学府播迁之中,他那一段艰苦卓绝穷而益奋的精神,更是我们最好的典范。我们在迁校以后,起居生活当然不能如平时的舒适.又因家人离散与经济的困难,心理上不免生一种不安的现象。然这次民族战争是一个艰苦的长征,来日也许更要艰苦,我们不能不作更耐苦的准备。孟子所谓“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阳明先生平桂乱与谪贵州,正是赖非常的艰苦来成全他,结果果然动心忍性,增长他的学问,造成他的伟大。现在又届孟子这话之严重的试验了,有志气的人就可从此艰苦中锻炼出更伟大的前途,没出息的人就不免因此没落。诸君都受高等教育,是国家优秀的分子,也是国民中幸运的人;当然都要抱定以艰苦的环境“增益其所不能”为目标,而准备来担当国家许多“大任”。这就不能苟且因循,而应以阳明先生的精神为精神了。       现在想从阳明先生一生事迹和学说的精义,采其尤可为青年体验取法者,分为四层来说。先说他对于“致知”的见解,以次说他内省的工夫,艰苦卓绝和效忠国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为希望诸君深刻体验,随时随地切实力行,幸勿仅仅当一场话说才是。    (一)先从做学问方面来说,我们要注意他那致知力学的精神。阳明先生学说的精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要点。在哲学上他是宋儒传统的说法之修正者,所以有人称他集心学之大成,这层姑置不说。所谓知行合一,他的意思是“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故“未有知而不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打成一片,不容学者稍存苟且偷惰之心。其鞭辟近里,极有功于后学。先生五十岁在江西以后,始明白揭出“致良知”之教,正是前说之扩大。其所谓“致”,要义是“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这意义绝不玄虚。而很切实际。从近代科学的立场讲,这样的知,在一方面正是真知灼见的“知”,另一方面又是可以验诸行事的“知”。我们做学问,理论上重在求真工夫,实用上则求在能行;正合先生之教。又有一事:后世程朱和陆王之辨,闹得纷纭不堪。实则阳明为真理之故,于朱子学说固曾多发异议,但仍然尊重朱子,而又非偏狭的曲从象山之教。他答学者之问,尚有一段很有意义的话说:“君子之学,岂有心乎同异,惟其是而已。吾于象山之学,其同者非是苟同,其异者自不掩其为异;吾于晦庵之论,有异者非是求异,其同者自不害其为同也。”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正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后之以攻朱为张陆王之学者,决非先生之所取。本校推原历史的渊承(本校前身是前清的求是书院),深维治学的精义,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阳明先生这样的话,正是求是二字的最好注释,我们治学做人之最好指示。因为我们治学行己固要有宗旨,决不要立门户。目前一般知识分子往往只顾利害,不顾是非,这完全与阳明先生的“致知”和本校校训“求是”的精神相背谬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一:大学校长何以应当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和教育家钟起煌    一、政治家,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出的要求    早在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我国著名的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的谈话中,针对“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这样一种事实认定和科学判断,高瞻远瞩地指出:“办好高等学校,高校的领导是关键,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时至新旧世纪已完成交替,全国的高等学校正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重温江泽民同志的这番讲话,既为总书记对我们高校领导人寄予的殷切希望而受到鞭策、受到鼓舞,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这样的问题:高校领导,为何应当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    现代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似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其主体性职能是人才培养,这是高校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谁也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改变它。放弃了培养人才的任务,高校就不再是本质意义上的高校了。既然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那么它就不能回避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而这自然就涉及到了高校的办学方向。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的办学方向。我们能不能坚持这个办学方向办好高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领导干部的素质。由于办学方向体现了办学者培养什么人的政治倾向、政治立场,因此我们所说的办学方向实际上就是办学的政治方向。对此,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过:“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进一步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深刻地说明了政治方向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我们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高校也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效果的好坏,首先也是看它是否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是否培养了具有强烈爱国热情和高度政治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们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办好高校,关键取决于我们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1.对高校领导干部提出政治家的要求,这是建设一支政治上高度成熟的高校领导干部队伍的需要。这种政治上的高度成熟,要求高校领导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在办学过程中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自觉宣传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有系统丰富的政治理论,自觉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整个办学;必须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事关大局的根本的原则问题上,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和敏于从政治上认识、分析、判断问题;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治政能力,能够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处理复杂问题。……

编辑推荐

我国大学正在由精英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向大众化的教育机构过渡。然而大学越来越远离其本来之面目,日益向行政机关靠拢,昔日学术殿堂的功能正逐渐失去,不少大学忙于盖楼建房而疏于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过于急功近利,追求数量和规模而忽视质量和水平的现象并不鲜见,不少大学校长办学理念滞后。还原大学,乃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府之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尚可,有一定参考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