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家书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凡·高  页数:271  译者:张叔宁等人  
Tag标签:无  

前言

·彭燕郊·文学作品四大门类里,散文不同于诗歌、小说,如果说诗歌是属于精神史的,小说是属于社会史的,集中众多艺术功能的戏剧是属于广义文化艺术史的、超越文字符号表达的多功能空间艺术,而散文则是最具群众性的、最广泛地介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独特文学现象。莫里哀的一部喜剧里有一则这样的对话,甲问乙:什么叫做散文?乙答:你现在说的就是散文。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散文,其实很平常,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对散文感到亲切。也因为这样,散文作为文学术语,表述的是相对说比较宽松的概念,它当然必须具有不可缺少的文学素质,但又不是很规范的,而是比较自由的,英语Essay,一般译作随笔、絮语、试笔、小品,都强调书写的自由。它是一种文体,然而自由到可以有多种不同形态,涵盖书信、日记、游记、回忆录、札记、序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杂感,甚至政论中“笔端常带感情”的那一种。随着文学的发展,十九世纪初还开始出现了诗与散文之间的边缘门类散文诗。文学家以外,它的作者广泛到包括艺术家、音乐家、演员以及哲学家、科学家、史学家,乃至政治家、宗教徒、旅行家,等等。自然表达写作的散文成为最富亲切感的文体,书写时几乎不必考虑词语或文辞的张扬,不用防备文采文风对心灵本真自然流露的掩盖,真实成为散文的根本特征。散文写作最能完好保存并凸显作者被触动的瞬间感觉,和深入思考的曲折反复原初状态,成为与他人对话同时也和自己对话的最优选择,理解自我和重构自我的最佳方式。它“载道”,是说理的,但不是说教的;它“言志”,是抒情的,但不允许矫情。它的最优化境界是融“载道”与“言志”为一体。朴素的写作排除最小的做作的干扰,散文的本性是真变。散文艺术的最高目的只是强调真实。散文求美,而美是真实的伴随物。正因为这样,散文拥有最多读者。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因,有的人很少读诗,有的人不爱看戏,有的人不看小说。不是文学爱好者也读散文,也写散文,不一定为表示文化能力高低,表示兴趣广泛或精神境界雅俗,散文作为文化现象对任何人都是亲切的,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成为散文爱好者,成为散文的“编外”作者,不是想成为散文家,只是有那么一种自信,一种需求:我可以也应该写。就这样,和其他文学门类相比,散文的阅读频率最高,影响面最广、最持久,散文有着最强大的作者队伍,多种文化力量推动散文艺术不断发展。因此当然,众多散文名作成为世界文学宝库最吸引人的亮点。西方和我国的古代典籍几乎都是散文的经典之作。在我国,旧时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算不得读书人,没有读过《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的被认为是没有文化的人,就像西方没有读过《圣经》的不算有教养的人,没有读过荷马、柏拉图不算有文化的人。中华民族是善于创造也善于通过文化交流吸取他人长处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本国文学历史和现状的重新审视,对世界文学的成就和走向的高度关注,成为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四化”浪潮激活的出版事业喷发出多年受压抑的无穷潜力,呈现空前的蓬勃发展势态,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前身湖南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及时推出的数量可观的外国文学名著中译本中,就有选译从古代到现代世界散文名著的《散文译丛》,受到读者的热情支持,几乎每隔不到两个月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大多数读者都以读到每一种新书为快。这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我们体会到:出版工作的起点是对读者需求的理解,出版物的生命在于是否恰好满足读者的欲望,不会让读者失望的出版物,必须是内容充实精粹、高文化品格、高人文素质的。我们仍将朝这个目标努力。改革开放二十五年不算大的时间跨度里,从开始兴起紧接着不断升温的、为回应读者渴求而日趋炽热的出版热,是我们国家走出封闭后最引人注目的革命性变化之一,这个变化还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出版事业高速度发展的大格局下,读者的选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强烈而持久的挑战,我们的应对首先是全面认知、严肃考虑读者的需求,依据它迅速作出编辑、出版、发行运作流程的必要调整,《散文译丛》要努力做到成为一系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名著组成的具体可见的散文艺术史。散文先贤的贡献灿烂丰饶,必须努力从散文史的高度上把握散文艺术发展脉络,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散文艺术达到的高度和动人魅力。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散文名著的经典性。除已知的有显赫地位的公认具有散文文献价值的名著,还应该注意到那些可能存在的缺口,那些不显眼的永恒的文学火种,那些不应该被遗忘而曾经被遗忘,因其永恒的辉煌而终于不再被遗忘的名著,这对于一套系列展示散文名著的丛书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将是叫人感到遗憾的失误。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工作质量,根本的保证是译文的质量。译者的责任是提供忠实的译作、用传神之笔消除不同语种形成的阅读障碍,尽可能让读者如同读原著一样通过本国语言欣赏、解读原著。对于准确理解原著,善于用本国语言表达原著内容的译者,读者是会像尊敬原著作者一样尊敬他的。我们颇感欣慰的是,读者对《散文译丛》的译文总体上说是肯定的、满意的。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的选择表示我们的鉴别能力、我们的欣赏水平和高标准的需求,其意义已经超越局部文化事业而属于全球性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在专家和广大读者不断的关爱支持下,我们将能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些。

内容概要

凡·高(1853.3.30—1890.7.29)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他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十六岁起在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先后在海牙、伦敦分店、巴黎总店和多德雷赫特工作。1878年当过传教士,后在比利时西南部博里纳日矿区工作,由于同情、支持穷苦的矿工而被教会解职。他的艺术生涯很短暂,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73-885)是与困难斗争、寻找自我表现方法的时期,也是学艺、失败和改变方向的时期。第二个时期(1886-1890)是飞速进步、获得成就和做出贡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他结识了土鲁斯、高更、毕沙罗和修拉等在现代绘画中起重要作用的画家,打开了眼界,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就一番事业。其代表作有《向日葵》  《吃土豆的人》《星夜》《夜间咖啡馆》《麦田里的乌鸦》等。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时尚的今天,我们究竟如何解读凡·高这一永恒的谜?究竟有哪些因素帮助造就了这样一位“疯狂的天才”,赋予了其作品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和如此丰富的想象力?为了寻找答案,本书的译者从凡‘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七百多封信中精心选译了一部分,虽然它们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凡·高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认为,凡‘高之所以成为凡·高,是与以下这三个因素密不可分的。    首先,他是一位来自下层,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穷困疾苦寄予极大同情心的画家。不管境遇如何,凡·高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放弃过这样的信念:即艺术应当关心现实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他每一个阶段的作品都融入了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唤起人们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如在《吃土豆的人》中,他选择了当地的农民为题材,因为他发现自己与这些贫穷劳动者有着某种精神和感情上的共鸣。他在给提奥的信中写道:“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    其次,他是一位注重抒发主观内心感受、极富个性、开创一代画风的绘画大师。凡·高作为后期印象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前期印象画派的最大区别是,他更注重如何在绘画中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所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期印象画派彻底改变了西方的绘画面貌,使当时的画风逐渐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因为以凡·高、高更和塞尚等为代表的后期印象画派画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其中,凡·高的《向日葵》系列《星夜》《麦田上的乌鸦》等都是具有强烈个性和象征意义的作品。有人说,凡‘高的画都是他的自画像。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在谈到《吃土豆的人》时他说:“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我崇拜米开朗基罗的人物形象,尽管它们的腿太长,臀部太大。”当有人指责他这幅画中的形象不准确时,他的回答是:“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    更重要的是,凡·高不仅用自己的心作画,而且用自己的生命作画,他是一位真正视艺术为生命、富有强烈使命感的画家。可以说,“艺术即凡·高,凡·高即艺术”。为了作画,他有时甚至达到癫疯的程度。他生前和身后的命运极富戏剧性。他在世时四处漂泊,穷困潦倒,在给提奥的信中,相当一部分谈的都是如何才能使自己免于挨饿,整日为生计而发愁,画作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欣赏,乃至最后因精神绝望而饮弹自杀,年仅三十七岁。其全部作品(包括八百幅油画和七百幅素描)在生前只售出过《红色葡萄园》一幅,但他始终痴心不改,潜心艺术,终成大器,死后得到世人的认可。余光中把凡·高喻为“向日葵”。他说,“向日葵苦追太阳的壮烈情操,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志气,令人联想起中国神话的夸父追日,希腊神话的伊卡瑞斯奔日。”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得更好:    他生下来。    他画画,他死去。    麦田里一片金黄,    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

作者简介

凡·高(1853.3.30—1890.7.29)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他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十六岁起在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先后在海牙、伦敦分店、巴黎总店和多德雷赫特工作。1878年当过传教士,后在比利时西南部博里纳日矿区工作,由于同情、支持穷苦的矿工而被教会解职。他的艺术生涯很短暂,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73-885)是与困难斗争、寻找自我表现方法的时期,也是学艺、失败和改变方向的时期。第二个时期(1886-1890)是飞速进步、获得成就和做出贡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他结识了土鲁斯、高更、毕沙罗和修拉等在现代绘画中起重要作用的画家,打开了眼界,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就一番事业。其代表作有《向日葵》  《吃土豆的人》《星夜》《夜间咖啡馆》《麦田里的乌鸦》等。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时尚的今天,我们究竟如何解读凡·高这一永恒的谜?究竟有哪些因素帮助造就了这样一位“疯狂的天才”,赋予了其作品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和如此丰富的想象力?为了寻找答案,本书的译者从凡‘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七百多封信中精心选译了一部分,虽然它们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凡·高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认为,凡‘高之所以成为凡·高,是与以下这三个因素密不可分的。

书籍目录

丛书前言名家评价关于作者凡·高家书一个人真的爱上了大自然,就能发现美心藏对上帝与人类的爱别让我浪游太远上帝与我同在我们要使自己成材人生就像一条小径艺术,就是人加自然贫穷妒碍成长我内心藏着某种感情女人需要与男人在一起做只绵羊比做条狼好保持你的热情吧!没有困难,还成什么艺术?酷爱艺术意味着失去真正的爱情疯癫还是有益的信仰真实的人不是孤家寡人

章节摘录

别让我浪游太远艾尔沃斯  1876年7月我利用上课间隙写信。教室里,煤气火苗跳跃。孩子们上课时的朗朗读书声随时可以听到。他们当中不时有人哼起某首赞美诗的曲调,使我想起和某种“古老的信仰”有关的内容。上个星期六,我又一次长途旅行到伦敦。我早晨四点离开这里。公园里很美。黑暗的榆树林荫大道和潮湿的小路穿过公园。公园上空,天色灰暗,乌云浓重,远处有雷雨。在伦敦,我拜访了几位朋友,还到了古匹尔公司的美术馆,在那里看到凡·伊特森带来的画。再次从画中看到荷兰的小镇和草地,我感到非常高兴。阿尔兹画的那幅绳河上的磨坊)),我认为是幅好画。我希望你能看一看薄暮来临,灯火齐明,人人都往家里走的时候,那伦敦的街道。一切都表明,这是星期六的夜晚。尽管是一派喧闹景象,仍透出祥和的气氛。人们盼望星期天的到来,为星期天即将到来而感到兴奋。啊,星期天,在星期天要做的和完成的事该有多少啊。对那些贫民区的和拥挤不堪的街道上的人们来说,到了星期天他们感到多么舒适啊。我又作了一次远足,心情十分愉快。这里学校里的人们很少外出走动走动。回顾去年在巴黎挣扎度日,把巴黎的生活与这里有时整日足不出户的生活比较时,我有时在想,什么时候我将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呢?如果我重新回去的话,我要干的工作和去年的很可能就不一样了。但是,我认为我宁可教孩子们圣经史也不愿出门四处奔走了。教圣经史多少让人觉得不担什么风险。每天,人们都要向上帝祈祷,都要谈起上帝。目前,关于上帝我谈得不多,但有了上帝的祝福和帮助,我的处境会变得好些的。明天,我将第二次领我做新工作所得的那份微薄的薪金。我将用那点钱买双新靴子和一顶新帽子。琼斯先生答应给我在他的教区找份工作,因此我将置齐我所需要的东西。我无法向你形容我是多么高兴。冬天很快就来到了。我感到非常愉快,圣诞节是在冬季来临的。愿上帝让我们在那时欢聚。我多么想见见母亲,多么想见见父亲,和他谈谈话。虽然我们很少见面,虽然我们不常见到双亲,但对家庭的感情和我们之间的手足之情竞如此强烈,以至于我的心直往上提,眼睛转向上帝,祈祷说:“别让我浪游得离家太远,太远。啊,主啊。”提奥,上星期天哥哥我第一次到上帝住的地方布道。关于这件事,我这样写道:“在这个地方,我将奉献安宁。”这是一个晴朗的秋日,我从这里步行到利奇蒙德。一种上景致美不胜收。已是满树黄叶的高大栗树和澄碧蔚兰的天空,倒映在泰晤士河水面上。透过树顶可以嘹望位于山顶上的那部分利奇蒙德。当我站在讲道坛上时,我觉得好像是从地下一个黑暗的洞里出现,重又回到友爱的太阳光下。一想到今后不论去到那里,我将传播福音,一种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能很好地传播福音,一个人必须有部心上的福音,但愿上帝赐给我一部福音。《效仿基督》是部给人以很多启示的绝好的书。为了追求神圣的做人的责任感多么有意义啊;为人宽厚慈悲,尽心尽责,将从中获得巨大乐趣;这些道理在书中得到很好的阐发。每天都有每天的罪恶,每天都有每天的善行,事实确是如此。如果不靠信仰来加强生存能力和使生存无痛苦可言,那么生存一定会变得无比困难,特别当每天的罪恶随世俗现象的存在有增无减的时候,更其如此。我们是否找一天一起去教堂呢?我们虽然满腹忧伤,却又总是幸福的,我们的心里有永恒的喜悦,因为我们是上帝天国中的穷人。几天前,布拉特先生从多尔德特来看望文森特叔叔。叔叔问布拉特先生,如果我想干的话,在他的公司里能否给我留个位置。布拉特先生认为可以,说,我必须为这事前去谈谈。所以昨日清晨我到他那里去了。我们谈妥,新年后一周内我过来上任,先试试看,然后再定。有许多方面让人觉得这事求之不得,我因此而可以回荷兰,离双亲、离你和其他人近了。薪俸也肯定比琼斯先生给的高。我无法不考虑工资问题,因为今后需要更多的钱维持生活。我们常盼望相聚在一起。在生病和忧愁的时刻,发觉我们相隔遥远,心里不由得十分恐惧;贫困的时候才意识到手头拮据也许就是我们不能团聚的障碍。至于宗教工作,我尚未放弃。父亲心胸开阔,多才多艺,我希望不管碰到什么情况,在我身上也能表现出一点这样的气质。将来如有变动,就是我不教孩子们了,我将在一个书店里工作。我非常可能去那里工作。

编辑推荐

《凡·高家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凡·高家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先说正题——评论一下这本书:很好!这么真挚的文字和感情真是让人温暖啊!此书对我目前的工作很有帮助。正常来说,读凡高就读欧文的《渴望生活》,那是最有代表性的。再说说副题——我研究凡高是为了走进朋友的内心……凡高是大师,有这样成就的大师也许不容易遇到,但有他一样狂热的对艺术的追求的人我却遇到了——我的朋友王晓峰。王晓峰,男,吉林榆树人,1963-2005,1987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黑龙江广播电视报美术编辑(1993年4月前);从黑龙江电视台辞职后做过广告公司艺术总监、企业高级主管、开过画廊等。后期辞去一切社会职务,回到故乡乡下,自由思想,自由写作,自由绘画……这些年来,晓峰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写作了大量思想随笔、艺术理论文章,但从未发表过(1993年以前有大量漫画作品发表,其后再未发过任何作品)。其艺术作品目前只有少数的圈内好友、方家得见,并给予极高的评价。其文字作品(书信、日记、艺术随笔、哲思随笔)等溶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亦有很高的文学水准。目前本人正在整理他的遗作,相信很快就会与读者见面。谨此纪念这个为艺术而生的纯粹的人、纯净的人。更多内容可参考我的帖子http://bbs.news.163.com/bbs/localhlj/70025393.htmlhttp://tieba.baidu.com/f?z=386540121&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D3%DC%CA%F7&pn=0附:王晓峰艺术随笔《忆凡高》作者:静心晓峰凡高是印象派之大师,然而,在其生存之际没有得到任何的“幸福”,死后却发扬光大。我不想做今日之凡高,更不想像凡高一样的去生活。其实忆凡高道不如说追忆凡高的精神。凡高之存在只在于其弟提奥之存在。兄弟之间之相濡以沫造就了印象派之不朽的绝唱。吾曾经有过几千册的书籍,然而最后能作为我案头的只有几本,其中之一便是《凡高传》。《凡高传》原为《渴望生活》,这可以道出此书的真谛,即是对生活的渴望!其实有多少人了解了什么叫做生活吗?生活本在生活本身,绝不是文人之事。我之尊重凡高旨在于其对生命的尊重。上苍造就了他,就让他该如此。他的《向日葵》不是其艺术的概念,而是他生命之概念,历史之概念。凡高绝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他至少超除了当代人百年之多。这也是他痛苦之所在。他以内心之躁动,以画笔之狂热绘就了无数之力作。他拿生命之概念造就了印象派艺术之殿堂。向日葵是永远向着太阳生长的。即是说永远有一种希望。我忆凡高并不是因为其悲惨,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其纯正。凡高之牺牲毕竟会成为历史的笑柄。就让那些不懂的人去笑吧!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更多的凡高,也永远不可能有更多的凡高,因为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人越来越少。金黄色的诱惑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有的,然而金黄却丧失了凡高的生命。也许就因为这一点才有了世界历史上卓然的艺术家。
  •   家书抵万金。画家的书信同他的画作一样,给人以启迪,想象。
  •   这是作者的真实写照!慢慢看吧
  •   文笔优美,感受之深!
  •   超级喜欢。对艺术家的理解,让我在文字里感动无比
  •   读完此书,心情真的很复杂。和当年一遍又一遍听VINCENT不同,那时只是感伤,唏嘘天才的陨落与世事的无情和不公。而现在,在读完(部分摘选)梵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家信后,简单的用天才这两个字来概括梵高是对逝者的不公,以及更显示出世人的贫瘠和无知。有多少人知道他为艺术付出有多巨大的努力?有多少人能比他更理解贫困的处境?又有多少人能纯净得像他那般对爱与美好有着如此温暖而动人的心?!那感动我的是源自于他对自我的忠于。就像他自己在信中所说的“我想表达为生存而奋斗的主题”,“我努力忠于我所看到的自然,而不对它做哲学式的解释”。。。你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伟大的奋斗的无意识的表达,那种执着,义无反顾,坚韧但同时又温暖柔软的内心。没有给五颗心是因为书印的并不好,印刷错误有几处,纸张也比较差,因为是黑白,插画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说虽然打了折但还是略贵的,不知道版权费到谁的手中,哎。。。
  •   是和欧文的渴望生活一起买的。虽然只是挑选了一部分的信件,但仍能体会到文森特的精神,以及他仅剩的提奥对他的兄弟之情。
  •   Van Gogh爱上一个不能爱的人,后来遇上了一个女子,另一种更贴合生活的感情,持续8个月,当然期间他会称之为爱情,然后因为贫穷而分开,他只是觉得他没法再照顾她。对于这段感情,他不知道是不是爱,不过他觉得是和爱情很接近的东西。到底是出于怜悯,还是对生活的妥协?这个男人在某些方面是善良的,正如他总是喜欢有生命的东西,以及对待自己的画作的态度。当这种态度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生活便成了一种挣扎。
  •   买不到亲爱的提奥才买这本的..这本有点小哈我要看亲爱的提奥啊!><
  •   大师精神不朽
  •   不要把大师的文字翻成煽情散文好吗?
  •   卓越速度很快。但是发来的书封面缺了一块,边角都很褶皱。本想退货,但是花费不多,就不退了。希望卓越下次发书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起码拿一本好的书来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