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人和事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茅青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前言

  每个家庭都会有很多陈年旧事,挖掘这些往事是件有趣的事情:看看自己的前辈们曾经做过什么,想过什么,经历过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有哪些教训和经验。在了解自己家庭历史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上几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社会的变迁对家庭影响也是很大的。在这些变迁中,家庭成员有时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历史的变革,他门有时又成为受害人或目击者。  胡适生前特别鼓励朋友们写传记,他说,传记的重要性是对后代负责任,使他们查证历史时更为方便。如果有更多的人整理家谱,撰写自传,中国历史的记载也许会更全面更公正一些。以前中国的历史多半是皇室的家谱,如梁启超说的“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家谱而已”。今天,网络发达,消息灵通,手段便捷,每个平民百姓在写自己家史或自传的同时也参与了整个社会历史的编写和叙述。此外,我发现家庭及幼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判断。因此写家史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挖掘自己家族的“文化基因”,这对后代和其他人或许也是一种教育。  我的母亲姓茅,生下我就把我放在外祖父家,我是在外祖父外祖母身边长大的,也就跟着外祖父姓了茅,自认是茅家的一员。茅家是个大家族,亲戚朋友非常多。尽管有“文革”和种种政治运动,我们家永远人来人往不间断。每天吃饭都围坐着一桌子的人,到了周末则要在方桌上加上一个大圆桌面,才够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围坐在一起。大家在饭桌上一边传递各种信息,评论时事,针砭时弊,讽刺挖苦,感慨叹息,一边品尝我大舅妈烹饪的各色苏州风味的菜肴。在莫谈国事的最黑暗的时代,我们家的人即使把声音压得低低的也要谈出自己的看法,因为这里是唯一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地方。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文革”期间很多家庭互相揭发,家庭四分五裂,我们家从来没有这种情况,我从小就知道,家里说的话不能在外面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祖父外祖母相继去世,我们纷纷离家去国外定居。当时我母亲萌生了写家史的念头,她还为此专门去了南京、镇江等地,查找了一些资料,也写过几篇散文。她曾说,茅家出过不少人才,这些人中有的出了名,有的没出名,但是他们各自的经历都很有意思,值得写写。母亲曾经是记者,后来当教授,长期从事文字和教学工作。但是她还没来得及动笔就病倒了,且一病不起,不久前与世长辞,撰写家史的重任于是落到了我的肩上。几年前,我写了《我的三个舅舅》,在《国家历史》和《民间历史》杂志上发表。大家认为写得有意思,朋友就说,你干脆再多写几个人物凑成一本书吧。在众多的因素推动下,我决定写这部家史。我知道,写好一部家史并不容易,不仅仅要叙述家族中一些人成功或失败的故事,还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络、心路历程。况且涉及的人物较多,其中有些人做了很多很重要又很有意义的事情,要把他们写好不太容易,等于要写好几本人物传记。我外祖父外祖母都已谢世,叔公茅以升也不在了,这对我直接了解他们当时的思想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只能通过他们子女的回忆和他们留下来的文字来揣摩和分析他们当时的一些想法。好在我的几个舅舅和表姨健在,我对他们可以了解更多、更详细一些。特别是茅于轼,我同他接触比较多,每次回国我都要去拜访他,我可以比较全面地写出他真实的思想活动和道德情操。我在书中也尽可能写出家人的婚姻状况和爱情经历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我觉得这是家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有写出他们的真实故事才是对家人最好的尊重和理解。  本书从我外祖父的祖父茅谦写起,一直写到我们这一代,也略微提到我们的下一代,共有五六代人。我家这几代人几乎都是文人或者知识分子,很少有人经商,也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我们这几代人的经历见证了一百五十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为强国梦所做的努力、遭遇的挫折和走过的弯路。有时,一段小小的弯路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就拿“文革”来说,在一百五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文革”才短短的十年,占十五分之一,但是我们家有三代人赶上了“文革”,且深受冲击:茅以升挂牌挨斗,妻子惊吓而死;茅以新挨打,七十高龄被下放到黄羊滩干校劳动;茅于轼遭殴打险些丧命,被作为“危险人物”赶出北京;茅于榕被关监狱长达十年;茅于恭年届六十时,一家人被送到农村落户;我本人以及我的表姐表弟们,“文革”期间受歧视,同其他的青少年一样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十几岁被迫上山下乡。在短短的十年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荒唐而可怕的事情,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中国“折腾,,的时间真是太长了,今天的中国领导人提出“不折腾”,道出了中国人民的真实心声。  一个正常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渐进和延续的,而中国清朝时期突然受到外部的攻击,这使国人变得十分急躁,人们想在一夜之间变成强国,这个强国梦是如此执着、顽强,萦绕终身,它在推动民族进步的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了真相,我们需要的是渐进,是改革,是努力地把本职工作做好,是一点点地积累财富,是在保留本国文化的同时学习外来先进的东西。写完茅家的故事后,我深深地对先辈们所付出的努力感到钦佩,一种难言的感激之隋油然而生。他们尽管没有辉煌的戎马生涯,没有一呼百应的领导才能和显赫地位,但是他们真诚忘我地为祖国奋斗着,他们的那种爱国之情不时让我们这些离国而走,移居海外的一代人感到惭愧,正是这种心情激励我写出了他们的故事。  人们都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我写完家史后倒更觉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变革并且善于学习的民族。只要有良好的环境,中国变化之快令人瞠目。茅谦那一代,连外国仪器见都没见过,他们组成金陵测量学会就是为了欣赏和摆弄摆弄杨文会从国外带回来的望远镜、显微镜、水平仪。到了茅谦的孙子茅以升,已经可以造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而这之间只隔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这种进步同茅谦等人大力提倡西学,培养新式人才有着很大关系。我刚到法国的时候,中国廉价商品放在地摊上贱卖且鲜有人问津,二十年后,“中国制造”已经涉及很多高科技领域,并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庭。这些变化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取得的,茅于轼等中国自由派经济学家极力推动市场经济改革也功不可没。  我在写茅家的故事时还有两个意外收获,一是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特别是一些远亲的故事,另外,通过写书我和—些亲戚的关系及情感更深了。每写—个人物时,我都被他们的经历所感动。我对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感情最深,写他们时情感尤为真挚,写几个舅舅也得心应手。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当我写其他几位不太熟悉的亲戚时,我发现了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一面。如叔公茅以升,以前总觉得以升太知名了,写他的文章不知有多少,很难把他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亲的人。但在搜集资料和听亲友们回忆后,我慢慢了解到茅以升的另一面:宠爱居家过日子的一面,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一面,骄纵子女,依恋家庭的一面……很多故事非常生动感人,我自己有时都会被感动得掉泪。  我同定居在美国的两位远房表姐们取得联系后,写了她们的故事,尽管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与其中有一位表姐也仅有一面之交。但是当通上电话后,我们之间马上产生了非常熟悉和亲热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血浓于水”。令我高兴的是,她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写作计划,尽量给我提供素材。另有在国内的表哥茅为雄,是他帮我写了对伯父茅于恭和对他父亲茅于榕的回忆,我对这两位长辈所知甚少,没有他的帮助,我很难在本书中反映两位长辈的真实情况。表舅茅于敏此前一直支持我母亲撰写茅家的家史,我母亲病倒后,他听说我要代我母亲写书,使不顾身患重病,带着氧气机同我谈了好几个小时,没多久他本人也去世了。我的写作计划得到茅家人的鼎力支持,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亲友外,大舅茅于轼,二舅茅于杭,小舅茅于海,还有表姨茅于燕,表姨茅玉麟,表姨父徐旋,表弟茅为立,表舅茅于渊都为我提供了大量的资讯和照片,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是难以完成此书的。  本书完成后我感到松了口气似的,希望我历时几年完成的这个工作可以告慰那些已经故去的亲友们。

内容概要

茅家是个大家族,亲戚朋友非常多。  尽管“文革”和种种政治运动,我们家永远人来人往不问断。“文革”期问很多家庭互相揭发,家庭四分五裂,我们家从来没有这种情况。我从小就知道,家里说的话不能在外面说。

作者简介

茅青,1956年生,属羊,魔羯座。1972年到北京郊区插队,1982年考入北大国政委,1985年赴法国留学,1988年回京待业。1990年赴法定居至今。传媒人,自由撰稿人。发表、出版小说《菊菊》《风景物》《北京姑娘在巴黎》等。

书籍目录

序:我们家的人和事儿第一章 清末举人茅谦  老照片和老故事  盛世修家谱  家谱中的“好人好事” 一 茅谦中举   出生在贫寒之家     茅谦用功读书,一心中举     “公车上书”     茅谦搬家     广交朋友     参加金陵测量学会 二 茅谦办学、办报   《南洋官报》 三 茅谦的晚年及其子女们   茅谦送二子参加新军     乃登、乃封亲历南京光复     韩石渠     茅家世交柳翼谋(柳诒徵)第二章 茅以升,茅以新——走工业救国之路 一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分不开的名字  1.以升的幼年    自幼聪明好学    好奇产生兴趣    文德桥倒塌  2.求学之路    母命难违    恩师罗忠忱  3.留学美国      为唐校争来荣誉    参加工程师学会    “一定要去工厂实习”    “茅氏定律”    学成回国    4.茅以升职业生涯      母校教书      高足林同炎    水利受挫  5.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曾养甫有胆有识    “八十一难”    罗英,梅呖春功不可没    战起桥成    通车之时乃炸桥之日      重建唐校  6.茅以升的家庭与婚姻      茅家大家庭    开办“交通旅馆”    以升的妻子戴传蕙    生活动荡      妻子多病    逃难生涯      韩石渠去世    茅以纯——茅家一段痛心往事    权桂云  7.茅以升的晚年      迎接解放    私生活曝光    交“黑心”      “文革”岁月      深陷家庭矛盾    “评功摆好”总结自已    笔耕不辍    女伴病榻,子绝父情 二 外祖父茅以新  1.“五呆子”不呆  2.难忘的美国留学经历    3.同学说媒    4.回国创业失败  5.铁路生涯      薪水“缩水”      发生撞车事故遭撤职    战争期间      美丽的柳州      再次逃难    默默无闻的英雄们  6.解放前后      出国接收物资    改当顾问      外祖母的太哥陈霆锐  7.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晚年生活      革文化的命    黑暗中找乐    海外亲戚来京    重见天日      小心谨慎克己奉公第三章 茅于轼——从工程师到经济学家   茅家“于”字辈,   我的三个舅舅   一 茅于轼   1.青少年时期      祖母“物质刺激”    影响一生的南开中学      考入上海交大    当家庭教师    接触进步刊物,参加学生运动  2.奔赴东北      大舅的初恋    齐齐哈尔一大新闻     3.噩梦开始       当了“右派”     尝过饥饿     与死神擦肩而过     与山西结缘     宽容不等于不追究责任   4.改革开放      改行经济学    价格万岁      终于跨出国门   5.三十年的苦与乐      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国的尤努斯”    创办保姆学校.    经济启蒙师    “穷人和富人”    市场经济的“布道人”    什么是平等    至理名言 二 茅于杭,茅于海   盲人的朋友茅于杭     科学家茅于海     才女小舅妈   母亲茅于兰 三 我家的亲戚  1.心理学家茅于燕      有凤来仪    弹无虚发    关注弱智儿童    从给患儿吃猪脑片开始    不离不弃      衣带渐宽终不悔    越老越香  2.茅于恭——生不逢时      附:纪念伯父茅于恭  3.茅于榕——茅家最“伤”的人      附:回忆父亲茅于榕 四 世界民族音乐的“布道人”陈自明   抗战歌曲启蒙     如愿以偿     红得发紫     一落千丈     雪上加霜     东山再起     宣扬世界民族音乐      附:世界民族音乐“百花园”第四章 “你到底要什么?” 一 惜时如金的徐依协   远渡重洋     爱提问的小孩     不许读书     插队落户     “救救孩子!”   终于读书     李政道的研究生     情感创伤     关心政治,寻找寄托   立足美国,怀念家乡   二 实业家茅为红   幸福的童年   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乡村的日子   学会感谢     出国去,出国去!     两百美元     牌子挂到华尔街   更上一层楼   幸福的家庭  尾声:茅家的希望主要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老照片和老故事  外祖父家有两张老照片,一张是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结婚照,那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拍摄的。照片上有茅家人也有外祖母的娘家陈家的人。另外一张是外祖父家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当时他才十岁,照片上有他的祖父、父亲、兄长以及侄子等人,摄于上世纪初,1913年前后。那时外祖父的二哥茅以升才十八岁,结婚不久,地点在南京老家。娃娃桥。照片上,坐在最中间的人,名茅谦,字子贞,是一家之长。茅谦膝上坐的是他的孙子,茅乃封的儿子茅以元。挨着他坐的是茅谦的弟弟,茅尚年,留着清朝发型,拖着一条大辫子。据说,茅尚年老的时候行为有点古怪,看不惯新事物,不肯剪掉辫子。左边坐的是茅谦的长孙媳朱少云,怀中抱着茅谦的曾孙茅于恭。挨着茅尚年坐的是茅谦的另一个孙媳妇,茅以升的妻子戴传蕙。  茅谦是个举人,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是我很晚才知道的。我外祖父是个不善言谈的人,我小时候很少听他讲过去的事情。中国政治运动太多,言多必失,这也使本来就寡言少语的外祖父变得恧加沉默无话。倒是外祖母话比较多,但她对这位祖公公根本没有印象,因为她嫁到茅家时,茅谦已经不在了。我第一次听到茅谦的名字还是出国以后,我有一个学历史的好朋友肖小红专门研究中国江浙一带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变迁所起的作用。她曾经问过我,茅谦是否同我们家有关系,我却回答不上来。她告诉我说茅谦在镇江曾经是一个有名的举人,办过学,办过报,参加过公车上书等等。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回国时查了资料并询问了长辈才知道茅谦的确是我家的先祖,就是照片上坐在正中间的那位老人。他的照片一直在我家放着,我居然对他毫无了解,连名字都不知道,我为此深感惭愧。后来我专门去了一次镇江,查了家谱又去了茅家祠堂旧址等地方,对茅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越了解茅谦越觉得这位先辈很有特点,茅谦聪明过人,才华横溢,能言善辩,精力旺盛,他一生中做了不少值得记取的事情。  ◎盛世修家谱  过去的人一旦有了成就就会想到整理家谱,把祖上的名人或功德无量的人士都记录一番,其目的无非是让后代循着老辈的足迹也做点光宗耀祖的事情。茅谦也不例外,他中举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家族中的人帮忙修家谱,他还为新修的家谱写了序:“吾族为周公后,左氏传所谓凡蒋邢茅是也。第其后茅并于鲁。于《左传》篇末略见端倪。入战国遂无所见。若夷鸿茅茷,一无绪论,著于简编。后世,秦有茅焦,汉有茅容。一姓之中,人才如晨星寥落。而遁于神仙者,则于句曲之华阳洞天,高占一席。若以文章勋业之传于世者,盖寂无所闻焉,歌式微之章所以惕然惧也。江南茅氏来自开封,迄今几三十传。其问食旧德之名氏,用高曾之规矩犹能绵绵延延以传之不替。则我远祖周公之遗泽犹有存焉者矣一……”  照茅谦的说法,茅家是周公的后代。据记载,周公有四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名叔,被封到茅邑,即今天的山东省南部靠近江苏省的金乡县,建立了茅国。分封也为以后各国的兼并埋下火种。春秋时期,茅国终于被近邻邹国所灭。茅国的子孙为了记住自己以前是茅国人,就以茅为自己的姓氏,从而有了茅姓。这也是百家姓中所谓“以国为姓”的著名例子。从家谱的序言中还得知,我们茅家有文字的家谱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以前则是口传家谱,口传家谱的第一代是茅康,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十三代了。茅康是宋代的武功大夫,他带了全家下江南,在镇江丹徒定居。但我在宋史上并没有查到茅康这样一位武功大夫,是不是修家谱的人为了给茅家脸上贴金安了一个武功大夫的头衔也很难说。  ◎家谱中的“好人好事”  茅家三十代中共有五位进士:六世,茅登升,宋朝绍定五年的进士;十七世,茅鉴,明朝嘉靖十年举人,十一年的进士。茅家十九世有两名进士:茅崇本,明朝万历四年的举人,万历八年的进士;茅崇修,明朝万历三十七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茅家第二十五代,茅奎光,乾隆五十四年的拔贡。第二十八代茅谦,光绪二十年,甲午科举人。此外监生,贡生不胜枚举。  家谱有一章叫做“事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人好事”,里面记载的好人好事颇为有趣。比如宋朝末年茅家第七代有个叫茅湘,字清叔的人。他的父亲茅登,绍定五年中进士。茅湘自幼博才多识,而且很有志气。当时他同兵部尚书陆秀夫关系很好。宋朝末年朝廷急需人才,陆秀夫就把茅湘推荐给朝廷,让他跟随海陆将领张世杰,不久朝廷提拔茅湘当兵部侍郎。皇帝端宗死了以后,茅湘和陆秀夫共同承担起保护年仅七岁的小皇帝的重任。详兴二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元军攻破压山,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蹈海而死。家谱上记载说茅湘当时也一起跳海而死。这一“英雄事迹”当时茅家人很引以为自豪。  著名的茅山三道士“三茅真君”是否是茅家的前辈,也没有可信和详实的记载,但我想茅谦肯定认为三茅真君是茅家的祖辈,否则他不会给自己取了“肺山公”的号。肺山就是茅山,山顶上有着中国著名的道家庙宇,里面就供着“三茅真君”。  茅家家谱中对第十五世茅宇的记载比较详实。茅宇字子固,据说很小就显示出与众不同,不到十岁就能辨别诗文的好坏,邻里乡亲都认为他是个神童。茅宇年龄不大就自创了一份产业,创的什么产业家谱上没有提及。茅宇平时行为规矩勤俭,自己为自己封号为“检庵”。创业成功后便拿出钱来为村民们做好事。弘治五年,镇江闹饥荒,茅宇拿出大量稻米赈灾救民,还出钱为远乡一个缺水的村子挖了一口井,这臼井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义井”。茅宇曾跟随丁易洞先生游览四方,这使他眼界颇为开阔。他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他看出儿子没有多大才华,而孙子茅鉴却是可塑之才,于是就把重点放在教育孙子上。他的教育方法比较独特,不用责骂和体罚来管教孩子,而是循循善诱,并且不分日夜寒暑同孙子一道背诗作文。茅鉴后来中了进士,这同茅宇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茅宇死后,朝廷的一名户部郎中写文章评价茅宇:“谈笑中有书史。和易中有孤洁。不谄不骄有猷有哲,起中衰之门户,宏再造之基业。送死而周人之匮,养生而利人之急。是宜子姓振振,家声烨烨,呜呼!闻世上有子固之高风,今十五复睹检庵之人。”茅鉴中举后,茅家这一支发达了好多年,但到茅谦祖父一代又衰落了,茅家中兴的重任于是落在了茅谦的身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们家的人和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一个家族一个人所历经的沧桑,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   书早已送到,很满意。但我没有及时评论,直到今天又购物后才知道自己失误了,不好意思。
  •   有乐悲喜伤,但是人过一生都要快乐。
  •   整本书没有令我失望,作者写得很好。又真实,又涵盖了历史。
  •   这本书不错,有很多值得看看的。借着别人的生活阅历,有自己学习的地方
  •   书很好,只是里面错别字太多,作为记者的作者应该对文字要求很高的,不知作者看了后会有何想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