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的描法・子恺漫画选

出版时间:2001-08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丰子恺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九五四年秋天,人民美术出版社来信,提议刊印我旧作漫画的选集,并且教我自己选定。我对刊印表示同意,但要求由我请托王朝闻同志代选。因为我相信客观意见往往比主观意见正确;而且王朝闻同志前年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关于我的画的文章(此文后来收集在他的《新艺术论集》中),请他选画最为适当。人民美术出版社对我表示同意,王朝闻同志也慨允我的请求,这画集便选定了。  人民美术出版社和王朝闻同志都希望我自己写一篇序言,对读者谈谈我当时的创作经验;借王朝闻同志的话来说,便是要我说明我“怎么会发生‘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这种作品的创作冲动”。他们的意思都是希望我的话能给读者作参考,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画材。  然而真惭愧,我创作这些画时的动机实在卑微琐屑得很,全然没有供读者作参考的价值。因为这无非是家庭亲子之情,即古人所谓“舐犊情深”,用画笔来草草地表现出罢了,其实全不足道。不过既蒙嘱咐,姑且把三十年前的琐事和偶感约略谈谈:  我作这些画的时候,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们跌一跤,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我当时对于我的孩子们,可说是“热爱”。这热爱便是作这些画的最初的动机。  我家孩子产得密,家里帮手少,因此我须得在教课之外帮助照管孩子,就像我那时有一幅漫画中的“兼母之父”一样。我常常抱孩子,喂孩子吃食,替孩子包尿布,唱小曲逗孩子睡觉,描图画引孩子笑乐;有时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或者坐在小凳卜“乘火车”我叼卜常亲近他们,常常和他们共同生活。这“亲近”也是这些画材所由来。  由于“热爱”和“亲近”,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现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问的儿童世界。儿童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儿童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因此儿童世界非常广大自由,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成人们笑他们“傻”,称他们的生活为“儿戏”,常常骂他们“淘气”,禁止他们“吵闹”。这是成人的主观主义看法,是不理解儿童心理的人的粗暴态度。我能热爱他们,亲近他们,因此能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心理,而确信他们这种行为是出于真诚的,值得注意的,因此兴奋而认真地作这些画。  进一步说,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生活;换一句话,我常常自己变了儿童而观察儿童。我记得曾经作过这样的一幅画:房间里有异常高大的桌子、椅子和床铺。一个成人正在想爬上椅子去坐,但椅子的座位比他的胸脯更高,他努力攀跻,显然不容易爬上椅子;如果他要爬到床上去睡,也显然不容易爬上,因为床同椅子一样高;如果他想拿桌子上的茶杯来喝茶,也显然不可能,因为桌子面同他的头差不多高,茶杯放在桌子中央,而且比他的手大得多。这幅画的题目叫做“设身处地做了儿童”。这是我当时的感想的表现:我看见成人们大都认为儿童是准备做成人的,就一心希望他们变为成人,而忽视了他们这准备期的生活。因此家具器什都以成人的身体尺寸为标准,以成人的生活便利为目的,因此儿童在成人的家庭里日常生活很不方便。同样,在精神生活上也都以成人思想为标准,以成人观感为本位,因此儿童在成人的家庭里精神生活也很苦痛。过去我曾经看见:六七岁的男孩子被父母亲穿上小长袍和小马褂,戴上小铜盆帽,教他学父亲走路;六七岁的女孩子被父母亲带到理发店里去烫头发,在脸上敷脂粉,嘴上涂口红,教她学母亲交际。我也曾替他们作一幅画,题目叫做“小大人”。现在想象那两个孩子的模样,还觉得可怕,这简直是畸形发育的怪人!我当时认为由儿童变为成人,好比由青虫变为蝴蝶。青虫生活和蝴蝶生活大不相同。上述的成人们是在青虫身上装翅膀而教它同蝴蝶一同飞翔,而我是蝴蝶敛住翅膀而同青虫一起爬行。因此我能理解儿童的心情和生活,而兴奋地认真地描写这些画。

内容概要

  《漫画的描法·子恺漫画选》首先介绍了漫画的描法,如写实法、比喻法、夸张法、假象法、点睛法、象征法,然后,精选了丰子恺的一百多幅画。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书籍目录

漫画的描法第一章 漫画的意义第二章 漫画的由来第三章 漫画的种类第四章 漫画的学程第五章 写实法第六章 比喻法第七章夸张法第八章假象法第九章点睛法第十章象征法译名表子恺漫画选原版封面原版扉页原版自序花生米不满足穿了爸爸的衣服爸爸还不来灯前注意力集中“断肠” 瞻瞻的车——黄包车瞻瞻的车——脚踏车爸爸不在的时候瞻瞻的梦——第一夜瞻瞻的梦——第二夜瞻瞻的梦——第三夜瞻瞻的梦——第四夜快乐的劳动者无题建筑的起源姊弟……

章节摘录

  日本最近的漫画家柳濑正梦,也有笔如刀。讽刺日本政治,直言无忌。有一幅写傀儡戏。戏台上两个傀儡,一个穿军装,表示军阀,一个穿大礼服,表示政阀。这两个木头人正在手舞足蹈地演戏。而他们的手上和足上,都缚着线。这些线的那一端,操在台上背景布后面的一个胖子手中。这胖子身穿洋装,口衔雪茄,手上还戴着许多钻戒,半个大肚皮露出在背景布的上端。显然表明是个财阀。他正在拉线,舞台上两个人的一举一动,都由他作主。还有一幅是连续漫画,共分五图。第一图中画地上生出一株草,一个军人正在拔草。他弯着腰,两手拉住草头,用力地拔。他的背后一个穿大礼服的日本人(政阀),两手抱住军人的腰向后拉,帮他用力拔草。这人的背后,还有一个穿洋装,衔雪茄,戴钻戒的大肚皮人(财阀),两手抱住穿大礼服者的腰向后拉,也帮他用力拔草。这是第一图。第二图一切照旧,只是那株草已拔起了些,地面上露出一个半圆形的东西来,好像萝卜,不知究竟是什么。第三图大体还是照旧,只是拔草的三个人大家向后仰,因为草已经拔起很多,地面上露出的那半圆形已经变成圆形。圆形的是什么?原来是一个人头,那草正是他的头发!第四图,三个人几成仰卧的姿势,那人头底下露出一个强壮的汉子的上半身来。第五图,那汉子全部出世,一拳一脚,把那三个人弄死。——这些都是用假象法的漫画的例子。  以上数例,原画我曾从杂志上剪留;但都损失了,默写出来又嫌失真。只得空谈一会,任读者自去想象。末了再从我自己的作品中举个实例,如第二十一图,《用功》。有一时代,学校极重分数,用分数压迫学生作无理的用功。有一班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于学科毫无研究兴味,专为欲得分数而用功。这情形很不合理,生吞活剥,而且残忍。因此我作这漫画来讽刺。分数的权威,无形可睹,于是假想出一个怪物来代表。一个女学生伏案用功,案上陈列着字典、三角板、米突尺、笔和书。看似真心好学,其实全是一个怪物压迫着的。我还有一幅漫画,写一本古书和一本洋装书,许多小人,有的穿长袍,有的穿洋装,大家努力钻进书里去。有的正在书缝里乱钻,想钻进去;有的半身已经钻进;有的全身钻进,而且已经出头,但已戴着眼镜,生着胡子了。但他们只是端坐在书的蛀洞里,无所事事。因为那时有一班读死书的人,好比蠹鱼,白白地把一生消磨在书本子里。我为他们作这幅画。——凡此诸例,画面上所表现的,都是世间所罕有或不能有的奇怪荒唐的现象,而借这现象,可以表明一种意见。这都叫作假象法的漫画。  第九章点睛法  描写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而加以警拔的题目,使画因题目而忽然生色,好比画龙点睛,叫做点睛法。  点睛法与前述的写实法大体相同;所异者,写实法靠画本身表现,并不全靠题目;点睛法则全靠题目。没有了题目,画就失却精彩。  前面的第一图《某父子》,第十一图《他们埋的是种子,不是死尸》,便是点睛法的实例。试把第一图的题目除去,只剩一幅画,一个乡下老头子提着皮箱和包裹,跟着一个洋装青年走路,这画就平凡得很,全无精彩。但一加上题目,《某父子》,看的人就吃一惊,跟着发生许多思想。又试想,埋葬的那幅画倘不写题目,我们只看见许多人在埋葬尸体,虽然可哀,却很平凡,此画亦不精彩。但一加上题目“他们埋的是种子”,底下再续一句“不是死尸”。看的人闭目一想,其哀情就变为愤怒,愤怒又立刻沉着起来,变成一种努力。  凡是全靠题字而醒目的漫画,都是用点睛法的。但须注意,不是用文字来代替图画,是用文字来点明画意。故题目的文字,务求简洁而有力。倘是噜哩噜苏的一篇说明,那就失却“点睛”二字的本意。古人画人物,眼睛只画眶子,等到人物全体完成,最后才拿起笔来点睛。有的画家,画好了人物,数年不点睛。有的画家,画龙始终不点睛,说点睛便欲飞去。足见点睛的郑重。漫画的点睛,也要郑重,务求简洁而有力,大忌噜苏的注解。  再举一二实例:第廿二图与第廿三图,都是我自己的作品。我故意不写题目,先请读者看画。第廿二图,一个卖香蕉橘子的小贩,坐在一株枯而小的树下守候生意。两个小学生背着书包走来,其中一个伸手指点那小贩,另一个看着,似乎都在笑。如果真无题目,这幅画太平凡乏味。至多,令人想起这两个小学生想买香蕉橘子吃。但一写题目,这画就忽然意义丰富起来。题目是什么?是《去年的先生》。去年小学里当先生的,今年已改做小贩,挑着担子卖水果。因为那时候,小学教师待遇太薄,竟有年俸大洋二十元膳食自理的小学教师。于是小学里的先生都不能生活,纷纷改业。有攀援的人,改人商界,交易所,银行,公司。无可攀援的,只得做小贩,挑着担子卖水果。做小贩虽然苦,比做小学教师好得多。我当时曾目击一个事实,所以作这幅画。  第廿三图,也没有写题目,但描着一个人在那里喂一头猪。这也是极平凡的现象。倘真无题目,这只能说是速写,不能称为漫画。但有题目,它就立刻变成一幅漫画。题目是《间接的自喂》。这幅画载在佛教会刊行的《护生画集》中。但意义并不专为护生,却象征着世间许多事情。世间有许多行为,看似利人,实为利己,可称为“间接的自利”。这样看来,这幅画不但用点睛法,又属于后述的象征法。  第十章象征法  漫画家对于人生社会的某种事象,欲发表自己的感想,而这事无形可描,或不便于明言直说,乃另描一种性状相l司的他事象,拿来象征所欲说的事象。这样隐藏的画法,叫做象征法。前文说过:比喻法与象征法大同而小异。所同者,二者都是不写本物而另写他物的。所异者,比喻法不写本物,而标本题;象征法则不写本物,亦不标本题。比喻法是用题目点明的。象征法则全不说破,任读者自己会悟。《文心雕龙》云“比显而兴隐”。比喻法相当于文学上的比,象征法相当于文学上的兴。象征法的漫画,用意最隐藏,含蓄最丰富,诗趣最多,艺术的价值最高。所以最后说述。  欲举实例,我先想起某古人的一幅画。画着一株大树,树上筑着鸟巢,有许多鸟儿生息于其中。树下有许多人,拿着斧斤,想斩伐这株树。这画在古代当然不称为漫画,其实正是幅象征法的漫画。象征什么呢?世间类于此的事很多,不必说破,还是任读者自己自由想象为妙。广义地看来,中国古画中,有许多可称为象征漫画。例如写竹的“虚心坚节”,写兰的“不以无人而不芳”等,都含有象征的意味。只是中国面家大多数墨守旧法,沿袭传统,老是写竹,写兰……不解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所以现在倘要把兰竹归人漫画,大家都不以为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漫画的描法・子恺漫画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