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静默如谜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波]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页数:201  译者:陈黎,张芬龄  
Tag标签:无  

前言

诗人与世界一九九六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辞据说任何演说的第一句话一向是最困难的,现在这对我已不成问题啦。但是,我觉得接下来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一直到最后一行——对我都是一样的困难,因为在今天这个场合我理当谈诗。我很少谈论这个话题——事实上,比任何话题都少。每次谈及,总暗地里觉得自己不擅此道,因此我的演讲将会十分简短,上桌的菜量少些,一切瑕疵便比较容易受到包容。当代诗人对任何事物皆是怀疑论者,甚至——或者该说尤其——对自己。他们公然坦承走上写诗一途情非得已,彷佛对自己的身份有几分羞愧。然而,在我们这个喧哗的时代,承认自己的缺点——至少在它们经过精美的包装之后——比认清自己的优点容易得多,因为优点藏得较为隐密,而你自己也从未真正相信它们的价值……在填写问卷或与陌生人聊天时——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职业不得不曝光的时候——诗人较喜欢使用笼统的名称“作家”,或者以写作之外所从事的任何工作的名称来代替“诗人”。办事官员或公交车乘客发现和自己打交道的对象是一位诗人的时候,会流露出些许怀疑或惊惶的神色。我想哲学家也许会碰到类似的反应,不过他们的处境要好些,因为他们往往可以替自己的职业冠上学术性的头衔。哲学教授——这样听起来体面多了。但是却没有诗教授这样的头衔。这毕竟意味着诗歌不是一个需要专业研究、定期考试、附有书目和批注的理论性文章,以及在正式场合授予文凭的行业。这也意味着光看些书——即便是最精致的诗——并不足以成为诗人。其关键因素在于某张盖有官印的纸。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俄国诗坛的骄傲、诺贝尔桂冠诗人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就曾经因为这类理由而被判流放。他们称他为“寄生虫”,因为他未获官方授予当诗人的权利。数年前,我有幸会见布罗茨基本人。我发现在我认识的诗人当中,他是唯一乐于以诗人自居的。他说出那两个字,不但毫不勉强,相反地,还带有几分反叛性的自由,我想那是因为他忆起了年轻时所经历过的不人道羞辱。在人性尊严未如此轻易遭受蹂躏的较幸运的国家,诗人当然渴望被出版,被阅读,被了解,但他们绝少使自己超越一般民众和单调日常生活的水平。而就在不久前,本世纪的前几十年,诗人还竭尽心力以其奢华的衣着和怪异的行径让我们震惊不已,但这一切只是为了对外炫耀。诗人总有关起门来,脱下斗篷、廉价饰品以及其他诗的装备,去面对——安静又耐心地守候他们的自我——那白晰依旧的纸张的时候,因为到头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伟大科学家的电影版传记相继问世,并非偶然。越来越多野心勃勃的导演企图忠实地再现重要的科学发现或杰作的诞生的创造过程,而且也的确能几分成功地刻画出投注于科学上的心血。实验室,各式各样的仪器,精密的机械装置重现眼前:这类场景或许能让观众的兴趣持续一阵子;充满变数的时刻——这个经过上千次修正的实验究竟会不会有预期的结果?——是相当戏剧化的。讲述画家故事的影片可以拍得颇具可看性,因为影片再现一幅名作形成的每个阶段,从第一笔画下的铅笔线条,到最后一笔涂上的油彩。音乐则弥漫于讲述作曲家故事的影片中:最初在音乐家耳边响起的几小节旋律,最后会演变成交响曲形式的成熟作品。当然,这一切都流于天真烂漫,对奇妙的心态——一般称之为灵感——并未加以诠释,但起码观众有东西可看,有东西可听。而诗人是最糟糕的;他们的作品完全不适合以影像呈现。某个人端坐桌前或躺靠沙发上,静止不动地盯着墙壁或天花板看;这个人偶尔提笔写个七行,却又在十五分钟之后删掉其中一行;然后另一个小时过去了,什么事也没发生……谁会有耐心观赏这样的影片?我刚才提到了灵感。被问及何谓灵感或是否真有灵感之时,当代诗人会含糊其辞。这并非他们未曾感受过此一内在激力之喜悦,而是你很难向别人解说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好几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也躲闪规避。不过我的答复是:大体而言,灵感不是诗人或艺术家的专属特权;现在,过去和以后,灵感总会去造访某一群人——那些自觉性选择自己的职业并且用爱和想象力去经营工作的人。这或许包括医生,老师,园丁——还可以列举出上百项行业。只要他们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挑战,他们的工作便是一趟永无终止的冒险。困难和挫败绝对压不扁他们的好奇心,一大堆新的疑问会自他们解决过的问题中产生。不论灵感是什么,它衍生自接连不断的“我不知道”。这样的人并不多。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而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热情;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可厌的工作,无趣的工作,仅仅因为待遇高于他人而受到重视的工作(不管那工作有多可厌,多无趣)——这对人类是最残酷无情的磨难之一,而就目前情势看来,未来似乎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因此,虽然我不认为灵感是诗人的专利,但我将他们归类为受幸运之神眷顾的精英团体。尽管如此,在座各位此刻或许存有某些疑惑。各类的拷问者、专制者、狂热份子,以一些大声疾呼的口号争权夺势的群众煽动者——他们也喜爱他们工作,也以富有创意的热忱去履行他们的职责。的确如此,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知道,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所知之事自身俱足;他们不想知道其他任何事情,因为那或许会减弱他们的主张的说服力。任何知识若无法引发新的疑问,便会快速灭绝:它无法维持赖以存活所需之温度。以古今历史为借镜,此一情况发展至极端时,会对社会产生致命的威胁。这便是我如此重视“我不知道”这短短数字的原因了。这词汇虽小,却张着强有力的翅膀飞翔。它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使之涵盖我们内在的心灵空间,也涵盖我们渺小地球悬浮其间的广袤宇宙。如果牛顿不曾对自己说“我不知道”,掉落小小果园地面上的那些苹果或许只像冰雹一般;他顶多弯下身子捡取,然后大快朵颐一番。我的同胞居里夫人倘若不曾对自己说“我不知道”,或许到头来只不过在一所私立中学当化学老师,教导那些家世良好的年轻仕女,以这一份也称得上尊贵的职业终老。但是她不断地说“我不知道”,这几个字将她——不只一次,而是两度——带到了斯德哥尔摩,在这儿,不断追寻的不安灵魂不时获颁诺贝尔奖。诗人——真正的诗人——也必须不断地说“我不知道”。每一首诗都可视为响应这句话所做的努力,但是他在纸页上才刚写下最后一个句点,便开始犹豫,开始体悟到眼前这个答复是绝对不完满而可被摒弃的纯代用品。于是诗人继续尝试,他们这份对自我的不满所发展出来的一连串的成果,迟早会被文学史家用巨大的纸夹夹放在一起,命名为他们的“作品全集”。有些时候我会梦想自己置身于不可能实现的处境,譬如说我会厚颜地想象自己有幸与那位对人类徒然的努力发出动人噫叹的《旧约·传道书》的作者谈天。我会在他面前深深地一鞠躬,因为他毕竟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至少对我而言。然后我会抓住他的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是这么写的,传道者。但是你自己就是诞生于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你所创作的诗也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因为在你之前无人写过。你所有的读者也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因为在你之前的人无法阅读到你的诗。你现在坐在丝柏树下,而这丝柏自开天辟地以来并无成长,它是藉由和你的丝柏类似但非一模一样的丝柏而成形的。传道者,我还想问你目前打算从事哪些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将你表达过的思想做进一步的补充?还是驳斥其中的一些论点?你曾在早期的作品里提到‘喜悦’的观点——它稍纵即逝,怎么办?说不定你会写些有关喜悦的‘太阳底下的新鲜’诗?你做笔记吗?打草稿吗?我不相信你会说:‘我已写下一切,再也没有任何需要补充的了。’这样的话世上没有一个诗人说得出口,像你这样伟大的诗人更是绝不会如此说的。”世界——无论我们怎么想,当我们被它的浩瀚和我们自己的无能所惊吓,或者被它对个体——人类、动物、甚至植物——所受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所激愤(我们何以确定植物不觉得疼痛);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为行星环绕的星光所穿透的穹苍(我们刚刚着手探测的行星,早已死亡的行星?依旧死沉?我们不得而知);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座我们拥有预售票的无限宽广的剧院(寿命短得可笑的门票,以两个武断的日期为界限);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它是令人惊异的。但“令人惊异”是一个暗藏逻辑陷阱的性质形容词。毕竟,令我们惊异的事物背离了某些众所皆知且举世公认的常模,背离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明显事理。而问题是:此类显而易见的世界并不存在。我们的讶异不假外求,并非建立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上。在不必停下思索每个字词的日常言谈中,我们都使用“俗世”,“日常生活”,“事物的常轨”之类的语汇……但在字字斟酌的诗的语言里,没有任何事物是寻常或正常的——任何一个石头及其上方的任何一朵云;任何一个白日以及接续而来的任何一个夜晚;尤其是任何一种存在,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存在。看来艰巨的任务总是找上诗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1996年12月7日斯德哥尔摩

内容概要

  《万物静默如谜》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包括激发知名绘本作家幾米创作出《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见钟情》,收录高中语文教材的《底片》,网上广为流传的《在一颗星星下》《种种可能》等。
  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安眠药、履历表、衣服;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生活认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作者简介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一九二三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她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也是公认为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
   二○一二年二月的一个晚上,辛波斯卡在住宅里安然去世。在她的葬礼上,波兰各地的人们纷纷赶来,向诗人作最后的告别。
   《万物静默如谜》收录了辛波斯卡各个时期最迷人的七十五首佳作,曾获得《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在中国,辛波斯卡的作品曾激发幾米创作了《向左走,向右走》,也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深受学生喜爱。
   译者简介:
  陈黎,台湾著名诗人、翻译家。著有诗集、散文集、音乐评论集二十余种,曾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金鼎奖等众多大奖。
   张芬龄,台湾师大英语系毕业。著有评论集《现代诗启示录》,与陈黎合译书十余种。曾多次获得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

书籍目录

Ι诗人与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辞
辑一
呼唤雪人
1957
企图
清晨四点
有玩具气球的静物画
致友人
布鲁格的两只猴子
然而
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
辑二

1967
博物馆
旅行挽歌
不期而遇
金婚纪念日
寓言
鲁本斯的女人
健美比赛
诗歌朗读
墓志铭
巴别塔
与石头交谈
辑三
一百个笑声
1967
写作的喜悦
家族相簿
砍头
圣殇像
越南
一部六十年代的电影
来自医院的报告
眼镜猴
特技表演者
一百个笑声
辑四
可能
1972
可能
剧场印象
广告
一群人的快照
回家
失物招领处的谈话
从容的快板
梦之赞
幸福的爱情
在一颗小星星下
辑五
巨大的数目
1976
巨大的数目
致谢函
俯视
微笑
恐怖分子,他在注视
老歌手
赞颂我妹妹
隐居
一个女人的画像
警告
颂扬自我贬抑
乌托邦
辑六
桥上的人们
1986
一粒沙看世界
衣服
我们祖先短暂的一生
希特勒的第一张照片
写履历表
葬礼
对色情文学的看法
种种可能
奇迹市集
桥上的人们
辑七
结束与开始
1993
天空
有些人喜欢诗
结束与开始
仇恨
无人公寓里的猫
一见钟情
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六日
我们幸运极了
辑八
瞬间
2002
三个最奇怪的词
有些人
对统计学的贡献
底片
云朵
在众生中
植物的沉默
辑九
附录
种种荒谬与欢笑的可能
辛波斯卡作品年表

章节摘录

一见钟情他们两人都相信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但变化无常更是美丽。既然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确定彼此并无任何瓜葛。但是听听自街道、楼梯、走廊传出的话语——他俩或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我想问他们是否记不得了——在旋转门面对面那一刻?或者在人群中喃喃说出的“对不起”?或者在听筒截获的唐突的“打错了”?然而我早知他们的答案。是的,他们记不得了。他们会感到诧异,倘若得知缘分已玩弄他们多年。尚未完全做好成为他们命运的准备,缘分将他们推近,驱离,憋住笑声阻挡他们的去路,然后闪到一边。有一些迹象和信号存在,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也许在三年前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有某片叶子飘舞于肩与肩之间?有某个东西掉了又捡了起来?天晓得,也许是那个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还有事前已被触摸层层覆盖的门把和门铃。检查完毕后并排放置的手提箱。有一晚,也许同样的梦,到了早晨就变得模糊。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而充满情节的书本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媒体关注与评论

辛波斯卡提供了一个可以呼吸的世界。——切斯拉夫·米沃什(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看到了《一见钟情》,它所表达的意念和《红》这部电影十分相近。于是我决定留下这本诗集。——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导演)辛波斯卡是激发我最多最美丽灵感的诗人。——幾米(知名绘本作家)在辛波斯卡的诗里,我知道少女的力量,我知道无辜的杀伤,我知道接二连三的疑问可以组合成一首停不了旋转的舞码。——陈绮贞(知名歌手)几十年来,她用乐观、对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着波兰人。——波兰总统 科莫罗夫斯基辛波斯卡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楚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编辑推荐

当代最迷人的诗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波斯卡她的诗吸引了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注目她的诗激发了幾米创作《向左走,向右走》她的诗令陈绮贞着迷她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洛杉矶时报》年度好书,作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海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万物静默如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3条)

 
 

  •   她的诗令陈绮贞着迷
      她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洛杉矶时报》年度好书,作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内容推荐
      《万物静默如谜》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包括激发知名绘本作家米创作出《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见钟情》,收录高中语文教材的《底片》,网上广为流传的《在一颗星星下》《种种可能》等。
      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安眠药、履历表、衣服;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生活认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作者简介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一九二三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她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也是公认为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
       二○一二年二月的一个晚上,辛波斯卡在住宅里安然去世。在她的葬礼上,波兰各地的人们纷纷赶来,向诗人作最后的告别。
       《万物静默如谜》收录了辛波斯卡各个时期最迷人的七十五首佳作,曾获得《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在中国,辛波斯卡的作品曾激发米创作了《向左走,向右走》,也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深受学生喜爱。
       译者简介:
      陈黎,台湾著名诗人、翻译家。著有诗集、散文集、音乐评论集二十余种,曾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金鼎奖等众多大奖。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Ι诗人与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辞
    辑一
    呼唤雪人
    1957
    企图
    清晨四点
    有玩具气球的静物画
    致友人
    布鲁格的两只猴子
    然而
    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
    辑二

    1967
    博物馆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辛波斯卡提供了一个可以呼吸的世界。
      切斯拉夫?米沃什(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看到了《一见钟情》,它所表达的意念和《红》这部电影十分相近。于是我决定留下这本诗集。
      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导演)
      辛波斯卡是激发我最多最美丽灵感的诗人。
      米(知名绘本作家)
      在辛波斯卡的诗里,我知道少女的力量,我知道无辜的杀伤,我知道接二连三的疑问可以组合成一首停不了旋转的舞码。
      陈绮贞(知名歌手)
      几十年来,她用乐观、对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着波兰人。
      波兰总统 科莫罗夫斯基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见钟情
       他们两人都相信
       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
       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
       但变化无常更是美丽。
       既然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确定
       彼此并无任何瓜葛。
       但是听听自街道、楼梯、走廊传出的话语
       他俩或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
       我想问他们
       是否记不得了
       在旋转门
       面对面那一刻?
       或者在人群中喃喃说出的“对不起”?
       或者在听筒截获的唐突的“打错了”?
       然而我早知他们的答案。
       是的,他们记不得了。
       他们会感到诧异,倘若得知
       缘分已玩弄他们
       多年。
       尚未完全做好
       成为他们命运的准备,
       缘分将他们推近,驱离,
       憋住笑声
       阻挡他们的去路,
       然后闪到一边。
       有一些迹象和信号存在,
       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
       也许在三年前
       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
       有某片叶子飘舞于
       肩与肩之间?
       有某个东西掉了又捡了起来?
       天晓得,也许是那个
       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
       还有事前已被触摸
       层层覆盖的
       门把和门铃。
       检查完毕后并排放置的手提箱。
       有一晚,也许同样的梦,
       到了早晨就变得模糊。
       每个开始
       毕竟都只是续篇,
       而充满情节的书本
       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
  •   写诗已经被边缘,读诗也多少被看作不合时宜。它既无法提供小说式的故事体验,也无法丢出见血封喉的观点,不会清清楚楚的讲明白一件事,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作者是在抒情还是在放屁。所以,不如不读,就让诗见鬼去吧,那都是些无聊的玩意。 我以前也这么看诗,对那些分行排列的句子毫无耐心,刚放到我眼前,就一把扫开。直到不久前读黄灿然的《奇迹集》,才发现原来诗并不只是无节制的抒情,在《奇迹集》中,我看见诗意——一种难以叙述的感觉——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被悄然捕捉,燃起了我对整个迷雾王国的好奇。 我试着一步一步的接近它。 关于诗,我既没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对历史上有哪些著名诗人也知之甚少,甚至,如何确定什么是诗,我也不知道。 但,我终于开始读诗了,在这个后青春期时代。 这次读的是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本书收录了辛波斯卡各个时期的诗作七十五首,由台湾著名诗人陈黎和张芬龄翻译,于二零一二年八月在大陆出版,出版时离作者去世只相隔六个月。 一九二三年,辛波斯卡出生在波兰小镇布宁,八岁时移居南方古城克拉科夫,直至二零一二年二月去世,她都呆在那里,接受国家和时间的一切变化,不介入政治,只是静静写诗。从一九四五年三月发表了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学》以来,她陆续出版了十二本诗集,但令人震惊的是,其诗歌总量却不过一两百首,甚至赶不上有些诗人一年的产量,但就是这一两百首诗,让她在一九九六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她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中说道,“在字字斟酌的诗的语言里,没有任何事物是寻常或正常的——任何一块石头及其上方的任何一朵云朵;任何一个百日以及接续而来的任何一个夜晚;尤其任何一种存在,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存在。” 如此,她不轻视任何一个自然的造物,而将他们平等的对待,她悲悯的看待这个世界,但又和这个世界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在她眼里,自然好好的发生,本来与人无关,一粒沙不需要我们的瞥视和触摸,窗外的风景兀自美丽,不是要我们欣赏,浪花不介意单数或是复数,而天空本无天空,落日也未曾落下。“人物是捏造的/急促是虚拟的/讯息与人无涉。”(《一粒沙看世界》) 这样的主题在《俯视》中再次出现: 泥巴路上躺着一只死甲虫。 三对小脚小心翼翼地交迭于腹部。 不见死亡的乱象——只有整齐和秩序。 目睹此景的恐怖大大减轻了, 绝对地方性的规模范畴,从茅草到绿薄荷。 哀伤没有感染性。 天空一片蔚蓝 为了我们内心的宁静,它们的死亡似乎比较肤浅, 动物不会消逝,只会死去, 失去——我们希望相信——较少的知觉和世界, 留下——我们觉得似乎如此——不怎么悲剧的舞台。 它们卑微的灵魂不会出没于我们的梦境, 它们保持距离, 安分守己。 所以这只死掉的甲虫躺在路上, 无人哀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瞄它一眼总会引人思索: 它看起来一副并未发生什么大不了事情的模样。 重大事件全部留给了我们。 留给我们的生和我们的死, 一个重要性被渲染和夸大的死。 她在不止一首诗里描写天空、云朵、石头,她写《植物的沉默》,写《与石头交谈》,两首诗分别出版于1962年和2002年,但它们的主题贯彻始终:和你们交谈虽然必要却不可能。虽然如此,它仍然对自然之物倾注热情。 她也写日常事物,写衣服,写履历表,写电影,画作,但不像黄灿然的《奇迹集》,同样是写日常事物,黄诗往往是照相似的切片捕捉,把转瞬即逝的诗意定格下来,而辛波斯卡不同,她不是发现,而是观察,不是定格,而是提炼,她的诗更加严肃更加深刻,也更加广阔。 她善于呈现某种关系,令人哑然的令人熟视无睹却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关系,在1962年出版的《盐》里有一首《不期而遇》,我们可以看到她如何运用想象力把词语连缀的精确有力,用自然的意象把时间流逝后老友相逢的境况表现出来: 我们彼此客套寒暄, 并说这是多年后难得的重逢。 我们的老虎啜饮牛奶。 我们的鹰隼行走于地面。 我们的鲨鱼溺毙水中。 我们的野狼在开着的笼前打哈欠。 我们的毒蛇已褪尽闪电, 我们的猴子已摆脱灵感, 我们的孔雀已宣布放弃羽毛。 蝙蝠——距今已久——已飞离我们的发间。 在交谈中途我们哑然以对。 无可奈何地微笑。 我们的人 相互都不会交谈。 她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是一针见血的,在紧接着的《金婚纪念日》一诗中,寥寥数语,就把婚姻在时间里浸泡之后的样子表现无疑: 性别模糊,神秘感渐失, 差异交汇成雷同, 一如所有的颜色都褪成了白色。 她描述一个场景的能力并不比杰出的小说家差,在《恐怖分子,他在注视》中,她一点点的让时间在炸弹发生之前倒数,而一个个人正在这短暂的时间中在她的安排下与我们会面,紧张的气氛正在聚拢,她像一个冷静克制的导演,坐在监视器后,冷冷的注视着一切: 酒吧里的炸弹将在十三点二十分爆炸。 现在是十三点十六分。 还有时间让一些人进入, 让一些人出去。 恐怖分子已穿越街道。 距离使他远离危险, 好一幅景象─就像电影一样; 一个穿黄夹克的女人,她正要进入。 一位戴墨镜的男子,他正走出来。 穿牛仔裤的青少年,他们正在交谈。 十三点十七分又四秒。 那个矮个儿是幸运的,他正跨上摩托。 但那个高个儿,却正要进去。 十三点十七分四十秒。 那个女孩,发上系着绿色缎带沿路走着。 一辆公交车突然挡在她面前。 十三点十八分。 女孩不见了。 她那么傻吗?她究竟上了车吗? 等他们把人抬出来就知道了。 十三点十九分。 不知怎么没人进入。 但有个家伙,肥胖秃头,正打算离开。 且慢,他似乎正在翻寻口袋, 十三点十九分十秒, 他又走进去寻找他那一文不值的手套。 十三点二十分整。 这样的等待永远动人。 随时都可能。 不,还不是时候。 是的,就是现在。 炸弹,爆炸。 辛波斯卡的诗作并不多,但每一首都很大。 虽然身为女性,但她却很少写情诗,很少将笔墨放置在直接的情感表达中,而是退后一步,上升一米,看透人生和时间,在日常之中萃取精华,一首首诗,是一颗颗闪亮的宝石。她虽然经历动荡的时局,但也未把诗歌作为政治的舞台,仍然一心一意的描写自然,那些不被看见或被忽略的微小、黯哑之物,用文字把它们的灵魂一一唤醒。 读辛波斯卡,会更加发现诗和其他文体的不同。 小说是一座迷宫,一栋藏着祖孙三代记忆的古宅,散文则是住在江边的阁楼,或是乡间青白的村屋,而诗,它永远打开,像一间空阔无边的建筑,没有门窗,因为处处都是门窗,没有天花板,因为天空和云朵就是天花板,它是透明的,但你
  •   辛波斯卡提供了一个可以呼吸的世界,她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这本书收录了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包括激发知名绘本作家幾米创作出《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见钟情》,她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也是公认为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
  •   波兰作家斯坦尼洛斯·巴兰察克曾说:“今后的世纪里,一些研究二十世纪古代文化的历史学家可能……与我们文化导致的流血冲突愉悦地保持距离,能够从一个安全的距离观察其产品,未来的学者将会只从美学原理的运用去审视它们。”如若果真如此,那么今后世纪里的历史学家将如何看待辛波斯卡的诗作?她的诗作自行隔开了流血冲突,安全距离来自永远的现在时刻,美学原理也只是对普通人生活的沉思。作为时代研究的范例,她与同为波兰二战时期成长起来的诗人鲁热维奇、赫伯特,乃至米沃什等人相比,并不算典型。对于历史苦难,人们的确不能仅凭伤口的大小来判别所创伤痛的深浅。除此之外,辛波斯卡试图告诉人们,不能因为伤痛的延绵而忽视瞬间的永恒。
      
       仅凭200多首抒情诗,辛波斯卡就荣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同享此殊荣的同胞米沃什说她的诗中隐藏着一个“节制的自我”。印象中,沉溺于自我世界的诗人有不少,凝聚自我幽闭气质的狄金森算是其中的典型。同时代的自白派诗人也算把这一特质演绎到了极致——幽闭的个体用力挤出内在的恐惧,自我急促放大,痛楚直达自戕,诗作几近被窒息的痛楚包围。而在辛波斯卡这里,“节制的自我”却是开放的,吐纳出一个“可供呼吸的世界。”(同为米沃什语。)抛开时代的喧嚣,暂时搁下沉痛的历史,这个“可供呼吸的世界”属于每一个普通人。我们普通人的步履永远在追赶时代,速度快得对周遭的事只需短短地一撇就似乎了然于胸,对周围人的耐心也只仅限于短短几句话就用“我知道了”而草草收场。在这个“可供呼吸”的世界之外,人们正踩在“知道”的轮子上加速前行。而真正的生活来源于冒险;来源于许多个延长的瞬间,以及企图从熟视无睹中重新认识万物的“不知道”。 在诺奖的致谢词中,辛波斯卡对“不知道”作如下言说“这词汇虽小,却张着强有力的翅膀飞翔。它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使之涵盖我们内在的心灵空间,也涵盖我们渺小地球悬浮其间的广袤宇宙。”
      
       辛波斯卡描写的物体,给人一种无声的秩序感。“一只死甲虫躺在乡间的路上。肚皮朝上,三双腿仔细地折好。看不到死后的混乱,但见整洁与秩序。”(《俯视》)它们仿佛自诞生以来第一次以本来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座陌生化的博物馆里,物体的人为因素纷纷脱落,“这里有餐盘而无食欲。 有结婚戒指,然爱情至少已三百年/未获回报。 这里有一把扇子——粉红的脸蛋哪里去了? 这里有几把剑——愤怒哪里去了? 黄昏时分鲁特琴的弦音不再响起”。(《博物馆》)她写物体不带浪漫的温度,她也知道物体已承受了人类太多的变故,甚至容下哪怕一丝人类的怜悯也是多余的,物体在自己的世界中制定秩序。反讽与拒绝是她诗歌中物体忘却人类世界的语言。“我是一颗镇静剂, 我居家有效, 我上班管用, 我考试, 我出庭。 ”(《广告》)。这似乎是辛波斯卡特有的品质,能用诗意的语言交换出平凡物体的警示,只有她才会用现代人的渺小试图唤起一块石头的包容,也只有她才会不动声色地将石头的拒绝写得如此触目:“我敲响石头的门,——是我,请让我进去。 我没有门——石头回答。”(《石头》)
       辛波斯卡很少在访谈中暴露自己生活的细节。自传式或者“直白”式的考量似乎很难在她的诗作中发现她的私生活。在她的诗作中,“人”在躲避。这种状态并不是一种反向展示自我的标榜,隐居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她写人的孤独与忧伤,这种孤独与忧伤却因为过多的暴露反而显得讽刺。她的人物似乎只有在人群之中才能静默地相遇,在一群人的快照中才能定位。有时,人的寂寞不在于独处,而恰恰在于置身喧嚣却总想逃避。“在交谈中途我们哑然以对,无可奈何地微笑。我们的人/相互不会交谈”。(《不期而遇》)
       读她许多诗歌就是解开谜语的过程。不同于一般悬疑的故事最后被揭开的欣喜,她让人们猜透的是生活本身的苦涩。物体的开放与冷漠,人的躲避,这本该是一个现代冷漠的世界。辛波斯卡却用诗歌将两者聚拢在一起重新捂出了温度。这种温度通过谜一般的建构延伸出触角,触及每一个人。在她那里,谜面和谜底的设置仅仅是为了延长人们的瞬间体验,将人们因匆忙的节奏而忽视的知觉重新唤醒。沉痛的历史隐喻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离开她对现时瞬间过程的建构将永远停留在被人忘却,或者等待戈多的境遇当中。人们猜谜的过程,就是她的诗作触摸人和物,认识或者再认识世界的过程。
       中文版辛波斯卡的诗选,按照她的创作年代进行编排,较好地展现出了辛波斯卡诗学特质的历时演变。两部选入其中的70年代诗选将她的“克制”和反讽演绎到了极致,物自身的冷漠从那时起开始不断侵蚀人的退隐。而到了80年代,人自身的情感开始慢慢融入到周围的物体中,也慢慢地消退到了语言之外。在这其中最让人感到惊恐的是她对葬礼的描写。仿佛一个人在尘世的消亡之后,还需追加未亡人嘈杂声响中的再度死亡。“‘那牧师长得真像贝尔蒙多’/‘我从没来过墓园这一区’/‘我上个星期梦见他,就有预感 ’/‘他的女儿长得不错 ’/‘众生必经之路 ’/‘代我向未亡人致意,我得先走 ’/‘用拉丁文说,听起来庄严多了 ’/‘往者已矣 ’/‘再见 ’”(《葬礼》)
       2012年2月1日,辛波斯卡与世长辞。在她自己写作的《墓志铭》当中,她说:“在此长眠着一个旧派的女人, 像个逗点。”逗点,一个夹杂在语句中间的符号;一个隔开历史,面向未来的中途;一个清晰而又掷地有声的停顿。逗点,一个瞬间;一个传递和感知的仪式,逝者需要通过,来者需要接受,人和人之间需要触碰,物体需要新的秩序。这个承载着辛波斯卡最好注释的符号,撞击出了寂静触碰寂静的声音。
  •   尽管我并不是一个很懂得欣赏诗词的读者,但是却在享有“诗界莫扎特”名誉的辛波斯卡作品之中折服。一部题为《万物静默如迷》的诗集,蕴藏入世间万物最为灵动的音符。在这些诗中,我们会感叹于此一时的波澜万千,彼一时的静默如迷。静中有动,万物皆情。看似随意,处处有题的诗情画意就是如此地一一展现在
    本书的封面以一种质朴,素雅的情境水墨画般呈现出本诗集独有的魅力所在。虽然色彩并不艳丽,却是那样栩栩如生地叙述着书内的那种意境。淡雅的,却又如鲜花般绽放,清新的,却有如致命般夺目----也难怪乎《纽约时报》对她的诗有着如下的品评:她的诗可能拯救不了世界,但世界将因她的作品而变得不再一样如此高度的评价,注定着诗集之内的精彩纷呈。
    随着翻开扉页,进入诗集的内中,我们便可以一一领略到诗人辛波斯卡营建的那片诗的广阔海洋。对于本册诗集,个人以为可以分为三大板块进行阅读。第一部分的诗人与世界(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辞)是一篇让我们了解和深入认识诗人对于自己负有“诗人”称号的感言。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她对于诗人的定位;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她身为诗人的心路之旅。看似光鲜,神圣的诗人头衔其实并不是那么地随手易得。相反的是,诗人总是会跟随着心的指引,找寻和挑战那艰巨的人物。诗人的眼中,万物都是神圣的;诗人的话题里,万物都是那可以把握到的灵魂和精髓。在这里,身为读者的我不仅解读到了一名诗人的谦虚,我同样更感受到了成为一名出色诗人的不容易。辛波斯卡,一名走在创作道路上的诗人,用她那敏锐的触觉,动情的眼神,震撼的词汇勾勒下了世界万物的美好。虽然题目为《万物静默如迷》,但是我却是那样地感知到了哪些静默背后的另类感动和深入啊!而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则会欣赏到有关的迷人专辑。其中,它包括了呼唤雪人,盐,一百个笑声,可能,巨大的数目,桥上的人们,结束与开始,瞬间。这里是全书的主心骨;这里更是精彩纷呈的世界万物描绘;这里更是引领着我们真正地踏上了一条欣赏世间美好的诗光大道上。很多貌似并不惊人的普通物品,却是有关的文字变换中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它们变幻莫测,它们色彩斑斓,它们精彩绝伦,它们引人回味。平静的文字在无声地诉说着万物的美;静态的万物在文字的映衬下幻化出了无穷的魅。通过这些诗词的阅读,我觉得心灵获得了涤荡,情感得到了寄托。也许,这就是成功的诗词魅力所在吧!而在全书的最后,我们还可以读到的有关对于辛波斯卡人生经历的讲述和诗句的分析。让我们可以对这名诗人,对这名诗人的诗句有着更进一步深入的整体全方位了解和认识。
    毫无疑问的是,《万物静默如迷》揭开的不是真正的万物静态画面。相反地是其中更是运用着高超的手法,描绘和勾勒下的静中有动,迷幻有情的诗句天堂。
  •   万物静默如谜(幾米、陈绮贞推崇,当代最迷人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波斯卡诗选)
  •   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安眠药、履历表、衣服;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生活认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   (轉評)如果说,在灿若星辰的二十世纪西方小说家中,提起那些以简洁著称的大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想到海明威和卡佛,那么,在诗人的行列中,我们则会轻而易举地说出:毕晓普、拉金和米沃什,他们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拒绝繁复的神话,从而呈现出“某种完美的果敢”(美国女诗人玛丽安·摩尔对毕晓普的评论)。这个名单应该还可以变得更长,至少,199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又译为希姆博尔斯卡)是不能被忽略的一位。除了米沃什,其他几位诗人都是不仅诗风明晰、澄澈,写作数量也少得惊人:一生只写过一两百首诗歌。在有些人眼中,他们甚至不能算作诗人,他们一生的创作量都比不上有些诗人一年内的作品。但他们却代表着现代诗歌的水准,他们的诗歌甚至改变了世界诗歌的进程。这些简洁的大师将丰盈的世界藏于海水之下,只给读者留出冰山的一角,这种写作的胸怀与气度证明了:在文学中,最少的可能是最多的,简单的也许是复杂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做到这一点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天赋,除了对诗艺的持续训练,还需要对生活坚持不懈的敏感、对细节非同寻常的洞察,以及对反讽恰如其分的运用。不然,简洁就很容易蜕变为暴露贫乏的笑柄。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辛波斯卡这样一位善于召唤“微物之神”、在技艺上如此举重若轻的诗人,是一个异数,也是我们读者的幸运,犹如一阵吹入我们书房的林间微风。
  •   《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不愧的波兰最迷人的诗人。她的文字让人沉淀,在宁静的午夜独自品尝文字的魅力。在她的诗歌里,读到另一个宁静的世界,不一样的世界。大爱此书,强烈推荐。
  •   虽然已经有了桂冠的《辛波斯卡诗选》,但我还是买了这本《万物静默如谜》。都是陈黎和张芬龄的译本
  •   关于波兰的诗人,以前只知道密茨凯维支,而《万物静默如迷》却让我走进辛波斯卡的秘境。买下这本书是因为“万物静默如迷”这句话的独特的气质和诗情,用这句话我得以编出新年的祝福短信:“爆竹扰耳难息,万物静默如迷。摇曳春蛇山水绿,流转风光,相赏今夕何夕。感谢壬辰,敬祝癸巳!”而今的世界虽在表面上纷纷攘攘,但凝神一端详,却静得出奇,甚至有些噪音本身也是静默的。在这细密而珍贵的静默中,横亘着万物心情的肌理。
  •   因为一首诗,然后记住了这本书,1996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需呀读一点美丽的句子,慢慢回味~~
  •   爬起来的凌晨,如同儿时。就着晕灯,沉入辛波斯卡的世界,她的诗拯救不了世界,也拯救不了我流浪的灵魂,却让世界和我的灵魂,不一样。《万物静默如谜》,不静默的一颗心还会想:送人玫瑰的人,留有多少余香多少谜?!
  •   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的诗没有那么多晦涩难懂的词语或句子,一切都很简单,很自然,但是你需要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   初次读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寻找诗的感觉。
  •   一直希望收藏辛波斯卡的书,终于等到再版了,可惜诗人已逝,剩下她的诗句“静默如谜”
  •   辛波斯卡,不是因为她的诺贝尔奖吸引了我,也不是她的“诗界的莫扎特”美誉诱惑着我,不是名导画家的推荐指引了我,更不是她的诗给予了我呼吸,拯救了我,也许这些原因都是也似乎都不是。我知道自己是被她的一句话深深吸引,那就是: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怎样的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读了她的书读了她写诗者的音乐,你会迷恋上她散发的音律和美丽。
  •   很开心能遇到这本书 以前读几米的书 好像是向左走向右走 就摘取了辛波斯卡的诗的一段 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已很少再看几米的绘本 但能买到这本书 找到被几米摘取过片段的整首诗 想到了很多 很开心 诗非常美 沉浸在这些诗中的时刻也非常美
  •   每天清晨,我都会大声朗读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因为它带给我力量。
  •   我偏爱地狱的荒谬 胜过天堂的荒谬 我喜爱万物静默如谜 也爱谜—般的辛波斯卡
  •   我想了很久不得其解又挥之不去,为什么简字版《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的译名用斯字?
  •   对辛波斯卡毫无概念,只一句“万物静默如谜”就缴械了
  •   因为向左走向右走,因为一见钟情认识辛波斯卡,还是很不错的,翻译也挺好。
  •   读台湾诗人和翻译家陈黎、张芬龄翻译的《万物静默如谜》,真是如饮甘露。这翻译神形兼备,无可挑剔。
  •   本來是沖著陳綺貞和幾米才買的,沒想到竟為我添了一位‘朋友’,辛波斯卡有很多觀點跟我一樣,很欣慰。很想找英文版的詩集。。。
  •   第一次,辛波斯卡的诗是在语文课本上。老师并无上这一课,遇见她不过是在一个无所事事的高中午后静默的你陪我度过一段无所事事的年少岁月。
  •   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了我,另外她是一个女诗人的作品,我想看看自己是否读得懂。之前我也尝试过买诗集来读,但是读完辛波斯卡的作品,觉得比里尔克的还好读,她是属于生活中的诗人,而不是流放中的诗人。每个普通人都可以读这本书。
  •   很喜欢辛波斯卡这位波兰诗人!
  •   在远方友人来访的期间抽空看完了这本书。开始的时候读的漫不经心,颇有点不知其所以然,而一旦静下心来,便读出其中的恬淡与趣味来。作为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一方面对生活充满着憧憬和期望,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为生活妥协,最终无奈又带些释然地表示臣服,所以第一次看到《从容的快板》这首诗时,就非常喜欢。最喜欢的是这两节:“我试图博取生活的青睐,赢得它的宠爱,迎合它的奇想。我总是率先向它哈腰鞠躬,我总是出现在它看得见我的地方,带着谦卑、虔敬的表情,乘着狂喜的羽翼翱翔,臣服于惊异的浪花。”而读《梦之赞》时,就仿佛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的女孩,不禁会心一笑。每首诗的题目也很有意思,目录像是一个展柜,里面摆放了很多珍玩,每一件都好看,放在一起也觉得赏心悦目。书尾的附录部分有助于对辛波斯卡诗集的理解,但不同的人面对每首诗,都该会有不同的理解。反复读了好几遍,手不释卷。对喜欢的诗的理解就不一一赘述了,想说的是,这本书,物超所值。
  •   前段时间迷上了诗,就买了一本辛波斯卡的作品,放在床头,睡觉前翻翻。文字中时而风趣调皮,时而安静祥和,始终像在倾听这位诗人在低声细语,感情也随着话语而不断起伏。诗歌于人,当属如此!!
  •   最早知道辛波斯卡这个诗人是初中的时候看猪妞的书里提到了 那个对他的诗极其喜爱~书很不错~
  •   很棒的诗集,内容敲入心灵。辛波斯卡不是那种以书写痛苦而试图博得廉价掌声、或者兜售空洞的语言快感的诗人,她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关于人类普遍的困境。她的某些极具现场感的诗歌就将人性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在令人震撼的反讽中,透露着诗人对人性的严厉拷问和深沉的爱。
  •   从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得知辛波斯卡,很喜欢“一见钟情”
  •   很喜欢辛波斯卡的诗,比如《致谢函》和《种种可能》,有点俏皮有点哲理。一开始是因为几米、陈绮贞的名人效应,后来觉得睡前看一看这样的作品,可以平心静气,消除烦恼。书的质量不错。
  •   喜欢辛波斯卡的诗歌喜欢书名静默如迷的境界,似诗般美好。
  •   能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不容易的,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辛波斯卡当真是受之无愧
  •   辛波斯卡,一个不爱写政治的诗人。读她的诗,需要在一个阳光的午后,搬一张凳子在小阳台,手边放一杯咖啡或者奶茶,时光静谧,让诗文流淌。
  •   咖啡馆最后一天营业,在海边读这刚出版的简体译本《万物静默如谜》,彷佛听到了远方的鼓声咚咚咚响着……有一些以前读过,有一些没有读过,但是……都让人深深着迷,万物于浩瀚宇宙间,独立的深情。“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辞”更使人瞥见诗人的谦逊与“看重自己身为诗人”。
  •   辛波斯卡的这本小书内容不多,很多看起来都是很荒谬的东西,这种荒谬带来的迷人是像孩童一样对事物的认知,正如书的最后写的那样,辛波斯卡,种种荒谬和迷人的可能。是一本温暖的睡前阅读书。
  •   辛波斯卡是个贴近生活的诗人,但她的作品又高于生活
  •   辛波斯卡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所以。。。购物愉快
  •   最近喜欢波兰文学具体来说就是米沃什和辛波斯卡两人风格大相径庭前者提供了对波兰和东欧历史的了解,后者更多是感触和共鸣。个人非常喜欢中文书名,偏爱最后的那首《植物的沉默》
  •   最初认识她是透过几米的一本插画集小清新的透着忧伤的浪漫故事正如辛波斯卡的风格,好像总是悬着一根线,他在你心里荡来荡去让你时而欢喜时而伤感 浪漫的诗歌,需要无数个闲暇的午后读一首诗,唇齿余香
  •   辛波斯卡,充满魅力的女诗人,开始是在微信上关注到的,于是买了两本。
  •   辛波斯卡这位女诗人的确引领大家思考了许多,无论是身边的,还是归于哲理的~
  •   辛波斯卡一直是很喜欢的女诗人 诗句有她独特的灵气很棒装帧也不错
  •   辛波斯卡是一位极具魅力的诗人。本书值得一读
  •   辛波斯卡的诗极美极迷人。
  •   书收到就被朋友借走了,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喜欢辛波斯卡的诗。
  •   辛波斯卡的诗歌,最初是一见钟情,买了这本后,刚翻开来细看,不是很喜欢。沉淀多日后,却发现里面的迷人,一点点激荡着我。【心】
  •   很喜欢这本书,封面内容都很好辛波斯卡是个很伟大的诗人。但本书的价格有点过高。
  •   辛波斯卡,这名字就像是个诗人。书名就不说了。
  •   在字里行间呢,流露出来的是柔美的感动以及在脑袋中起伏跌宕的温情。喜欢辛波斯卡,喜欢静默如迷。
  •   上大学后很少看诗,不论中国古典诗还是西方诗歌,这本书唤起了我久违的对诗歌的感觉,生活总是需要诗的,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辛波斯卡的诗很多语言很是犀利,我很喜欢。
  •   同是诺奖获得者level也差太多了吧。好吧,虽然小说和诗歌没有可比性,但是我还是觉得辛波斯卡更有大师的feel。
  •   读书慢,所以一直推到现在才想起来评。辛波斯卡的诗很值得慢慢去品,发现生活的灵感。包装完好无缺,庆幸在这个春天发现了她的诗。
  •   辛波斯卡高智商,感性又富有创意,诗歌清丽,最爱她的那首《对统计学的贡献》和《三个词》。
  •   辛波斯卡的诗一直很喜欢,这本诗集装祯真的很不错,喜欢!
  •   辛波斯卡的诗,很美妙,而且很有情趣和意境,最主要她给人带来灵感和快乐。
  •   辛波斯卡老奶奶绝对是我最喜欢的老奶奶,她独树一帜的诗词,总能给我最直接的感动,我相信上帝想读诗了,才把辛波斯卡带走了
  •   想起朋友在地铁上搞的读诗活动,之前还嘲笑她太小清新。但这回完全被辛波斯卡征服了,我现在也是诗歌的脑残粉了。报告文学什么的请去死
  •   对于喜欢的人所推荐的作品,可能因为爱屋及乌自然也很喜欢。。不过,偶尔读读诗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不过,也很喜欢辛波斯卡的诗。。谢谢几米。。也谢谢当当…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书。。
  •   很喜欢辛波斯卡的诗,很有趣。特别是《三个奇怪的词》
  •   第一次读辛波斯卡的诗,已经入迷了。推荐。书的质量也不错哈。
  •   知道使人是通过04年的电影《向左走向右走》,当时很喜欢那部电影,喜欢里面营造的感觉,所以深深的喜欢上了那首诗《一见钟情》。这里面还有诗人的其他作品,读起来都比较喜欢。喜欢《墓志铭》《三个最奇怪的字》等。诗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寥寥数语就能流淌出丰富的情感与意境。
  •   辛波斯卡的诗写到了很多平常没人注意到的,很有感触
  •   还没看,不过辛波斯卡的诗应该错不了。
  •   第一次买辛波斯卡的诗,很喜欢
  •   非常喜欢辛波斯卡的诗,总会带给我许多感触。
  •   是因为听说了很多次才买的,不过没觉得辛波斯卡的诗有多么好啊!也许是我不懂诗。。。
  •   素雅大气的装帧,喜欢辛波斯卡的诗,值得慢慢回味。自己一本,也给好友买了一本
  •   辛波斯卡的诗很好
  •   辛波斯卡姑娘的诗实在是极好的
  •   辛波斯卡的诗是我一直喜欢读的。激情的迸发与张度都可以很深的感受到。
  •   辛波斯卡的诗不尽懂,朦朦胧胧,却让我忍不住一读再读。很值得欣赏!
  •   首先被吸引到的是封面。素净的花朵,大朵的盛开着。但辛波斯卡的诗是值得一读的。
  •   我已经在期待辛波斯卡的诗全集了。
  •   偏爱写诗的荒谬,喜欢辛波斯卡,封面很美,很喜欢。
  •   辛波斯卡的诗读起来很轻快
  •   一直知道辛波斯卡的诗,读过少量。封面设计淡雅素美。是我喜欢的风格。
  •   辛波斯卡的诗总是带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愉悦
  •   辛波斯卡的诗平易近人,但是直指人心
  •   一直想买一本辛波斯卡的诗集 这本还不错 但是觉得还可以翻译的更好
  •   没有想象中读来那么顺口,可能是年龄的积累还不够,而且更多是从几米的书认识的辛波斯卡,和她本身的诗集还是有距离。但每过一段时间,找本诗集读读,心特别静,思想也远驰一下,喜欢这种感觉
  •   我已经读过5遍以上了,真心是好书,还参加了辛波斯卡读书会,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诗集,滋润心田。
  •   可能因为田馥甄三专【渺小】的原因吧,买了辛波斯卡,书很不错,好书应该多读。
  •   辛波斯卡,给人生活的启迪和回味
  •   喜欢辛波斯卡,纯粹是因为《 一见钟情》。
  •   当初是被一见钟情秒到的,买回来第一篇看的也是这个,我爱辛波斯卡!!!
  •   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理
  •   在大陆很少见的辛波斯卡的诗集,把她的一生的有名诗篇做了一个总结。值得收藏?
  •   很满意,辛波斯卡的这套诗集。
  •   开始看几米的画册开始 就注意到 辛波斯卡 想买到诗集更是难 这本书还不错 若有完整的就更好了
  •   最近这几天看了一下,挺多感触的,一直很喜欢辛波斯卡的作品~极力推荐,还有快递很给力~很快就收到货了,包括书的包装等等都很开心~以后买书还会来这家的O(∩_∩)O
  •   辛波斯卡的诗歌很无厘头 带些神经质 很有双子座的风范.
  •   这回完全被辛波斯卡征服了,我现在也是诗歌的脑残粉了
  •   因为喜欢梁咏琪而喜欢《向左走向右走》,因为喜欢《向左走向右走》而爱上了波兰女诗人,这本诗集从装帧到内容都很美……
  •   大爱辛波斯卡!美轮美奂的诗篇。书也很棒
  •   终于买到了辛波斯卡的书,慢慢看
  •   今天才知道她已经离世,我第一次为一个陌生人的死亡感到空寂。看到封底辛波斯卡为自己写好墓志铭,这对死亡是怎样的坦然。我爱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