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朱自清  页数:1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除三篇外都是去年下半年作的。其中《美国的朗诵诗》和《常识的诗》作于三十四年。前者介绍达文鲍特的《我的国家》一篇长诗,那时作者在昆明,还见不到原书,只根据几种刊物拼凑起来,翻译点儿,发挥点儿。后来杨周翰先生译出全书,由美国新闻处印行。杨先生送了我一本,译文很明白。——书名原来译作《我的国》,《我的国家》是用的杨先生的译名。    《论逼真与如画》,二十三年写过这个题目,发表在《文学》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号》里……本书即是朱自清的文学评论集。     《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用意也在此。各篇论文的排列,按性质的异同,不按写作的先后;最近的写作是《论老实话》。《鲁迅先生的杂感》一篇,是给《燕京新闻》作的鲁迅先生逝世十一周年纪念论文,太简单了。

书籍目录

序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逼真与如画论书生的酸气论朗诵诗美国的朗诵诗常识的诗诗与话歌谣里的重叠中国文的三种型禅家的语言论老实话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雅俗共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论雅俗共赏只是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剩下的是其他美学文章 不过也值得一看
  •   价格公道,只是朱自清当时写的论文实在不太好
  •   朱老先生的作文,还是可以多学习的
  •   送朋友了,据说还不错
  •   经典,不必多说。看了就知道
  •   满意这些书满意这些书
  •   物有所值的好书,价钱给力
  •   虽然不是大家小书系列,但是还不错,品相好。
  •   版本不好,印刷错误
  •     还是三联“中学图书馆文库”系列里的书,朱自清的十四篇小论文,主要是文艺性的评论。喏,你看看目录名字便知道:“论逼真与如画”、“歌谣里的重叠”、“禅家的语言”等等。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这书也编入这个系列,这个是中学生的阅读范围麽?这,说的是高中吗?哎,这个系列的书真让人未读书先惭愧。
       “论雅俗共赏”是第一篇文,碰巧最近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恨透了书本,在离开学堂之后彻底遗忘读书,特别是我们这片经济先开放的地区。读书便成为一种叫做“小资”的标配,这不是真心诚意地赞同读书这种行为,而是认为这是喜欢读书的人故意摆谱的行为。进而,读书也好似成为一种看似优雅,有点脱俗,实际遭人唾弃的行径。太可怕了不是?本来美好的东西,人人趋之,但现在是趋的只有“利”了。原本那些好书,佳画,妙音,都是最值得细细把玩的好东西,却遭受误解和排斥,这“雅”和“俗”之间隔着是一巨大缝隙。先生在他的年代里,提出的是:“‘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所以先生在这本书,也正是做出这种努力,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平白的方式,介绍文学文艺。
       而在其中另一篇“诗与话”里头也有提及,新的现代诗已经极力想开创一种白话甚至方言形式的诗歌风格,好让更多的百姓也能够欣赏,这中间要挑选能准确表达意思地方言词语,又要兼顾韵脚,不能不说是相当难,也极少有人成功,却也不失为一种尝试。文人学者在这方面,确实也下过苦功夫。
       先生本身就是一位诗人,特别注重介绍诗歌。倒是因此让我认识了这位美国的Dorothy Parker夫人,哇,与海明威同时代的女诗人,我不懂得怎么找英文的原作品,但翻译过来的也是真真有味道,抄出一篇分享:
       卧室铭
      破了晓又是一天;
      我得起来了些愿,
      虽然穿衣、吃喝,
      也在动手动脚,
      东学几分,西学几分,
      又哭又笑,出力,骂人,
      听个歌,看回戏,
      纸上写几个字,
      认仇人不交朋友——
      到了儿却教床等我。
      虽然自尊也自振,
      回床却好像宿命。
      虽然忧思徘徊,
      床却不得不归。
      不论扬眉还是低首,
      日子都归到床头。
      起来、出去,前行。
      总飞回床不成,
      春夏秋冬这四季——
      起来简直是傻气!
       欣赏这玩意,个人各有不同感受,我水平也不高,就觉得有点意思,有点共鸣。大概诗歌如此,所谓艺术欣赏也如此,本来这些所有一切都来自于生活,源于生活,都该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但塑造成艺术形式之后,又抽离了原相,显得高于现实而导致不是每个人都还记得它原来的模样。这个道理本身也没有高低之分,能欣赏当然是好事,就算欣赏不上,也没什么损失不是?
  •      这本书是一本比较小巧的书,我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里面有对文学和历史的评析,有对名家名篇的评论,还有对诗歌等问题的评论。
       其实我自己并不是一个非常痴迷于诗歌或者历史的人,所以提到这些我总是提不起兴趣来。
       这本书里面,学术性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并不会让这本书变得无趣,因为每一篇文章中,都有生动的例子和评析,描写的语言也比较浅显,所以很能让人理解。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我国诗歌、文学方面的历史知道的也多了一点,对于诗歌的欣赏也掌握了一种新的方法,那就是有的诗歌要朗诵出来才有味。还有个别用词方面的知识我也学到了一点知识。
       《论老实话》这一篇文章,在这本书其他学术性的文章中显得有点特别。这篇文章提到了现代人不说老实话的原因并且对他们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不由自主的进行了自我反省,发现我自己也有一点这方面的问题。这篇文章是我比较欣赏的文章之一,下面摘抄几句我喜欢的话,也借以给自己一些提醒,给自己以后的为人处世留下一点启示:
       1.真话不一定关于事实,主要的是态度。
       2.不看什么人就掏出自己的心肺来,人家也许还嫌血腥气呢?所以交浅不能言深,大家一见面儿就谈天气,就是这个道理。(我觉得这句话虽然比较浅显,但是是非常有道理的,在这个方面我以后要注意)
       3.一个人总有些不愿意教别人知道的秘密,若是不顾及着些个,怎样亲爱的也会碰钉子的。
       真话和谎话其实并不好分别。因为很多谎话里面都有夹杂着事实,这个只能靠以后的生活经验来好好总结教训了。毕竟我们自己愿意说真话,说老实话,别人不一定愿意呢。
       插句题外话,这本书的印刷很干净整洁,纸质也很好,读起来的时候感觉很舒服,有一种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哈哈
       总而言之,这本书还是一本不错的书,可能到我长大之后再看一遍,还会有不同的看法吧。
  •     这本书应该是带有很强学术味的随笔集。一共有十几篇文章。我一篇一篇说一下我的感受。
      1,论雅俗共赏。这一篇的趣味在于,从中国文学历史的演变中, 分辨出雅与俗的主客关系。其中雅为主, 俗为客, 占主位的雅从排俗、融俗、改俗到同俗, 与俗共舞。这种雅俗、正奇的有机演变, 既让我们看到了俗的是如何一点一点变成雅的, 又让我们看到了雅的又如何一点一点接纳俗的。
      雅与俗,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真可谓雅离俗不活,俗离雅不化。是有趣的辩证的文艺现象。
      2,论百读不厌。这一篇提到, 诗歌之所以百读不厌, 是因为可歌可咏。
      3,论逼真与如画。朱自清先生在这篇里细辨了这两个看起来有点矛盾的形容词。有点咯嗦。
      4,论书生的酸气。这一篇朱先生极详细的考据了「酸」字的来历。看得出, 朱先生在思想上的一些变化的痕迹。
      5,论朗诵诗。这一篇对诗歌来说是极重要的。尤其是中国诗。中国诗(包括旧体诗和新诗)的好坏评价标准, 应该在音调声韵上。可是这一点渐渐的被人遗忘了。
      6,美国的朗诵诗。略。
      7,常识的诗。略。
      8,诗与话。这一篇里, 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位努力尝试用白话写诗的学者, 写出来的新诗却谁也看不懂, 甚至还需要写注脚。
      倒不是他用的白话还不够白, 在我看来, 他用的白话已经十足的大白话了。
      他的白话诗之所以意象晦涩, 是因为他的思想感情、他的修辞与白话南辕北辙, 搭不到一起。由此可见, 白话不仅仅是符号系统的变化, 而且是生活内涵(思想感情和修辞)的变化, 这样才能真正写出字人人认得、意思也人人认得的白话诗出来。
      9,歌摇里的重叠。这一篇让我觉得, 其实诗歌主要的技巧就是重叠。
      10,中国文的三种型。这一篇是对另一位老先生的书稿的评论。让我没想到的是, 这位老先生在书稿中提出的观点对我来说很新鲜很有启发。比如, 他就提出, 中国的文章, 从远古到如今, 经历了三种类型。开始是说什么就写什么, 后来演变成以某种程式为准的说什么与写什么两分, 再后来, 就是老先生写书的时候了, 又回到了说什么就写什么的类型。这实际上是中国文章的演变史。书稿中看来还有很多新鲜的有启发的观点。我要找来读一读这本书。
      11,禅家的语言。我同意这一篇里总结的, 禅家能灵活地运用中国的语言。但是, 朱先生似乎把禅家的这种本领归因于禅家对语言的某种层面的否定。我却不以为然。我倒觉得, 禅家对汉语灵活的运用, 源于他们对佛理的较深刻的理解。佛家的意理是某个侧面的辩证法。这一点我读了黑格尔之后很能确信了。
      12,论老实话。略。
      13,鲁迅先生的杂感。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动情。
      14,闻一多先生怎么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这一篇也是纪念的文章。情感的深切自不必说了。文中提到的闻一多先生给中国文学史分为唐以前为诗的阶段, 宋以后为小说戏剧的阶段的两分法, 很有意思。要找来相关的书读一读。
      这本书中「中国文的三种型」和「闻一多先生怎么走中国文学的道路」这两篇给我的启发最大。
      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他也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
      
  •     看茶花园有没想到《雅俗共赏》里的文字?《论逼真与如画》
      现代和当代作家的区别:现代的作家基本上是做老师的,而且中学老师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大学老师,大学老师有两个身份,一是老师,二是学者。(现代作家基本上都是学者;学术和创作是统一的)当代作家有时会缺乏文化味道。昨天带研究生看冷霜《论废名诗学观的形成》。
      废名:写梦;自觉画梦
      喜欢文学,过分相信才华,相信灵感。但缺乏的是文化,缺乏的是文化带来的思想和眼界。
      文学的因素:想象
      
      学姐:
      《雅俗共赏》1948年出版,有关文艺的论文集,收14篇。
      文艺观:“雅俗共赏” 序:现代的立场,近于人民的立场。
      1946年《论低级趣味》
      1947年《文学的标准和尺度》
       朱自清晚年在《文学的标准和尺度》中曾这样解释“儒雅风流”一语: 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有的人“这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表现这种情志的是载道或言志。 这个得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抱负,……
      分点:
      1.自然动态的过程:雅士能迁就理会俗士的要求《文学的标准和尺度》
      陆机:诗言志
      文学刚开始是俗文学,经过时间或什么的洗礼,可以成为雅文学。
      “尺度的改变”:雅俗是可以变的,因为人们对文学观念在变化。
      雅俗互动的演进-有时空性。
      2.雅士和俗人相互让步,打破原有对抗姿势
      老师:提供一种方案。“普及和提高”,一种折中。
      雅化的范围大小决定共赏的范围大小:俗不伤雅
      3.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人和俗人都可以欣赏——对作品的要求
      作品内容的要求: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能性:有共同欣赏美的基础。人文创作的每一种问题,都来自于民间。)
      作品语言的要求:白话
      雅的作品和俗的作品,人们都赏——对人的要求
      鲁迅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雅人降低要求,但有底线,不能突破)
      同学:“赏”怎么定义?只是“看”还是要提升?
      
      4.层次提升——文和人两个层面
      
      观念形成:
      五四时期:诗人身份活跃文坛之上。语言通俗易懂。俗文学充斥雅文学(语言),但事实上,作家私底下倾向于文言文。
      老师:这是“新与旧”。白话文学为了普及文化。新文学也是远离人民大众(欧化)。新的白话文学也是一种新的文学方式,于是怎样普及——雅俗共赏是一个方案。
      
      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民众文学。
      启蒙:平民文学。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有高下之分。
      赵树理以前的小说很欧化。知识分子有原罪感。“山上下乡”:混乱
      
      白居易、柳永:上层知识分子;文学表现外形“乐府”
      赵树理的乡土小说
      雅俗可以共赏:百家讲坛“文化普及工作”(文化明星媚俗-“通俗还是娱乐,娱乐很可怕”还是学者的启蒙涵盖着精英意识、文化意识)
      
      教育而言:可以实现
      作品而言:雅俗化、俗雅化(部分实现)
      
      朝花夕拾:我们不能以动机去判断文学、学术。
      
      王瑶是朱自清的学生。
      
      钱钟书:一个庞大的体系建筑容易倒塌,但是砖瓦可以有用。
      “把一个概念梳理清楚”——雅俗共赏、朗诵诗、画……从朱自清始。现在的陈光伟做“关键词”。
      
      不是把事儿讲清楚就好了,关键是如何评判,讲事人的思想境界、思想观念的高低决定了这本书的质量。(通俗的形式并不拒绝高雅的思想。)
      
      水浒传:俗
      金圣叹:评——雅
      “文章学”:专门研究文章性质、功能、构造及读写文章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小说学”:
      
      艺术品不止包括审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
      
      中国文学研究
      不要被内容牵着走,要看学术思路。为什么很难写论文:第一、我们没有写作思路,没有文化关怀。第二、论文看的太少(研究综述)。第三、没有学术思路
      
      《雅俗共赏》与其说是一本文艺理论书,不如说是一种文学史的写法,是一种改革方案的写法。
      
      1895甲午战争:天朝大国
      1937抗日战争:西南联大,走出书斋,看看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穆旦、艾青、卞之琳”
      不亡国最重要,唤醒民众
      平民文学-大众文学
      
      “常识”:雅人和俗人达成共识的一个概念。(这是朱自清笔下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     初,好奇雅俗之互动、文化从乡野至殿堂的过程,而购此书于园中,后因出国时寄放在家,2010年末返家,复读之。于北京寓所记之。
      斯乃小书,收录14篇文章,每篇十多页,皆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算是作者逝世不久前的作品。虽多为文人笔下的史论和杂论,有考据有评判,但更像是小品,临睡前以清茶佐之,算是怡情。
      
      1.《论雅俗共赏》
      简要的俗文学小史,可以同郑振铎的俗文化史印证来读。作者将安史之乱作为分水岭,因为乱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更为明显,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印刷术的发展,大量平民加入儒、士阶层,文学也因而走向世俗化。
      部分《诗》、乐府古诗等,往往起自于野,而作者没有谈及。雅俗互动由来已久,单单拣选这个时间,恐值得商榷。总之,作者有意强调唐宋转承,原因有二:一是文学用语的口语化;二是体裁形式的逐步多样,如笔记、传奇、小说戏曲杂剧等等。而这两项恰又可以和新文学运动的表征,如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等,互为佐证。也因此,文中将唐宋的古文运动,视作了当时文士的“新文化”运动,这点想来也会争议颇多。
      如何做到“雅俗共赏”,作者的药方是去描绘“人之常情”,勾勒人的通感与共识。然而,他也认为,这种“人之常情”,常常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尝试的、现实的事物与趣味”,难以诉诸形而上的层面。
      文末提到“大众化会更进一步达到没有雅俗之分”的地步,这反倒使人想起沈从文在49年后不再写作的原因。
      文章有两个细节很好玩。
      胡适评宋诗是“作诗如说话”,好在明白自然浅易。还记得启功谈诗文,"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似乎唐人对作诗才是张口就来,宋人却总要绕绕弯。暂不谈这是不是与宋代书院的理性教育相关,光看宋诗,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动词不多。而看惯了文、画的人应当知道,所谓自然,就是生命力、“生机”“生气”“气韵生动”,在文艺作品中多是通过动作来表现。宋时往往庄重自持,相较之下,宋词才更像是“说话”。当然,也不排除胡适之先生是说,宋人说话本就惯用书面语……
      其次是说黄庭坚对作诗的要求,“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作者说他前半句是在争取雅俗共赏,后半句就把路走曲折了,是“雅人自赏”,于是,“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读到此,不禁莞尔。
      
      2.《论百读不厌》
      一名读者说赵树理的小说没有让他有再读几遍的想法,作者因而开始思考“百读不厌”是否该算作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
      作者认为,大众口中的“百读不厌”,多指文艺作品,而非经史子集。“读”是“吟咏”,是舒气,“百读”皆因读者流连于文章带给人的快感与趣味。然而,“紧张的时代不容于人们那么休闲”,时代呼吁“硬”的文字,呼吁带有意义和使命感的严肃文学。这样的文学发人深省,却也给人负担,减少人再读的欲望。
      就“百读不厌”的出处而言,这个标准本就与经典相连,求的是文义而不是快感。许多符合“紧张的时代”的文字,描绘讽刺或歌颂时代,重记述而缺乏隽永的含义,没有凝练的思想或百世不变的真理做底,最终为人忘却、不见于汗青,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作者不提“百读不厌”这一层的含义,大概是出于一种基于时代的私心。
      而“百读”却也可以是一种“沉溺”。所以如果“百读不厌”是个褒义词,那么他应该是针对“纯正的趣味”而言。
      
      3. 《论逼真与如画》
      
      作者“关于传统的对自然和艺术的态度的一个考察”,说的仍然是文艺的评判标准问题——究竟是“逼真”好,还是“如画”好?
      
       “如画”一词生于汉末(《后汉书》说马援生得好,是“眉目如画”),在时间上比南北朝的“逼真”要早。这两项标准的提出,恰与汉末以来的文艺批评史的进程相合。早期国画以个体为主,很少去全盘地营造画面,故而多为形状匀称、线条分明的人物画。这一种风格到南朝方改,证据是谢赫在书画“六法”中提出的第五点,研究画面的“经营布置”之学。
      
       “逼真”是种模仿,“真”既指实物,亦指自然。故而所谓“逼真”,即是“写生”,写“生物”“生灵”“生气”“生韵”。看官不妨想想白石老人的画,自会得之。
      
       就常理而言,我们夸“如画”,取得是画的意境;赞“逼真”,点的是画者对客观事物的把握。但在作者这里却倒了过来,“如画”是种客观的匀称分明,而“逼真”却是画者与自然之间生生不息的互动。
      
       南齐谢赫于《古画品录》中所举“六法”,依次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气韵生动”居第一,盖因“写生”亦是在“写心”,画境是被画者的心境,也是作画人的心境。书法在临帖时,亦是在借由临帖而临摹自然、临摹初创者的心思。论名帖排序,《兰亭》第一,《祭侄文稿》第二,原因不消多说。书画为修身之学,诚哉斯言。只不过究竟人心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揣摩、顺应自然,还是自然因人力、人心而动,这个“内”与“外”的问题,借由经义、文艺、事功等等诸科,人们已经给出了千百种答案。
      
      从唐张怀瓘开始,书法直至文学又慢慢发展出了一套评价体系,是为“神、妙、能、逸”,当中只有“能”是出于一种客观的技能常识;“逼真”和“传神”只有虚实之别;而无论是“形似”还是“神似”,说的都是一种妙悟。
      
      苏轼说最能够代表文人画的是山水画,而山水画起于唐,鼻祖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摩诘山水,可以以桃、杏、芙蓉和莲花同画一景。沈括家中有一幅雪中芭蕉,画物不合时令而画面却极端和谐,沈括说“此乃得心应手”“当以神会”。
      
      文学中的“逼真”,是通过言辞、句法、声调等等描摹事物,“使人如见”,与“如画”表达着同样的分明之意,可以是形物,也可以是境界。
      
      
      4. 《论书生的酸气》
      
      呆、迂、腐、学究等等词语,都透着酸气,作者因而考虑起了何为书生本色。作者在四十年代时大概很注重声韵学(推其义,应该是指西方语境下的修辞学或讲演学),这篇文集中的很多史料事例都是从音韵入手。在其看来,“酸”首先是指读书的声调而言。汉末的讽咏和慷慨悲歌,声酸词苦,多是一些失意诗作。传至后世,毕竟是意高、出色者少,而自命不凡乃至无病呻吟者多。一旦春风得意,人就会执着于事功而不是书本,酸气就多少可以洗掉一些,替之以雄风豪气。文末又加了在当时时代逼迫之下的文人,“擦掉眼泪”“走向人民”等语。
  •     这本小书是朱自清仙去之前所撰写的几篇文章的汇总。其中大多是文艺性的论文,其中《论逼真与如画》一篇最见朱先生的旧学功底。不过我所关心并不在文艺而是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启发上。因此只摘录几段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朱先生说“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浏览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这个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地读,不像诗文和小说可以马马虎虎的,随随便便的,在床上,在火车轮船上都成。”在这里朱先生提出了经典的教育意义,并且指出了怎样来阅读经典,其实如果能做到保持一颗怀有敬意的心,以什么样子和在哪里读并不重要了。这里让我关注的是,朱先生对经典的态度与在《经典常谈》中有了一些变化,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先生开篇谈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在这里我们看到朱先生介绍经典时使用了“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并赞同“教人见识经典一番”的说法,这种看法有可能是朱先生早期对待经典的态度,而在晚期明显地认识到了对经典的阅读并不是“不在实用”的。此外,在本文中,朱先生还强调了感觉在阅读中的作用“感觉的享乐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响所引起的感觉,也好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至于意义的欣赏,得靠综合诸感觉的想象力,这个得长期的教养才成。然而就像教养很深的梁启超先生,有时也是让感觉领着走,足见感觉的力量之大。”这其实指出了直接诉诸听觉的声音对理解力帮助是很大的。
      
      在《论朗诵诗》一文中,朱先生回忆了听闻一多先生朗诵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感受,然后谈到了对朗诵诗的认识:“似乎适于朗诵的诗或专供朗诵的诗,大多数是在朗诵里才能见出完整来的。这种朗诵的诗大多数只活在听觉里,群众听觉里;独自看起来或在沙龙里念起来,就觉得不是过火,就是散漫、平淡、没味儿。对的,看起来不是诗,至少不像诗,可是在集会的群众立朗诵出来,就确乎是诗。这是一种听的诗,是新诗的新诗。”“朗诵诗可不伺候谁,只是沉着痛快地说出大家要说的话,听的诗有话要说的一群人。”“不过朗诵的确得注重声调和表情,朗诵诗的确得是戏剧化的诗。”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在诗歌朗诵教学上不注重听觉再现的弊病。
      
      在《中国文的三种型》一文中,“郭先生特别强调‘中国文学的音乐’,同意一般人的见解,以为欧化的白话文是‘哑巴文学’,他对中国文字的音乐性是确有所见的。”“古人作文不知道标点分段,所以只有在音节上求得句读和段落的分明。”在这里,文字的音乐性被提出来了。在教学中,我们总是让学生读懂字音,但并没有主意从音节上求得什么,而只是看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上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