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埃格布雷希特  页数:726  译者:刘经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史。假如[作者]打算这样写的话,书中就必然会尽量大可能地出现音乐史里过去有过、现在仍有的所有东西。它们依据音乐史学理论建立起来的传统,与近期极大地增多了的兴趣领域相符合。可是,这里完全不是这种情况。以通常意义上音乐史的期待为基准来评判来书,也许会数不清楚这儿所缺乏的一切。如果把本书叫做“音乐史中的章节”就会无可辩驳了,与习以为常相比,就什么都不成问题了:没有不完整的问题;但较佳的说法是:它会隐蔽起来。因为,本书实际上是根据观念和论文题目而被构想为一部音乐史,更精确的说,它被构想为音乐的一种方式。  本书独特之处是嵌入的十五节《反思》。它们特别适用于思索,中断描述而给作者机会仿佛领着读者,注视他并告诉我们正处于[音乐史的]何处,使他们意识到,究竟为什么我们想读、写、了解和从事音乐史?《反思》带领读者进入思考和书写的工作室中,与它一起探讨在此运用的音乐史编纂学处理方式和谈论音乐的方法指明西方音乐的现象转换处的标志。作为历史叙述的间歇点。同时,《反思》也给出一个立足点来仰观问题的那些方式——它们关心我们并未失去作为过去的历史,而仍想起历史;所有个别和一时发生的问题还陈述被改造了,它们基于其不受进间限制的效应而直接走向我们,并且属于我们。  这篇序言提出了本书观念的主导概念是:体验和选择、调节于读者和现在的观点、现实化、接触以及反思。所有这些点共通的是强调书写的主观介入,然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因为传统方式的信条是严格客观,它首先把科学同其他界定开来。可是,科学不允许错误、谬误、出轨、任意和曲解,它们[在科学里]没有机会,但科学也许会容忍有人出来抵制作为最高箴言的所谓客观。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埃格布雷希特(Eggebrecht Hans Heinrich) 译者:刘经树

书籍目录

作者序译者序九至十一世纪  导论: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  人为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及其早期历史    现在契机    《音乐手册》  规多·冯·阿莱佐的和音陪衬理率  反思之一:西方音乐十二世纪  导论:新和音陪衬的和音乐作曲的开端  多声部音乐理论之一  流传下来的多声部音乐  多声部音乐理论之二  音乐学科  反思之二:何为中世纪音乐史巴黎圣母院时期与十三世纪古艺术  导论:从教堂艺术到交往艺术  《和音陪衬全集》  列奥宁与佩洛汀  关于术语学  二重和音陪衬  插曲:《和音陪衬艺术》——一本二重和音陪衬的教科书  反思之三:编纂历史  终止式和经文歌  经文歌和终止式——被遗  有量歌咏旋律艺术  切分歌  世俗歌曲作曲:亚当·德·拉·哈勒和回旋歌  彼得·德·克鲁斯  反思之四:关于音乐史斩分期十四世纪  特征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反思之五:术语学  新艺术  老人和教皇  菲立浦·德·维特里——新记谱理论和等节奏的早期形式  纪尧姆·马绍  意大利十四世纪音乐  记谱法、罗西抄本和牧歌  弗朗切斯科·兰迪尼和叙事歌  音乐在英国  夏日卡农和回旋歌  伴礼歌咏   列昂内尔·鲍尔  反思之六:书写音乐之一十五和十六世纪的早期近代音乐  引入三个步骤  第一步:当代人眼光里时期的开始和终结  第二步:命名时段……巴洛克古典十九世纪二十世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音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全套译丛最经典的一本,原著经典,翻译更经典
  •   音乐史中的名著有很多,这是其中一本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