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桐城派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朱洪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9-07出版)  作者:朱洪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前言

皖西南的桐城县,方圆百佘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与枞阳分开后,江属枞阳)。战国时,此地为吴楚争夺之地。三国时,吴国曾在城东的峡石(小关)阻止了曹休的几十万南下的军队。这里名人辈出,如北宋画家李龙眠(公麟),明代御史左光斗,清代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方以智,相国张英、张廷玉父子等。清代还有一位名人,即康熙朝的榜眼、《康熙字典》唯一未署名的作者、桐城派鼻祖、因《南山集》文字狱被砍头的戴名世。三百多年前,这个心灵孤寂、充满憧憬的人,在一条曲折、布满陷阱的迷途上狂走。这条路上,荆棘与桂枝并存,奇花与毒草丛生。他上了九天,也跌入了地狱。在桐城南山冈,先生在榜眼墓已孤寂地躺了近三百年。直至晚清,文人谈及戴名世的名字,仍噤若寒蝉,以至大僚曾国藩只提桐城派的三祖方苞、姚鼎、刘大榴。戴名世这位被毛泽东、柳亚予称赞的人,究竟走过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引起了清代这么一宗惊天大案?这位榜眼的血和人头对于桐城派乃至中国的文化走向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于许多人来说,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不揭开这个谜底,就不能触摸桐城文派高原冰寒的源头,就不能鸟瞰清代文化之河的弯曲和全貌。嗅一嗅这个文质彬彬的人身上曾有的血腥味,可以感受清代风花雪月的文坛、文质彬彬的科场掩饰下的马蹄和屠刀。窥视这个文人的漫漫人生路,换一个角度放大一下清朝曾有的一页,散文派别、科举道路、文字狱,等等,就不再是毫无生气的字眼,而是文化、政治和社会成长申的缺憾。

内容概要

  嗅一嗅戴名世身上曾有的血腥味,可以感受清代风花雪月的文坛、文质彬彬的科场掩饰下的马蹄和屠刀。窥视这个文人的漫漫人生路,可以换一个角度放大一下清朝曾有的一页。散文派别、科举道路、文字狱,等等,就不再是毫无生气的字眼,而是文化、政治和社会成长中的缺憾。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龙眠山下一 六世祖拒不义财,曾祖父躲飞来灾二 戴田有一门秀出,外祖父醉生梦死三 魏忠贤残害忠良,左光斗身后流风四 承父业庐江授徒,读藏书编修奠基五 处贫寒理想高远,恨不均讨伐钱罪六 法自然爱芝生石,一天地为兰捉虫第二章 桐城生员一 清矫中别具胜致,赏暗梅顾影相怜二 赠僧人序埋祸根,冻莲花图兆吉祥三 麻衣如雪孤舟冷,浮山空灵游人稀四 游青布潭怀先贤,访河滨墅羡隐士五 涉明史犯禁文字,颂浮屠冒渎世儒六 遇朱书旧县拱手,初落第句容散心七 论当世再遗祸根,试皖江初吃皇粮第三章 太学读书一 入太学住张英邸,赏京华登兔儿山二 再落第祈梦有心,初入幕海市无缘三 发高论去孔子像,崇灵光爱陆游诗四 补教习书若蝌蚪,会尚书不拽衣裾五 三试不第学鸿鸽,两次搬迁怨仆人六 录明末事添把柄,谈归去隐笑洗马七 方灵皋北上会兄,李愚奄升官却病第四章 入幕福建一 吊祖父还乡过年,助检讨南下览胜二 绳墨卷山水纵情,操笔削朋友下第三 遗三恨未见洪思,携花归渴望意园四 创桐城派意象法,驳金陵叟算命观第五章 四试不第一 过浦口饯别大山,出皖北再遇朱书二 踏桥不忘造桥人,抵京再住宰相府三 方百川文若先辈,赵士麟诗如流泉四 小秀野酒徒吟诗,索诗序朱翁扰祸五 叹友寡四次落第,谋种树三百成围六 不喜僧入托帝王,乐与新朋话明史七 离寄园吉士送诗,还金陵田有误序第六章 金陵选家一 到中年三变文风,徙苏门再做选家二 五通岭亡乱朝贼,虎踞关悼青阳友三 方灵皋发解江南,朱字绿思归霍山四 戴名世行船逆风,方灵皋会试落第第七章 浙江纪行一 离金陵三度入幕,抵湖州兼做选家二 冷泉亭艳妇占位,犬亭山文士探幽三 印文集门客埋祸,观樟树主宾称奇四 烂柯模糊觅前生,雁荡神清谈遁世五 过黄岩代书碑记,游天台割草荒径六 麻雀争演廿一史,相国归送十首诗七 长干寺鸟妒黄鹂,南山冈鸡吞蜈蚣八 印文集扰老来祸,书寿文报童子恩第八章 顺天中举一 观昆曲感叹风气,选古文去除尘埃二 夺天年倪生早逝,辱匹夫古松为薪三 写美文无非割爱,和陶诗难在自然四 赴乡试同里主考,换考卷提调帮忙五 屡踬场屋魁北闱,初任考官丢乌纱六 登举人戴子思隐,弃进士方苞孝母第九章 乙丑榜眼一 落榜自比东邻女,南还遭遇老爪贼二 过汴梁巡抚煮酒,入扬州洪拭话旧三 笺杜诗瑕不掩瑜,写谀文言非由衷四 劝种树治生之道,赏兰花幽潜者长五 哭朱书祸福相依,悼阿舅诗文一体……第十章 穷途末路尾声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戴名世说:“他日若能在这里买田,终老此山,是我所愿。”这是戴名世第一次想到在异乡买田养老,他希望到那时,能够细细欣赏到浮山的全貌,把它介绍给世人。遗憾的是,直至今天,去游浮山的人仍然很少。戴名世后来再也没有上过此山,但他怂恿朋友来玩。十七年后,1697年秋天,江浦人刘岩在戴名世的鼓动下游了浮山。站在浮山山脚,刘岩脸色骇变。他坐卧浮山,游玩了十余日,叹息几绝。回后心仍怦怦然,恍若仍在浮山。他是这样描写浮山的:是山嵌空玲珑,自趾至巅无寸土,其空中而洞者,以数百数。其为楼,为屋,为户牖,为柱础,为床几,为花术鸟兽之形,凡人间所有者。悉有之。如是亦以数百数,然皆天作而地成之,虽有般、任之工举。无所用其智巧也。那时,戴名世已自京师回到金陵住。刘岩喜欢读《庄子》,他对戴名世说:“我很希望让天下人之心,都化而为浮山之胜。可惜,人塞其途,为尘沙泥淖堵塞,混沌混沌。”戴名世笑着问他:“如何得倏与忽,为凿开混沌?”刘岩说:“若每个人心灵,搜奇抉奥,达到浮山胜境。”戴名世说:“你暂且做倏与忽吧。”倏与忽的故事,是《庄子》里的一节。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德无有,当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道光、嘉庆年间的吴楫,赞赏刘岩“取庄子之论,反之而绝类庄子”。

后记

戴名世出生在1653年(癸巳),被杀于1713年(癸巳),他在人间度过了一个甲子,这是一个巧合:戴名世生于1653午3月18日,康熙生于1654年3月18日,即康熙比戴名世小一岁。他们是同月同日生,后者杀了前者,这是第二个巧合。戴名世属蛇,这条蛇被康熙这匹“马”杀了。或许,戴名世生前就知道他的生日和万寿节是同一天,但出于禁忌。不敢说出。寅巳相害,马不食蛇。戴名世的死,大约不能记在康熙的账上。为戴名世写传,起源于六年前。那一年,我调入安庆师范学院,申请了一个院级课题《桐城派代表人物研究》,遂成了我写《戴名世传》的工作机缘。胡适一生定了许多写作计划,他把未完成的部分叫还债。从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是我还的一份“债”。母亲是桐城人(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祖父一辈,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自金陵迁桐),我一出世,即与明初由婺源迁桐的戴氏成了半个同乡,这成了我写戴名世的乡缘。母亲1985年去世,骇然已二十四年。父亲是蒙城人(祖籍山东),三年自然灾害时,任枞阳县其林区委书记,那里离戴名世的家仅十五里路。他生前知道我在写这本书,问过两次。他没有等到这本书的出版,年初的大雪夺去了他的生伞。从前,他从不问我在做什么,这次是个例外,或许老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另一方面。我写此书,也是一个受益者。在我的纸灯笼的骨子里,除了陈独秀、胡适、刘半农、赵朴初、黄镇等人,现在,又多了一根竹骨子。戴名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因贫穷不得不努力的人。也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倒霉的人。因写他的传记,我接触到了三百年前文化人的日常生活、社会风气、城乡习俗;感受到了桐城派产生的非文化背景和苦涩的底味。

编辑推荐

《血祭桐城派:戴名世传》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戴名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因为贫穷不得不努力的人,也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倒霉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血祭桐城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