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家

出版时间:2011-8-15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日)中岛京子  页数:307  字数:145000  译者:曹亚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小的家》以一个纯真少女的视角,写了一个家庭在战乱年代里的变迁。想着“帮佣就是作为出嫁前的新娘进修”,少女多喜好奇又兴奋地来到了东京。在东京郊外的一座红色屋顶的小楼里,多喜与持重的平井老爷、美丽的夫人,以及可爱乖巧的恭一小少爷,和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小小的家中岁月静好,多喜的心头总是萦绕着一份安宁与温柔,她甚至不想嫁人,不愿意回故乡,而将这小小的红顶房子当成了要一辈子留下的家。然而,和乐美满的生活却因一个年轻人的到来,渐渐起了惆怅和纷扰。
  在有着红色屋顶的小小的家之外,是风云动荡的社会与时代:申奥、兵变、战争、征召令、空袭……在日后无数的跌宕和苦辛里,那个留下了自己青春印记的小小的家总是让多喜魂牵梦绕,惦念一生。

作者简介

中岛京子,1964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女子大学文理学部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日语培训学校和出版社工作,为自由撰稿人和杂志编辑,曾在美国实习两年,回国后开始写小说。2003年发表了以田山花袋的小说《蒲团》为榜样的长篇小说处女作《FUTON》。2010年以作品《小小的家》获得第143届直木奖。
长篇小说《小小的家》以战前中产家庭的生活为背景,用现代的视角完全再现了昭和时代初期东京市民的生活。评论界将《小小的家》称为“由爱、死和艺术交织而成的感动大作”,可以从家庭、恋爱甚至推理等各种角度来品味这部作品。直木奖评委林真理子则对小说中登场人物栩栩如生的现实感赞赏有加,称作者写作的手法无可挑剔,对于战前史料的研究和引用几乎可与历史学家相媲美。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日语作品的译介工作。出版译作有《新源氏物语》(合译)、《给日本的遗书》(合译)、《世界政要御人方略·竹下登卷》、《成功领导50条》等。

书籍目录

序:小小的家,小小的秘密
第一章 红色三角屋顶的洋房
第二章 东京时尚
第三章 马口铁玩具
第四章 庆典序曲
第五章 开战
第六章 无秘策
第七章 故乡的日子
最末章 小小的家
译后记:乱世之中的日常图景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中登场人物栩栩如生,现实感极强。作者的写作手法无可挑剔,对于战前史料的研究和引用几乎可与历史学家相媲美。  ——林真理子(日本著名作家,直木奖评委)  本书是一部由爱、死、艺术交织成的感动大作。  ——直木奖评委会 

编辑推荐

  《小小的家》是日本通俗畅销文学大奖直木奖获奖作品,著名翻译家、村上春树作品中文专属译者林少华教授力荐之亲自作序;日本亚马逊网站读者也给《小小的家》以五星好评。《小小的家》于幽微处见大历史:1920年代-1950年代东亚的诸多大历史事件在书中都有反应,而且从日本人的角度看这些历史颇值得玩味。《小小的家》风格唯美动人:语言细腻婉转,情节婉曲中见诡谲,是当代日文小说中难得的回归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色彩的“唯美派”。《小小的家》故事中的的核心意向和后半部分的线索,“小房子”,是李伯顿所著的凯迪克金奖绘本,在童书界和美术界有极高的声誉。在悬疑小说和爱情小说两边倒的对日本小说引进的趋势中,《小小的家》显得特点鲜明,别具一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小的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7条)

 
 

  •   真的特别美好,多喜看似平淡的回忆下,小小的家,小小的秘密,带给你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惆怅。喜欢红色三角屋顶的小房子。
  •   “小小的家”始终作为一个背景出现着,虽然后来小小的红顶屋子在美军的轰炸里被摧毁了,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终止,板仓先生后来成为了一名漫画家,死后的纪念馆也是仿照之前时子夫人居住的屋顶屋子的建筑风格,引出了阿多外甥的好奇,继而不断地追寻答案,挖掘出一段纯粹的恋情。让人的情思连绵不绝。
  •   小小的家,一本回忆录,写的女佣在主人家的生活,自然,温馨,平淡,却满满的都是感动率
  •   读完此书,心中不得不为中岛京子巧妙的构思、高超的叙事技巧所折服,语言平实舒缓,但却透出忧伤的情愫,正是我喜欢的菜啊!正如林少华先生在为此书作序时写道:单元阅读给你的带来小小的愉悦、小小的感动和小小的沉思。
  •   跟战争有关的文学总是容易吸引人,这本书又因为跟“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这些我们熟悉的战争有关又更加吸引人。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应该珍惜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愿和平永在,安宁永在,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幸福的家!
  •   直木奖作品,通俗易懂,相当给力
  •   一直以为现在的大陆日本小说中,只有悬疑小说和“大家名著”,没想到还有这样一抹异色。昭和年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自己,都是昭和年代所生。昭和年代的前期又是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壮阔的浪漫的故事都发生在那时候。强烈推荐看看这本小说,很有在看日本电视剧的感觉。
  •   淡淡的言语间却可以带给人莫大的感动,其实,不论是发起者还是反抗者,战争都会带给国民痛苦,比起那些雷人的抗日神剧,那些过度吹嘘中国实力把所有日本人拍成恶鬼的电影,这样一部淡淡的回忆录,一个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确是让人反思战争的最好良药……
  •   看完整本书,生发出一股莫名的忧伤。记得以前看过《情书》,就曾有类似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日本小说都带有类似的感伤情愫呢?总之,觉得很舒服,小说的文字很流畅,平实,阿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终身未嫁的女佣,在阐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扯动的是,一整个时代的变迁,让人读完之后,掩卷沉思。。
  •   这本书的风格如同它的外表一样清新淡雅。诉说战争年代普通百姓家的离合悲欢,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大悲大喜的夸张情绪,真实自然。揭示二战时期日本民众的心态非常客观(有心的读者一定要去读读)。的确,无论世间如何风云变幻,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最执著的守护。
  •   我很少看日本小说的,可能是因为日本电影的缘故吧,但是不经意翻起朋友桌面上的这本书,竟让我一个下午都爱不释手,翻了一页又一页。唉,那个时代的起伏,在阿多善良的心中,也许掀不起多大的波澜,而一个个小小之家发生的事情,却让她铭刻一生。以那个时代最底层的人物,用最为简朴的文字来讲述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可谓另辟蹊径。最后的结局,让人着实感慨一番。
  •   读完之后,板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终身未婚,想念着时子夫人,也许是一见钟情吧,也许只是艺术家对爱情特有的执着吧。他在经历了战争洗礼之后,绘画的风格变得沉郁与冷峻,但是内心的悲喜呢?书中很少提到,留给读者们去想象了。一个怀抱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最终只能被卷入时代的潮流里,心中对时子夫人的想念之情怕是难以消解的吧。虽然板仓先生出现的字眼不多,但感觉,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   读完全书,心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压抑感。我回想起时子夫人多年的无性生活,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位与自己趣味相投的板仓先生,却奈何自己已是有妇之夫了。这也是世上很多杯具的根源啊。时子夫人很漂亮,但是苦于是再嫁,只能屈服命运的安排,而板仓先生又是一位传统观念很强的人,不敢轻易逾越世俗的鸿沟,只能在漫无边际的暧昧着。书中对此没有过多的描写,只是通过阿多内心的纠结来反映出来,凸显了这段婚外恋的隐秘,更让我怀疑,到底阿多是不是对时子夫人有兴趣啊?!这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是,在书中却又找不到如此这般的回答。也许,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吧。虽压抑,却又那般的惹人深思。
  •   一个日本女佣关于二战时期的回忆录,但记忆里面的不是血腥的画面,而是温馨的家庭生活。蛮好看的
  •   诸位在中学历史里学到的上世纪前期与日本和中国有关的历史背景都能找到,据说作者本人也精通中文。这本书除了看故事,还能看历史,尤其是以另一种视角看历史。呵呵,有意思。
  •   很喜欢,在战争背景下的温馨的守护着的一家。
    日本小说的风格都是这种淡淡的吗?
  •   像看电影,有点《萤火虫之墓》+《阿信》的感觉。现在这个年代能看到这种日本小说真是难得。
  •   作为一个日文专业的学生,我总有一个习惯,在阅读有关日文小说的时候,喜欢品味其中的翻译水平。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很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与内容。原文很平实与舒缓的风格都得到了真实的展现,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值得称赞。
  •   看似小清新的书,其实包含了不少推理小说的手法~
  •   这是一本值得去读的小说,至少读完后在心里留下了点东西。
  •   女佣阿多当年没有将夫人的信寄出去,她当时那颗纯朴的心应该是多么的纠结呵!单纯善良的她,不愿见夫人出轨,但是这是否蕴含着自身自私的成分呢??很模糊,不清楚,也许,很多的情感就是在这种模糊的状态下悄悄萌生,又悄悄地废弃了,只是留下内心的一股苍白!!阿多内心的交织依然让我难以忘怀。
  •   娓娓道来,不事张扬,而自有一种婉约动人的味道。在东野圭吾们横行的今天,能看到如此清雅的小说真的很难得。小时候看《阿信》《烈驹》时候的感觉又回来了。那样一个遥远又不安的年代啊!
  •   唯美小说 喜欢这个风格的可以看
  •   十分温馨的一部作品,值得大家去看
  •   看到最后的时候,阿多的外甥曾发出这样的感想:姨婆她,会不会在暗恋着这位美丽的有妇之夫呢?这句话让我的思绪凌乱了。我回想起之前看到的阿多对夫人容貌美丽的描写,觉得的确存在这个可能。但也许表露的不明显。至于阿多当时为什么不将信送出去,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出于自己对夫人的爱慕吧。啊!也许,我扯远了,但想想,也的确有可能啊。唉,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不知道她看完了没有,估计没有~~~她喜欢看无聊的肥皂剧,不爱看书~~~
  •   看过一个书评后买的,据说还不错。期待中。
  •   没看过,觉得书名让人温馨,看后再细评
  •   确实是本好书,发货再快点就更好了
  •   很快就把这本书看完了,有一张欲罢不能的感觉。书中的文字很平实,以女佣阿多的回忆为主线,娓娓道来,有一张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历史的河流就在身边流淌!!也许,这就是文字带给我们的力量吧与温馨的感觉吧!!
  •   okokokokpokpokpok
  •   书很满意 值得一买
  •   还不来得及看,希望是好看的额
  •   看到最后,你也许会流泪。
  •   给老婆买的,说很好看
  •   还没看,不过内容看起来很喜欢的!
    包装很干净!
  •   是看了今年柏林电影节影后的信息,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买来看看
  •   这本书读完之后唯一喜欢的是叙述的态度,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处理得还算不错,只描写自己的小小的生活便足够了,"战争"叫做"事变"又如何?怀念愧疚嫉妒又如何?不被后代理解又如何?说清楚自己的情感,表达明白自身的处境,什么风起云涌沧海横流,文学究竟是个人的东西。
       林少华那篇文简直要把这书毁了,还好我看了一段就果断放弃,别人喜不喜欢我不知道,一个著名译者却搞毫无意义徒让人恶心的内容简介加剧透,我去他丫的。
       内容有一读的价值,装桢一般。直木的广告魅力还是有一些的啊。
      
  •   首先,作者的語言很簡練,不浮誇。沒有特意的去修飾但仍給人以美感,淡雅的感覺吧~ 。剛開始讀的時候以為整部書都是這種淡淡的調子,不過最後確實讓人小小的心驚了一番(笑)。從內容上來說,這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寫的回憶錄似地書中書。雖然女傭的身份並不完全適合歸結為普通人,但是大體上還是能讓讀者看到二戰前後的日本。類似于《偷書賊》的感覺吧~ 而平凡的生活中也不是波瀾不驚的,那小小的戀情,就是那投入湖中的石子。最後的結尾看似實打實的寫完了,但是留給讀者想想的空間也不少,也算是一種樂趣吧? 不過,國人可能對書中寫的戰時日本對中國的某些言論不滿,鄙人就是如此,不過,正因為詳實的描寫出來了,所以才可以繼續讀下去,沒有特意美化,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ps:建議先不要看序言和最後一章。劇透神馬的會降低讀書樂趣的(笑)
  •   这部文学作品从本质上来说是日本传统文学的继承,非常类似于日本平安时期的古典物语文学,只是将背景设置在了明治维新后。
    文章并不着重突出社会背景,将重点放在对人物的描绘中,从人物的命运和人际关系上显示时代的力量。文章对人物感性的刻画十分细腻,这也继承了日本文化的传统。内容着眼于生活中的平凡事件,全面地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和心理。
    文学技巧方面,突出地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物哀情节,将事物的矛盾推向极致后让人在美丽的瞬间殒灭,受禅宗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由于这部文学较多地带有日本特色,可能中国读者读起来将会有一定文化隔膜。此外,文章过度淡化了时代色彩,对某些不正确的军国主义倾向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的丑恶采取的是调和态度,这是文章的消极方面
  •   从故事来说,这种离乱加情感的小说绝对是我的菜,也有浓重的影像感,所以,从故事的角度来说,推荐大家阅读!
    但是,看书中的主人公对战争的感觉,又觉得特别可气!虽然明知道日本民众被当局洗脑得厉害,还是忍不住生气。还好本书的历史观最终还是回归到主流的,传统的(中国人能接受的)。
    又爱又恨!
  •   看了宣传,然后就订购了,开始读的时候没有觉得如宣传所赞扬的那样好,但是逐渐发现小说的题材很特别,内容也逐渐的引人入胜。战争给一个国家的国民带来了多少的创伤,以为中国人受战争的伤很重,其实发动战争的国家老百姓一直也是受害者,政治家搞的战争,对于哪一国的老百姓都是身心的伤害,妻离子散和背井离乡是战争的后果!
  •   日本女佣那个时代的事情。
    写的很详细,也挺有意思。。
    不过那些细节让我想起红楼梦的手笔。。还是红楼梦比较精彩。
  •   书还没看,听说这小说准备拍成电影,打算买来看看。
  •   从结局看来这个故事应该是真实的。虽然没能看到结局。
    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反应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缩影。还不错。
  •   内容平实。不够精彩。
  •   包装精美,是值得收藏的版本,只是对于内容嘛,感觉不是特别吸引我,总体还不错咯。
  •   不能轻信日本的文学奖,这个国家的奖多如牛毛,岂能尽信
  •   看不懂它到底想表达些什么。
  •   内容还好,就是有印刷缺页,而且有好几页,很意外了
  •   很一般。没心情看完。
  •   还没读,不知道故事。
  •   gi 不错的选择
  •   书做的很精致
  •   小小的家
  •   自己的家
  •   直木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